"触目惊心的道德":英国真人秀要改造工人阶级?(图)

鸿冈/多年来时不时听人说,中国和英国文化的一个不同,是中国社会里大家都崇尚共同的文化,而在英国却有明显阶级差异:中上层欣赏高雅的东西,诸如莎士比亚,而普通百姓则与他无缘,口味低俗。

70年代我刚到英国不久,这似乎得到验证。我通过职业介绍所在一家小工厂里找到份工作,第一天去上班路上买了张报纸,工间休息的时候拿出来看。

我忘了那是《泰晤士报》(The Times)还是《卫报》(The Guardian),反正是新闻含量较大,文章份量重一点的所谓“严肃报纸”。一位工友见了就说:“你看这报应该到楼上去。”



30年前我和工友在工厂门外的工作照。厂子早已搬迁,现在那里盖起了公寓楼。

《太阳报》与《参考消息》

楼上是管理层办公的地方。楼下的工友们看的全是比较轻松的《太阳报》(The Sun)和《每日镜报》(Daily Mirror),标题大,文章短,时事少,娱乐多,而且,《太阳报》通常都有美女的半裸照。

这跟我早两年在北京工厂里当学徒的时候不一样。那时车间里大家最爱看的报纸是《参考消息》,全是外国媒体内容的摘录,主要是国际新闻,看了之后大家还会积极讨论。

相比之下,在英国工厂里的同事最爱谈的好象除了体育,就是头天晚上电视剧的内容。

偷偷看《卫报》

我反正决心要去考大学,也就甘心沦落为“异己分子”,继续买我的严肃报纸。时间长了之后发现,有的工友其实也并非对严肃话题没兴趣。

同一个车间里的吉姆(Jim),就总会趁着别人不在的时候借我的《卫报》,看得津津有味,也爱讨论里面的内容。不过,一有旁人来便会赶紧把报纸撂在一边,免得受人奚落。

餐饮是英国真人秀中的一类,《餐馆》(The Restaurant)让九对人参加,由名厨Raymond Blanc指点并考核,看谁最有能力。

南北差异

当时我和几个其他年轻人一起租房子,有个叫安迪(Andy)的大学生来自英格兰北方巴特里(Batley)的煤矿工人家庭。他母亲每次来看他,若要住几天,就总会到图书馆借一堆文学著作有空就看,她读书快,聊起来也很有主见。

安迪说,这是英格兰南北的差异。北方工人阶级有上进心,而南方的则比较潦倒。他说,这和基督教卫理公会派(Methodism)在北方影响较大很有关联。

安迪后来到澳大利亚当了文化研究学教授,所以他的分析肯定不无是处。但这些年我也结识过一些颇有进取心和文化或艺术造诣的英国南方人来自工薪阶层,所以他的理论又不能算是天衣无缝。

电视教化

从事文化研究学的人在英国社会里观察到的另一种倾向,是过去一两百年里,社会中上层不断有人出来试图教化工人大众,按照自己的形象和世界观改造工人阶级。

对此,一些文人早已用犀利的笔锋做过描绘,譬如肖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的话剧《芭芭拉少校》(MajorBarbara),或是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的小说《卡萨玛西玛公主》(PrincessCasamassima)。

伦敦大学金匠学院(Goldsmith's College)的社会学教授贝弗利•斯凯格斯(Prof.Beverley Skeggs)和曼彻斯特的海伦•伍德博士(Dr. HelenWood)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认定,现在电视上的不少“真人秀”也就这种意图的翻版。

在《衣装大忌》(What Not to Wear)节目里,Trinny Woodall不断受到Susannah Constantines的指点鞭策。

真人秀分类

两位学者的调查说,由不付报酬的志愿者上镜头,把他们的言行品性在各种特定环境中拍摄下来做成节目播放的“真人秀”,或曰“真实电视”(reality television),在她们研究的2005年11月间占了英国不加密传输电视节目的78%之多。

她们的界定显然是广义的,内容包括“度假休整”、“妻子对换”、“寻找新生”、“窥测发现”、“超级保姆”、“服饰更换”等等不同类型。

这些有一部分纯粹就是让人露丑,体形服饰、行为举止都能当作笑柄。但还有很大一部分的主题,就是家庭环境或个人形象的重新塑造。

两种改造模式

两位学者之一的斯凯格斯接受采访时说,这类节目有两个主要模式,一个是请社会中上层的顾问出面,先是对来自社会下层的参加者评头品足一番,然后对他们进行调教,譬如鼓动女士换去原来鲜艳耀眼的服装,改成肃穆淡色的。

另外一种形式则是让参加者自己对自己进行改造。“这时候实际上就是让他们自己改变自己的阶级面貌。”

但不论是哪种模式,用这样那样的办法让参与者对自己现状感到羞辱是先决条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自我改造的渴望。

“触目惊心的道德”

两位学者的论文标题是《触目惊心的道德:真实电视与工人阶级的改造》(Spectacular Morality: Reality Television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Working Class)。

斯凯格斯说,这种节目就是要让参与者叫人看上去触目惊心,吵吵闹闹,行为过分,把他们的行为与不道德在观众心目中联系在一起,叫人看到的就是不屑照顾自己的模样。最后给人的印象就是,此人社会处境全是自己无赖的结果。

“实际情况却是,英国不同阶级之间的社会流动已经基本冻结,可这种节目却要参与者个人为自己地位不能改进承担责任,把本来是社会的问题‘心理化’了,变成了个人问题,而完全掩盖了真的起作用的社会与经济关系的作用。”

坦白说,我看的真人秀不多,不知道这种理论的证据是否充足,不过它比较迎合我的成见。至于中国现在的真人秀和这里的有多少共同的东西,就有待日后探索了。
Share |
Share

德国也是这样,《Bild》就是工人阶级看的,《Frankfurt Allgemeine》,《Zeit》就是白领阶层看的。欧洲阶级之间的差异一直很显著,不怪乎,马克思的书里全是Klassenkämpfen。

中国通过文化大革命,不要说阶级的差异,连男女差异,长辈晚辈,里外差异都乱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