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公德调查:公共场所过度亲热被视为陋习

 为了解北京市民社会公德水平逐年的变动状态,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去年3月进行了第一次调查。以此为基础,本月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再次对北京市城市居民社会公德表现进行抽样调查。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康悦介绍说,调查内容包括被访者日常所见的违反社会公德现象的频率;被访者最反感的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由被访者为北京市民在维护社会公德方面评

  分以及被访者认为北京市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高低等主观指标来考察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在此次调查中,七成市民认为北京市社会公德状况有所改善。

  环境卫生: 街头散发广告最常见

  针对环境卫生方面社会公德水平进行调查的内容,包括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后,主人不予清理;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打喷嚏、咳嗽时不加掩饰;在车站、街头散发宣传资料、广告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在车站、街头散发宣传资料、广告等现象是调查者认为普遍的现象。26.6%的人回答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一现象,45.8%的人回答经常能看到这一现象。

  此外,随地吐痰也是经常性存在的问题,有14.6%的被调查者回答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一现象,而48.1%的被调查者回答经常看到这一现象。

  虽然市民所见破坏环境卫生的现象发生频率还比较高,但与去年相比,在车站、街头散发宣传资料、广告等;乱扔杂物;随地吐痰的发生频率都明显减少。其中,问题最严重的“在车站、街头散发宣传资料、广告等”现象去年调查的发生频率是42.4%,而今年的只有26.6%。

  环保意识和水平:正在逐年提高

  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平逐年提高,对垃圾不分类、有些地方仍使用超薄塑料袋、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等不良行为反映强烈。认为这些现象每天都发生被调查者分别占31.3%、29.5%和17.4%。

  而浪费公共场所水电、路边烧烤羊肉串等、践踏草坪攀折花木不良行为则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唾弃。在这三项的被调查者中,分别有21.4%、13.6%和11.7%的人认为在过去的一年中从未发生过。

  与去年相比,市民每天所见环境保护方面各不良现象的频率都有所减少。尤其是市民观察到的使用超薄塑料袋和垃圾不分类投放现象的发生频率都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其中,使用超薄塑料袋发生的频率由去年调查的54.2%减少为29.5%,降低了24.7%。

  公交秩序: 公共交通争抢是主要问题

  北京市民对公共交通工具的依赖程度比较高,57.5%的市民出行主要依靠公共汽车、地铁、城铁,在上班族和学生中这一比例更高。

  在主要依靠公共汽车出行的市民中,有66.1%的人几乎每天或每周都能见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的现象。在主要依靠地铁出行的市民中,有70.6%的人几乎每天或每周都能见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的现象。

  总体来看,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机动车抢道乱行,行人、骑车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等是公共秩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去年相比,改善幅度比较大的是机动车抢道乱行的现象和行人、骑车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的现象,减少率分别为14.2%和7.3%。

  文明礼貌:最反感公共场所男女过度亲热

  调查数据表明,北京市民在文明礼貌方面仍需努力,以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

  市民观察到的文明礼貌方面不良现象的频率发生最高的是“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有43.3%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现象总是(几乎每天)和经常(每周)发生。此外,“夏天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抽烟等”、“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也是发生频率比较高的不文明现象。

  与去年相比,市民每天所见文明礼貌方面不良现象的频率中,遇事围观、起哄和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频率有所增加,其余则有所减少。其中,遇事围观、起哄的发生频率从去年的4.8%增长至7.7%,增长了2.9%。而“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发生频率也略有增长。

  最讨厌的不良行为:随地吐痰

  从总体看,北京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占第一位的仍然是随地吐痰,占51.17%。市民最讨厌的不良行为排在前二至五位的依次是: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后,主人不予清理;乱扔杂物;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其比例分别是36.08%、34.02%、25.65%、25.1%。北京市民认为与去年相比在社会公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改善幅度最大的、排在第一位的是:乱扔杂物。其余改善幅度较大的行为依次是: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随地吐痰;行人、骑车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机动车抢道乱行。

  对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评价:中等偏上

  3.5%的被访者认为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很高”,40.4%的被访者认为“比较高”,49%的被访者认为“一般”,只有7.1%的被访者认为“比较低”和“很低”。总体上,市民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本次调查中,有74.1%的被访者明确表示,与去年相比,北京的社会公德状况有所改善。这部分人中,有5.3%的被访者认为社会公德有很大改善,29.3%的被访者认为有比较大的改善,65.4%的被访者认为改善幅度不大。

  另有25.3%的被访者认为,与去年相比,北京的社会公德状况没什么变化。

  延伸采访

  大多数人都可改变不良习惯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康悦:

  不良行为逐渐成为一些人的习惯,如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所谓“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良习惯是可改变的。当然,改变旧习惯、建立新习惯是需要意志和耐心的事。这就是说,要想改变不良的习惯,个人需要主观上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和重视新习惯的养成,并能坚持新习惯的实践,大多数人都可以很好地在改变自己不良习惯的同时养成新的良好的习惯。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消除或降低某一不良行为反应概率的技术是惩罚。惩罚是在反应之后施加惩罚物。惩罚物指的是任何一种刺激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用物质化的东西武装一个现代城市容易, 精神、道德、人文意识的形成还要走很长的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