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2869
- 威望
- 1615
- 金钱
- 1
- 阅读权限
- 10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1739 小时
|
20#
发表于 2007-5-22 16:57
| 只看该作者
我在中国文学史上写过一篇 文章 转贴一下:嘿嘿
谈到日本的文学,上古的那些日记体创作的巨著所具备的审美意识也让人觉得振奋,《源氏物语》和《枕草子》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大致描写的是日本上流社会贵族妇女的形象:绣幕深垂,名香氤氩,烛昏影暗,裙裳穸窣,但它们主要是批判上流社会淫荡糜烂的生活,谈不上女性美.。
按中国的传统:女性美有二,一外貌,二是内质。外貌之美,在腰、胸、脸。就连飘柔的头发都是一种点缀,洁白的细脖都能给你带来美的遐思。外貌之美,犹春风拂面,犹琴声荡心。外貌之美,动之如今之选美,静之如古之仕女图。慧眼识聪,匠心独具,各有所表,不能以其一而为准。内质之美,在品、在才、在大气度。凌驾于貌美之上,致佩于男性之间。无意而憾心,有意而受宠。内质之美,若高山流水,若千古名画。内质之美,能久长,伴终身。女性之美,浮于表而重内质。
我深受传统文化的浸润,所以第一次被日本作品深深打动的是《东京爱情故事》,莉香外表很美,尤其是那甜甜的笑。所以一边为赤名莉香的遭遇感到惋惜不值,一边咬牙切齿地把关口里美恨得半死。可怜的莉香,满以为自己可以打动完治,可人家完治偏偏认定了里美。但是一个女性的美往往体现于此:爱情的巨大挫折并没有改变莉香,她的清纯,轻松的笑容,那是一份对自己充满自信的笑容,那也是一份对未来美好的自信的展望……,她,就是这样的去工作,这样的去生活,这样的与同事们、朋友们交往,甚至是情敌里美。因此,她的笑,让我感动,更让我感受到它的美,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应该用微笑对待生活;用微笑对待身边的每件事与每个人。这样,我们对生活将永抱热情,生活的也将非常的轻松。给人的这种感觉,本身就是一个美的体现,内在气质的体现。
其次,她的美便是她那颗心。那是一颗拥有对人充满理解与善意关怀之心,更是一颗痴情的心。痴情的心,在理解与善解人意的陪衬下,显得那么的美丽晶莹,也让人感到有份痛心。这就是夹杂着人情味的人间之美。美的无可挑剔。虽然我已忘记作者叫什么名字,但作品塑造的莉香的甜甜的笑,笑所渗透出的美已经打动了无数的观众。作者也是一造美高手,结局的缺憾美,也是一大看点。据说有日本读者曾以死威胁其修改结局但遭到拒绝。
另一位造美高手:诺贝尔得主川端康成:一个唯美作家----紫丁香、白雪、爸爸织的腰带、艺妓的爱情……在它的笔下演绎的淋漓尽致。他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中的少女像,完美的结合了外貌美和内质美。伊豆是秋色旖旎的旅游圣地,其中关于风光的描写,宛如一幅明丽流畅的以文采为原料勾勒的景物素描,赋予山峦,丛林和大海以灵魂和性格,揭示了女孩的气质和心灵。川端成功的把一对青年男女默默尽在不言中的美,寄托在大自然之中,化成一种可以感知的东西,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达到情满于山,意溢入海,在不断流逝的生活中,采撷女孩有典型意义的价值心理状态的动作、表情、肖像造型及她对生活印象的敏锐捕捉,自然地显示人物内在的活动和性格美自然天成,没有斧凿的痕迹。
小舞女的纯真烂漫和对“我”细致入微的体贴使“我”切实的感受到一种纯净的温暖。然而舞女与“我”的感情只是在如烟似雾间。只有在结尾处,舞女忽然出现在码头,默默的低着头,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卸掉戏装。“我”从这粉装之中透视舞女的纯真,而舞女此时的悲哀仅限于用简单的动作表达离情。或者说泪与话都是无须存在的东西,她只是紧紧的抿着嘴角,定睛注释着一边。直到“我”的船离开了码头,她才开始挥舞白色的手帕,从而使这一刻的悲情和爱而不能的苦楚定格成了永恒的风景。这是多美的一少女像,纯净的心灵,善感的思绪,外在与内质的融合。
川端善于以女性为主题来展现日本文化的特质。而日本女性又同俱纤巧敏感和淡淡哀伤的性格,从而使川端的文学朦胧的笼罩在一层哀伤的纱幕之中。《伊》对舞女的遭遇表现得
超然,’我’孤独的离去,消失在天海之间,她承担着压在心间的孤独,她突然出现在港口,使离别愁恨更富有真实感情,真挚地表现失去爱情又无可奈何的无限哀怨,犹如一线游丝飘忽于天际,凸现了青春期悠长的哀怨,缠绵地表现出一种柔和清婉的的朦胧美.静中显动,含情脉脉,尽在不言中,更委婉的地表达出感情的亏欠和耿耿难灭的幽思隐情,令人心神飘荡,目眩神驰,伊豆秋色令人陶醉,更令人心醉的是那未经尘世洗染的心灵.
川端善于以女性为主题来展现日本文化的特质。而日本女性又同俱纤巧敏感和淡淡哀伤的性格,从而使川端的文学朦胧的笼罩在一层哀伤的纱幕之中。《水月》中难忘就情的京子《母亲的初恋》中恋慕养父的雪子,《雪国》中柔弱淳朴的叶子以及《千鹤》中隐忍卑怯的文子都似身着悲哀的轻纱从文字中飘然而起的影像一般潜入读者的内心。川端以其独有的敏感深触女性的内心世界,从而挖掘出日本传统文学中“物哀”的精神实质。可以说川端文学的悲哀美也正是对日本传统文学和美学的继承和发展。“悲哀”在日语里还有“爱情”、“同情”的意思,川端把这种物哀之美融入女子的纯真与纤柔之中,使其更具特色。或许这就是川端笔下的女性美。
日本作家对女性美,或许也起源于中国,对女性美内在气质也重于外在美,日本的作品大都描写唱曲、做歌、点茶、插花、奕棋包括了社会尊崇的特质。町人文学作家井原西鹤的名作《好色一代男》,中描写吉野的妓女为容入上流家族,就表演了舞技,唱了歌曲、有弹了琴,做歌,优美地位客人点茶,还谈起了对神佛的信心,赢得满座的欢心,使每一位来客乐而忘晓,,其魅力不仅仅是漂亮的外表,更主要的是依赖于她内在的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