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丽泽4号楼“勤敬学食品店”

  北京师范大学丽泽4号楼有个杂货店,店主是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妇。和别的小店一样,进货的小三轮车停在窗前,店内油盐酱醋一应俱全,只是简单的店牌透露出店主的“用心”,一块棕色木板,工整且颇见功力的几个楷体字——“勤敬学食品店。”

  铺子不大,开了十几年了,丈夫进货看店,妻子推车“串楼”,“啤酒、酱油、醋……”的吆喝声一年四季不曾中断。“四年一流水”的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他们“大爷、大妈”,心中暗自佩服“两位老人真能干”,而老邻居们则尊敬地称呼男店主一声“孙老师”。原来这位74岁的“小货郎”曾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是著名书法大师启功的得意门生,退休后没能颐养天年,“弃文从商”,只是为了延续患尿毒症儿子的生命。

  儿子巨额医药费是老夫妻吆喝出来的

  昨天下午2时,和以往一样,带着水果和换洗衣服,孙老师来到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子孙武刚从透析台下来,看上去很疲劳,脸上沾满汗水。放下东西,老人立刻用湿毛巾忙着给儿子擦汗。

  为等待合适的肾,两个月之前孙武住进了医院,这也将是他的第三次肾移植手术。孙武今年33岁,十七年前,他被确诊为尿毒症。

  “每次手术费用约10万元。”老人平静地说,“每次500元的透析,以及平时服用的药物,这么多年一共花了150万。”

  孙武得病初,学校将宿舍区和家属区之间的一间房子批给孙老师经营杂货,为了多挣点钱,除了守着店铺,夫妇俩还轮流推着小货车“串楼”叫卖,儿子的医疗费大部分来自老夫妇“啤酒、酱油、醋……”的吆喝声中。

  1990年退休后,进货、卖货便成了孙老师的全部生活,原为中文系副主任的他开始远离书本。为孙武做了第一次手术的医生,在十年后再见孙武时,感叹道:“这样的家庭,自费治疗十七年,简直是个奇迹。”

  推着“小货车”把儿子拉离死亡线

  十五年间,从大三轮到小三轮,这个家共换了六辆小货车。“别小看了三轮,在我们家,它可发挥了大用处。”孙老师说。孙武二十几岁的时候,坐着它去北京各大医院,当时六十几岁的孙老师便是司机。孙武每次病重的时候,大声痛哭惊扰邻居,还是坐在小货车上,母亲推着他到校园的大操场上去“遛弯”,一个小时、二个小时,孙武哭完了叫完了,老母亲才推着他回家。

  看着小货车上的孙武,邻居们曾多次感言“这孩子这次快……”可没多久,再次走出家门的孙武让邻居们惊讶“这是什么样的父母呀!”

  十五年间,孙武多次病危,都是这样“坐”着“小货车”回到父母身边。

  只要想起患病儿子 什么架子都放下了

  在与两位老人交谈的过程中,小杂货店的敲窗声不断响起。“爷爷,一瓶酸奶!”“大爷,两瓶啤酒。”孙老师一次次快步走到窗前,拿货、收钱。“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了。”老人平和地说。

  “开始的时候,也张不开嘴叫卖。可当时搞学术、出去讲课,都没有卖汽水、茶蛋赚的多。这一卖就十几年,想到孩子,什么架子都放下了。”老人至今难忘,一次一位年轻的母亲将孩子拉到老夫妇的小货车前,现场教育说:“你现在不听话,老了就变这样。”看了这位年轻母亲一眼,老夫妇没有解释,用孙老师的话说,“和别人说这些没有用,我们只知道勤劳工作才能救孩子的命。”

  “这么多年,他们一次学校组织的旅游都没有参加过。”楼上的老同事吴老师告诉记者:“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这样的父母天下难找。”

  儿子依赖父母 等待第三次手术

  33岁的孙武,对父母仍十分依赖,在医院一天要给父母打几个电话。患病多年,孙武缺少三十几岁男人应有的成熟,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不断地推着近视镜,孩子般天真地回忆,“至今佩服父亲能在杂货店里住了七八年,那里极度闷热,夏天的晚上是绝对睡不着觉的,而且有一次还被人打劫,夜里满头是血回家求救,事后,仍然坚持经营小店。”

  一个下午的交谈,孙武没有说更多感恩之类的话,只是说:“看过太多放弃治疗的家庭,我知道没有他们我就活不到今天。”

  孙武还在等待匹配的肾,主治医生说:“患者抗体很高,手术还需等待。如果第三次肾移植不成功,今后做透析都难了。”可孙老师很乐观,“现在的生活已经不错了,不那么累了,孙武也在一天天变好。”他坚持,“只要我们活着,就要一直维持他。”

  别人的恩情老人全记着

  老人的学生遍布在世界各地,从事着各种职业,到北京都会来看望老师,有不知道老人家事的,听到老师在学校东门附近的叫卖声后,一时间呆在了老师的面前,不知该说些什么。

  “朋友和亲属的帮助,我们这辈子不会忘。”采访过程中老夫妇不断向记者讲述别人给予的帮助。亲属、学生不间断的汇款,学校领导多年的照顾,以及恩师启功三次共计一万余元的捐助。

  孙老师夫妇将这些钱记在本上,能还的将一笔笔还给人家。“这些捐款虽说对孙武的病只是杯水车薪,可这份情我们得记着。”老人说。

  闲来重新练练笔 杂货相伴度晚年

  两位老人如今虽说身体硬朗,但毕竟年事已高。伸出苍老的手,老人笑言:“茧太厚,现在摸不出真假钞了,老收假钱。”

  去太阳宫进货的时候,路上经常有人在后面偷偷“卸货”,无奈,老夫妇一个在前蹬车,一个在后看车。

  去年,老夫妇的退休金提高了,“加起来有4000多。”老伴王大妈说,“我也不出去‘串楼’了,腿伤了走不动了。”

  现在闲时,老夫妻俩也重新拾起笔练练字,店铺里满墙诗词字画都是两位老人的“偷闲之作”,书架上的旧书、桌上写字的废报纸,与另一间屋中的啤酒、酱、醋成了老人晚年生活的全部。

  编后感言

  答疑解惑、授业传道,这是为师之道;赐予生命、养育成人,这是为人父母;两者皆是人间至善伟大之事,这位老人都做到了。

  诚如那几个工整的招牌字:勤、敬、学,老人或许早就如谙透书法那样谙透了生活,所以淡定、所以平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诚愿重病孙武早日康复!文/沈迪 摄/黑客

TOP

以前我们系的一个女生的妈妈为了支持女儿去美国,跑到我们楼道来打扫卫生,天天能见到女儿,到也幸福.
先熟悉一下我的笑声好了~

TOP

同为爱,觉得前者和后者有区别吗?我觉得有。

TOP

这两个老人虽然是对自己的儿子这样,但是看到他们干净单纯的目光,不知道,是否在生活的其它地方也是如此仁义道德呢?他们的儿子早就不成其为“希望”,而是负担,同样的事情,有人可以把自己的亲人杀死。

后者,去美国留学有朝一日会“衣锦还乡”吧。。。。。。

TOP

结果那个女生签证没过,第二年考验来着.
不想说了,睡觉去咯.
先熟悉一下我的笑声好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