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新德里综合电)正在印度访问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和印度总理曼莫汉星昨天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其中包括解决两国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协定,同时确立两国将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印度外交部常任秘书萨兰告诉记者,温家宝给曼莫汉星准备了一张中国官方地图,显示中国接受喜马拉雅山国锡金为印度领土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印度也投桃报李,表示承认西藏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并承诺将不允许西藏异议分子在其领土展开分裂中国的活动。

  1975年锡金宣布并入印度之后,中国一直否认这种合并,官方文件也称锡金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另一方面,印度外交部发表声明说,印方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和中方特别代表、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昨天在两国总理的见证下签署协定,为解决两国边界纠纷提供政治指导原则。这是自1981年中印边界谈判以来的第一个政治文件。

  纳拉亚南形容有关协定为两国签署的“最重要文件之一”。双方同意,下次特别代表会晤将在双方方便的时候在北京举行,具体日期通过外交渠道商定。

  声明说:“两国就边界问题存在的歧见不应影响双边关系的全面发展。双方将通过和平友好协商解决边界问题。在任何条件下,双方都不可采取武力或以武力进行威胁。”

  声明指出,印中两国将“就边界问题各自作出有意义及双方可接受的调整,以便达成配套式的解决方案”。

  印中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1962年两国因边界争端爆发战争。30多年来,两国政府一直在寻求解决边界争端的方法。

  中国声称印度东北部安得拉州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主权归中国所有。印度方面则指中国侵占查谟及克什米尔州阿克赛钦地区内的3万8000平方公里土地。

  据悉,为解决边界争议,两国共设立了三个层次的协商机制,除特别代表协商机制外,两国间还设有边界问题联合工作组以及边界问题专家委员会。值得一提的是,中印之间虽存在领土边界问题,但从1993年以来,两国边界没有再发生过冲突。

  纳拉亚南告诉明星电视台:“双方首次就寻求解决方案取得共识。”但他表示,目前预测两国会达成什么样的协议还“言之过早”。

  印度媒体推测,两国可能协议将印占阿鲁纳恰尔区归印度管辖,由中方继续管辖过去数十年中方占领的新疆阿克赛钦区。

  两国总理昨天在新德里签署了11项协议,包括水资源利用以及交换水文信息、允许印度的私营航空公司经营通往中国的航线,以及其他经贸合作协议。

  温家宝昨天表示:“希望两国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全面规划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使中印友好和合作达到新水平。”

“印中可一同

重造世界秩序”

  曼莫汉星则说:“印度和中国将可一同重造世界秩序。”

  据报道,两国签署了中印两国全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而且决定开始就两国的自由贸易区进行可行性研究;两国确定,双方贸易额到2008年达到或超过200亿美元(约330亿新元),到2010年达到300亿美元;双方还签订了文化等其他各领域的合作协定。这些成果标志着中印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外,双方还发表联合声明,同意为印中的“和平与繁荣”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其中,两国首次将能源合作作为战略对话的议题。事实上,中印两国在苏丹已经合作经营油田。

 

中国支持印度成为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新德里法新电)中国将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目前在新德里访问的温家宝总理向印度总理曼莫汉星传达中国的这个立场。

  中国过去虽曾表示,支持印度在联合国扮演更大的角色,但从未声明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法新社取得的一份印度官方文件,里面有这样的纪录:“中方了解并支持印度要成为安里会常任理事国的愿望。如果印方表达这样的意愿,中方将乐于见到这样的结果。”

  有关文件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吴大卫和印度外交部常任秘书萨兰前天举行会晤后草拟的。

  文件说:“印度在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课题上,将不会遇到中方的任何阻力。”

  日本、德国、印度和巴西已经发起联合运动,争取其他国家支持它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印度文明的骄傲和悲哀

--------------------------------------------------------------------------------

● 于时语

  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南亚,先是和巴基斯坦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接着又同孟加拉国总理签署九项合作文件,取得引人注目的外交成就。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温家宝此行的真正重点是印度。

  印度经济近年来出现长足进展,可以说仅次于中国的经济起飞,“印度即将超越中国”的说法一时甚嚣尘上,至少从人口角度,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只是时间问题。以印度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地缘位置而言,从远期讲中印关系的重要性决不亚于中美关系。

  自从1950年代后期中印因边界争执交恶,巴基斯坦一直是北京在南亚的关键盟友。这次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这一关系的延续。但是以笔者之见,巴基斯坦的长远前景并不乐观。在政治上,以回教立国的巴基斯坦在宗教和世俗势力的争斗下,可能正在经历缓慢的“制度性崩溃”;在经济上,巴基斯坦也是积重难返,人均GDP已经落后印度20%以上,综合国力更远在印度之下,而且距离还在不断增加。

印度不会成为日本第二

  华盛顿因为“反恐”大计而极力支撑穆沙拉夫,赖斯国务卿最近访巴时,竟然不顾“民主改造世界”的新外交大旗而赞扬军人独裁的巴基斯坦是“穆斯林世界的模范国家”。然而北京仍应该认识到巴国的这一不稳局势的潜在风险,并回顾1965年9月雅加达政变推翻苏卡诺总统后,中国对印尼十几年睦邻外交成果一朝付诸东流的教训。

  在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欧美离异、中国崛起、回教极端主义和反美思潮高涨等国际新潮流的推动下,国际布局正在经历深刻的演变和重组。例如地理上位于欧洲、文化上仍然属于盎格鲁萨克逊世界的英国,正在欧洲和美国两大阵营之间徘徊不定;具有“依附性文明”传统的日本则进一步依附美国,日益扮演“亚洲的英国”角色。

  在这种世界“大气候”中,原来表面上是不结盟国家领袖、实际上是苏联集团“准盟国”的印度何去何从?不仅为国际注目,也会影响整个世界大局。

  在苏联-印度轴心至少在名义上消失之后,华盛顿开始积极拉拢新德里,外交界和传媒纷纷指出:美国的主要意图显然是以扶植印度来制约中国的崛起,甚至出现“将印度变成另一个日本”的说法。

  美国对印政策是否一厢情愿暂且不论,这首先证明许多人渲染的“印度即将超越中国”论的无稽。因为如果此论属实,那么从美国一直遵循的抑强扶弱外交原则,华盛顿的外交政策应该正好相反。

  笔者的一贯意见,是印度决不会允许自己成为另一个英国或日本。要了解这一点,有必要分析一下印度文明的两大重要特点。

回教使印度文明衰落

  第一个特点,是作为悠久的历史文明,印度文化圈曾经极为广袤,在范围上超过了华夏文化圈。如果我们接受胡适的说法,佛教的输入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印度化”,那么印度文化圈曾经从南亚次大陆,一直延伸到中亚、中国和日本,并且包括了整个东南亚。这是印度文明的巨大骄傲。

  以东南亚为例,新加坡“狮城”之名来自印度之外,印度文化底蕴比比皆是,泰文字母之外,例如印尼前总统美加华蒂的祖母据称便是印尼峇厘岛的印度教徒,马来西亚优待本地土著的各种法律和政策的基石,即所谓“土著bumiputra”一词,不管“土地bumi”还是“儿子putra”都源自梵文,而不是原始马来语。

  中世纪后期,佛教在印度本地衰落,印度失去对佛教地区的文化影响力。中国佛教徒在北宋之后,就停止去印度取经朝圣;原先完全属于印度文化圈、和印度一衣带水的斯里兰卡作为南传佛教的基地,其多数文化因此和印度反目。

  印度文化圈遭到的最大打击,来自后起的伊斯兰信仰。回教兴起后从中亚进入次大陆,迅速蔓延,此后再扩展到东南亚,蚕食了印度文化的大片范围。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印度河流域,今天几乎完全属于巴基斯坦。印度文明的最古老遗迹,也大多在巴国境内。东南亚的回教化使得人们几乎完全忘记了当地原有的印度文化。

  因此说回教是印度文明衰落的最主要原因,并不为过。这是印度文明的巨大悲哀。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裔英国作家奈保尔处处以批判伊斯兰为己任,公开提出“回教是殖民主义”,良有以也。

没有大一统的传统

  印度文明的第二个特点是没有大一统的传统,印度只是地理区域名词(现在被次大陆一词取代),历史上从来没有以印度为名的统一国家,向来群雄并列,并且常常被非印度教势力统治。现代印度如同印尼,是西方殖民主义的直接遗产。换言之,没有西方殖民主义,没有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便决不可能出现今天统一的印度联邦,这是印度文明的另一悲哀。

  我们因之可以结论:印度的文化自信远在日本之上,而决不会成为日本第二。可是印度的内外矛盾,特别是印度教和回教的历史恩怨,也远远超过亚洲其他国家,而成为印度发展的重要障碍,印度的大国之路因此决不平坦。

  但是,印度仍然有许多值得北京学习借鉴的长处,特别是以软力量维持国家统一。两国都有严重的国内矛盾,印度的内部矛盾按笔者之见对其经济的制约更大。但是,不能不看到:从力学观点,印度的国内局势基本上是一种静定平衡,尽管混杂着许多乱像,难以导致平衡的彻底破坏。

  对比之下,中国的社会稳定可能表面上比印度更好,但是其中带有很大的静不定平衡因素,意外事件可能导致大局的失控。值得北京深思。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