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没有羽毛球 就没有我的今天 ---郭晓宏访谈

-----听“老头”郭晓宏神聊羽球人生
   

“老头”比郭晓宏的名气大多啦 “其实,大家都叫我‘老头’。”听记者喊他一声郭老师。郭晓宏似乎有些不太适应,连忙把自己最响亮的“外号”报出来。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在国内业余羽毛球圈里,“老头”这个称号比郭晓宏的名气大多了。
  “我打8岁起就叫老头了。‘说起这个如今大名鼎鼎的外号,郭晓宏很认真的解释起来:“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同学见间都兴起外号。从那时开始,我就被同学叫成郭老头。之后,老头这个外号又从小学传到了中学。原以为自己第一年高考没考上,这个外号就该断了,没想到还有两个中学同学和我一起学打羽毛球,结果又被传了下来。连当时教我打羽毛球的师傅也“老头”“老头”的叫我。到现在,“老头”比我的真名还有名。看来,这辈子“老头”是离不开我了。
  或许是从小就被“老头”“老头”地叫着,今年才43岁的郭晓宏头发早就掉的差不多了,再加上鼻梁上架着的那副老式黑框眼镜,猛一看也确实有点小老头的劲。虽然现在的他已经换成了光头的发型,但原来头顶的那几缕稀疏的头发,也曾经是他打球时独有的标记。由于头发总往下掉,打球时也养成了顺手胡撸的习惯。他说:“那阵子,为了把那几根头发固定住,我用了很多法子,比如别卡子,用发胶粘,可都不大好使,三年前,朋友建议我干脆把那几根毛剃了吧,于是我就改成现在这个光头发型了,不过,以前养成的习惯很难改过来,现在打球时我还会时常不自觉地胡撸一下头。”
          40岁以上的只有三个人我赢不了
  至于说到“老头”是不是国内第一高手,郭晓宏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全球华人杯羽毛球赛,我打了三次都拿了冠军。迄今为止,40岁以上的,我遇见的只有三个人能打败我。其中一个是原来马来西亚队的队员,再一个是熊国宝,前段时间他来跟我打过一次,我打不过。说实话,我是一天体校没进过,一天专业没练过,当然打不过那些世界知名选手了。”不过,跟这些昔日名将切磋,“老头”最得意的莫过于赢了一次赵剑华,当然,那是在赵剑华让他三个球权的前提下。
  除此之外,“老头”现在似乎还真难找到对手。只是最近一年,广州有一个姓唐的小伙子冒了出来,而且还有了“北郭南唐”的说法。对此,郭晓宏的解释是:“这小伙子才20多岁,跟我一样一天专业没练过,两三年前打得还不怎么样,但他练的很苦,照着专业的标准练,进步很快。不过,我们两迄今没比出过输赢,因为在比赛中碰到过两次,但打到1比1我们就不打了。
  不过,虽然郭晓宏不敢枉称自己为国内第一业余高手,但从1999年开始亮相业余赛场起,他几乎每次比赛都拿冠军,这从他靠比赛挣回的大量奖品就可见一斑。现在,打球水平高了,郭晓宏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随心所欲地参加各类比赛了。因为,但凡他参赛,冠军很难旁落他人,为此很多比赛的主办者一见他报名,时常会劝他别来了。另外,郭晓宏是纯纯粹粹的业余选手,可在中国羽毛球协会主办的一些业余比赛中,他被规定只能参加由退役选手等组成的精英组的比赛。
               因为羽毛球 生活彻底改变了
     照郭晓宏的说法,他从18岁才开始打羽毛球,才知道羽毛球可以在场地里打。自从打上羽毛球后,他的生活也彻底改变了。
    郭晓宏说:“1982年高考,我没有考上,只得复读一年,同班同学大多上了大学,没人跟我玩篮球了,我只能跟另外两个一样没考上大学的同学打打羽毛球。那时我几乎没天早上都会到西单商场或是历史博物馆门前打球,还蒙家里是去补习英语了。我在西单商场门口打球出了点名,便被朋友带到自动化研究所打球。当时,那里是北京市打羽毛球打的不错的地方,还有一个业余冠军,叫居建军,他后来成了我师傅。”
  虽然好上了羽毛球,耽误了学习,但郭晓宏还是挺幸运的,第二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分校计算机专业。进了大学,郭晓宏的经历更是全都放在打球上。“我在大学整天打球,专业基本不会,到毕业时,由于补考的科目太多,我没有拿到学位证书。不过,因为打球,也让我找到了当时让很多人羡慕的好工作。因为我进学校后一直是高校冠军,自动化研究所便把我招了进去。”在单位上了六年的班,郭晓宏的主业仍然是羽毛球,也为单位赢得了很多业余赛的冠军,但最后他还是辞职了,照他的说法“我就是一个伪科技工作者,不能总在那滥竽充数。”辞职后,郭晓宏一边炒炒股,做点小生意,一边拎着球拍四处打球,名气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多。
    自从拜了居建军这个师傅后,郭晓宏也逐渐悟出了很多东西,对羽毛球也有了全新的认识,球技更是突飞猛进,除师傅他不敢赢,几乎没人能打败他了。终于有一次比赛,他的师傅在对他感叹了一句“徒弟总有一天会战胜师傅的”后弃权了,郭晓宏便开始狂收冠军。
  对于羽毛球,郭晓宏用“痴迷”形容自己,“我没别的爱好,除了打球,就是爱看别人打球,哪怕是水平极差的人打,我也能看的津津有味。”因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郭晓宏的打球动作很不正规,甚至可以说难看,但这一点不妨碍他赢球,照他自己的话说:“我的球熟,手上的假动作多,常能骗的对手找不到北。另外,我好钻研,尤其对动作的一致性以及对战术这类东西极感兴趣,也总结出一些经验。而且,通过与董炯.夏煊泽这些世界高手的交流,我对羽毛球有了更深的理解,觉得羽毛球是一种文化,有很多内涵的东西。比如,有一位教练曾跟我说,要学会享受对手的失误,仔细一琢磨,说的太对了。”
  现在,有一大批人管郭晓宏叫师傅,其中包括像田震.毛宁这样的演艺明星,但郭晓宏说,真正摆过拜师宴的算起来也就六男三女,其他都是大家随口叫着玩的。而且,他教球从不收钱,也不愿意收徒弟,他说:“我是纯业余出身,教不了正规的东西,别把人家尤其是小孩子给耽误了。”不过,郭晓宏喜欢聚在身边的这帮朋友,跟他们打打球,吃吃饭,谈谈天,是他最大的乐趣,也是他每天惯常的生活。
    在郭晓宏看来,是羽毛球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说:“如果我不打羽毛球,我这个人基本就完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的圈子基本就封闭了。我的生活都是通过羽毛球展开的,我们的集体就是羽毛球这个圈子,这里是我的世界,我这辈子都离不开它了。
         能够把爱好和事业融为一体,那是最幸福的
  在北京亚运村往北,郭晓宏与人合股改建了一个拥有八片羽毛球场地的球馆,另外,在北京的望京地区,他还租了一个球馆,而他现在的名片上印着:北京大盟羽毛球俱乐部董事长。由于他的名气大.人缘好.朋友多,他的这两个球馆生意非常兴隆,他的俱乐部的整体水平也是北京业余圈里最高的。
  谈起建球馆.搞俱乐部的初衷,郭晓宏说的很直白:“之所以做球馆,主要是以前别人一问我在干什么,我又没个正经事,确实别扭,自己要有个球馆,自己觉得正规。当然球馆也能挣点钱,虽然挣不多,可够吃够化就行了。把事业跟自己喜欢的东西结合起来,又能养活自己,这是一种比较开心的事。另外,我们这个俱乐部是在工商局注册的,像这样的俱乐部在北京并不多。”
  郭晓宏的俱乐部除了提供打球.教练的服务,还开始参与组织比赛,代理一些羽毛球器材等,他本人也被南京胜利公司签约,成为国内第一个出任企业形象代言人的业余高手。不过,说起为品牌代言,郭晓宏也有点惭愧,因为他一直只用YY球拍。之所以对YY球拍情有独钟,只要是他当时上大学时,曾倾尽一个月的生活费40元,从朋友手中买下一支YY球拍,并因此而四处混吃混喝了一个月。郭晓宏说:“在买这把球拍之前,我一直用的是一支用两把坏拍焊在一起的拍子,所以一用上YY拍,就觉得太舒服太好了,从此就只用这种拍子,这就好比搞对象,一见面就对上了,一辈子就难改了。”
    现在,郭晓宏的主要经历都投放在俱乐部和球馆的经营上,很少像过去那样拎着球拍到处打球了,即使去比赛,也大多是以俱乐部组队的方式参与。他颇为得意的说:“我们的俱乐部一直是北京市业余比赛的冠军,而且要加入我们俱乐部都必须要经过考核,要有一定水平才行。另外,我们俱乐部有一优点,就是锻炼机会多,因为我跟国家队的人关系都比较好,我的徒弟们可以跟他们学一两招,比如夏煊泽有一次专门教过他们如何扣球,张军和高凌也教过他们。”
  不知不觉中,郭晓宏与记者神聊了近两个小时。期间,除了记者偶尔的提问,打断他话头的便是一会一响的手机铃声,而他的每一次通话内容几乎都是羽毛球。采访刚一结束,郭晓宏便急着赶往球馆。他说,现在正在准备比赛,有很多事正等着他。虽然行色匆匆,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快乐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