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菠菜 at 2005-4-3 09:34 PM:
能不能不互相攻击亚?

这边说那边"太天真"
那边回这边"没脑子"

全都自称爱国,在讨论对日问题上,却都忙于攻击自己的同胞。。。。。

别忘了,爱的中国,是由中国人,也就是你的同胞 ...


是啊,讨论是好的,应该允许不同意见,但千万不要互相攻击,我们中国同胞不能老把力气花在内耗上了
Share |
Share

TOP

能不能不互相攻击亚?

这边说那边"太天真"
那边回这边"没脑子"

全都自称爱国,在讨论对日问题上,却都忙于攻击自己的同胞。。。。。

别忘了,爱的中国,是由中国人,也就是你的同胞组成的~

谁有不同意见,谁就是假"爱国",只能说,这个"真爱国"的,爱的是自己
一个人的"国"

      ∧ ∧︵
   ミ^ō^ミ灬)~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米女来啦,冲啊~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猪头三 at 2005-4-3 12:11 PM:


楼主没脑子

我手上拿的相机是Kodak,正在用的电脑是IBM,耳朵里听着的是iPod,玩着的是Texas Instrument。家里所有的电子设备都产自北美或欧洲:伊莱克斯,西门子,惠而浦,三星,LG,什么欧货韩货,只要不 ...


话是不错,可你也许并不知道 ,所有这些相机的“芯“无一不出自日本。不信你可以把你手头的相机拆开来看看,无论是小型数码,传统相机,SLR,还是如今已逐渐成为主流的DSLR,里面包含着太多的日本技术和原件,几乎是无一幸免。就拿KODAK来说,基本上就是用美国的壳包了一堆日本的芯。其他的电子设备我不敢保证,因为我不了解,可由于对摄影的爱好,我可以肯定的说,彻底的抵制日货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我也很不喜欢日本人,可我从来就没有想明白抵制日货和高尚的爱国主义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只觉得那只能体现个人的愚昧和带来整个民族的自我封闭。

整天手举着日本的产品,口里还高喊着抵制日货的口号,不觉得很愚蠢?因为你就连抵制日本相机都做不到。如果你说我没有相机,或是你买的起价格等同于半两大众的莱卡,强的,我服你,给你拜三拜。

引自42楼COOLFAN

[ Last edited by 青山 on 2005-4-3 at 20:26 ]

TOP

抵制日货需不需要?
需要,问题是抵制到哪个程度,肯定不可能带有一点日本印记的都抵制,中国不少企业还是和日本合资的,你让他们怎么抵制?人家不要吃饭了吗?我有一些同学毕业后找了日资公司,有的甚至到了日本工作,如果彻底抵制日货,那中国将有无数的人无以为生。

完全不抵制日货?不行。日本的经济依赖于它的产品输出,而二战后日本并没有像德国那样,其军国势力在国内蒸蒸日上,最近明显可以看出小日本对全球权利的胃口,让它这样发展,中国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可是抵制日货究竟有多少可行性,又能起到多少作用?

可以把抵制日货比作一种攻击性手段,它在打击日本经济上有很大的作用,可是有句话,杀敌3千,自损500,这种攻击性手段是以自己的损耗为代价的,而且从没听说过光靠打击对手使自己强大起来的例子,这就决定了抵制日货只是一个辅助性手段,只有自强了,这个辅助性手段才能发挥作用。

还有个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就是日本文化对中国年轻一代的影响,韩剧日剧横扫中国,有哪位没有看过日本漫画和连续剧的?哈日族对日本可是崇拜的五体投地,你指望他们去抵制日货!?随着这一代人的成长,中国人对日本的警惕性会越来越松。

所以我觉得抵制日货在中国不太可能大范围的展开,最多就是一部份人的自发行为,不要把抵制日货当作强国的救命武器,也别把它和爱国主义等同起来,它可以说是一些人对于日本所作所为的报复性行为,而不是所有爱国的人都会采取这样一种手段。
另一方面,抵制日货在现在也不必要大范围的展开,首先现在国货中可以和日本货竞争的并不多(对于某些行业有这样的产品,那绝对支持买国货),中国必须要有可以和日货相抗衡的产品,抵制日货才会有意义,不然你不买日货去买美国货,不买日货去买欧洲货,这对富强国家起不到一点作用。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coolfan at 2005-4-3 02:33 PM:

这句话让我开始崇拜你了:D14.gif14.gif


不是嘲笑我吧。。。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诚实可靠小郎君~ at 2005-4-3 05:33 PM:
照你的讲法,日本人过来开公司,不为别的,是为我们谋福利来了?

引进外资这种事应该是双赢的事,单方面得益的交易叫诈骗!!
[img]http://www.vicn.net/UploadFile/20037141162613224.bmp[/img]

TOP

看看全世界的货架,估计7成商品的直接生产或装配地点是在所谓第三世界国家。
那么是否这些曾经的第三世界一跃成为今日世界的经济重心了呢?
显然不是
当然,说到利益,代工工厂当然是有的。只不过比起委托方来,一个吃肉,一个喝口羹。

来看几个问题
第一,以今日中国的实力,能否马上改变世界工厂的处境么? 不可能
第二,目前日本的工业产品对于其他传统工业国家的同类产品是否在技术上已经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呢?  恐怕远远没有
第三,中国是目前最大的劳力市场。 从资源(包括能源,和工人素质)来看,这个市场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并非所有想在中国设立工厂或代工点的跨国公司能够如愿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第四,中国作为消费市场,在巨大的基数上仍然是增长的。
从以上几点很清晰地看出,中国完全具备客观条件成为世界经济的反馈控制中心。 尤其是“自产自销”这一点,至关重要! (看台湾,他目前绝对是全世界PC设备的生产基地,但他岛内可以消化多少产品?)

一个插曲
对现代台海形势有点概念的人,应该都知道“金门海战”
有友人赴台, 参观了他们的金门海战纪念馆。 有幅大型壁画,主题大意是“金门百姓自发组织为国军将士运输给养,抗击XX”。 很眼熟吧,除了某些词位置不同外。
回到正题,
代工厂好比淮海战役的百万民工; 牛气烘烘的跨国公司就如同争霸天下的对阵双方。 假设,当初共产党当时没有争取到民心, 那么,这百万民工在战役期间会不会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呢?国民党也需要民工,兵源。 战役波及区域的百姓注定要卷入其中,就看屁股坐到哪一边了。
所以说,“饿死日本母厂,等于饿死中国代工厂,等于饿死成千上万同胞”的忧虑是不必要的。  法国阿斯通死不死还不知道的时候,这边西门子早就蠢蠢欲动了。  也没听说过天下哪个厨师炒菜的时候还在为来吃的不是熟客而感伤。

上面说明中国可以实现控制,以及控制对中国没有长期危害
下面来看看这种控制手段是否有效

“世贸”是什么东西? “世贸”就是拳击规则,就是让双方可以大大方方光膀子互欧而不用穿盔甲的东西。 日本人需不需要“世贸”,当然需要。 如果他的工业产品被多抽2成关税还能畅销的话,他早就对进口农产品等课重税了。 这也说明,日货不是同类市场中的THE ONE。 靠关税压制是犯规的,非官方的抵制是无法被制裁的。 来自世界经济反馈中心的抵制,是掏在日本人心窝里的。

中国上一代的电子工程师很多都看不起韩国电子产品。 因为韩国在59年才生产了第一台电子管收音机,落后于中国很多。 说明几个问题,第一,他们的思想落伍了;第二,韩国电子产业发展太快; 第三,三星LG不是天生的世界名牌。 再强的斗士幼年也需要襁褓的呵护。  

为什么死盯日本?
只是因为从清末甲午开始的数次中日战争么? 错!
如果历史改写,二战后由韩国取代今天日本的经济地位, 那么照样盯死韩国!必要时再拉上日本!这是大国战略,大概属于“厚黑”理论部分。(估计当初老毛对日本出乎意料的宽容,是由于过低估计了日本战后复兴的动力,以为其日后不过如同香港,所以开扇窗透透气。 有人居然像模像样地编故事说老毛是为了感谢日本当初在老蒋剿匪重要关头搅局间接挽救有功! 笑话! 对这样的枭雄,你信么? 反正打死我也不信。)所谓正义讨伐邪恶的戏剧冲突,是编给善良百姓看的。 美国为什么可以称霸? 因为它按照大国战略办事。他们的克林顿访华时可以在表示祝愿与合作的同时,表达美国人民出于能源和环境的考虑,希望中国永远不要发达的良好愿望。 所以它是霸主,即使现在的总统脑筋不太好也没关系。

日货无孔不入,怎么盯?
从直接署牌的消费品入手! 逐步蚕食。 就算扼不死它,也对中国国力有促进。 理由如下

以电视机为例: 如果署日本品牌的电视机畅销,那么在中国只要装配厂就够了。装配电视的全部技术含量就是: 拧螺丝。
如果他们的电视成品在中国市场销售由于非技术原因萎缩,他们会撤出中国市场么?他们走,菲利普西门子放着鞭炮送。 所以他们不会走。而是转向成为显管提供商,再进一步成为芯片提供商。 所以,大陆工厂的级别从拧螺丝,上升到了做显管。显管技术成熟可以脱离的时候,就会开始做芯片。 这个就是扼制的方式和结果。
你用“我不是阎王”来为自己当小鬼的行为做辩护?

TOP

照你的讲法,日本人过来开公司,不为别的,是为我们谋福利来了?

TOP

这种做法的最终结果将导致日本商人从中国撤资逃离,工厂关闭,工人失业.其它国家将从中得利,反正到处都可以投资花钱,何必中国.
还是理智点好,好好读书,以后为中国做出点像样的东西来,让小日本的产品自然淘汰.我可不愿听到印尼人也骂我们野蛮中国人.
aliala

TOP

日本人表面恭恭敬敬,内心残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