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 遭中国建设部长怒斥

(北京讯)中国183城市要建国际都市,遭到建设部长汪光焘怒斥,指一些地方脱离实际,超越经济承受能力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日前,中国“全国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会议第二次会议上,汪光焘严厉批评了建设系统中的种种“病症”。

  “目前,全国竟然有183个城市相继提出了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要知道,就连首都北京日前出台规划时,也只是定位于‘现代化国际城市’,而达不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标准。”

“形象工程”

劳民伤财

  面对参加会议的近200位全国建设系统各地厅长及相关负责人,汪光焘严厉斥责了一些地方建设工作急功近利,超越经济承受能力搞城镇建设,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破坏自然和人文资源的行为。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拖欠的1780亿元人民币(下同,352亿4400万新元)工程款中,各地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所拖欠的工程款就高达700亿元。

  行为不规范,制度不落实,也是部分地区建设系统中的一大“病症”。据统计,去年一年全国涉及规划部门的案件上升率高达157%,而根源正在于目前规划部门的自由裁量权太大。

  “建设部虽然对地方上规划单位没有直接隶属关系,但今年建设部将力图在体制上有所创新,在奖惩上有所体现,努力提高规划单位工作人员的悟性。”建设部一位官员透露说,中纪委已将规划部门纳入了今年反腐的重点行业。

  “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与中国政府管理体制直接相关。按照规定,一般地方政府要在5年内出政绩,这一规定往往导致官员们的短期行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指出,在土地使用权转让的过程中,应该邀请农民参与这一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农民的利益。

  针对日前辽宁省宣称今后将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拖欠款进行问责,中国社科院农村研究所教授于建嵘认为,建设部不仅应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拖欠工程款进行批评和问责,这属于行政环节问责,今后还应深化到对监督和决策环节的问责。他介绍说,官员问责制处于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中间环节,目前中国正在从“权力问责”向“制度问责”转型,问责领域应该更广泛扩展。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说,今年要坚决查办4类违法违纪案件。分别是:负责人利用职权干预和插手工程招投标、房地产开发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的案件;干预房屋拆迁的案件;干预规划许可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案件;市政公用事业改制中侵吞国有资产、损害职工权益的案件。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那以前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带来的无数损失呢,弥补不了是不是应该把负责人揪出来进行问责呢?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 知于谁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