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区] 中国人最好的居住地!!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是北美洲最北的一个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到北冰洋,领土主张直到北极。加拿大东北方和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和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边界长达8892公里,为全世界最长不设防疆界。加拿大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首都为渥太华。亦是每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最多国内城市名列前茅的国家之一。

就面积上来说,加拿大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国,但是人口密度非常低,总共只有三千二百万居民。加拿大是个具有现代化工业及科技水平的发达国家,能源资源充足,经济体制依靠自然资源。
“加拿大”一词源于美洲原住民语言休伦-易洛魁语中的Kanata,意为“村庄”。加拿大立国初期的官方全名是加拿大自治领英文:The Dominion of Canada,法文:Le Dominion du Canada),在20世纪30年代后,联邦政府就停止使用全称。1967年,英廷正式放弃加拿大自治领的称号。此后在正式场合,都是使用Canada一词作为官方国名。


[编辑] 经济主条目:加拿大经济就像一个富裕的、高科技工业发达的社会那样,今天的加拿大与美国在市场导向、生产模范以及高生活水平上十分接近。二战后,制造业、采业、服务业教育的高速增长使得加拿大从一个农村经济国家转变成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国家。加拿大是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枢纽之一,所以教育是该国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经济产业,每年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前来升学,不仅为国家带来丰厚的外汇,也为这个属知识型经济体系的国家吸纳不少人才。充足的能源使得加拿大东岸和西部三省拥有大量的天然气储备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汽油存储量。
1989年的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以及1994年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显著地增加了与美国贸易和经济的统一。由于美国和加拿大亲密的跨国关系,使得美国在2001年的景气衰退给加拿大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在1993年到2000年中,加拿大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为3%,但在2001年衰退。失业率上升,制造和自然资源部门债务亏欠。 然而,凭著它丰富的自然能源、熟练的劳动力资源、现代经济系统,加拿大仍然拥有坚实的经济发展前景。
加拿大皇家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多伦多道明银行、蒙特利尔银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和加拿大国家银行通常被称为“六大银行”,其对加拿大经济影响颇大。
两个主要的阴影隐现:
  • 英语区和法语区在宪法上持续的僵局局面(请参见之上的“加拿大政治”)有可能造成联邦的分裂。2006年11月27日,加拿大国会以266票同意16票反对通过了总理哈珀的“魁北克人是统一的加拿大中的一个民族”的动议,更突显联邦分裂的危机
  • 另一个长期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人才外流”:专业人才往南到美国,被较高的薪水、较低的税、巨大的高科技基础结构所吸引。
    • 但由于很多受教育的移民在20世纪21世纪进入加拿大,抵消或超过了流出的人口的数量,正在发生的人才外流的现象才没有被发现。[2]
[编辑] 人口主条目:加拿大人口原住民只占人口的2%。其他98%全部是移民和后代:
  • 大部分加拿大人是
    • 尤其是裔:61.3%(1981年)
    • 裔:25.7%
  • 11%中大部分是从亚洲来的移民家庭和后裔。(见加拿大籍华人
官方语言英语法语,其中是英语较广泛使用的语言。使用法语的人的79.3%集中在在魁北克,一些在安大略纽奔驰域
加拿大无国教,人民主要信仰基督教,其中45%是天主教徒、35%新教徒。(资料来源:1991年户口普查)
[编辑] 文化主条目:加拿大文化加拿大文化深受英国美国的影响。但是魁北克仍保持著明显的、受宪法保护的法语文化。大量出现在加拿大的美国文化使得有些加拿大人恐惧受到文化侵略,所以这些人发起一些保护加拿大文化的法律和社团公共机构。加拿大有自己的加拿大英语加拿大法语,其中有些特殊的字,如“潜鸟元”(loonie,“一元”)、“两尼元”(toonie,“两元”)、“诶”(eh,提顿助词)。肉汁起司薯条(poutine)是地道加拿大风味的食物 。
Share |
Share

政治
主条目:加拿大政治加拿大采用联邦制国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的首领是为加拿大君主,由英国君主兼任,目前是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女王在加拿大本土的代表为加拿大总督,总督没有任何政治归属,其责任是以君主名义同意法案、宣读君主讲话、在国家文件上签字、宣布国会召开或解散、以及其它国家职务。君主(通过总督)是名称上的首脑而已。他的一些实权保留在危机时使用,如宣战权
总督由总理提名,并由君主任命的。现任总督为庄美楷。总理由众议院最大政党, 即执政党的领袖担任。现执政党为保守党,该党领袖史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为总理。 立法机关是国会。
主要政党:
  • 加拿大自由党(英语:Liberal Party of Canada,法语:Parti libéral du Canada是个中─右翼的政党)
  • 加拿大保守党(英语:Conservative Party of Canada,法语:Parti conservateur du Canada是个资本主义的政党)
  • 加拿大新民主党(英语:New Democratic Party,法语:Nouveau Parti démocratique是个社会主义的政党)
  • 魁人党团(法语:Bloc Québécois是个魁北克分离分子的政党)
  • 加拿大绿党(英语:Green Party of Canada,法语:Parti vert du Canada是个环保主义的政党)
[编辑] 国会构架
加拿大国会以及相关机构


加拿大国会是包括君主,参议院众议院加拿大总督代表君主,和根据加拿大总理的“推荐”来“委任”108位参议院议员。众议院的议员是由全国选举直接产生,目前众议院共有308位议员。
“加拿大皇室”是国会和行政机构的一部分。在加拿大,总督一职是代表皇室,亦即是英国皇室。实质上,君主不会单方面行使权力,而是会听从总理的建议。
加拿大国会众议院是加拿大国会权力的主要核心。加拿大君主的权力只是象征的仪式,上议院几乎不会让众议院的法案不通过。加拿大总理和内阁的任职需要众议院一半成员以上的同意,但是并不需要参议院的同意。
[编辑] 地理
加拿大地图


主条目:加拿大地理加拿大东部被分为北方的寒带森林地带和无植物的加拿大地盾哈得孙湾地带,南方有非常肥沃以及人口稠密的圣劳伦斯河峡谷。中部大部份是平原草原。西部加拿大主要是崎岖的落矶山脉
加拿大全境分布有许多大湖,包括在南方跟分美国部分国界的五大湖。加拿大的淡水资源占世界淡水资源的20%,其中35%为可更新的。
广阔的北方主要是极地气候的低地,所以很少人居住。只有少于三万人住在有大约欧洲一样大的努那福特地区。大多数大城在比较温暖的的南部,更多的集中在东南部。最大的城市是安大略多伦多魁北克蒙特利尔卑诗温哥华安大略渥太华亚伯达(艾伯塔)的卡加利(卡尔加里)。
[编辑] 行政区划
加拿大政区


主条目:加拿大行政区划加拿大分成十个省和三个地区。
省和地区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省是根据宪法条约所设立的,而地区是据联邦法律所设立的,地区由联邦政府直接管辖,省则由各省所立的政府管辖。
省拥有从联邦政府中获得的相当大的自治权,而特区则比较少。每个省和地区都有一个单院议会。女王在各省的代表称副总督,在特区的代表称专员。
加拿大十省三地区分别为:
[编辑] 重要城市主条目:加拿大城市列表

TOP

移民历史参见:加拿大华人历史

[编辑] 早期在现在所知加拿大的土地上,最早关于华人的记录要追溯到1788年英国叛变的船长James Meares从澳门雇佣了约70名华人,并将他们安顿在当时是太平洋沿岸欧洲前哨站的不列颠哥伦比亚温哥华岛的Nootka Sound。然而,关于这一群早期华人下落和可能的后裔的相关文件和信息并没有留下来。
1858年,一批华人移民到不列颠北美。当时多数华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些“旅居者”,他们都想在不列颠北美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自己的故乡。他们大部分都是来自广东省的社会下层的农民。多数来到不列颠哥伦比亚作为普通劳工工作,雇佣者仅仅支付他们一些凭单(Voucher),因此实际上他们被劳工输入的公司所囚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内部的淘金热随后也吸引了一大批华人来到该地区。
19世纪很多来自福建和广东的华工帮助建设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比起非华人劳工,这些劳工更易接受歧视性的工时制度,低工资及危险的工作环境(比如开山爆破),以养活留在故乡的家人。华工愿意忍耐低工资和恶劣工作环境的行为激怒了一些非华人的劳工,他们认为华工搞乱了劳工市场。1885年华人移民法案的通过,授权加拿大政府开始向移民加拿大的华人收取人头税。当时华人是唯一一个被迫缴纳该税的少数族裔。
[编辑] 20世纪1923年威廉·莱昂·麦肯齐·金的联邦自由党政府通过1923年华人移民法案完全禁止了华人移民。华人自此成为加拿大唯一拒绝接纳的族裔。接下来的25年,越来越多的排华法规得到通过,大部分工作不接受华人,因此很多华人开始了自己的餐馆和洗衣店生意。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萨斯喀彻温省安大略省,华人雇主不允许雇佣白人女工,因此大部分华人生意没有外族裔参与。

蒙特利尔唐人街


一些加拿大籍华人在铁路修建好后在加拿大定居。但由于政府严格的限制和沉重的费用,他们无法将自己的家庭带到加拿大,甚至他们与非华人的接触也有官方和民间的各种限制。这使得一大批唐人街和华人社区在很多城市的不良地区建立起来。
大萧条时,华人的生活比其它加拿大人的生活要困难得多。在艾伯塔,华裔加拿大人领到的救济金金额不到其它加拿大人的一半。由于排华法案禁止了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很多华人男性由于没有妻子儿女在身边,被迫独立面对一切困难。193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华裔加拿大人的男女比例为12.4:1。为了抗议排华法案,加拿大华人每年都会在7月1日加拿大自治日时关闭店铺,抵制这个被他们称为“羞辱日”的节日。
[编辑] 二战后加拿大政府对于撤销对华裔加拿大人的限制并给与他们完全公民待遇的行动十分缓慢。由于加拿大在二战后签署了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为了不与其抵触,加拿大政府必须废除排华法案。1947年同年,华裔加拿大人终于获得在联邦选举中投票的权利。但此后又20年,移民选择采用记点系统,华人才获得承认与其他申请人使用同样的标准。
多年来,华人组织一直呼吁加拿大政府公开道歉并补偿历史上的人头税。2006年联邦大选期间,保守党领袖史蒂芬·哈珀将“向华人正式道歉”作为竞选承诺之一。2006年7月22日,总理史蒂芬•哈珀哈珀在加拿大国会举行正式道歉仪式[2][3]
很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战时作为难民来到加拿大。20世纪中期,大多数新华裔加拿大人来自有大学教育背景的家庭,他们现在的核心价值观仍然注重教育。这些新移民成为人才流入(Brain gain)的一部分,部分补偿了加拿大人(包括华裔)移民美国而产生的人才外流(Brain drain)。
华裔印度尼西亚人1965年印尼排华事件中来到加拿大。从1970年代1999年(参见: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更多的华裔印度尼西亚人在加拿大定居。
很多来自前法国殖民地越南老挝柬埔寨的华人在越战后作为难民来到加拿大。由于华人族裔的渊源,这批移民与早期的华裔加拿大人关系紧密,他们主要居住在法语区魁北克
拉丁美洲来到加拿大的华人数量也很庞大。其中因尼加拉瓜1980年代的大地震和其索摩萨的独裁政府而来到加拿大的人占很大比例。躲避地震和Velasco政权的华裔秘鲁人和巴西人也很多。这些人主要居住在维多利亚温哥华蒙特利尔多伦多
1990年代中期,由于对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担忧,一批数量可观的富有华人从香港进入加拿大。加拿大成为他们的理想移民地原因之一在于,其投资签证的获得比美国要容易得多。[来源请求]温哥华、列治文市和多伦多成为这些华人的主要目的地。当时仅从香港来的移民就占了当时总移民的46%。
今天,中国大陆取代香港和台湾成为华人移民最主要的来源地。
另外,极少数的华裔加拿大人从一些太平岛屿(斐济, 法属波利尼西亚)、新西兰澳大利亚来。
[编辑] 统计2001年,加拿大约有25%的华人在加拿大出生[1]
[编辑] 语言2001年,有85%的华人声称会使用至少一种官方语言进行交流,剩下15%则称不会说英语法语。在不会说官方语言的华人中,有50%在1990年代移民加拿大,22%在1980年代移民,这些移民通常年龄较大。在基本工作年龄的华人移民中,则有89%的人声称可以说至少一种官方语言。[1]
根据2001年数据,汉语是继英语和法语后第三大最常见的母语。总人口3%(约872,000)的人声称汉语是他们的母语,即他们从小就学习并仍能理解。加拿大华人中最常见的汉语种类是粤语,这些说粤语的人中44%来自香港,27%则出生在中国大陆的粤语区,18%为为加拿大出生。第二常见的汉语种类是国语(普通话),这些人85%来自中国大陆或台湾,7%为加拿大出生,2%在马来西亚出生。[1]
有证据显示加拿大出生的华人正在丧失汉语能力[1]
[编辑] 移民2001年,几乎75%的华人人口居住在多伦多温哥华。华人人口占温哥华人口的17%,占多伦多人口的9%。[1]
在2000/2001年移民到加的华人中,超过一半的人声称自己定居的理由是自己的亲人朋友已经定居在加拿大。大约25%的人声称他们来到多伦多是为了职业前景,而很多人移居到温哥华是因为气候宜人。[1]

多伦多市 登打士西街唐人街


[编辑] 教育及就业2001年,31%的华人人口(包括加拿大出生及海外出生)拥有大学学历,是全国水平的将近两倍(18%)。
在基本工作年龄的华人中,20%在销售及服务业;20%在商业、金融及行政行业;16%在自然和应用科学领域;13%在管理行业;11%在(数据)处理(Processing)、制造业和公用事业(Utilities)。[1]
1990年代移民加拿大并且在基本工作年龄的华人群体的就业率为6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0%),很多人声称海外教育职业资质认可是主要问题。加拿大出生的华人男性就业率为86%,与全国水平持平。而加拿大出生的华人女性就业率(83%)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6%)。[1]

[编辑] 名字大部分华裔加拿大人的名字已经罗马化,即将其中文名作为中间名(Middle name)[来源请求],但大多数喜欢常用他们的英文名[来源请求]。有一些人有法文名,从澳门巴西来加的保留了其葡萄牙名,一些西班牙华裔和菲律宾华裔则有西班牙名。然而,大部分人的仍然使用华人姓氏[来源请求]。

TOP

恩,开发成一个海外省份,心照不宣的殖民地就是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加拿大的确不错
人少地多
特别是温哥华,多伦多,气候比较不错

TOP

原帖由 低调啊低调 于 2007-3-30 20:03 发表
加拿大的确不错
人少地多
特别是温哥华,多伦多,气候比较不错




多伦多(Toronto,当地华人又译图麟都)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北美第五大城市。多伦多还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省会。多伦多市人口248万(2003年加拿大普查估计值),大多伦多地区人口560万(2003年)。大约1/3的加拿大人居住在距多伦多两小时车程的郊区。加拿大大约1/6的就业机会在该市。
1970年代时,多伦多还排在蒙特利尔之后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但由于后来的快速增长和市区的合并,到2000年,多伦多的人口已经是蒙特利尔的两倍了。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魁北克的分离运动,导致大量说英语的蒙特利尔人迁居到多伦多。另外一个原因是大部分新移民选择多伦多作为最初的落脚地。

多伦多是世界上最多元文化的城市之一。2004年联合国发展计划(UNDP)在其最高比率外地出生人口的城市名单中将多伦多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的迈阿密。其排名都比其他像洛杉矶温哥华纽约新加坡等多元文化城市或国家要高。其中主要外来人口来源地包括中国, 印度, 韩国等。
多伦多充满着多元化的特色。200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显示42.8%的多伦多人口是有色人种2005年3月加拿大统计局展望在2012年,有色人种将会成为多伦多和温哥华的主体人口。
大多数的多伦多人声称他们的种族起源来自英国爱尔兰

TOP

蒙特利尔Montréal, 发音: 英语[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tspkr.png&variant=zh-cn][/url] /ˌmʌntɹiˈɒːl/法语[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tspkr.png&variant=zh-cn][/url] /mɔ̃ʀeal/),又译滿地可,位于魁北克省南部,人口约372万[7],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主要使用法语,是法语世界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城市,也有“小巴黎”的美称。蒙特利尔也是世界最大的双语城市。


:astonishment: :astonishment: :astonishment:

TOP

温哥华市(City of Vancover)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个美丽的城市,是该省第一大城市,也是全国第三大城市。201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温哥华举行。在2006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温哥华为全球第三位。

温哥华地理位置位于[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D%E5%88%97%E9%A2%A0%E5%93%A5%E4%BC%A6%E6%AF%94%E4%BA%9A&amp省西南沿海的布拉德峡湾和<a href=]菲莎河[/url]口的三角洲之间,是加拿大西海岸最大的港口。温哥华背靠落矶山,面向太平洋。虽然纬度较高,但因有暖流经过,所以冬季一般不常降雪,港口不结冰。
温哥华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并以丰富的人文资源而著称,使她成为加拿大的旅游胜地。她拥有洁净的空气和新鲜的水质。由于气候温和,温哥华可提供全年的户外活动。温哥华的消费水平并不高,交通也很便捷,作为太平洋的贸易中心,温哥华的居民本身由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组成。温哥华的“中国城”是北美除旧金山以外最大的中国城。温哥华是华人重镇,通用普通话国语)和广东话粤语)及其它各种中国方言
温哥华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市内草地常绿、繁花似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气温一般在20摄氏度左右,冬季气温一般在0摄氏度以上。十一月份温哥华的气温在一般保持在3℃-9℃之间,温润而舒适,冬季很少下雪。温哥华素有“加拿大雨都”之称,尤其在冬季。
温哥华市主要包括:城区,温西,温东。

:astonishment: :astonishment: :astonishment: :astonishment: :astonishment:

TOP

太冷了,我觉得夏威夷最好了~~

TOP

原帖由 丢手绢 于 2007-3-30 21:16 发表
温哥华市(City of Vancover)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个美丽的城市,是该省第一大城市,也是全国第三大城市。201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温哥华举行。在2006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温哥华为全球第三 ...

加拿大的水是不要钱的
德国这里10欧一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