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领先北大清华一个时代 ZT ?

薛涌 旅美专栏作者  
摘自 强国论坛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87032652

几年前, 曾就香港各大学到大陆招生一事写了篇《香港的大学将把北大清华扫为二流》,一时间舆论哗然。有人说我吵作,有人不屑一顾地把香港形容为殖民地文化或文化沙漠、根本没有资格和北大清华相比。


当然,香港的大学处于经济发达地区,有其资源优势,在雇用师资、设施建设、乃至发放奖学金等等方面,远非北大清华能竞争的。我们当然不能仅仅以财富来衡量大学。也不能因为资源劣势而责备内地的大学。但是,即使不以财富来衡量,而拿大学的理念这一文化因素来衡量,北大清华是否能和香港的大学相比呢?还是远远不能。如果这方面也落后,就当然要受到责备了。


最近港大面试,在国内媒体引起轰动,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活例,说明香港和内地高等教育的天壤之别。这里有两个看点:第一,面试主要不是一对一,而是六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第二,所讨论的问题,从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空气如何治理,到油价上涨等等,涉及的是社会普遍面临的挑战,而不是书本上讲的“知识”。


用来选拔学生的考题,最说明一个大学对学生的要求和期待,也最能展示这个大学的教育哲学。我们不妨由此作一番分析。先看其面试的形式。六人一个小组讨论,实际上就是看看考生在“讨论班”(seminar)中的表现。讨论班是国外大学非常普遍的教学形式,重在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由老师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学生通过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会如何应用所学到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学生日后不管是当律师出庭辩论、在公司里提出自己的理念并说服别人、还是竞选公职,都必须有这种表达和沟通能力。这是大学教育的根本。在美国,讨论班在大部分大学都是必修课,比如有新生讨论班、二年级讨论班、高年级讨论班、毕业班讨论班等等,名目繁多。港大的考官强调:面试的问题没有必要正确答案,就看你在讨论时怎么表现了。这和满堂灌的听话式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学生在讨论班中,并不仅仅要显示出个人的能力、出尽风头,还应该表现出强烈的团队精神。中国人对西方社会的最大误解之一,就是人家那里只讲个人,没有集体观念。其实,看看教育就知道,团队精神是西方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也是中国教育最大的一个盲点。有位在美国的教育学教授曾被请到国内某名牌大学参与评估。他在观察了学生的表现后作出结论:学生的团队精神不足。结果,该大学的官员和教授大惑不解,可见脑子里根本没有这个观念。美国大学在这方面的理念很简单:人是社会的动物,你必须懂得和别人配合才能成功。在讨论班中,抢话题、不给别人留出表现机会的人,以后到了社会能成功吗?港大考官强调团队精神,道理也在这里。


从内容上看,港大的面试题目体现了通才教育的理念。所有的问题都无法限定在某一个或两个学科内,学生必须有综合分析能力。再有,就是强调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一个死读书、只想着自己的前途、没有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考生,见了这种考题肯定会晕头转向。首先,这类题目书本上没有。第二,考生如果当惯了乖孩子、事事听老师或媒体上的,他或她可能就觉得北京的空气在奥运会期间没有问题,或者简单的重复一下政府的政策,缺乏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只有那些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的考生,才能在这种考试中出头。也正是这样的考生,才最容易成为未来公民社会的领袖。


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招生,几乎每年都能创造出新闻热点。这里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人家有钱。我们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已经有几年了。但是,一流大学的实际内涵是什么呢?主要还不就是讨论班、通才教育、社会责任和服务精神这些基本的要素?而在这些方面,内地的大学,包括北大清华这样的“一流大学”,究竟能拿得出什么来?看来,比起香港的大学来,国内即使是最好的大学,怕也是落后了一个时代。
我是一片云

本科学生肯定是北大清华好。老师,博士以上的估计港大就好了。你看楼主那么优秀的人才不就来了德国了嘛
如果北大清华在北京稍微再少收一点人。到湖北河南江苏什么地方多收点人,生源就更好了。复旦交大之所以比北大清华差一些,就是在上海收的学生比例太高了,上海的高校太过地域化,而且实行高考歧视,采用上海考卷。就生源上而言,南大应该在复旦交大之上。有些上海的211,教育部直属的大学在上海招生的比例大于40%了

TOP

明白了,原来港大是在招未来公民社会的领袖,是在招通才。

我看这个作者一般,就是能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