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震后救援回忆:万人空巷送别解放军

图片:
1。欢送抗震救灾的亲人解放军。
2。解放军在震后建起义务理发、修车处。
3。群众与解放军依依惜别。



  在唐山人眼里,解放军是自己的亲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兵。3个半月的时间,他们给了这座城市依赖、信心。

  那绝望里的救援,细致入微的呵护,已成为永远不灭的记忆,解放军留在唐山的身影,成为这座再生的城市心灵档案里留存的最动人的景象。


       依依不舍的送别

  部队开进灾区后,历时3个半月时间,起降飞机874次,出动各种车辆5000多台次,抢救出被埋压群众1.64万人,抢救危重伤病员4.4万人,掩埋尸体9.95万具,协助地方向全国11个省市转运伤员9.3万余人,协助地方突击抢运救灾物资15.6万多吨。

  为了让这些失去家园的群众有个栖身之地,救灾部队每天投入6万多兵力,赶在入冬前建起了40多万间简易房,而子弟兵们,一直住在单薄的帐篷里。

  唐山的大批孤儿在转送到外地之前,大都被收养在部队的营地,有的连队,平均三个战士照看一个孩子,在执行任务的军车中,时常能看到随车的孤儿们,他们身裹军大衣,手里拿着苹果,捧着小人书。可亲可敬的解放军叔叔,给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这些孤儿在以后的成长中有不少感人的故事,许多救护他们的解放军叔叔阿姨,成了他们的爸爸或妈妈。孤儿们长大后,许多人走入了军营。

  今天一位白发苍苍的唐山老人对记者说,我们唐山人永远也忘不了他们,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兵!

  震后饮用水和食品奇缺,战士和群众一样,一顿饭一碗粥,尽管吃不饱,但战士们也没拿群众一粒粮食,而是把上级下发的食品和衣物全部送到灾民手中。唐山人也感动着解放军战士们,群众只要还有一点吃的,身上还有衣服,就坚决要求把东西送到更困难的人手中。

  也许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支军队与老百姓的感情如此动人,救灾部队军纪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给群众添麻烦。他们出去救灾,当地居委会就组织妇女偷偷来到连队,给他们洗衣服拆洗被褥,常常是等他们回来,衣服和被子已整整齐齐地叠放在各自的床上了。

  三个半月后,大部分解放军完成了救灾任务,要离开他们了,离别让唐山人无比伤感。

  1976年11月初,救灾部队陆续开拔了,唐山街头出现了最动人的一幕:群众几乎是倾城而出。马路两侧挤满了早早等着的群众,他们手里拿着篮子、碗、水壶,拿着水果、鸡蛋,甚至是省下来的救灾食品———罐头和饼干,解放军的队伍开过来,很快就开不动了。人们围住他们,流着泪不让他们走,哭着问他们什么时候还会回来,把好吃的往他们怀里塞,他们不接,就一遍遍塞过去,有一袋水果老乡放到车上战士们推下去,接着推上来又推下去,最后聪明的老乡将苹果系在绳子上,往车里一推,苹果散落了,战士们就没有时间推辞了……唐山人用这种最淳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个参加过抗震救灾的老兵对记者说,30年了,我也总惦记着唐山,总想回去看看,经过那几个月,唐山已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与唐山人的感情一辈子也割舍不掉。

  30年不断的脉脉深情

  大灾难过去,知道感恩的唐山人永远忘不了那些救他们于水火的亲人,解放军,永远是他们心目中最可爱的人。许多姑娘找对象的首选是找军人,小伙子们的理想是当兵。30年过去了,唐山人在部队出了数十名将军。

  唐山,这座在废墟中崛起的城市,地震之后也成为著名的双拥模范城,兵爱民、民拥军的佳话30年一直在书写着。

  今年76岁的魏淑香是唐山市的老拥军模范,她拥军拥了30年。她说,自己的命都是解放军给的,自己只要能动,就要帮部队做点事。

  地震时,魏淑香被深埋在楼里,两天后被解放军救起,而用手挖了20多个小时的排长王宝累得昏死过去。

  魏淑香在医院苏醒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救她的部队,儿女问遍了几乎所有的部队才把恩人找到。解放军要走了,她拖着伤腿爬起来,让儿女扶着上街,拉着军车哭着不让走。

  魏淑香永远记住了那些年轻的脸庞和淌血的手,从此后,她年年到辽宁的某部“探亲”,虽然许多当时抗震救灾的官兵都已转业,但她依然年年去。她说,只要看到那片绿,心里就高兴。二女儿长大了,她把女儿送到了部队,又恳求部队首长给找了个军人女婿。如今她的外孙女长大,还是找的军人女婿。

  1984年,魏淑香退休,她立誓要把有生之年的余热献给军人,她办起了拥军幼儿园,给驻军看孩子,军人子女在这里不受时间限制,设立军人子女入学服务站,军人遇有任务,可留孩子过夜……

  4年前因居委会合并,她的小幼儿园遗憾地停办了,但她有时间就去部队上看看,为那些远离家乡的战士献上慈母般的温暖。纪念抗震30周年快来了,她每天盼着当年的那些老兵们能回来看看,“如果你见了他们,就说唐山人想他们啊!”老人对记者说。

  滦县农民马勇,大地震时正在外地,回到家后,妻子和3个孩子都已经被解放军救起,他趴在地上磕了三个头,从此,一家人开始了拥军路。1983年,他家有了驴车,他就用驴车为部队拉粮送煤、清运垃圾,孩子们长大了,大儿子为部队免费修车,二儿子无偿为部队轧面条、做豆腐,老伴儿和两个儿媳为战士们洗衣缝被。30年过去了,老马的拥军驴车还在拉,在这位朴实的唐山人心中,解放军的恩情一辈子也无法报答。

  (本报记者:祁胜勇)

  民间记忆:连长下令“先救学生”

  口述:王兆敏,地震当年26岁,时任唐山市第十二中学团委书记。

  1976年快放暑假时,我们学校决定利用假期组织全校学生干部到驻军某部进行军事训练。

  1976年7月26日中午,我们打好背包准备出发。下午3时,部队来车接我们。我们一行116人分乘4辆军车,来到了坐落在丰南县境内的军垦农场。

  1976年7月28日,地震发生时,我刚好醒了,随着大地剧烈的抖动颠簸,我大声呼喊“地震了!”我们住的房屋顶没有完全坍塌。我钻出来后,看不清哪是营房哪是路。当时,我急切地想赶到三分队去救那里的学生。正在我十分恐慌地往前走时,看到了一个刚钻出来的战士,我带着哭腔对他说:“你快带我去三分队吧,我要去救我的学生。”

  在这个战士的带领下,我很快赶到了三分队。见到连长边高喊“先救学生”边跑过来。很快,从废墟里钻出来的干部、战士都聚集到了学生的宿舍周围。我根据学生睡觉的位置,和连长一起,边指挥边救人。没有工具,只能用手扒土坯、拽苇子,用牙咬蚊帐。手磨破了,身上划出了很深的口子都没感觉;牙床勒出了血也全然不知。战士们用毅力挑战生理极限,与时间抢夺生命。一个战士被一颗大钉子穿透了脚,顾不得拔出来,依然奋力救人,直到抢救任务完成。官兵们竭尽全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全部救出来了.

  有不少学生救出来后已经窒息了,连队卫生员在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急救,所有的急救药品都用在了学生身上。窒息的学生逐渐苏醒,100多名学生得救了,而副团长的儿子和几名战士却牺牲了,刚刚来探亲的一班副班长新婚的妻子也被地震夺去了生命。

  30年过去了,好多事情已经淡忘了,可地震那天的情形却历历在目。

  现在,那些可敬的首长、可爱的战士们可能早已离开了部队,但我和我的学生们会永远地祝福他们。

  (本报记者:刘丽普)(燕赵都市报)

转自新浪:http://news.sina.com.cn/c/p/2006-07-22/124310504307.shtml

图片:
1。欢送抗震救灾的亲人解放军。
2。解放军在震后建起义务理发、修车处。
3。群众与解放军依依惜别。

[ 本帖最后由 小文 于 2006-7-22 15:57 编辑 ]

U1397P1T1D10504307F21DT20060722124354.jpg (28.94 KB)

U1397P1T1D10504307F21DT20060722124354.jpg

U1397P1T1D10504307F23DT20060722124354.jpg (20.32 KB)

U1397P1T1D10504307F23DT20060722124354.jpg

U1397P1T1D10504307F1394DT20060722124354.jpg (19.39 KB)

U1397P1T1D10504307F1394DT20060722124354.jpg

Share |
Share

人间惨祸,给党一宣传,愣是坏事变好事了lol.gif

TOP

天灾人祸不是人力可以避免,善后却可以做的更好。

TOP

地震预警这个技术上还是日本比较先进

TOP

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多淳朴啊yes.gif

TOP

如果...

如果当时中国就开放,容许世界援助,就可以少死许多人.出于当时的封闭政策,现在国外对唐山地震都一无所知.

TOP

20051009210417.gif (763 Bytes)

20051009210417.gif

记那人同坐, 纤手剥莲蓬!

TOP

我觉得是没有必要歌颂那些高高在上当官的,但毕竟付出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的是普普通通的阶级最低的士兵。

TOP

还有军民鱼水情深,太石村老百姓跪谢武警官兵镇压的照片。

TOP

要不要发几张美军虐囚的照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