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入门(转载)

很基础,全面的一篇文章. 请仔细阅读

第 1 楼:概述
1、数码相机是九十年代末的新产品吗?
答:数码成像的历史其实并不算很短,二十几年前就已经应用于军事和航天领域了,不过那时是高度机密的,普通百姓无缘问津。在民用数码相机大量出现之前,数码成像技术一直在按步就班地发展着。

2、在不久的将来,数码相机会不会在消费领域取代传统相机目前的地位?
答:如果在5年以前做一个街头调查,恐怕在100个人中至少有95个不知数码相机为何物,即使知道,也多与街头的电脑画像联系起来,多数专业摄影人士对数码相机不屑一顾。如今,数码相机是IT产品中增长最快的热门产品,每年的增长都在70%以上。
  有资料显示,日本相机市场上,99年下半年数码相机的销售额就超过了普通35mm相机,美国也一样,2001年上半年,数码相机已经占据了15%的市场份额(台数),更有权威机构预测,到2005年这个比例将达到45%。
  市场的表现已经证明,在低端市场上,APS系统已经落败,就象彩色胶卷没能完全取代黑白胶卷一样,数码相机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相机,也像彩色胶卷取代黑白胶卷的市场地位一样,数码相机将逐步取代胶卷系统的市场地位,在民用摄影、新闻、信息传播、广告等领域被广泛接纳,在高端专业艺术领域及商业领域也会构成对传统技术的有力冲击。

3、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成像效果可比么?怎么比较?
答:传统化学胶片的成像是分子级的,其分辨率几乎是无限的,而数码相机像素数再高也是有“数”的,单论成像质量至今数码相机还是难与专业的传统设备相匹敌。
  但是,两者是适应不同时代的产物,各自所谓的一些优势劣势都是依附于一定条件的,剥离大的时代环境来对比具体的产品,肯定有失偏颇。传统相机是纸质媒体时代的宠儿,数码相机是电子媒体时代的宠物,拿打印在纸上的数码影像和胶卷扩印的照片相比或拿数码相机拍摄的影像与传统胶卷扫描后的影像相比都是不合适的,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没有实际的对比意义。
  如今,即使用普通的照片质量喷墨打印机输出,一般百万像素级的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的质量与家用傻瓜相机的照片相比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更不用说300万像素级的数码照片用数码彩扩输出的效果了。因此,对于普通使用者而言,除了价格劣势外,数码相机已别无它短。

4、数码相机使用成本比传统机低么?
答:数码相机的购机价格虽然比同档次的传统相机贵很多,但由于不使用胶卷,存储器件可反复使用,在使用中几乎没有成本。

5、数码相机是否不利于抓拍?
答:有一点是不得不承认的,数码相机由于要进行数据处理,拍完一张后要等数据处理完之后才能拍摄下一张,抓拍不是很方便,但如果有足够大的缓存,这个问题还是不难解决的。目前的主流机型,如OLYMPUS C-4040Z、SONY S85等机器,高速连拍能达到3张/秒,已能满足日常需要。至于快门延迟的问题,就是快门动作之前的测光、对焦过程所占用的时间,这并不是数码摄影的必然,与是否数码成像无关。

6、专业型数码相机何以为“专业”?
答:专业型数码相机与普通相机有以下几点区别:
  首先是镜头,目前被视为“专业型”的数码相机都是可换镜头的。“专业型”相机的镜头不但意味着大口径、有多片非球面镜片、多层镀膜.....,更意味着分工明确、系列化。
  其次是成像器件,分辨率的差异倒还不是最主要的,根本性的差异是成像器件的面积。除了面积之外,感光器件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色彩深度,也就是色彩位,就是用多少位的二进制数字来记录三种原色。非专业型数码相机的感光器件一般是24位的,专业型数码相机的成像器件至少是36位的,据说已经有了48位的CCD。另外专业型数码相机所使用的感光器件多内建有复杂的抗干扰电路,从而获得最佳的信噪比。
  功能上的差别与传统相机相近,专业型的机型能给摄影师提供更多的信息,同时提供更精确的控制,尽量使摄影师不受任何限制,把想象力发挥到极至。
  总之,专业意味着高技术、高精度,能最大限度地给摄影师提供创作便利。

7、、不同品牌数码相机的色彩有什么区别?
答:虽然数码相机一般都有白平衡调整功能,数码影像的色彩也可以人为调控,现在的高端机型大多可以设置色彩浓度,但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数码相机的色彩表现是有很大差别的。
  就市场常见机型而言,按品牌区分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浓艳型:富士、柯达、索尼, 色彩浓重鲜艳,适合风光摄影。
  逼真型:美能达、尼康、奥林巴斯,色彩还原真实,后者略淡。
  温暖型:卡西欧、佳能,两者在表现东方人人像时很讨人喜欢。
  当然这只是就默认状态的一般效果而言,仅供参考,恰当设置参数则另论。

8、能否使普通相机数码化?
答: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胶片公司”(Silicon Film),已经推向市场一套称为“电子胶片系统EFS-1(Electronic Film System)”的套件解决方案。该套件包括三个组件:电子胶片eFilm 、转接器ePort 、移动存储器eBox。
  电子胶片eFilm使用分辨率为1280x1024的130万像素的CMOS传感器,外形如一个拉出片头的普通胶卷,把它放入单反式相机,,就像使用普通胶片一样进行拍摄。一次可以存贮24张数码照片,感光度相当于ISO 100,图像格式可以为JPEG、BMP或TIFF。

[ 本帖最后由 Valentino 于 2006-4-14 09:53 编辑 ]

第 2 楼:数码相机问答(2) — 部分词语解释


CCD 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光电成像器件。
光学取景器 传统普及型相机里常用的那种通过一组与拍摄镜头无关(高档傻瓜机上常与变焦镜头连动)的透镜取景的部件。

TTL取景器 Through The Lens(通过镜头)即单镜头反光式取景器。

SLR Single Lence Reflect 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屏,有黑白和彩色,彩色中又有真彩和伪彩之分,数码相机中用于取景和回放的LCD几乎都是目前最好的 TFT 真彩. TFT LCD 中又有反射和透射两种,反射式靠反射正面的环境光工作,从不同角度观察差别较大,显示较暗,但省电,造价低;透射式靠背后的灯光工作,角度变化小,显示明亮,但特费电。

焦距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光线穿过透镜时,会会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

超焦距 由于镜头的后景深比较大,人们称对焦点以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傻瓜相机一般就利用了超焦距,利用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省去对焦功能,所以,一般低档的傻瓜相机并不能自动对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正如前面所说的,“清晰”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超焦距范围内的景物并非真正的清晰成像,由于不在对焦点上,肯定是模糊的,,只是模糊的程度一般人能够接受而已,这就是傻瓜相机拍摄的底片不能放大得太大的原因。

景深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AE Auto Expose自动曝光

AF Auto Focus自动对焦

白平衡 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和摄象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以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使颜色还原正常。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红眼 指在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由于被摄者眼底血管的反光,使拍出照片上人的眼睛中有一个红点的现象。

TOP

第 3 楼:数码相机问答(3) — 存贮


1、我在使用外接电源拍摄时,由于不小心扯掉了电源插头,导致SM卡出错,不能继续拍摄,但仍能浏览以前拍摄的照片,是SM卡坏了吗?该怎么办?
答:这种情况是由于数据写入中途断电,导致存储卡数据系统紊乱造成的,既然还能够浏览,说明数据尚未完全损坏,先将存储卡中的数据导出,然后对其进行格式化,如果相机拒绝格式化操作,可通过读卡器进行,但一些品牌的原装卡经读卡器格式化以后,一些特殊功能可能消失(如奥林巴斯的全景拍摄功能)。

2、为什么有的数码相机使用本机自带的CF卡拍摄正常,另购的CF卡(用在别的机器上正常)却会出现画面错裂、斑驳甚至无法显示的问题?
答:这是CF卡不兼容造成的。
CF卡采用的是标准的ATA接口,也就是普通计算机硬盘数据接口,理论上只要符合接口标准的设备都能够兼容,因此CF的兼容性比SM卡、MMC、记忆棒等都好。但是我们的确遇到过不兼容的问题,就是某些型号的数码相机有“挑卡”的现象,不能使用质量差的卡或使用这些卡时所拍摄的画面错裂、斑驳,这是CF卡内部逻辑不够规范,导致数据写入错误所致。
一般而言,著名大公司的产品兼容性比较好,SanDisk、Lexar、Simple等都是比较可靠的品牌,当然,各大数码相机厂商品牌的CF卡虽然不一定是自己生产,质量也有保证.。容易出问题的CF卡大多外壳加工粗糙、标签印刷模糊。

3、II型CF卡就是微型硬盘么?
答:II型CF卡和微型硬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微型硬盘和II型CF卡接口兼容,可以使用微型硬盘的设备必然可以使用I型/II型CF卡,可以使用II型CF卡的设备必然可以使用I型CF卡但不一定可以使用微型硬盘。

4、为什么CF卡可以无限制兼容,而SM卡就不可以?
答:由于CF卡内部有接口电路,其对外接口是ATA接口,也就是普通IDE硬盘接口,因此凡是能够读写CF卡的设备直接读写的数据结构都是兼容的,所以使用CF卡的设备可以无限制向上兼容。SM、SD、MMC卡这几种记忆卡本身都不包括接口电路,卡上只有存储芯片和部分控制电路,因此它的工作是完全依赖于使用它的设备的,不同设备的数据格式可能不兼容,

5、通过读卡器直接删除存储卡上的文件安全吗?
答:删除文件当然没不会造成对存储卡数据结构的损坏。但是许多数码相机在保存数码照片时,往往不是仅仅保存图像文件,还会建立缩图、索引、内部数据表等辅助文件,删除个别文件可能会使数码相机文件关联紊乱,而且写入数码相机不能识别的文件或留下文件碎片,都会导致可使用存储空间下降。另外SM、SD、MMC卡这几种记忆卡本身都不包括接口电路,卡的操作对设备依赖性很强,最好只通过一种设备写卡,否则可能造成另一种设备不能识别或丢失某些功能,甚至造成存储卡废弃,因此建议只通过读卡器读取数据,最好不要删除或写入文件,尤其不能通过读卡器对存储卡进行格式化操作。

6、一篇介绍Lexar产品的新闻中多次提到CompactFlash“数字胶卷”是怎么回事,是使用在普通相机上,使普通相机成为数码相机的那种eFilm吗?
答: Lexar公司是一家生产存储器件的著名公司,同时供应 CF卡、SM卡、SD卡、记忆棒等多种存储器件。但是,CF卡的英文名CompactFlash是Sundisk公司的注册商品名,SM卡的英文名Smartmedia是日立公司的注册商品名,SD卡及其全称Secure Digital是松下公司注册的商品名,记忆棒MemoryStick是索尼公司注册的,因此Lexar公司只得为自己的产品另外命名,他们称这些产品为Digital Film,直译就是“数字胶卷”实际就称之为“存储卡”还妥当些,并非您所提到的那种eFilm。

7、我在数码相机上使用了340MB的IBM微型硬盘(MicroDrive),发现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读写速度下降,是怎么回事?
答:首先,微硬盘的读写速度的确会变化。一般来说,即将写满的时候,速度也会下降,有网友反映,当电池电量下降时,微硬盘的速度也会慢下来,可能是一种节电功能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微硬盘的数据结构和普通硬盘是一样的,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尤其是通过计算机系统直接读写多次以后,硬盘上可能会出现文件碎片和不连续文件,影响读写速度,使用比较频繁的微硬盘定期进行整理或格式化是保持高效率的好方法。


8、我听说SM卡有5伏和3.3伏电压两种规格,是怎么回事?使用时有危险吗?
答:是这样,由于存储芯片的工作电压不同,是有电压区别。但只有以前生产的一部分4MB以下的SM卡使用5伏的电压,以后的都是3.3伏,可以放心使用。

9、支持大容量CF卡和微硬盘的数码相机,可否把CF卡或微硬盘做移动存储器使用,用来交换资料?
答:一般来说可以。许多数码相机和计算机联机后,数码相机的存储卡就作为系统的一个活动硬盘出现,你当然可以存储任何形式的文件。但也有一些数码相机,联机后需要使用专用的软件读取,只能读取图像文件,如果你的系统有读卡器或PCMCIA插槽+转插卡,就不受限制。

10、如果中途断电,数码相机中的照片会消失吗?
答:使用存储卡(SM卡,CF卡,记忆棒,微硬盘)等的数码相机使用的是闪存记录,不会因断电而丢失信息,但是有个别入门型的数码相机,使用内置DRAM,如果断电,图片信息将丢失。

11、我听说有一种装置,它可以将普通的35mm相机变成数码相机,它到底是什么装置?
答:Silicon Film公司研制开发出一种叫EFS-1(即Electronic Film System)的装置,它的外形与110胶卷十分相似,你只需像胶卷一样塞入到相机中即可。这种装置可以容纳30张照片,通过PC的串线和Macs的SCSI电缆连结电脑。

12、使用数码相机连续拍摄功能时,数据是直接存入贮存卡的吗?
答:连续拍摄模式简称连拍,是指将数码相机快门钮按下不松时,数码相机的快门可连续开启曝光的方式。连续拍摄时,拍摄到的数字影像文件先暂时存放在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在连拍结束后再存入贮存卡中。

13、记忆卡有没有使用寿命?删除全部与部分档案有差别吗?
答:其实不管是Compact flash (CF) 或 Smart media (SM) 或 Memory stick,核心都是Flash ROM (闪存),不同只是对外联结的界面及包装型态而已。闪存的读取次数是没有限制的,但抹除写入的次数绝对是有限制的,最早期的Flash ROM每一记忆单位只有1000次重复抹写的能力,目前许多已进步至超过10,000次――这里的重复抹写包含了Format(格式化)的操作。

14、在资料上看到一种“优卡”,据说不但可以直接读写还可以用在数码相机上代替CF卡使用,是真的吗?
答:的确是有这么一种产品,外形和一般的CF卡相同,可以用在使用CF卡的数码相机、PDA、MP3等数码设备上,同时可以直接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系统联机,用作移动存储器。
但是这不是什么新概念产品,而是仅仅是一种内置USB端口的CF卡,最早发布此类产品的也不是国内厂商,而是存储卡的领导厂商Lexar,它在去年就有此类产品发布。

TOP

第 4 楼:数码相机问答(4) — 输出


1、为什么我的数码相片冲印出来后被裁了一部分?
答: 数码相机的成像比例与传统冲印的比例不相符,如1600/1200=4:3 这个比例关系印5寸(5/3.5)或者6寸(6/4)都要剪裁,除非你全图冲印留白边,只有印16寸(16/12=4:3)刚刚好,当然印16寸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不切实际。

2、修改过的相片可以冲印吗?
答:修改过的相片当然可以冲印,任何渠道得到的,包括网上截取的都可以冲印,不过有一点,如果有哪家冲印店说你的相片只要修改过就要加钱,马上换一家冲印店!(当然店家帮你修改肯定是要收费。)

3、哪个品牌冲印的效果比较好?
答:这个不光要看品牌,也要看具体情况的,大体上是这样:柯达的相纸不错,富士冲印出来的清晰度最好。在5寸6寸的冲印效果上来说,大家基本差不多,除了某些柯达店用的是新锐88的机器清晰度略差一点,再大的尺寸那就富士350/370最好了,

4、200万象素最大可以放到几寸的?(不作近看,是放在4、50厘米外看)
答:这个距离外随便看看我建议10x14(14寸),当然12x16(16寸)也可以,每个人对清晰度的敏感程度都不一样,如果你要求低那就12x16吧。

5、如果只冲6寸,一般需多大分辨率图片(多少像素乘多少像素)?
答:首先我们需要这张图片dpi在240~300(最好的效果),换算出来分辨率960*1440~1200*1800之间吧,比1200*1800再高的分辨率不会对冲印出来的6寸照片清晰度有什么改善了。
数码相机和可冲印照片最大尺寸对照表
根据150PPI计算的数码相机可冲洗最大照片的数据对照表(英寸)
500万像素,可冲洗照片尺寸17X13,对角线21寸 400万像素,可冲洗照片尺寸15X11,对角线19寸
300万像素,可冲洗照片尺寸14X10,对角线17寸 200万像素,可冲洗照片尺寸11X8,对角线13寸
130万像素,可冲洗照片尺寸9X6,对角线11寸 80万像素,可冲洗照片尺寸7X5,对角线9寸
50万像素,可冲洗照片尺寸5X4,对角线7寸 30万像素,可冲洗照片尺寸4X3,对角线5寸

6、在一些数码相机介绍中,有时会看到“支持IrDA接口”或“支持红外接口”的字样,到底是怎样的接口?
答:IrDA是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红外线数据标准协会)的英文缩写,IrDA传输是一种点对点视距传输,也就是说两台设备在近距离直接通信,接口的最大特点是无线传输,无需繁琐的接线和配置,缺点是传输距离近,两台设备间不能有遮挡,速度也不够快(介于传统串行口和USB之间)。
一些支持IrDA接口的数码相机,可以无线地向支持IrDA通信的其它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或打印机传输数码照片,在即插即用、速度快、兼容性好的USB接口普及的今天,数码相机生产厂家一般不再考虑对IrDA的支持。

7、我的数码相机开始显示为可拍xxx张,为什么却拍摄出或多或少的张数?
答:JPEG是数码相机最常用的文件存储格式,这是一种压缩格式,文件的大小不但和拍摄分辨率(像素数,即???? x ???? 点)和压缩比有关,还与图像的内容有关,如果画面中包含复杂的色彩和线条,图像文件会相对较大,反之,如果画面色彩简单,多是大面积色块,图像文件会相对较小,所以即使使用相同的分辨率和压缩比,记录的图像文件大小也会有差异,相机提示的可拍摄张数只是一个估计值.

8、DPOF是什么意思?
答:具有PIM直接输出打印功能的数码相机就可以配合数码打印机进行工作,为了使得数码直接输出打印更加智能化,现在数码相机又加入了DPOF标记来增强数码输出功能。2000年后出品的数码相机几乎都支持DPOF标记功能。
DPOF (数码打印序列格式)是一个用来规定将那些数码照片输出到外置打印设备的一个系统标准,是由佳能、柯达、富士、三菱功能联合制定的。它通过在设置一系列存储在存储卡特定目录下的文本文件来实现输出控制,这些文本文件规定了那些拍摄的照片将要输出打印、打印多少份、照片上的信息是否被覆盖。要实现DPOF标记需要通过数码相机上的菜单来进行操作。

9、在一些数码产品介绍中,有时会看到“支持蓝牙接口”的字样,到底是怎样的接口?
答:“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链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特别链接。由于“蓝牙”技术具有跳频快、数据包短、功率低等特点,所以显得更加稳定、抗干扰能力更强,辐射更小。
  “蓝牙”技术使用操作简单,先由配备了“蓝牙”的设备搜索出位于半径10 米以内的另外一台配备“蓝牙”的设备,经过双方认证后就可以用无线方式通信,各种“蓝牙”设备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人工或自动查询来发现其他 “蓝牙”设备,构成微微网或分散网,实现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操作十分方便。除此之外,“蓝牙”技术还为已存在的数字网络和外设提供通用接口,以组建一个远离固定网络的个人特别链接设备群。

TOP

第 5 楼:数码相机问答(5) — 成像器件


1、数码相机根据光电转换器件的不同分为那几类?
答:数码相机与使用胶卷的传统相机的最大不同,是数码相机采用光电转换器件“感光”成像,而不同于胶卷感光成像。现在数码相机用的光电转换器件有CCD和CMOS两大类。
CCD为“电荷耦合器件”英文Charge Couple Device的缩写。
CMOS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英文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的缩写。CMOS成像芯片用于数码相机始于1997年。

2、既然CCD与CMOS都是感光传感器,为何价格如此悬殊,它们之间到底有何区别?
答:CCD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成像器件,CMOS被看作未来的成像器件。
因为CMOS结构相对简单,与现有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工艺相同,从而生产成本可以降低。从原理上,CMOS的信号是以点为单位的电荷信号,而CCD是以行为单位的电流信号,前者更为敏感,速度也更快,更为省电。现在高级的CMOS并不比一般CCD差,但是CMOS工艺还不是十分成熟,普通的 CMOS 分辨率低而成像较差,太容易出现杂点。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设计使CMOS在处理快速变化的影像时,由于电流变化过于频繁而会产生过热的现象。
目前的情况是,许多低档入门型的数码相机使用廉价的低档CMOS芯片,成像质量比较差。普及型、高级型及专业型数码相机使用不同档次的CCD,个别专业型或准专业型数码相机使用高级的CMOS芯片。代表成像技术未来发展的X3芯片实际也是一种CMOS芯片。

3、什么是超级CCD?
答:传统彩色CCD感光单元及滤色镜的排列是方形的,以G-R-G-B型CCD为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4个感光单元的中心点构成一个“像素点”,这样,每个感光单元的光值都是复用的,使用了4次(边缘部位除外),每4个感光单元计算出4个像素。在超级CCD上,感光单元的排列是交叉的,即每三个感光单元的中心构成一个“像素点”。这种计算方法,每个感光单元的光值复用了6次,感光单元又只有3类,所以,虽然感光单元没有增加,产生的像素数却多了一倍。
应该说,这种计算方法,是相当科学的,并没有故弄玄虚,但由于光值仍然是复用的,说它因排列方式的改变而比传统CCD提高了成像锐度是没有根据的。

4、关于CCD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的区别?
答:隔行、逐行只是数据处理方式的不同,隔行技术源于早期电视技术,是先提取奇数行的数据形成图像轮廓,再用偶数行数据补充,因那时的技术限制,数据处理速度跟不上,就采取隔行方式,用于连续图像,可以先把画面轮廓送到观众面前。由于不是连续扫描,若成像过程中被摄体移动,就会出现错位。
如果数据采集速度慢,逐行扫描的CCD拍摄动体也会出现扭曲,反之,如果数据采集速度足够快,隔行扫描也没有什么问题,这一点可以从使用隔行扫描CCD的索尼 DSC-S70优良的成像得到证实,所以,尽管从技术层面来讲逐行扫描CCD是好一些,但从日本的相关资料了解到,由于同样大小CCD像素的不断增加,CCD中传送信号的通路无法适应逐行扫描得到的一次性的大量的数据,会造成图象处理速度的下降。因此在高像素的数码相机中隔行扫描的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至于隔行扫描会造成的错位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解决的办法是利用机械快门的运动。考虑到其它因素对成像的影响远大于此,故个人用户购买数码相机时完全可以不予重视CCD是隔行扫描还是逐行扫描。

5、为什么同样像素的CCD面积大小不同呢?
答:首先要区分成像的“像素”和物理的“感光单元”两个概念,数字图像的“像素”是无所谓面积的,它没有物理尺寸,CCD构成中有物理尺寸的是感光单元,它是将经滤镜过滤后的光的强度转换成电讯号的器件。数码照片的“像素”和CCD的感光单元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成像算法不同,对应关系也不同,所以,相同分辨率(像素数)的CCD有面积大小之分。

6、CCD面积对数码相机成像质量有什么影响?
答:一般说来,如果分辨率相同,生产工艺相同,面积大的CCD成像效果更好一些,因为大的成像面积可以使用更大口径、更长焦距、更大通光量的镜头,降低对镜头分辨率的要求(对镜头畸变的要求更高了),减少光线干涉、衍射对成像的影响,提高信噪比。

7、CCD的物理分辨率能代表CCD的成像质量吗?
答:CCD的物理分辨率不能完全代表CCD的成像质量,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很多。每个感光单元感光时的噪音干扰、电源干扰、数据随机分散性、滤色镜的色纯度等等,都会影响成像的质量,需要专门的电路设计、材料设计以及工艺控制来解决。


8、什么是插值像素?它能代表CCD实际像素吗?
答: “插值”最初是电脑的术语,后来引用到数码图像上来。图像放大时,像素也相应地增加,但这些增加的像素从何而来?“插值”程序会自动选择信息较好的像素作为增加的像素,而并非只使用临近的像素,所以在放大图像时,图像看上去会比较平滑、干净――但必须注意的是插值并不能增加图像信息。例如:一张照片中,人因为距离比较远,在照片上只有一个白点,但当图像插值放大时,这个人还是白点,只是比以前稍微大了些。

9、为什么CCD分辨率会高于相机最大成像分辨率?
答:这是因为,CCD作为感光器件,CCD边缘的像素点在拍摄时,由于边缘光的影响,一般会出现一定的偏色和眩晕,数码相机在CCD像素大于图象拍摄像素时,会自动切除边缘像素,从而去除眩晕和偏色,边缘切除越多,对成像的清晰率等越好。
所以追求品质的厂家一般都用远高于拍摄图象的最大像素的CCD。

10、用LCD取景时,强光照射对CCD有害么?
答:用LCD取景时,快门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强光照射对CCD有潜在威胁。

11、数码相机的坏点和噪点有什么区别?
答:数码相机的成像元件(CCD或CMOS,目前一般指CCD)一般有数百万个感光单元,如果其中某个感光单元损坏,不能成像,即成为坏点---Dead Pixel。数码摄影和传统相机不同,传统相机拍摄时很少因电子零件产生的杂讯干扰影响拍摄品质。但是数码摄影的杂讯产生环境就复杂多了,从操作过程中机体升温效应,CCD上的残留能量以致于机身零件本身,甚至来自外界的电磁波干扰都有可能会在画面上形成杂色的斑点,此为噪点---hot pixel。

12、如何测试数码相机的坏点和噪点?
答:检测相机时,盖上镜头盖拍摄,理论上图像应该是纯黑色,若有斑点即是坏点或噪点。坏点总在画面的固定位置,而且无论使用怎样的曝光组合或怎样的感光度,始终存在。噪点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存在(除非相机质量过于低劣),随着曝光时间延长、感光度(ISO)调高或相机温度升高(长时间开机)而增加。
数码相机的LCD也可能有坏点,无论是菜单操作还是浏览图像,也无论用什么比例浏览,在LCD上始终存在的点是LCD的坏点。LCD一般没有所谓的噪点。

13、CCD有坏点怎么办?能修好吗?
答:拍摄夜景时或盖上镜头盖长时间曝光时,影像上的色点不一定都是CCD坏点,有的是噪点,CCD温度降低后会有改善,通过固件(Firmware)升级有的也能改善。
如果CCD真的有坏点可以说是无法维修的,因为那是CCD的硬件问题,对CCD的某个成像单元进行维修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经济的,只有换相机或换CCD。

14、如果数码相机长时间地对着固定的对象,会在CCD上留下记忆,形成不能去除的阴影吗?
答:不会,但对着阳光、强烈的灯光等,可能会损坏成像系统。

15、为什么数码相机很少有黑白模式?
答:单独来说,获取黑白的数码图像的确不难,在CCD感光时,记录下每个感光单元的光度值,组合起来就是一幅黑白的数码图像,但让一个CCD同时兼容彩色和黑白模式就没那么简单了。为了记录色彩,人们在CCD感光单元前面设置了彩色滤色镜,为了让滤色镜和感光单元能很好的相对定位,滤色镜往往要紧贴在CCD表面,甚至直接在CCD上涂色,所以,数码相机的黑白模式只能是经过软件转换结果。这样的图像难以具备黑白图像应有的犀利和质感,失去了艺术魅力。

TOP

第 6 楼:数码相机问答(6) — 取景


1、数码相机有哪几种取景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旁轴式光学平视取景:象普及型的普通相机一样,普及型的数码相机也多采用旁轴式光学平视取景, 这种取景方式历史悠久、结构简单、生产成本很低、视野明亮、不影响拍摄过程,但其取景视差大,特别在微距拍摄时,根本不能用。

单镜头反光式(SLR)取景:数码相机的单镜头反光式(SLR)取景,通常用在一些高档机型上。单镜头反光式取景可以做到所见即所得,但是光学结构比较复杂,制作成本高,另外反光镜的机械运动会使相机抖动,也给相机的其它设计设置了不少障碍。

LCD取景:在LCD中所看到的就是CCD所形成的图像,所以用LCD取景从根本上消除了取景视差(尽管和单反取景一样,取景显示的范围并不是拍摄范围的全部,一般是其95%左右),还可以预演所选定光圈、快门组合实际的拍摄效果,显示各种拍摄参数,,提供丰富的信息。缺点是耗电量太大,景像也不够清晰。

取景专用的LCD:取景专用的LCD就是把一块微型LCD放在取景器内部,由于有机身和眼罩的遮挡,外界光线照不到这块微型LCD上,也就不会对其显示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通过一组取景目镜来观察LCD,有一定的放大倍数,这块LCD的面积可以做得很小,大大降低了耗电量及成本。



2、无源式LCD是什么意思?

按光源种类来分,LCD可分为无源式和有源式。无源式就是利用环境光来显示,有反射式和透射式两种,透射式LCD只用在特种设备上(例如投影仪),一般显示用无源LCD都是反射式的,环境光透过LCD的液晶层,再由LCD背后的反光片反射回来,在光线出入LCD的过程中,经过偏振和选择性吸收,显示出图像来。无源式LCD最大的优点就是省电,但受外界光线条件影响太大,不但在光线太暗时不能显示,平时也不能保证稳定的亮度和色彩,而且有一定的观察角度限制。



3、一般普及型的数码相机都可以用LCD取景,直接预览可能的拍摄效果,而专业型数码相机反而不能,这是为什么?

答:非专业的数码相机大多采用旁轴取景器,在近距离时有视差,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大多可以使用LCD取景,一些高倍光学变焦的机型更是直接使用EVF电子取景器。

非专业数码相机使用与机身一体的镜头,采用镜间快门,在正式曝光前快门可以常开,正式曝光前再闭合,平时光线可以直达感光器件,因此可以很容易实现LCD取景。专业型数码相机多是基于传统相机机身设计,使用焦平面幕帘快门,还有反光镜,正式拍摄之前光线无法到达感光器件,因此不容易实现LCD取景。而且,对于真正的单反机型LCD取景并无太大必要。另外,对于可更换镜头的专业数码相机,如何保持感光器件的清洁一直是个难题,如果让快门常开,这个问题会更为严重。



4、什么是单反数码相机?

答:“单反”指使用单镜头反光式光学取景器取景的数码相机,如各款专业级机型及奥林巴斯E20P,宾得EI-2000等。此类相机一般体积较大,比较重。

使用电子取景器EVF的机型,也归入单反类,但一般加注“类似”,或注明是EVF取景,如奥林巴斯C-2100UZ、富士Finepix 6900等。

TOP

第 7 楼:数码相机问答(7) — 镜头


1、美能达在宣传其数码相机dimage 7i、s304时竭力鼓吹它们采用的是gt镜头,机子也比其它同类产品贵,那么到底什么是gt镜头呢?
答:传统摄影器材中,美能达的 g 系列高档专业af镜头久负盛誉,如今,美能达将生产 g 系列镜头的工艺技术应用于数码相机的设计生产中,产品就称为gt镜头。
gt镜头并不确指某种或某几种工艺技术,而是指一个高技术设计、生产、管理体系。具体而言,是指美能达独特设计的多片多组配合巧妙的镜头组件,使用高档低色散光学玻璃制作镜片,其中包含多枚模铸成型非球面镜片等,更为关键的是,这套工艺包含一套严格得近乎苛刻的质量管理系统,确保每款出厂产品的高品质。因此,gt意味着完美的成像效果以及较高的生产成本。

2、请问如何才能区分不镀膜、单层镀膜和多层镀膜的镜头?哪一种颜色的镀膜最好?
答:不镀膜的镜头,其镜片的透光率比较低,镜片表面的反光比较严重,称为“白头”,对光谱中的各种光线都有较强的反射,因此反光的综合颜色发白;
单层镀膜的镜头,其镜片表面的反光较弱,它能大大增加光谱中部的黄绿光透过率,只有光谱两端的红光和蓝光才被反射,因此反光一般呈淡蓝紫色;
多层镀膜的镜头,其镜头的透光率极高,镜片表面的直接反光很弱,盖上镜头尾盖,正对着镜片玻璃逆光观看,只见镜头内“很黑”,只有从镜片的侧面观察才可以看到彩色的反光,这种反光多为深红(大幅增透蓝光)、深蓝(大幅增透红光)、深黄(大幅增透蓝绿光)和深绿色,其中深绿色的镀膜可以同时增加光谱两端的蓝光和红光的透过率,只有光谱中部的黄绿色光才被反射回来,因为这种增透膜的透过率曲线有红、蓝两个增透峰值,就像两个驼峰一样,故又称为“双峰膜”。多层镀膜的镜头,其各个镜片不可能都镀上同一种增透膜,否则这个镜头就会发生偏色。因此,每一个镜头的不同镜片,要根据镜片所用的材质及其对不同色光的吸收程度,分别镀上不同特性的增透膜,相互搭配起来,既能使镜头总的透光率增加,又能使镜头对色光的透过率达到平衡,做到既不偏蓝也不偏红。因此,不同材质的镜片就要镀上不同特性的增透膜,所以其镜片反光的颜色也不可能相同。

3、用数码相机拍日出或日落,要用什么滤镜?
答:使用传统彩色胶卷拍摄日出或日落时,有时需要使用红色或黄色滤色镜,以烘托、强化效果,但这在数码相机上是不需要的,因为用软件调色更方便、更灵活。
拍日出或日落时,一般光线依然很强,会超出ccd的感光范围,可以使用中灰滤镜压暗。
虽然日出或日落时的自然光中,紫外线的成分并不多,uv镜并不十分必需,但用也无妨,有助于清洁画面。

4、dc和fc上的增距镜有什么区别吗?在镜头相同大小的情况下,可以相互换着用吗?
答:简单地说,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光学性能是一样的,只是把传统相机中的胶卷换成了ccd等电子成像系统,所以只要能安装到镜头上,传统相机的附加镜也适用于数码相机,效果也类似。
深入地说,日常所说数码相机镜头焦距的“相当于....”只是就视角而言,使用附加镜后对景深、畸变等的影响和相当焦距的传统相机并不完全一致。
另一方面,数码相机所特有的“紫边”现象可能会因为使用低质量的附加镜头而变得更为严重。

5、偏振镜有什么用处?
答:光线本身也是一种电磁波,既然是波就有振动方向,来自太阳的光线,本身包含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振动的成分,光线经反射和漫射之后,某个方向的振动会减弱,从而成为偏振光,因而,光滑物体表面的反光和天空的漫射光就是偏振光,而这些光线会影响摄影成像的清晰度。
偏振镜可以选择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于是使用偏振镜可以减弱物体表面的反光(光滑金属和镜面,由于反射率很高,偏振现象不强),可以突出蓝天白云和压暗天空,在静物摄影和风光摄影中,偏振镜十分有用。

6、我的数码相机镜头上写的焦距5.4---16.2mm为何说相当于135相机的35---105mm?
答: 5.4---16.2mm是镜头的实际物理焦距。因为数码相机的ccd面积比普通135相机所用的35mm胶片小得多,例如,使用相同的镜头,35mm胶片可以记录50度视角范围内的静物,而ccd只能记录10度视角范围内的景物。反之,记录相同视角的景物,35mm相机可能需用70mm的镜头,数码相机也许用7mm的镜头就可以。因为人们通常对35mm相机的视角范围比较熟悉,所以在谈到数码相机的焦距时,常常不使用其物理焦距,而说与其视角相同的35mm相机焦距,这就是所谓的“相当于”。
由于此所谓的“相当于”和ccd(cmos)的面积大小有关,所以不同相机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换算系数。对于可换镜头的专业型数码相机数码相机而言,因为ccd固定,有这么一个系数如1.3、1.5等,供换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时换算。

7、按说ccd和人眼的感光区是处在不同范围的,有没有可能用红外灯作为光源,用数码相机在全黑条件下拍出夜视照片呢?
答:这种红外数码相机多用于专用设备,如军事上。其实ccd对红外线比对可见光还敏感,所以一般的数码相机在ccd前都加有红外滤镜,把红外线过滤掉,否则,成像会雾蒙蒙的。民用数码相机只有sony f707/717可以拍摄红外线照片。

8、什么是pl镜?
答:pl镜是偏振镜(线偏)的简称。偏振镜又称偏光镜,分为圆偏(cpl)和线偏两种。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不过使用线偏振镜有可能会对相机的自动曝光和自动对焦系统产生影响。使用偏振镜可以减少物体的反光和眩光,提高色彩饱和度,加深天空的色调。通过旋转偏振镜片,你可以在取景器中预览到偏振效果。

9、在什么时候需要使用中灰镜?
答:作为不呈任何颜色的滤镜,不论是中灰渐变镜还是中密度镜,都可以减弱进入相机的光线,那么其作用是什么呢?譬如在拍摄流水时,如果光线太亮,就很难选择慢的快门速度拍摄,使用中密度镜则能以一倍、两倍、三倍或更高的阻光倍率,减少进入镜头的光线,从而能够使用较慢的快门拍摄出虚化的水流效果。

10、数码相机的测光系统对拍摄质量有什么影响?
答:光线的好坏对于拍摄质量影响很大,测光的正确与否对于成像有很大的影响,一旦曝光过度,这些区域是用图像软件修改不过来的。大多数数码相机都使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方式,有的相机更支持中央点测光和分区域测光,选购时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TOP

第 8 楼:数码相机问答(8) — 光圈、快门、对焦


1、在相机的参数表中,有类似F2.8-4/? 甚至F3.5 - F5 / F7.6 - F11表示什么意思?
答:相机镜头的光圈F值,并不仅仅是一个孔径的问题,实际表示的是通光量,还和镜头的焦距等因素有关,是个相对值。对于一般的变焦镜头,即使光圈的物理孔径不变,焦距变长时通光量会变小,光圈F值也变小。F3.5 - F5 / F7.6 - F11表示:最大光圈在广角端,焦距最短时为F2.8,在长焦端,焦距最长时为F5;最小光圈在广角端,焦距最短时为F7.6,在长焦端,焦距最长时为F11。
  当然,高级的专业镜头有的是恒定光圈,即F值不随焦距变化,其实那是在变焦时,光圈的物理口径相应在变。恒定光圈的镜头要比同质量的一般镜头贵很多。

2、为什么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不够小,比如C-700是F8、N995是F10,而传统相机中动辄F11、F16甚至F22为什么?
答: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CD或CMOS)的距离有关。
  当光圈物理孔径不变时,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远,F数愈小,反之,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近,通过光孔到达感光器件的光密度愈高,F数就愈大。
  多数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短、物理口径很小,F8时光圈的物理孔径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就会发生衍射之类的光学现象,影响成像。所以一般非专业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专业型数码相机感光器件面积大,镜头距感光器件距离远,光圈值可以很小。

3、什么是包围式曝光?如何使用?
答:包围式曝光(Bracketing)是相机的一种高级功能。尽管测光技术日臻完善,由于光线条件、被摄主体千变万化,仍可能会有测光偏差。为了防止因测光失误而错失重要拍摄主题,在许多高档传统相机中就已经引入了包围式曝光功能,就是当你按下快门时,相机不是拍摄一张,而是以不同的曝光组合连续拍摄多张,从而保证总能有一张符合摄影者的曝光意图。
  在数码相机中,不但引入了针对曝光量的包围式曝光,有的相机甚至可以针对白平衡、对焦等进行包围式拍摄。

4、自动曝光模式下怎样调整曝光量?
答:虽然相机自动测光的技术日益完善,中央重点测光、分区测光等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机器毕竟是机器,仍然有测不准的时候,如果被摄物亮度分布不均匀,如在明亮的背景前面拍人物的逆光照,很容易受背景亮度的影响而使人物曝光不足,这时可使用AE锁或曝光补偿来解决这类问题,有曝光补偿装置的相机可以进行+2、+1、0、-1、-2等调整,如果主体曝光不足,则用正补偿,增加曝光量,反之使用负补偿,减少曝光量。

5、什么是快门优先自动曝光?
答:快门优先自动曝光又称快门先决式自动曝光,属于自动曝光方式的一种。适用于拍摄动体或需长时间曝光的拍摄场合,可以按照意图先选定快门速度,需要大的凝固运动物体时,选定高的快门速度(如1/1000,F1/2000甚至更快),需拍夜景、闪光同步、虚化动体时选用慢的快门速度(如1/30,1/2甚至更长,但别忘了用三角架和遥控喔),照相机会根据CCD(或胶卷)的感光度和景物亮度来调节光圈大小,以达到正确的曝光。

6、什么是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答: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又称光圈先决式自动曝光,属于自动曝光方式的一种。适用于需要控制景深的拍摄场合,可以按照意图先选定光圈,需要大的景深时,选定小的光圈(如F8,F11甚至更小),需要小的景深、虚化背景时,选用大的光圈(如F2.8),照相机会根据CCD(或胶卷)的感光度和景物亮度来调节快门速度,以达到正确的曝光。

7、什么是AE锁?
答:AE是Automatic Exposure自动曝光控制装置的缩写,AE锁就是锁定于某一AE设置,用于自动曝光时人为控制曝光量。例如在逆光拍摄人像时,如果采用平均式测光自动曝光,人像就会曝光不足,这时如果先对人面部点测光,并按下AE锁锁定曝光值,拍摄时就会按人部的亮度曝光,保证主体曝光正常。

8、什么是程序式自动曝光?
答:程序式自动曝光是电子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产物。采用这种方式曝光时,相机不但能根据光线条件算出合适的曝光量,还能自动选择合适的曝光组合。然而,程序曝光也不是万能的,最终还是曝光组合的选择问题,经验丰富的摄影者还是宁愿使用手动曝光。

9、数码相机的快门延迟时间是不是较长?
答:许多初学摄影者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拍摄时只盯着取景框,看到拍摄时机到来时猛地按下快门,这时相机需要自动对焦、测光、计算曝光量、选择合适曝光组合.....当然需要时间,如果这也属于快门延迟的话,那么快门延迟并不是数码相机特有的,自动对焦、自动测光的传统相机也会有这种现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半按快门,让相机先完成自动对焦、自动曝光等准备工作,拍摄时机一到,再把快门按到底,这样快门延迟就几乎没有或者很短。当然,在抓拍时您很难这么做,我们的建议是:用数码相机抓拍时最好用手动对焦预置焦距,用手动曝光预定曝光组合,当然,只有高端的机型才允许你这么做。

10、数码相机的拍摄间隔指的是什么?
答:拍摄间隔主要是指数码相机每拍完一张都要进行数据处理,包括计算和存储,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象传统相机那样一旦过完片就可以拍第二张,这也许是普通数码相机很难克服的问题,只有内置超大缓存的专业型数码相机和个别高端机型才能高速连拍多张。我们的建议是:如果您必须快速连续拍摄,就尽可能地使用较低的分辨率,因为此时数据量较小,处理速度会快很多。

11、我用数码相机拍照时,总觉得什么都清楚,即使镜头焦距相当于200mm时,也很难实现传统相机那样的浅景深效果,为什么?
答: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这样理解:以使用传统相机机身的专业数码相机为例,因为成像器件(CCD或CMOS)面积小于传统相机胶片的面积,所以有“焦距相当于35mm相机的xx mm”的说法,但这里的“相当于”只是视角相当于,并非所有的拍摄效果都相当于。
  可以想象成CCD(CMOS)是从胶片中央切下一块图像来数字化,图像的景深当然和使用胶片是一样的,所以一般说来,景深只和光圈大小及镜头的实际物理焦距有关。你所说的“相当于200mm”时,相机的物理焦距也就30mm左右(不同的机型会有不同),这在传统35mm相机中属于广角镜头,景深当然很大。
  据说是蔡司公司有一个计算公式,物理焦距30mm左右的数码相机,推算出来景深效果也就大概“相当于”70mm左右,远不是视角所“相当于”的200mm。

12、在奥林巴斯数码相机的介绍中经常看到“TTL iESP自动聚焦”的说法,到底是什么概念?
答:TTL是英语Through The Lence(通过镜头)的缩写。iESP是英语Intelligent Electro Selective Pattern的缩写,直译为“智能电子选择模式”。
  使用iESP自动对焦系统的数码相机在对焦范围内做多重区块分割(有资料称分割方式为扇形分割),再将分割区块所测得焦点位置综合运算,根据主体的不同状态,确定最佳焦距位。
  iESP同样用于自动曝光系统和白平衡检测系统,将分割区块所测得亮度的平均值加权计算后所得出曝光参考值,在不同的环境下,人像和风景的分割区块加权比重会有不同。
  奥林巴斯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将其程序化记录于相机的IC之中,正因为iESP的智能加权功能远胜于传统的单区测距和平均测光技术,因此奥林巴斯不愿沿用旧名词而改以iESP称之。

13、什么是自动对焦的TTL?
答:TTL是英语Through The Lens(通过镜头)的缩写。
  自动对焦的实现有多种方式,但划分起来不外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早期的相机,采取一种类似目测测距的方式实现自动对焦,相机发射一种红外线(或其它射线),根据被摄体的反射确定被摄体的距离,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调整镜头组合,实现自动对焦。这种自动对焦方式——直接、速度快、容易实现、成本低,但容易出差错(相机和被摄体之间有其它东西如玻璃时就无法实现自动对焦),精度也差,如今高档的相机一般已经不使用此种方式。因为是相机主动发射射线,故称主动式,又因它实际只是测距,并不通过镜头的实际成像判断是否正确结焦,故是非TTL式。
  相对于主动式自动对焦,后来发展了被动式自动对焦,也就是根据镜头的实际成像判断是否正确结焦,判断的依据一般是反差检测式,具体原理相当复杂,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因为这种方式是通过镜头成像实现的,故称为TTL自动对焦。也正是由于这种自动对焦方式基于镜头成像实现,因此对焦精度高,出现差错的比率低,但技术复杂,速度较慢(采用超声波马达的高级自动对焦镜头除外),成本也较高。

TOP

努力学习一下,为了今后进入数码时代做好准备。

TOP

我说Valentino 斑竹,你还是什么时候拿着你得d70给兄弟们当面解释吧,效果更好呦。lol.gif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