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影子巡航导弹”近期部署

有关中国巡航导弹的发展与部署,自从1990年代以来就有众多传说。它们包括所谓长风、鸿鸟、二、三型弹、“东海10号弹”、YJ21、YJ22、YJ63、YJ8。无可否认,中国的军事工业从1970年代开始逐步完善了巡航导弹的生产机制,并且在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加快了巡航导弹的研究。

  但是,上述巡航导弹迄今为止从未做过正式公开。可以说是影子巡航导弹。

  中国的服役巡航导弹在哪里?历次军事演习没有出现过,最近才出现H6轰炸机发射巡航导弹的影像。西方刊物在2000年1月12日公开的所谓X600巡航导弹图片,事实上早已出现在中国国内的军事刊物上,被称作“巡航导弹靶弹”。由此可见整个报导的可信度值得怀疑。中国官方公开的真正引人注目的巡航导弹相关宣传是在2003年12月,中央电视台公开了巡航导弹模拟训练画面,并且展示了一种三连装陆基版巡航导弹。但是画面出现“部队超前训练成果展示”的标语。

  巴基斯坦一知名军事情报分析人士经常出入塔利班时代的阿富汗。他透露,1998年美军对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界的“基地”组织营地发动了“战斧”巡航导弹袭击,其中若干枚导弹误入巴基斯坦境内,中国军事代表团数次访问巴基斯坦,要求获得这些导弹的残骸。这一证言显示中国一直对美式“战斧”持有浓厚兴趣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中国自从1990年代开始研制、试射巡航导弹的消息不断得到台湾、美国情报系统的证实。台湾的军事情报官员也透露,1996年第二炮兵就在兰州的双子城建立了一支试验性质的巡航导弹部队。即使有不同种类的巡航导弹开始部署,笔者也认为其试验、小批量试服役的性质较大。而2003年12月中央电视台公开的画面,证实巡航导弹的服役即将开始,但至今大量部署的可能性甚微。美国情报部门近期也透露中国即将部署巡航导弹。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公开的相关文献也透露,一种称作DH1O的巡航导弹在1998至2000年期间进行了飞行过载测试。

  为何在西方流传如此众多的巡航导弹而几乎全部是影子导弹?中国的巡航导弹专家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声称中国的事情就是喜欢一窝蜂起哄,一旦军队决定花大力气作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同设计部门会基于相互竞争的需要,展示多种方案,最后真正定案成型的可能只有一、二种。

  中国巡航导弹为何长期不露面

  出现“影子巡航导弹”的原因正好说明其在试验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技术障碍。首先是诱导系统的问题。就巡航导弹的地形匹配方式(TERCOM) 、景象匹配(DSMAC诱导方式而言,地形匹配方式需要周密的、经常更新的数字地图。只有拥有高分辨率的侦察卫星技术,或者通过频繁的战略侦察机侦察才能够获得特定地区的最为准确的地形数字地图。由于是攻击台湾,从海上突入陆地的巡航导弹的地形匹配诱导系统需要储存很大的数字地图,因为在海上无法进行航路修正。而在1990年代,中国甚至没有全天时的侦察卫星系统。真正有能力全面在巡航导弹上采用地形匹配诱导
要学会善待他人,也要学会善待自己。

方式的国家当时只有美苏。就是这种诱导方式在今日也已经过时,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同时需要不断对数字地图进行精确的更新。这是为何在1990年代中国频繁向俄罗斯、甚至欧洲的公司购买台湾卫星地形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解决,已经超越了机械工学的范围,属于导弹软件部分,并非一日可成。

  再就景象匹配而言,中方自己也承认一旦开战,即使是民用信号的GPS也面临被关闭的可能性。在情报化战争时代,GPS联盟是情报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说俄罗斯的GLONASS定位系统,目前依然处于建设中。2003年莫斯科航空展上展出了第一代500AB-500S―EGLONASS/GPS制导炸弹,试验使用了民用的GPS而非GLONASS,可见其可靠性、使用地区有限。不过,俄罗斯计划在2006年之前使GLONASS进入稳定的实用阶段。

  中国的巡航导弹使用何种诱导系统

  进入2000年之后,中国的数字化太空侦察技术取得明显进步。2002年1月发射神舟4号飞船的时候,开始携带地面分辨率1.6米的数字侦察照相机。传回的地图更加及时,这为随时修改用于巡航导弹地形匹配或者景象匹配的数字地图有很大作用。与此同时,开始进行“数字化国土”的工作,试图使国家地图数字化。

  来自某仪表厂的消息来源声称,他们负责为DF21改良型中程导弹提供毫米波末制导雷达系统,这种系统也用在“其它导弹”上,显然已经实用化。西方的情报也认为,中国的巡航导弹可能采用雷达成像或者雷达、光学景象匹配系统。

  结论是,2000年以后,随着数字化侦察卫星图像技术质量的提高、雷达成像系统的改进,中国的巡航导弹显然逐步解决了诱导问题,使巡航导弹的大量服役成为可能。因此,在获得了部分台湾特定目标数字地图的前提下,给部分巡航导弹采用数字式景象匹配的诱导方式的可行性大增。西方报告同时还认为,中国的巡航导弹飞行中段也会采用GPS和GLONASS诱导系统,只是基于政治问题,中方显然会考虑到战时可能失去GPS支持的可能性。
  可以确定的是,截至2003年,中国的第二炮兵并未大量配备巡航导弹。因此,这种导弹对台湾的威胁可能刚刚开始,它将成为比弹道导弹更具有威慑力量的武器系统。在精确度、部署数量等方面都要好过弹道导弹,其准备时间更短、打击范围更大。

  台军抗巡航导弹的能力严重不足

  中共对台基本的作战模式包括“弹弹结合”方式,以战役战术导弹、巡航导弹结合的方式实施第一波打击。战役战术导弹重点打击较大的军事目标,例如机场、大型油库群、炮兵阵地等,以便增加拦截的难度。而巡航导弹则会主要用于打击高价值的政治、军事目标,例如指挥所、总统府、电台等人口稠密地区的战略目标、军事指挥中心、地对空导弹阵地、雷达站等。关于战役巡航导弹的使用理论,中美两军并无重大差异,都强调在开战之初集中精确打击力量,达到瘫痪敌人中枢的能力。
  在加入巡航导弹作战之后,中共军队一向重视的“弹炮结合”便形成了火箭炮、战役战术地对地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结合的态势,达到大规模杀伤-准精确打击-精确打击的三级火力综合。为此还研制成功了射程为200公里的WS2多管火箭,以期实现“综合火力瘫痪”的战役作战要求。

  与威胁程度日益增大的巡航导弹相对,台湾的抗巡航导弹能力严重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视程度不够,抗巡航导弹能力不如大陆。大陆在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就十分注意到巡航导弹的破坏作用,抗巡航导弹因此成为“新三打三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次,中国也加快了研制巡航导弹武器的步伐。

  观察家发现中国每一次大型联合作战演习都加入了抗巡航导弹袭击的课题,在战役军团内部组建了专门的“打巡航导弹” 部门和部队,逐步完善了打巡航导弹的主动与被动措施。主动措施包括地对空导弹对巡航导弹的迎击作战,被动措施包括在巡航导弹的必经通路上布放航空气球、抛雷等。

  为研究主动抗击巡航导弹的战法,中国加快了硬体武器的研制、进口速度。首先是进口了TOrM1、不断改良HQ7系列地对空导弹。中国进口TOrM1的主要目的就是强化抗巡航导弹、高弹道弹道导弹的能力。并且利用TOrM1、HQ7在戈壁沙漠实施抗巡航导弹的训练。TOrM1曾经取得5次“击落”巡航导弹靶弹的成绩。这一结果向TOrM1的制造商Zavod-KUPOL进行了通报。TOrMl的杀伤高度为10-6000米,并且拥有电视、雷达多模式诱导、跟踪方式,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TOrM1使用双推发动机,拥有更好的机动性,主动飞行距离几乎达到法制Crotal的一倍,即9-10公里。可攻击过载10G的空中目标。

  其次,中国还不断对HQ7进行改良。主要是提高对付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能力。

  此外,中国还不断开发多种弹炮结合系统,除了已经装备陆军的95式之外,还发展了FL-2000,采用低空雷达―37毫米高炮―QW2地对空导弹组合。FL2000B在2002年进行了6次针对“战斧”巡航导弹的打击试验。B型弹采用更为先进的激光制导QW3,最小射高4米。FLV-1导弹系统则采用8枚QW系列地对空导弹,分别为IR和激光诱导,最小射高10米。而且中国陆军非常重视上述武器系统的联网。同时,还非常重视上述防空系统的夜战能力。中国为QW2系列导弹开发了热成像系统。QW4型防空导弹还计划开发FLIR系统。

  HQ7、TOrM1一直就拥有多种探测手段。后期研制的FLG-1更是整合了雷达、激光测距、红外、热成像、光电跟踪系统。这些研制形成了多手段、多信道、多层次的抗巡航导弹能力。

  相比之下,台军的抗巡航导弹能力首先是硬体不足。多年来积极发展“爱国者2”、天弓1、2、鹰地对空导弹的努力,使台军在对付中、高空飞机目标的能力方面拥有很有效打击力量。但是,拦截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所依赖的武器硬体较少。

  大批的红外诱导M48A2地对空导弹无论在反应速度、诱导方式上都无法满足抗巡航导弹的需要。由于巡航导弹红外特征不如飞机明显,因此目前还未发现红外诱导的地对空导弹击落巡航导弹的先例。天剑一、毒刺地对空导弹所面临的情况也基本相同。这些导弹在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到抗击巡航导弹的战术需要。激光诱导型“复仇者”地对空导弹在夜战能力方面目前整合了前视红外、自动成像跟踪、激光瞄准系统,可能成为抗巡航导弹的候选武器。但是其探测手段、探测距离依然不足。

  目前,在理论上能够对付巡航导弹的台军兵器是“天兵”弹炮结合系统。但是,台军装备的“天兵”系统似乎没有配备FLIR 以及其它有效的夜战探测系统。此外,麻雀地对空导弹的低空迎击能力如何不得而知。半主动雷达诱导型地对空导弹已经明显不能适应于21世纪高强度电子干扰状态下的防空作战要求。

  美军开始注意到抗巡航导弹的兵器开发。目前主要希望不断改良AIM1120C空对空导弹,这是首先在美国实施抗巡航导弹测试的地对空导弹,由空对空型移植而来。进一步的改良还在继续进行当中。
要学会善待他人,也要学会善待自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