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9-17 22:21 发表

中学生学历史的目的就是以史为鉴,至于数字本来就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作为9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教材,只要简明扼要客观阐述事实,给出简短的概括评论就可以了,很多人对于历史根本就没有兴趣,还要扭扭捏捏让他们独 ...

既然是以史为鉴,重要的是鉴,不是这个史。知道用什么态度看待历史,比知道点史实重要。
至于有没有这个能力,愿不愿意学那是个人问题,不想学的,给了一堆现成的答案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像俺学中学政治一样。
有的驴生来是为了拉磨的,有的牛生来是为了耕田的,而有的虾,生来是为了扯蛋的。
Ceramic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You never know when it's gonna break.
Share |
Share

TOP

原帖由 老虾 于 2006-9-17 22:37 发表


既然是以史为鉴,重要的是鉴,不是这个史。知道用什么态度看待历史,比知道点史实重要。
至于有没有这个能力,愿不愿意学那是个人问题,不想学的,给了一堆现成的答案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像俺学中学政治一 ...
鉴的前提是 以史, 没有对于基本历史知识和主流评论的积累何谈独立思考。
一个人的眼界,见识是受到他年龄的限制的,一个的中学生可能在初二的时候还没有开窍,如果这个时候给他一个初步的标准答案,对他反而有帮助。如果他因此激发了兴趣,以后读了大学可能就会钻研历史,这个时候一切观点都可以由他自由发挥。

钢琴家在到达一定高度以后他的演奏方法各有特色,可以说是自由发挥。但在他还小的时候基本功却是基本一样的,没有基础的积累就空谈独立思维是不可行的,尤其历史教科书的对象是普及教育,而牛所说的历史不要评论对于史学家来说才合适。

再一个例子,比如人中暑的时候可以掐人中,但是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说,只要知道人中有效就可以,至于人中为什么有效,功能机理,作为普通人来说就没有必要刨根问底。关键在于教材的编写者不要出于意识形态故意把人中画在会阴,误人子弟。

TOP

TOP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9-17 23:01 发表

鉴的前提是 以史, 没有对于基本历史知识和主流评论的积累何谈独立思考。
一个人的眼界,见识是受到他年龄的限制的,一个的中学生可能在初二的时候还没有开窍,如果这个时候给他一个初步的标准答案,对他反而有帮 ...
不独立思考怎么可能会产生兴趣?给你一道物理题目同时把答案也给你,你会有兴趣马?
Je ne sais pas......

TOP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9-17 23:01 发表

关键在于教材的编写者不要出于意识形态故意把人中画在会阴,误人子弟。
就算不是出于故意的,无意的也不可以.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教材编写者最好什么意见都不要写在历史教材里,你怎么能保证他写的意见总结就是对的?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你会对初中所有学的副课感兴趣么?生物,音乐,美术,政治,地理,历史,化学,体育?总有你不喜欢的,你不感兴趣的,但作为一个当代人就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不管你是不是有兴趣,都应该掌握这些基本知识。你所讲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到了一定阶段以后选择自己的方向,譬如大学精英教育。
而对于基础教育,又没有兴趣时scheisse egal,关键是你必须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能够简单概括历史上的一些事件,给出主流评价。

TOP

中学阶段培养的学习方法对大学阶段至关重要,这点狗狗你不会否认吧。
有的驴生来是为了拉磨的,有的牛生来是为了耕田的,而有的虾,生来是为了扯蛋的。
Ceramic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You never know when it's gonna break.

TOP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9-17 23:13 发表
能够简单概括历史上的一些事件,给出主流评价。
主流评价?
在80年代,我们历史书上的就是当时的主流评价.

这样的评价好么?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今天先这样了,速度太慢了,刷新一次要5分钟。

TOP

原帖由 even 于 2006-9-17 23:05 发表

不独立思考怎么可能会产生兴趣?给你一道物理题目同时把答案也给你,你会有兴趣马?
我就需要有musterloesung的alte klausur。有答案不代表我就不去思考了,而且就算我看了答案,骑车回家的时候有的时候也会想自己是不是赞同这个观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