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美国应全力准备跟中国打仗 (美国之音)

美国到底是应当把中国看作是一个夥伴,还是一个敌手?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络版6月号发表该刊记者罗伯特.卡普兰的长篇文章“美国将如何跟中国作战”,主张美国应当从现在开始全力准备跟中国打仗。这篇文章引起关注美国外交政策人士的注意和争论。

假如文章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准来衡量,卡普兰的长篇文章可以说是已经获得了相当的成功。在许多人还在继续探讨中国未来的走向、揣测中国将来跟美国的关系到底是敌人、友人还是井水不犯河水的路人之际,卡普兰明确表示,中国是美国的敌人,而且是比过去的苏联更难对付的敌手,美国从现在开始必须在军事和外交方面进行全面部署,准备跟中国开战,以便战而胜之。

美国有言论自由,持有什么观点都有,包括持过激观点的人。然而,卡普兰是一位老资格的记者,发表文章的杂志《大西洋》月刊也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老牌主流综合性杂志之一。为了撰写这一文章,卡普兰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并采访了很多人,包括美国军方人士。这种背景使得卡普兰的文章以及文章所表达的观点带有不同一般的份量。

卡普兰的文章在题目之下的第一句话就是,“中东对美国来说只是一个短暂的小插曲。美国在太平洋地区与中国的军事较量将决定21世纪的走向。跟当年的俄罗斯相比,中国将成为一个更难对付的敌手。”

对卡普兰的这种惊人之语,有读者不以为然,并在网上嘲讽说,“这话的弦外之音就是,中东现在乱得一塌糊涂。我们不能让人细究,否则人们就要把我们关进监狱了。现在是寻找新的敌人的时候了。”

曾经担任过美国驻中国大使的李洁明现在是美国保守派思想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研究员。李洁明先前也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国防部担任高级官员,可以说是也是对有关问题十分内行的人。

在被问道卡普兰的这种观点在美国到底有多普及的时候,李洁明说:“我认为罗伯特.卡普兰写的文章是给专家看的,不是面向一般人的。一般人读这篇文章不会理解。这篇文章有很多技术细节,提到了很多美国过去的战略问题、以及俾斯麦之类的事情。美国是不是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将来会挑战美国?当然有,我认为这种观点相当普及。但是,我不认为这就一定是认为中国会威胁美国。我认为,在美国,就像卡普兰指出的那样,中国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而且是正在崛起的强国。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中国可以是一个和善的强国,也可以是一个敌对的、富有进攻性的强国。目前看来,中国看来将是一个和善的强国。”

童年是在中国山东青岛渡过的李洁明说,中国现在在外交上使用所谓的“软性力量(soft power)”,强调“和平崛起”,这也就是说,中国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但是,卡普兰在经济方面也看到了中国对美国构成的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威胁。

他在文章中说,“中国充满消费者和武力的能量,而且跟历史上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农民大都识字,因此,中国对美国的自由主权(liberal imperium)构成首要的常规性威胁”。

这种看法,到底是现实的,还是耸人听闻的呢?李洁明认为,他的看法也现实,也耸人听闻。

他说:“我认为说他是现实的也有道理。中国的庞大力量对美国的利益确实构成挑战。但是,我觉得,说因此说中国是美国的严重威胁,这就是耸人听闻了。在很多领域,中国和美国是合作的。我认为,在东南亚,中美合作相当不错。在中亚地区,美国一直跟中国合作。但在北韩的问题上,中美合作有限。但是,我觉得在很多领域中国和美国的活动是互补的。我不认为美国与中国是针尖对麦芒的对头关系。”

卡普兰发表的许多惊人观点中有一个是美国应当在太平洋地区恢复和中国进行冷战,从而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重新获得生命力。

曾经担任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和负责东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的李洁明明确表示,这是根本就是不现实的。

中国一直表示,美国至今有些人,包括决策领域的某些人依然奉行冷战思维,试图把中国塑造为新的敌人。卡普兰的文章发表之后是否会加强中国的这种想法,李洁明表示,中国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说:“我认为这是这篇文章的消极面之一,因为他只是注重于军事方面。我不认为如今你可以这么做。台湾跟中国的经济互动关系是那一地区的非常重要的力量,使得军事行动变得不那么可能。而卡普兰没有探讨这一点。”

美国军方以及外交界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台湾问题是可能导致中美军事冲突的一个问题。布什总统上任之初,一度改变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奉行的战略模糊做法。布什总统曾说,美国将竭尽全力保卫台湾。

但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布什政府改变了那些引起北京强烈反应的说法,转而强调中国是美国在国际反恐战争中的夥伴。
Share |
Share

管它敌人还是伙伴

别人这么重视我们的祖国

高兴啊...

哈哈

TOP

美国打仗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中国为的是保家为国,为统一,真的该象人家学学啊

TOP

“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
“我们中国人虽然穷点,但打起仗来还是不怕死的!”
记那人同坐, 纤手剥莲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