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470
- 威望
- 1189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90
- 在线时间
- 429 小时
|
2#
发表于 2008-4-2 16:23
| 只看该作者
三、归国留学人员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1.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海外留学人员是一个大群体,虽然他们有国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尤其在外语、计算机等方面有优势,但不是个个都优秀,不一定都比国内的人才强。从留学人员自身而言,要做到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自信心,尤其重要的是要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留学人员回国后在社会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他们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产生失望情绪,进而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人的失望情绪,又是同他对某件事情的期望程度相关的。事先的期望值越高,事后因结果不理想而产生的失望程度也就相应越高。理想状况与客观现实的差距是经常存在的,人们的心理期望值与实现值的差距也是常有的,因此工作和生活中的挫折在所难免,关键是怎样看待和处理挫折。
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是学会科学的归因。按照社会心理学上的归因理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把成败得失归之于某种原因。科学的归因,即找到产生挫折的真实的原因,将不良归因置换为某种中性的、无害的归因。一般而言,产生挫折的原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但不管是归结于内因还是外因,都不能有“怨天尤人”的不良心态,而应该通过调整目标、增加努力、改变行为等方式来克服挫折。有了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才能增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能够选择理智的反应方式,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从而应对各种挫折,及时疏导消极情绪,减轻和排除精神压力,防止心理失调。
2.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毋庸讳言,海外中国留学人员作为一个整体有其弱点,如因多年在外,易与不断变化发展的国情脱节。这在一部分年龄较轻,出国前尚无实际工作经验的留学人员身上表现得更明显。因此,无论回国还是在当地为国服务,与国内的合作与交流对中国留学人员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再学习过程,有助于他们熟悉与了解中国国情,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④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归国留学人员自我心理调适的重要方面。个人适应环境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个人改变自我以适应环境,二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去改变环境。也就是说改变自我与改造环境是帮助个人获得良好适应的途径。但是,由于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加上个人能力的局限性,改造环境绝非易事,因此,更多的情况只能是依靠调整、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来适应社会环境。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是艰难的。如何让他们尽快打开局面?其一是要扬长避短,不必都挤创业独木桥;其次既要外练,还得内修,继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三则要团结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回国创业,营造一个创业的良好氛围。留学归国人员自身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回国后要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调整心态,结合自身优势,发扬一种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创业精神,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3.正确定位和认识自己
“海归”人员应有紧迫感,因为留学人员的可用性周期是有限的,其峰值约为从现在起到今后的10到15年。而这段时间恰好是我国经济、政治改革和与世界接轨的极为关键的历史发展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必然伴随着国际人才竞争加剧的严峻现实。而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势在必行,这是因为:首先,海外求职的机会少;其次,留学人员难以融人西方社会。选择加入“海归”大军,态度务实才不致成期望落差。尤其在“海归”热潮不减,但企业招聘却已把对岗位的适应程度的重视高于应聘者的留洋背景时,了解自己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国内在安排留学人员方面捧得太多,这样会有副作用。实际上许多留学人员在海外找工作很难,低三下四到处求人,但是一踏进国门态度就变,指手画脚,要职称、要住房、要待遇,开价太高,这是很不好的。从政府角度而言,面对可能出现的大批留学人员回国的局面,应建立对海外回国留学人员的评估机制,对回国的海外学者的实际水平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⑤现在国内在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方面提出一些优惠政策是必要的,但最终海外学者回国要靠实力和平等竞争得到应有的待遇。
从总体上看,绝大部分回国留学人员都能较快地重新适应国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但也有部分留学回国人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⑥有的人过分强调国内外客观条件方面的差距,有的则缺乏一种回国创业和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针对部分留学人员出现的心理误区,我们认为留学人员自身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要有创新精神,也要有团结协作、共同创业的精神;要正确处理好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的关系,艰苦奋斗,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同时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①邹平:关于我国留学人员情况的思考与对策,《中国软科学》1997年第4期,第6-8页。
②程希:对优秀口王国留学人员的若干分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年6月第2期,第22-31页。
③胡慧平:什么阻碍了“海归派”创业。《组织人事报》东方经理人导刊,2002年12月26日第196期。
④贾浩:对当前我国留学人员状况的分析和几点建议,《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第58-62页。
⑤汤锡芳: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势在必行,《神州学人》1997年第5期,第21页。
⑥陈昌贵,阎月勤:我国留学人员回归原因与发挥作用状况的调查报告,《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第5期,第13-19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