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shishi at 2004/05/08 09:20:
我碰到的都是一些做生意的,人品方面还好,
价格也不错,就是这样那样的要求太多。
一些韩国人和日本人的敬业精神真的值得学习的。
别人说验货就是吃喝玩乐,他们都是不吃饭, 跪在地上一件一件地验。
每个地 ...

你说的是在德国,那我相信。要是在中国他们才不会老实干活呢。
Share |
Share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malawiseefische at 2004-11-2 10:10 AM:
你说的是在德国,那我相信。要是在中国他们才不会老实干活呢。


以前在国内读北外的时候,每天熬夜在网吧打游戏,倒是认识一群韩国孩子,人都不错的说,经常是大家打游戏熬夜到5点钟,然后一起出去吃早饭~...koushui.gi

TOP

有啥意思!

13.gif13.g13.gif13.g争来争去的!总之,北京很多学校的留学生看,韩国比他妈日本人更垃圾!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永远的阿右 at 2004-11-2 03:53 PM:
以前在国内读北外的时候,i

原来是北外的高才生,敬仰。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Markus_Xiang at 2004-11-1 12:26 AM:
责人以宽阿,同胞们。你们想想如果他们这样说我们,你们开心吗。
难道这就是中国人的弊病。
那2位女孩遭遇我也看了,要是你们还有点头脑,仔细想想小白说的。

你什么时候变的这么体贴了啊?
。。。。。。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永远的阿右 at 2004/05/08 15:53:
以前在国内读北外的时候,每天熬夜在网吧打游戏,倒是认识一群韩国孩子,人都不错的说,经常是大家打游戏熬夜到5点钟,然后一起出去吃早饭~...koushui.gi

真是的,:)看来你是被别人的早餐收买了。(开玩笑的)wink.gif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muroi at 2004-11-2 09:33 PM:
日本人也讨厌韩国人啊,中国人也讨厌韩国人,那看来他们确实比较讨厌了。


如果这么一说,日本人也讨厌中国人,越南人也讨厌中国人,马来人也讨厌中国人,所以,同理证明中国人讨厌是么?
谬论塞~...好不好~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malawiseefische at 2004-11-3 02:08 AM:
真是的,:)看来你是被别人的早餐收买了。(开玩笑的)wink.gif


得,我IMMER请客~despair.gi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modularsquaring at 2004-11-2 09:45 PM:
原来是北外的高才生,敬仰。


突击德语来德国而已~despair.gi
我不高的,才177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AOC255597 at 2004-11-2 08:03 PM:
13.gif13.g13.gif13.g争来争去的!总之,北京很多学校的留学生看,韩国比他妈日本人更垃圾!


您看您说的这话,第一句,争来争去没意思,第二句,韩国比日本垃圾~...
您说您这叫什么言论?
且不说理由所在.

给您说个故事听:


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就是大家在说完所想要说的话之后说的最后的那句话很厉害。没有这句话,大家其实都是在交流,而一旦加上了这句话,交谈就变成。。。。且会愈演愈烈,最终局面无法收拾。问题在于,这句话的内容往往和大家要说的事情毫不相干,所以,我把它称为“多余的最后一句话”。 举个例子吧。

我那天坐公共汽车去办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的。他靠在售票员旁边,手里拿着一个地图在认真研究着,眼里不时露出茫的神情。估计是有点儿迷路了。他犹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啊?”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剔着指甲缝呢。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伙儿,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了小伙儿下站下车马路对面坐回去呗。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该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了。“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什么劲儿啊!”售票员姑娘眼皮都不抬地说。外地小伙儿可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把地图收起来,准备下一站下车换乘去。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下去了。他对外地小伙儿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904也能到。”要是他说到这儿也就完了,那还真不错,既帮助了别人,也挽回了北京人的形象。可大爷哪儿能就这么打住呢,他一定要把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说完:“现在的年轻人哪,没一个有教养的!”我心想,大爷这话真是多余,车上年轻人好多呢,打击面太大了吧!可不,站在大爷旁边的一位小姐就忍不住了。“大爷,不能说年轻人都没教养吧,没教养的毕竟是少数嘛。您这么一说我们都成什么了!”这位小姐穿得挺时髦,两根细带子吊个小背心,脸上化着鲜艳的浓妆,头发染成火红色。可您瞧人这话,不象没教养的人吧,跟大爷还您,您”的。可谁叫她也忍不住非要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呢! “就象您这样上了年纪看着挺慈祥的,一肚子坏水儿的多了去了!”

没有人出来批评一下时髦的小姐是不正常的。可不,一个中年的大姐说了:你这个女孩子怎么能这么跟老人讲话呢,要有点儿礼貌嘛。你对你父母也这么说话吗?” 您瞧大姐批评得多好!把女孩子爹妈一抬出来,女孩子立刻就不吭气了。要说这事儿就这么结了也就算了,大家说到这儿也就完了,大家该干嘛干嘛去。可不要忘了,大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呢。“瞧你那样,估计你父母也管不了你。打扮得跟鸡似的!”

后面的事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简单地说,出人命的可能都有。这么吵着闹着车可就到站了。车门一开,售票员小姑娘说:“都别吵了,该下车的赶快下车吧,别把自己正事儿给耽误了。”当然,她没忘了把最后一句多余的话给说出来:“要吵统统都给我下车吵去,不下去我车可不走了啊!烦不烦啊!”烦不烦?烦!不仅她烦,所有乘客都烦了!整个车厢这可叫炸了窝了,骂售票员的,骂外地小伙儿的,骂时髦小姐的,骂中大姐的,骂天气的,骂自个儿孩子的,真是人声鼎沸,甭提多热闹了!那个外地小伙儿一直没有说话,估计他实在受不了了,他大叫一声:“大家都别吵了!都是我的错,我自个儿没看好地图,让大家跟着都生一肚子气!大家就算给我面子,都别吵了行吗?”听到他这么说,当然车上的人都不好意思再吵了,声音很快平息下来,少数人轻声嘀咕了两句,也就不说话了。但你们不要忘了,外地小伙儿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呢。“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一群不讲理的王八蛋,我还不如不来呢!”想知道事情最后的结果吗?我那天的事情没有办成。我先到派出所录了口供,然后到医院外科把头上的伤给处理了一下。我头上的伤是在混战中被售票员小姑娘用票匣子给砸的。

你们可别认为我参与了他们打架,我是去劝来着。我呼吁让他们都冷静一点儿,有话好好说,有没什么大事儿,没什么必要非打个头破血流。我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就是售票员说话不得体吗?你们就当她是个傻X,和她计较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