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于 2006-7-12 15:01 发表
至于民间说诸葛亮奇人,无非几点.

三分天下之隆中,我以为是分裂国家之计.
赤壁之站借东风,纯粹魔幻,那年诸葛亮不过一小角色,身份不及关张,在整个赤壁之战前后充当的角色就是个联络员,赤壁关他何事?
...

呵呵,先不说这些玄的,其实诸葛亮的计划为无立锥之地的刘备找到了自己的地盘,并且最终建立了并立于魏吴的帝业,这就已经能证明他的才略了。当然诸葛亮没那么玄是真的。刘备死后诸葛亮独揽大权11年,而未夺刘禅之位,说明他的忠心,另外他鞠躬尽瘁。其实他凭这几点就已经是古代士人的崇拜对象和道德楷模了,毕竟他是人不是神。
赤壁是周俞的经典战役,这没错,但他死的太早了,和郭嘉一样,成就就有限。诸葛亮26岁出山为刘家服务了将近30年,自己独揽大权11年,就有了表现的机会。
Share |
Share

TOP

原帖由 老虾 于 2006-7-12 15:06 发表
要说体恤民情,孔明还不如右翼.瞧这字,都是粗体,看着不费眼


老虾的FANS都不止5万呢

TOP

原帖由 于 2006-7-12 15:10 发表



这么说把,刘琦的军队没有参战记录.:han.gif
关羽的水军也没~:han.gif:han.gif
只是说出兵,但是没出战...
事实上是号称五万人马西上,对垒,三万二进入决战.
而曹操方主力是三十万,不是五万.
...

我说的是很多学者研究出的结果,当时曹的主力尚未南进,南进军也以步骑为主(约数万),完全没有水军;而荆州原水军主力由刘崎统率,此时已经落到刘备的手中(约二万人),所以曹操在长江上,摆的其实是空城计,以曹的性格也没可能把30万人都摆在赤壁。相反,孙的三万水军却是当时吴的精锐。
当然对赤壁的研究目前有争议。

TOP

事实上,并不是刘家投入兵力多少,而是三国志里"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历史上作战记录里,可没见刘备出了2W人.
再说句不中听的,其实关羽的水军其实不是军,而是船队,临时凑上来的,真正的刘备势力当时只有1W,是刘琦带来的江夏战士.
而这1W也不是刘备能完全指挥的,因为主子是刘琦...刘备不过占了个叔父的份

TOP

原帖由 于 2006-7-12 15:18 发表
事实上,并不是刘家投入兵力多少,而是三国志里"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历史上作战记录里,可没见刘备出了2W人.
再说句不中听的,其实关羽 ...

曹操在赤壁的战术布属与官渡之战基本相同,在前方自率小股主力坚守要塞,主力在后伺机予敌以致命打击。只不过在官渡曹操不但守住了,而且抓住了机会,而在赤壁,则被吴的火攻完全打乱了布属。

TOP

原帖由 天佑中华 于 2006-7-12 15:18 发表

我说的是很多学者研究出的结果,当时曹的主力尚未南进,南进军也以步骑为主(约数万),完全没有水军;而荆州原水军主力由刘崎统率,此时已经落到刘备的手中(约二万人),所以曹操在长江上,摆的其实是空城计, ...


我不看很多学者研究的结果,我只分析历史资料.
荆州原本水师就不只2万,荆州权力也不在刘琦手中,而在带兵投降的蔡瑁,张允手中.当时在长江上和东吴对垒的有一半是荆州兵,另一半是混编操练的北兵.
若说荆州原水军主力由刘琦带领,那么斗胆问一句,那就是说...刘琦是刘表的确定继承人了???

TOP

原帖由 于 2006-7-12 15:23 发表


我不看很多学者研究的结果,我只分析历史资料.
荆州原本水师就不只2万,荆州权力也不在刘琦手中,而在带兵投降的蔡瑁,张允手中.当时在长江上和东吴对垒的有一半是荆州兵,另一半是混编操练的北兵.
若说 ...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当时蒯氏兄弟、蔡瑁主降,废长立幼,奉次子刘琮为接班人,而这之前刘崎就主战,闹着要分家,最后刘表就给他拨了至少1万独立出去了,而这一万后来由发展壮大,并且因为刘崎主战所以训练很好,而刘琮等投降派的军队就没这么好,所以说赤壁的时候荆州的精锐在刘崎手里。

TOP

原帖由 天佑中华 于 2006-7-12 15:23 发表

曹操在赤壁的战术布属与官渡之战基本相同,在前方自率小股主力坚守要塞,主力在后伺机予敌以致命打击。只不过在官渡曹操不但守住了,而且抓住了机会,而在赤壁,则被吴的火攻完全打乱了布属。


您这个是对历史的臆断啊...
官渡也不是这么个打法的,
咱先不说官渡,要说官渡回头说,咱先说赤壁...

您还记得蔡瑁张允带了多少部队投曹么?二十万.
您觉得曹操在收编这个部队以后会把他们都放在陆地上当摆设?
曹操一生谨慎,绝不至于犯这样的错误.
他更不会信任新降的军队,也不会说把他们放在背后了...
何况,统帅的蔡瑁张允都在前方,管不住后面的兵啊...
再了,曹操就算什么兵都不带...那,虎卫军总得带着把...:

TOP

原帖由 天佑中华 于 2006-7-12 15:30 发表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当时蒯氏兄弟、蔡瑁主降,废长立幼,奉次子刘琮为接班人,而这之前刘崎就主战,闹着要分家,最后刘表就给他拨了至少1万独立出去了,而这一万后来由发展壮大,并且因为刘崎主战所以训练很好, ...


发长壮大没觉得,刘琦出来没多久就死了倒是真的...
死了以后是关羽收编这个部队做为水师,镇守荆州.
不过之前...咱们得具体讨论一下历史时间,刘表死,刘琮率众投降,军权全部交给曹操,随后就是长坂,然后紧接着就是赤壁...
刘琦的部队根本没打过什么仗...
死在公元209年,而他爸刘表死在公元208年~tired.gif
事实上说,刘琦从分家,到他爸OVER,再到赤壁,中间经历的时间很短.
也无从说什么发长壮大的话了...

TOP

原帖由 于 2006-7-12 15:35 发表


您这个是对历史的臆断啊...
官渡也不是这么个打法的,
咱先不说官渡,要说官渡回头说,咱先说赤壁...

您还记得蔡瑁张允带了多少部队投曹么?二十万.
您觉得曹操在收编这个部队以后会把他们都放在 ...

我说了,关于赤壁之战的史实一直以来都有争议,大约1800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答案都飘在风中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刘魏吴三家都把自己能出的主力都出了,在赤壁进行了死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