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蓝海一个,2000年12月25日洛阳东都商厦大火,官方数字报道死亡309。。。死亡数字仅次于克拉玛依的那次。这个也当年也上BBC了。。。也算是大事儿了。。。悼念一下。。。
点击进入我的个人空间http://www.csuchen.de/?29059

TOP

支持一下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
1987年12月25日晚




我弟弟出生:)
(拿出这个杀手裥让独生子女们好好羡慕一下)

TOP


1991年12月25日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

叶利钦站在被包围的俄罗斯议会大厦,即“白宫”外面一辆坦克顶上的演说令人难忘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当日18时32分,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69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在克里姆林宫顶上飘扬的苏联镰刀和锤子国旗徐徐下降; 19时45分,一面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族升上克里姆林宫。从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
  “8-19事件”后,所谓“新奥加廖沃进程”实际上已难以继续,苏联加速走向解体。10月初,除波罗的海三国外,苏联的1 2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共商经济协议。经过紧张激烈的讨价还价,10月18日,苏联总统和八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莫斯科签署了主权共和国经济合作条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没有参加签约,条约规定要保留卢布作为统一货币系统的共同货币的作用,参加国要履行苏联所有的对外经济义务并奉行协调一致的经济政策。但由于条约缺乏政治约束力,很快就成为一纸空文。
  11月16日,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宣布了10项总统令,接管了包括贵重金属生产部门在内的一系列属于中央财政金融部门的权力,剥夺了联盟的重要财源,并停止向中央约80个部提供资金。稍后,叶利钦又宣布由俄罗斯中央银行接管苏联国家银行和对外经济银行,掌握了联盟的货币大权。
  进入12月,围绕着苏联命运的斗争进一步加剧。西方国家看到戈尔巴乔夫大势已去,开始把原来对共和国与中央一视同仁的 “双轨政策”逐步过渡到支持各共和国独立的“一边倒”政策。 12月1日,乌克兰共和国就脱离联盟和选举总统问题举行全民公决,美国在投票前放风说,如果乌克兰投票的结果表明要独立于联盟,则美国会尽快地予以承认。美国这一立场变化对乌克兰的投票起了很大作用。结果99.85%的选民赞成独立。原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克拉夫丘克当选为首任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在就职讲话中明确表示,乌克兰将不参加戈尔巴乔夫倡议的主权国家联盟。人口近5200万,国民生产总值占全苏25%的乌克兰的独立,对于戈尔巴乔夫组建新联盟的计划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背着戈尔巴乔夫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会晤。会晤后三方发表的公报称,三国已共同签署了由三个国家组成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其中宣称,“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一个主体和一种地缘政治现实已不复存在”,苏联的法律和一切准则在三国已不再适用。
  这三个斯拉夫国家的总人口、总面积和经济实力在联盟中占绝对优势。三国的决定使戈尔巴乔夫签订新联盟条约的努力最终成为泡影。
  明斯克会晤公报发表后,原苏联中亚五个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领导人于12月13日发表声明,表示愿意成为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平等创建国。
  12月23日,叶利钦来到克里姆林宫,同戈尔巴乔夫进行了8 小时的会谈,要他交出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权、发射2.7万个核弹头的“核按钮”、克里姆林宫总统府等。戈尔巴乔夫还把一批珍贵的档案材料交给了叶利钦。叶利钦保证戈尔巴乔夫辞职后享有包括国家别墅、汽车、警卫人员在内的优厚待遇。
  12月24日,戈尔巴乔夫同他的工作人员,包括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等人举行了告别会,大家依依惜别。:
  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签署了他的最后一道总统令:辞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将武装部队和“核按钮”的控制权移交给叶利钦。
  晚上19时,戈尔巴乔夫在总统办公室,面对着摄像机、向全国和全世界发表了辞去苏联总统职务的讲话。他说:“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形成的局势,我停止自己作为苏联总统职务的活动。作出这一决定是出于原则性考虑。”“我坚决主张各族人民的独立自主,主张共和国拥有主权;同时主张保留联盟国家,保持国家的完整性。但是,事态却是沿着另一条道路发展的,肢解和分裂国家的方针占了上风,对此我是不能同意的。”“我还对我国人民失去一个大国的国籍感到不安,它会给所有的人带来十分沉重的后果。”戈尔巴乔夫表情严肃,但他以乐观的预言结束了演说:“我相信,我们的共同努力迟早会结出硕果,我们的人民将生活在繁荣昌盛和民主的社会中。”
  19时20分,戈尔巴乔夫把“核按钮”通过“独联体”武装力量临时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交给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镰刀和斧头图案的苏联国旗降下,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旗杆。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以履行苏联终止存在的法律手续。不足百人的会场十分冷清,主席台上只有共和国院主席阿利姆扎诺夫一人就座。惯用的电子表决器也不用开动,连到会人数的登记亦未进行。
  大会代表以表决方式通过一项宣言。宣言说:“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确认,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建立,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和国际法的主体即将停止其存在。”但是必须指出,并不是所有的代表都赞同此宣言,有的认为它毫无意义,因为苏联解体已成既定事实;有的认为由共和国院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不合法律,这类决定只能由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来决定。
  宣言通过之后,阿利姆扎诺夫对代表们说:“共和国院坚持到了最后。我们完成了自己的公民和代表职责,没有辜负主权共和国的信任。”“既然苏联总统已经向全体人民宣布辞职,既然苏联国旗已经降下,我们今天有完全的权利以宪法途径平静地完成我们的工作——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在此之前,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已于12月23日作出决定,联盟院不再举行任何会议。于是,阿利姆扎诺夫宣布苏联议会从此解散,代表们互相告别,各奔东西。一个昔日的超级大国一一一苏联已经成为历史。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戈尔巴乔夫在辞职书上签字后发表了12分钟电视讲话:“我曾经坚定地赞成保持联盟国家,保持国家完整。最近发生的事件却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国家分裂解体已成为现实,我不能同意发生这一情况......”


俄罗斯联邦总统鲍里斯-叶利钦成为反对政变的中心人物


几千名示威者无视政府发布的戒严令,向亚纳耶夫的部队公开表示他们反对政变

TOP

1989年12月25日
原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被处死


--------------------------------------------------------------------------------

  1989年12月25日,原罗马尼亚国共和国总统齐奥塞斯库被特别军事法庭判刑处死。

  1918年1月26日,尼古拉-齐奥塞库生于奥尔特县斯科尼切会蒂村。1933年加入共青团。1936年加入共产党。因从事反法西斯斗争,多次被捕坐牢。曾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州委书记、农业部副部长、武装部队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1965年3月24日当选为工人党第一书记。同年7月,党改名为共产党,齐奥塞斯为任罗共总书记。1974年任共和国总统。任职期间,推行独立自主政策,赢得信任。但在经济建设上片面追求高积累主高速度,发展比例失调,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政治上个人独断专行,亲属也纷纷进入高层领导地位。1989年1 2月,罗马尼亚国内政局剧变。齐奥塞斯库出逃被捕。12月25日被特别军事法庭判刑处死。

TOP

1978年12月25日越南侵柬战争爆发


--------------------------------------------------------------------------------

  1978年12月25日,越南对其邻国民主柬埔寨发动侵略战争。

  1975年5月,越南南方解放和1976年7月南北统一后,黎笋集团地区霸权主义野心急剧膨胀。1975年6月4日,越军强占柬埔寨的威岛。从1977年起,越柬边境不断发生冲突事件。同年9月和 12月,越军先后两次入侵柬埔寨。1978年6月,越南加入经互会。 11月上旬,《越苏友好合作条约》签订。苏联对越南的军事援助迅速增加。

  12月25日,越南出动10多个师,20多万正规部队,分兵7路,向民主柬埔寨发动大规模武装入侵。1979年1月7日,占领金边,并拼凑韩桑林为首的亲越政权。越南的侵略行径遭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强烈谴责。联合国大会从1979年以来,每年都通过决议,要求越南无条件地从柬埔寨撤军,恢复柬埔寨的和平、中立、不结盟地位。柬埔寨人民奋起抵抗。1979年8月成立柬埔寨爱国、民主、民族大团结阵线。1979年10月成立宋双领导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1981年3月成立西哈努克亲王领导的争取柬埔寨独立、中立、和平与合作民族团结阵线。1982年6月22日,三方爱国力量组成柬埔寨联合政府,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和支持。越南速战速决占领柬埔寨的计划破产。

TOP


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紧急护送蒋介石离开西安

张学良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
  1936年12月25日晨,宋子文收到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鲍文樾、马占山等人一封联名信,提出放蒋走的条件是商定的问题必须签字和中央军立即撤出潼关。“否则,虽然张、杨两将军答应了,我们也誓死反对。”宋子文大惊,蒋介石、宋美龄也惊慌不已。宋子文立即要张学良想办法。张感到情况严重,决定悄悄地送蒋介石走。
  张学良先通知蒋介石、宋美龄等,要他们整理行装,准备秘密离开。张自己把简单的行李塞给端纳,要他别声张。张又对高崇民重申只要对国家有利,不惜牺牲团体和个人的主张。高说: “这是三方面的事,不能由咱一家决定。”张回答说:“周先生比我还‘和平’,只虎城犹豫不决,我就去说服他。”
  中午,宋子文去新城找杨虎城,杨仍然坚持没有保证不能放蒋走。下午,张学良打电话请杨虎城来,杨到后,张说:“现在不走不行啦!夜长梦多,不知道会出什么大乱子。我今天决心亲自送蒋走。我想在几天内就可以回来的,请你多偏劳几天。假如万一我不回来,东北军今后即完全归你指挥。”
  下午4时,张、杨送蒋介石和宋氏兄妹等到飞机场,那里有两千多群众欢迎预定来西安的抗日将军傅作义。蒋介石见那么多人在那里,有点紧张,忙对张、杨说:“我答应你们的条件,我以‘领袖的人格’保证实现,你们放心,假如以后不能实现,你们可以不承认我是你们的领袖。我答应你们的条件,我再重复一遍:(1)明令中央入关之部队于二十五日起调出潼关。(2)停止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3)改组政府,集中各方人才,容纳抗日主张。(4)改变外交政策,联合一切同情中国民族解放的国家。(5)释放上海各被捕领袖,即下令办理。(6)西北各省军政,统由张、杨两将军负其全责。”又说:“今天以前发生内战,你们负责;今天以后发生内战,我负责。今后我绝不剿共。我有错,我承认;你们有错,你们亦应承认。”“我所答应你们的那些事,我回南京后,一一都可实现,你们放心,不然我也不成其为国家民族之领袖。”张学良将手谕交给杨虎城,手谕内容为:“弟离陕之际,万一发生事故,切请诸兄听从虎城、孝侯(于学忠)指挥。以杨虎城代理余之职。”蒋、宋等随即登机,张学良也登上自己的飞机,同时起飞赴洛阳。
  周恩来与博古认为蒋在走前须有一治文件表示,不同意蒋是口走,也不赞成张随去。周恩来得知张学良要亲自乘飞机送蒋回南京,乘汽车赶往机场,飞机已经起飞。周恩来叹息说:“张汉卿就是看《连环套》那些旧戏看坏了,现在他不但要‘摆队送天霸’,而且还要‘负荆请罪’啊!”


飞机启动准备送蒋离西安

张学良行前留给部下的手令

TOP

--------------------------------------------------------------------------------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邓发、凯丰、李维汉、张浩、杨尚昆、郭洪涛等十多人。讨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决定采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会议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和革命的急性病,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改变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富农、抗日的国民党军官以及华侨的政策: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标志中共政治路线的重大转变,开始扭转“左”的倾向给中共造成的长期孤立的局面。

  12月27日,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报告分析了“九 -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以来中国内部阶级关系所发生的新变化,指出:不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要求抗日,民族资产阶级也有参加抗日的可能,即使其右翼也有由动摇而采取中立态度的可能,就是地主买办营垒也可能发生分化。报告指出,反革命力量暂时还大于革命力量,党的基本策略方针是“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TOP

1930年12月25日毛泽东提出红军的游击战术


--------------------------------------------------------------------------------

  1930年12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江西宁都小布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为大会亲笔书写“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的对联,并以对联为题目作了动员报告,解释了他的反“围剿”的游击战术思想。此前,方志敏等总结赣东北红军游击战争的经验时,曾将红军的作战原则概括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打不打操之于我,集中优势兵力,诱敌深入;扎口子,打埋伏,截粮道,吃补药;吃得下就吃,吃不了就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