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Share |
Share

TOP

另外,第一次坐在影院里看德国电影就是类似amercian pie的青春喜剧片mädchen,mädchen,尺度很宽,非常搞笑,学会了几个另类单词到现在还记得,几年后才又出了续集,比起 amercian pie的繁殖能力大为逊色,同类型的还有 Knallharte Jungs 我的宝贝会说话I, II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TOP

还有来德以后看过的 再见 列宁 ,收集资料的时候发现竟然被归为喜剧片类别,说实在我看得时候心情一直沉重透不过气来,另外电影的原声乐是YANN TIERSEN 揚提爾森出品的。

GOOD BYE LENIN (有收love.gif DVD)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尔
主演:丹尼尔•布吕尔 汉内洛蕾•埃尔斯纳

【类别】剧情/喜剧
【简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阿列克斯小时候,父亲逃往“敌对国”西德,母亲是忠诚积极的社会主义活动家。1989年秋天,母亲亲眼目睹参加游行的阿列克斯被警察抓走,心脏病发作陷入深度昏迷。8个月后当她醒来,柏林墙早已倒塌,她身处一个迅速变化的新国家还浑然不知。为保护母亲仍然脆弱的心脏,阿列克斯决定让民主德国在79平米的家里继续。东德老牌子的食品用旧瓶子解决,早已停播的新闻节目由想做电影导演的朋友操办,但变化的生活让伪装越来越难,窗外大楼上挂出一幅巨大的可口可乐广告,就让阿列克斯惊出一身冷汗。

  终于有一天,身体渐渐恢复的母亲独自走出家门,发现了完全不同的世界。为解释一切,阿列克斯用录像带制造了1989-1990年间德国历史事件全新但离谱的版本。其中很多素材取自真实事件,比如前东德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在统一后成了出租车司机,这让《再见,列宁》具有相当的可看性。压题镜头:母亲出门,正好看见直升飞机吊着半截挥手的巨大列宁塑像从面前飞过。视觉震撼强烈。






[ Last edited by spass on 2005-11-12 at 02:04 ]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TOP

柏林的上空 我看的版本 叫做柏林苍穹下,翻译的更加符合整个电影的气息,后来好莱坞煽情版尼古拉斯凯奇演的天使之城的灵感大概也是源于此部电影。

Der Himmel über Berlin ((有收love.gif DVD)

导演: Wim Wenders

主演: Bruno Ganz   Solveig Dommartin   Peter Falk

片长:130分钟

出品时间:1987

Daniel和Cassiel是守护柏林的两个天使。他们能够隐身在城市中,聆听他们的思想,观看他们的行动,研究他们的生活。两个天使既不痛苦也无所谓快乐。一天,Daniel闯进马戏团看到Marion在练习,便马上被吸引住了。马戏团老板说钱要花光了,只能解散了。Marion很失落,缓缓地走回拖车中思索下一步该怎么办。Daniel想变成一个人,和Marion走到一起,拯救她的灵魂,并且分担她的痛苦。天使眼里的柏林是精制的黑白色调——异常美丽但不真实;而当他们与人们融为一体时,画面变成了粗糙却自然的彩色。




[ Last edited by spass on 2005-11-12 at 02:04 ]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TOP

还有不能不说的罗拉快跑,现在柏林已经有了一条旅游专线,就是重温罗拉奔跑过的路线


一个女人如何拼命尽力的抢救她的爱人——一部令人屏息、兴奋的影片,爱欲生死将完全改观……你只有二十分钟筹出十万马克,并需狂奔穿梭于城市中拯救你的爱人。这个女孩凭着她的热情打破环绕周围的固定规则及世界存在的既有标准。如果说爱的力量可以移山,那么她真的可以。
  柏林,夏季某日,罗拉和曼尼是一对20出头的年轻恋人。曼尼是个不务正业的小混混,有一天他惹出一个天大的麻烦,竟然把走私得来的10万马克赃款弄丢了!而且他的老大20分钟之后就要来拿回这笔钱。
  懦弱的曼尼只好向罗拉求救,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造成可怕的后果。就只有二十分钟,钱到底在哪里,如何救命? 罗拉开始快跑!
  罗拉快跑……为自己而跑,为曼尼而跑,为爱情而跑……《罗拉快跑》中的三段开场,都是从红色电话的特写开始,她接到曼尼自暴自弃的电话:“你老说爱是万能的,爱能在20分钟内变出十万元吗?”听完,就下定决心要帮助自己的男友。
  电话一挂完她立刻行动,跑过母亲身旁,技巧性的转场,画面一拉变成动画片,罗拉快跑下楼梯,经过喋喋不休的邻居,以及他那只凶狠的狗旁边。 镜头拉回现实世界,罗拉跑出门外伫立在柏林的大街上,开始了她的这段快跑旅程。前两段的结局都非常的戏剧性,但导演独到的编导功力让第三段的结局出现一个大逆转的局面……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TOP

英俊少年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德国电影,当时的小帅哥到今天也是发福的中年人一名,真是小时了了。不过,里面的插曲真是好听。


EINMAL WIRD DIE SONNE WIEDER SCHEINEN

Heintje - Einmal wird die Sonne wieder scheinen“ war der zweite Film
des damals vierzehnjäauml; hrigen Stimmwunders aus Holland, Schallplatten-Topstars und Liebling von Millionen.
Heintje spielt in diesem Film einen Jungen, dessen verwitweter Vater wegen
Diebstahlverdachts ins Gefängnis kommt, so daß dieser kleine Junge in die Obhut des steinreichen, verbitterten und mit dem Schwiegersohn zerstrit tenen Großvaters gegeben wird. Es gelingt  Heintje, die Freundschaft und Liebe des Alten zu gewinnen. Weil er den Alten“ so sehr an seine Tochter erinnert und  so schön wie sie singen kann und ihn sogar zum Lachen bringt, darf er bleiben. Nach abenteuerlicher Jagd,  stellt Heintje den wahren Dieb und seine Komplizen.  Er  fädelt auch die Versöhnung von Vater und Großvater ein - nicht ohne in der couragierten Anwältin, die des Vaters Interessen vertritt und auch sein Herz gewinnt, eine neue Mama gefunden zu haben.

Darsteller: Gerlinde Locker - Paul Dahlke - Heinz Reincke -  

Christiane Rücker - Agnes Windeck - Martin Jente - Helmut Förnbacher

- Ralf Wolter  - Friedrich Schönfelder - Willi Rose.



[ Last edited by spass on 2005-11-10 at 23:48 ]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TOP

附几部电影的简介

铁皮鼓
DIE BLECHTROMMEL

[剧情]
1899年,土豆地里,安娜正呆呆地望着远处。这时,一个小个子男人慌慌张张跑来,安娜撩起裙子,将他罩在身下,躲过了军警的追击。男人提着裤子钻出来,与安娜一同走了,9个月后,他们有了女儿阿格内丝。一战爆发,阿格内丝长大了,她与表哥扬一直热切地相爱,但现在他不得不上战场了。不久,阿格内丝和马策拉特结了婚,但仍与扬保持着暖昧关系,就在这种三位一体的关系中,他们将奥斯卡带到了世上。奥斯卡三岁了,他突然决定停止成长,从楼上跳下,血流了出来。他不再长高,时常敲着铁皮鼓,发出能震碎玻璃的破坏性的喊叫。阿格内丝又怀孕了,但她不愿生下孩子,开始拼命吃鱼,结果中毒而死。一天,扬带着奥斯卡奔进邮局,德国兵冲了进来,除了奥斯卡,所有人都被枪决。不久,奥斯卡家来了女佣人玛丽娅,十六岁,和奥斯卡同年。晚上,她上了奥斯卡的床。一天,奥斯卡发现马策拉特同气喘吁吁的玛丽娅躺在沙发上,他忍无可忍地用鼓砸向玛丽娅的腰。玛丽娅生下一个孩子,取名库尔特。奥斯卡不愿再呆在家,加入了周游各地的侏儒剧团。侏儒贝布拉把他介绍给拉古娜,他们很快相爱了。一天深夜,美军的炮弹在流动厨车爆炸,而此时的拉古娜刚拿起滚烫的咖啡。奥斯卡的希望又一次毁灭,他回到家乡,给自己三岁的儿子带回了一只铁皮鼓。大战临近尾声,马策拉特见势不好,丢掉了纳粹徽章。奥斯卡故意捡起塞到父亲手中,马策拉特急忙吞进口中,结果被卡死。葬礼上,奥斯卡将铁皮鼓扔在棺材上,库尔特捡起一块石头,对准他的后脑扔了过去,奥斯卡栽倒,血冒了出来。就在那一刻,他又恢复了生长……火车站上,奥斯卡带着玛丽娅和孩子爬上流亡的列车,永远离开了故乡……

德国弗兰茨·塞兹电影公司、比奥斯科电影公司、阿尔泰米斯电影公司、赫勒鲁雅
电影公司、GGB14有限公司和法国巴黎阿尔戈斯电影公司1979年联合拍摄
导演:福尔克·施隆多夫
主演:马里奥·阿多夫 安格拉·维克勒
本片获第5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第3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影评

德国新电影的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ondorff)精心拍摄的电影《铁皮鼓》(Die Blechtrommel)根据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的同名小说改编,不负当年的一番心血与《现代启示录》一起获得1979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在1980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而君特·格拉斯本人获得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

  作为德国新电影的重要导演之一,施隆多夫是一个“在所有导演中最具现代电影语言表现手段的人”。他的作品有《科姆巴赫穷人的暴发》(1971年)、《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年)、《伪造》(1981年)、《斯万的爱情》(1983年)、《一个保姆的故事》(1989年)、《玻璃玫瑰》(1991)等。《铁皮鼓》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铁皮鼓》是伦勃朗式的田野风景、以及典型的德国街道、人员吵闹的家庭背景下构建的个人反抗史。小奥斯卡三岁时目睹成年人世界的丑恶,决心拒绝长大,他反抗他的父母、纳粹、舅舅、情人等等。他的反抗是内心式的,于是在他那侏儒的身材上扛着一架铁皮鼓,整日梆梆的敲着。他不仅具有可以左右自己成长的能力,还可以用他的叫声击碎玻璃。第一次是他的父母要取下他的铁皮鼓,他尖叫着,家中的钟表破碎了。这种能力开始成为他自我保护的方法,后来还用叫声在玻璃杯上刻了个心形,送给他的情人。

  当然他还和他的同伴们组建一个侏儒表演队,四处为军队慰问演出,直到二战结束。这时,他的这种能力成为他工作生活的手段。正是这种能力能够让他的反抗变为完全内心自省式的,让他成为一个拒绝进入那个罪恶的年代的目击者,一个可以逃避历史责任和危险的孤儿,一个拒绝和成年人游戏的局外人。这种内心式的反抗加强了原著和电影的寓言文本指向。

  《铁皮鼓》的人物表演极端夸张,第一个特写镜头是小奥斯卡的外婆安娜坐在土豆地边,吃着滚烫的烤土豆,接着他的外公用卓别林式的步子跑到安娜的裙下躲起来。当着追捕的士兵,他外公在裙下和安娜做爱,并有了他的妈妈安妮。整个影片充满了类似的表演和情节。这种荒诞、夸张的表演和情节让影片显得极端丰富。

  电影《铁皮鼓》大量省略了小说的许多情节,又保留了另外一些情节,甚至补充一些细节,正是这种删减和保留,让电影较为成功。这种改编原著的电影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成功的删减和保留。《铁皮鼓》做到了。

  评论电影《铁皮鼓》的一个困难是与评论小说《铁皮鼓》的区别,这既是电影与小说的区别,也是施隆多夫与格拉斯的区别。这种困难是评论所有改编原著电影的困难。同时,这种困难还包括电影是否保留了原著的某些重要东西,电影本身是否在电影方面有所突破,电影有省略了什么,这种省略是出于何种原因。

  电影《铁皮鼓》无疑集中在了小奥斯卡身上,必须要删掉原著中大量的其他人物线索。小奥斯卡这个人物如何既不费胶片又完整的表现出来,这就又要涉及省略部分原著并保留些什么。当然,其他人物在电影中也面临同样的删减和保留。即使只有几个镜头的人物,也要把他的人物个性突出出来。

  例如侏儒表演队的小伙伴们,其中贝布拉无论声音、谈吐、举止都是温文而雅的,给人印象深刻。他的妈妈安妮周旋丈夫和布朗斯基之间,从讨厌吃鱼变为奢吃,最后吃鱼给吃死了。每个主要人物都是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也都有着他的寓意。正因为如此,《铁皮鼓》是丰富的,它保留每个人物在电影中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依据电影的需要,而不是小说塑造的人物本身。

  从影片来看,《铁皮鼓》类似一场荒诞的游戏。儿童有儿童的规则。成人有成人的规则。政治有政治的规则。战争有战争的规则。过程越是残酷,结局就越是显得荒诞。包括小奥斯卡父亲阿尔法德的死,是小奥斯卡把一个希特勒头像放到他手上,阿尔法德意图咽到肚里却被卡在喉咙里,挣扎中被苏军开枪打死。阿尔法德的死是战争结束的游戏牺牲品,充满了反讽。他的死显得可笑。但影片中所有人的死都显得可笑。一旦游戏结束了,小奥斯卡又开始长大了。于是,小奥斯卡拒绝身高的长大和重新成长,都不过是格拉斯和施隆多夫的游戏因素,象其他因素一样是荒诞的,也是直指人性、人生的,是表现的。

外文别名:
Blaszany bebenek(1979) (Poland)
Tambour, Le(1979) (France)
Tin Drum, The(1980) (USA)

[ Last edited by spass on 2005-11-10 at 23:40 ]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