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enger "Silverbird"空天轰炸机和V1飞弹一样借助长长的滑轨起飞。滑轨起飞其实和现在的垂直发射一样,也是一些高速飞行器的有效起飞方式之一,长长的轨道将给飞行器以极高的初速。也许我们将在未来的某一天,重新看到这一幕的发生。

大家都表吃饭只喝汤,自然会有共鸣且润肠
Share |
Share

TOP

Saenger "Silverbird"借助身后助推器的巨大推力而迅速升空后马上转入垂直爬升,这时它已抛掉了笨重的助推火箭而由飞机本体直接进入预定轨道,它是一种先进的单级高速入轨飞行器(SSTO),仅从概念上来说,比60年后今天的航天飞机还要先进。

大家都表吃饭只喝汤,自然会有共鸣且润肠

TOP

Saenger "Silverbird"进入轨道后的开始转入平飞,它的飞行高度比今天的航天飞机稍低,也就是大约距地表约90~100公里的高空,也就是说,Saenger "Silverbird"也是一种亚轨道飞行器。Saenger "Silverbird"的设计思想要求飞机充分利用超高速飞行中所产生的激波的巨大能量,使飞机就像海边冲浪的人们一样借着这股巨大的能量顺利飞抵数千千米之外的目标(要是仅靠飞机自身的燃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www.6park.com

Saenger "Silverbird"的这个设想与美国未来的“全球攻击平台”完全一致,后者还有一个别称就是“环球乘波(激波)轰炸机”。 www.6park.com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Saenger "Silverbird"的机体选型十分合理,其外表光滑圆顺,与后世的许多高速实验机十分相似(比如美国后期的一些X系列实验机种),也就是说,如果Saenger "Silverbird"能够制造出来,仅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极为前卫的构形足以使它完成那同样极为前卫的任务

大家都表吃饭只喝汤,自然会有共鸣且润肠

TOP

Saenger "Silverbird"到达目标上空(也许是莫斯科或是华盛顿),打开弹仓投下了核弹。 www.6park.com

Saenger "Silverbird"前面几步的构想都十分合理,不过在这一步却露出了破绽,我们今天已经知道,战机在高速飞行中的弹药投放并不是一件易事,F/A-22在超音速状态下的弹药投放就是借助巨大的弹力来将导弹“强行”推出机外,要是仅靠导弹自身的重力下坠,那导弹将不会下坠而是紧紧的吸附在机体上!!! www.6park.com

Saenger "Silverbird"的速度超过10倍音速,它是不能采用常规投弹这种方式的,不说投弹,就是打开弹仓门这个动作本身都会对超高速飞行的飞机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www.6park.com

Saenger "Silverbird"的设想虽说有些破绽,但人无完人,在科技远不如今天的60年前这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时的人们还有太多的东西还在摸索之中,以今天的观点去强求他们是不对的。(美国人今天也对这个老大难的投弹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从高速空天机的尾部投放弹药,当然是用弹射的了。希望他们能取得成功,毕竟这种飞机的民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www.6park.com

顺带要说一句,航天飞机的速度更快,却也能安全打开货仓,而空天飞机则不能。原因是航天飞机已经进入了真正的地球轨道(距地表110公里以上的高空,这也是当今发射卫星所必需达到的最低临界高度,达不到的话卫星将马上坠毁)),此时它虽向卫星一样绕地球高速运行,但航天飞机本身则几乎是静止的,加上又是失重状态,当然可以安全打开货仓了。 www.6park.com

而空天飞机大部份时间都在高度稍低的亚轨道上(距地表约90~100公里的高空),其受地球引力的影响远比高轨道上的航天飞机要大(没有失重)。当然它也可以向航天飞机一样进入真正的地球轨道,不过这时它投下的炸弹也就在失重状态下成为了一颗“人造卫星”,也许要几年的时间才能重新落回地面。

大家都表吃饭只喝汤,自然会有共鸣且润肠

TOP

Saenger "Silverbird"完成了任务,像普通飞机一样在跑道上水平降落,这一点十分精彩,毫无破绽可言。 www.6park.com

Saenger "Silverbird"可说是生错了时代的优秀产物,其身上所体现的优异设计和其所代表的超前思想远超他国50年以上!!!虽很难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获得实现,但在科技远不如现代发达的60年前,当时的德国科技人员竟能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拿出与远在100年后的21世纪中叶才能投入使用的人类未来新锐兵器不谋而合的Saenger "Silverbird"。其不拘一格,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将永远受到后人的赞赏。

大家都表吃饭只喝汤,自然会有共鸣且润肠

TOP

其实现今很多先进的航太科技产品都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比如贝尔301/XV-15倾转旋翼试验机),这是有着深层原因的。 www.6park.com

二战结束25年后的70年代初,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展开了一系列“全新”高技术航太产品的气动外型研究(当时F-14和F-15的新颖机体外型就是这些研究的成果),之所以打上引号是因为有相当一部份资料来源于美国战后所吸受的二战德国残留资料的成果(比如有趣而又古怪的单片可旋转机翼飞机)。NASA利用高速计算机和一系列X系列实验机验证了25年前德国人许多未能完成的优秀设计的可行性,结果大都证实了德国设计的正确性。面对这样的结果,一向高傲的美国科学家不得不承认:25年前那批优秀的德国同行凭借着优秀的头脑和他们不拘一格,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远远走在了那个时代的前列......... www.6park.com

德国二战开发出了众多新概念兵器,而且它们的指导思想十分正确,绝大部分新兵器都成了现在的主流。在技术层面上,对世界科技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后来的武器开发少走了许多弯路。 www.6park.com

更为可贵的是,德国科学家当年不仅提出了很多新概念兵器,而且成功解决了这些新概念兵器的核心问题,之所以这些新概念兵器中的很多不能在当时出现,只是因为在机体材料 飞控系统等基本部件上超越了人类当时的实际科技能力。这些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才能慢慢加以解决,但当年德国科学家这种铺路人的重要地位却不是其它后人可以取代的。 www.6park.com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所有在科学探索上勇于创新的人们,都将受到后人永远的尊敬。 www.6park.com




本贴由[复进簧]最后编辑于: 21日/5月/2005 5时34分20秒

大家都表吃饭只喝汤,自然会有共鸣且润肠

TOP

这些效果图不是那时候的吧
11+6+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