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中国地产大腕的野史传闻

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或者辛酸,或者甜蜜。   

  对于众多房地产大腕,大家能看到的是他们呼风唤雨的一面,是他们衣着光鲜的一面,是他们开名车住豪宅的一面。可是,对于他们背后的历史,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呢?   

  信手列举一些关于名人背后的例子:   

  娱乐圈里,星爷在银幕上红了10多年,从《逃学威龙》到《大话西游》,再到《功夫》,一部部影片奠定了他喜剧天王的地位,可是,多少人能记得星爷在83版《射雕英雄传》里扮演过只有几句台词的龙套角色———宋兵甲?   

  地产圈内,“第一娱乐明星”老潘现在打个喷嚏,或许都会有媒体筹划着如何做深度独家报道,名气可见一斑,但有谁知道老潘当年在深圳的压抑以及在海南做过砖厂的厂长?   

  吃腻了山珍海味,不妨换个咸菜白粥,其实味道也不错。因此,我们在看腻了房地产大腕显赫的脸孔之后,了解一下他们在发迹之前的生活,也许会别有感受。我们本次“前沿调查”就对大腕们的“史前档案”来一次仔细整理。对于大腕们的成功,你可以说是因为他们努力,或者运气好,或者有后台背景,或者使用不法手段,这并不是我们现在涉及的内容。我们只关注他们的出身,以及他们的出身与现在成名的联系。   

  100个人看《红楼梦》,就有100本《红楼梦》。不同的“看客”阅读这些大腕的“史前故事”,或许也会看出不同的门道。他们在成为房地产大腕前的出身很杂,有官员、有教师、有文人、有军人,甚至有的儿时还是不名一文的穷光蛋,但这不妨碍最后成为富豪。比如梁希森,传说一度还以讨饭为生,也许就是幼时遭受的种种磨难锻炼了他的意志,所以他最后成功了,而且富裕之后,没有忘记家乡人,还努力让家乡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希望这份“史前档案”调查,会给大家带来一些什么启示。
Share |
Share

梁希森 早年讨饭   
  名片:山东希森集团董事长 绰号:菜园子   

  史前档案:包工头出身,1999年入主北京玫瑰园,自此在地产界一炮走红。   

  报载:   

  梁希森幼年曾一度以讨饭为生,早年做过铁匠,并在面粉厂、装修队做过工人。1992年,他组建希森集团。1999年,梁希森以最大债权人的身份,用3.98亿元拍得了陷入困境的北京最大别墅工程玫瑰园———拖垮邓智仁利达行的项目。传说他目不识丁,却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积累并运作着好几亿元的资产。   

  风传:   

  其一、梁希森童年只上过一年小学,从小受够了最刻苦铭心的磨难:曾经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曾经浪迹四乡,谋求生路;为住旅馆填一张登记卡,他要求人帮忙;办完事后需要签字,他竟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其二、他有一个梦想:造起楼房,让所有家乡村民住进去。拆了老房子,节约出宅基地面积,用于养殖业,再把农民变成工人,都在这个养殖工厂上班,从而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着村民的生活。   

  出身影响:早年坎坷的经历,让他怀有一颗拯救乡民的心。   

  点评:不管他的“乌托邦梦想”结果如何,他为群众做出的努力值得尊敬。

TOP

王石 玉米贩子   

  名片:万科董事长 绰号:立地太岁   

  史前档案:军人出身,1984年下海办企业,1988年企业更名万科。   

  报载:   

  原籍安徽,1951年出生于广西柳州。在新疆做了5年汽车兵,转业后在兰州做了1年的工人。由于其父在柳州铁路局当领导,王石得以进入兰州铁道学院当了工农兵大学生,读给排水专业。毕业后进入广东省经贸委做经济情报研究工作。1984年左右他下海创业,组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1988年更名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风传:   

  其一、王石1980年代初期到深圳发展。令他人吃惊的是,王石的第一桶金是靠做饲料中介商,通过倒卖玉米得来的,这让他赚了300万元;其二、王石用倒玉米赚来的钱开办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经营从日本进口的电器、仪器产品,同时还搞服装厂、手表厂、饮料厂、印刷厂、手饰厂等等。用王石的话来说,“就是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基本万科都涉及到了。”   

  出身影响:军人出身,为人果断,80年代初期即敢于下海,操盘万科也多次表现出敢于决断的气魄。   

  点评:一个大老板,却过着戏剧般的人生。

TOP

孟晓苏 中南海官员   
  名片:中房集团董事长 绰号:双枪将   

  史前档案:官员出身,据说曾担任过万里委员长的秘书。1991年进入中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担任总经理。  

  报载:   

  孟晓苏是共和国同龄人,祖籍山东,出生于苏州,长于北京。1968年中学毕业后,成为北京吉普汽车厂的普通工人。1977年参加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之后的工作历程中,他师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萧灼基,并相继取得了经济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1982年孟晓苏大学毕业后,被选入中宣部新闻局工作,1983年进入国务院工作。1988年起,他先后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局长、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副局长等职务,1991年调往中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担任总经理,从此开始了房地产开发的工作生涯。   

  风传:   

  孟晓苏绝大部分的论文都是从子夜2点之后开始写的,几十年如一日。他在中房集团的写作习惯的形成与中南海的工作经历极为密切,所有文件都自己动手,从不用秘书。10多年来,他撰写和主编了10本房地产业著作,发表了180多篇论文。   

  出身影响: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到商场自然游刃有余。   

  点评:在官场和商场都有如此成就,还能说什么呢?

TOP

[ 李长山 铁匠铺学徒   
  名片:太合环球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 绰号:扑天雕   

  史前档案:官员出身,人生经历非常丰富。   

  报载:   

  李长山1951年生于河北玉田。下过乡,当过农民,做过铁匠铺学徒,当过兵,担任过新闻记者,也做过政府官员。曾任秦皇岛市城建局办公室主任、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资企业管理局局长、秦皇岛市开发区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秦皇岛市开发区科技开发总公司董事长等一系列官职。1992年弃官下海,开始涉足房地产业。1997年加盟太合集团,主持过北京欧陆经典、时代庄园、太合嘉园、太合国际友谊村等多个大型项目的开发与经营。   

  风传:   

  其一、李长山18岁不到,就已经成了下乡知青,一个农民要吃的苦,他没少吃一点儿,当时铁匠的工分多,李长山就想办法当了一名铁匠的学徒;其二、1969年,他被送进唐山《劳动日报》举办的一个“土记者学习班”学习。机会加勤奋,使李长山参与采写的文章在《光明日报》的显著位置全文刊出,并引起唐山地区的轰动,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出身影响:官场历练很丰富,让他在房地产界也如鱼得水。   

  点评:人生有很多机会,就看能不能抓住最好的一次。  

TOP

朱孟依 包工头出身   
  名片:合生创展董事局主席 绰号:入云龙   

  史前档案:包工头出身,1992年创办合生创展集团,从此发迹。   

  报载:   

  朱孟依是广东丰顺县人,早在1980年代中前期,20岁出头的他就已成为镇上的一个包工头。朱孟依看到镇上很多人在开商铺,就去找镇政府,表示愿意帮助建设商业街,回报只要业主租金分成。把开发与经营捆绑在一起进行策划,从这开始,朱孟依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原始的地产开发商,这也让他挖到了事业上的第一桶金。朱孟依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来到香港,并顺利获得香港永久居住证,1992年他与张荣芳、陆维玑夫妇一起在香港创办了合生创展集团。   

  风传:   

  其一、朱孟依以低廉价格抢先在当时尚属偏僻的广州天河区购买到大批农田,令合生创展仅土地资产在此后几年即以数倍乃至10倍以上的级别增长。但也有传闻说,这得益于朱与政府的良好关系,预先获知广州新城未来发展的方向;其二、朱孟依做事极其低调,生活也不张扬,几乎不接受记者采访,在网络上能搜索到他的惟一照片,还是因为合生创展在香港上市必须要提供的那张董事局主席照片。   

  出身影响:早年做包工头时,虽然很年轻,但已经具备商业房地产的操盘意识,所以后来成大业只能说是顺理成章。   

  点评:也许哪天朱老板与我们在路上擦肩而过,我们却懵然不知。

TOP

曾伟 早年银行高管   

  名片:棕榈泉国际公寓董事长 绰号:神算子   

  史前档案:银行高层出身,1996年涉足房地产。   

  报载:   

  1988年,学农业经济的曾伟时年26岁,他从四川某国家单位辞职,来到了海南。在海南,他先后在省政府、省人民银行工作过。30岁时候,曾伟已经成为了招商银行总行行长助理,但出乎所有人的意外,一年后,他放弃了这个令人羡慕的职位,决定下海,开始了他从商的生涯。刚开始曾伟做了一家投资银行,但据说他的第一桶金却是1996年涉足房地产时赚取的。不过,直到曾伟开发了北京棕榈泉国际公寓这一高档项目,他才广为业界所知晓。   

  风传:   

  其一、曾伟年轻气盛时的理想是当个县委书记,但他在四川却感到无法施展抱负,也陷入一个人生的低谷,于是他去了海南;其二、他辞官下海后,在美国谈判收购企业时认识了后来的太太妮可———那时妮可已经获得了美国国籍并打算在美国长期居住。据说认识的起因是因为找洗手间,曾伟则一开始就认准了妮可是理想中难得的伴侣。其三、曾伟一心要在公寓里打造出有五星级酒店的大堂,因此他每到国外高档酒店,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电子测量尺蹲下来测量数据,也不怕别人纳闷的目光。   

  出身影响:在四川工作时已经表现出超前的意识,所以他下海;做房地产后,他也抢在多数人之前开发高档公寓。   

  点评:坚持自己的信念,往往会取得成功。

TOP

张雷 一张白纸   
  名片:当代集团总裁

  绰号:铁面孔目   

  史前档案:国家干部出身,1995年起涉足房地产。   

  报载:   

  张雷1962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1989年至1995年任职于某国家保密机关。1995年起先后担任北京中际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北京当代城市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北京当代鸿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北京当代投资集团总裁等职务。近几年被列入福布斯内地百富榜。   

  风传:   

  或许因为下海前任职于某国家保密机关的缘故,张雷早期的传闻极少,几乎没有在各媒体上出现过,那就留下一段空白传闻史吧。   

  出身影响:读法律专业,干保密工作,自然不习惯张扬,所以为人低调。   

  点评:名气与个人资产实力颇不对称,为人低调沉稳。  

TOP

张力 公务员出身   
  名片:富力集团董事长

  绰号:豹子头   

  史前档案:公务员出身,1993年左右和李思廉创立富力集团,从此发迹。   

  报载:   

  张力1973年参加工作,从工人做起,后来在广州郊区二轻局做团委副书记。1986年,张力任花园村酒店总经理。不久又被借调去筹建白云区政府办公楼。这段时间里,张力发现自己做生意的秉赋。于是1988年,张力决定辞去公务员工作。最初他是做装修,后来才和香港人李思廉合作创办富力集团。   

  风传:   

  其一、张力刚开始主要是搞装修,从接小工程起步,断断续续做了5年时间,积累了二三百万元左右;其二、1993年左右,他和李思廉一共投资2000万元,组建了广州天力地产公司,即富力集团的前身,从此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合作。因为资金有限,他们刚开始时候主要以郊区或者城郊结合部地带的楼盘为主,多是廉价的宅基地和市区旧厂房的拆迁地块。   

  出身影响:在做公务员时即发现了做生意的禀赋,做地产时眼光独到。   

  点评:纵观其经历,有点时势造英雄的味道。   

TOP

房超 电厂科长  

  名片:北京国华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绰号:镇三山   

  史前档案:国有企业负责人出身,开发“华贸中心”让他成为地产界焦点人物。   

  报载:   

  房超1955年生,自1979年起,历任山东莱芜发电厂科长、副厂长。曾任北京西单赛特商城董事长、山东鲁能集团公司总经理、山东电力多种产业管理局局长、国家电力公司中兴总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他作为鲁能集团切入地产行业的先锋,开发了西单国际大厦(西单赛特),那独辟蹊径的开发模式给京城地产业带来的启示至今余音未绝,但他真正成为业界焦点似乎应该归功于开发“华贸中心”。   

  风传:   

  任志强谈起当年的搭档房超时回忆:房总在跟我们第一次合作的时候,工资很低,就因为当时鲁能是按照国有企业的方法来进行管理的。他那个时候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后来也就是一两千块钱,非常非常低的。我们作为股东,提议要给他们的经营成果给予奖励,实际上他们也没有敢拿这奖励的几万块钱。  

  出身影响:国企大老总出身,办事大气,有魄力,敢于挑战国贸。   

  点评:被称为CBD黑马,但事实上房超也算是地产界的老一辈人物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