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建筑系惨淡的就业状况-转载

两年前德国就出现了建筑系毕业=失业的状况,很多建筑系毕业生把目标转向了海外……据德国建筑设计师协会统计,德国建筑师的失业比例几乎达到10%,这一数字还是保守估计,那些没有工作的建筑系毕业生和没有工作的自由建筑师没有被计算在10%内。同时,大学毕业后开始就业的最初五年时间内,年薪很少能达到3万欧元。从事建筑设计十年以上的设计师的年薪也才可能达到4万欧元。自两年前,德国就出现了建筑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但是现在这种状况却没有丝毫的改善。即使手持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也无济于事,而且连那些优秀毕业生都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一份有固定薪水的工作。因为几乎所有的建筑公司都停止招聘新员工或者进行裁员;很多公司都宁愿不断的更换招聘实习生的方式来代替固定员工,因为这样就只需支付很少的报酬或者不支付任何报酬,关门的设计所也不在少数。在德国,建筑系学生只有在实习长达两三年之后才有可能成为正式的建筑设计师。而只有正式的建筑设计师才有资格递交设计申请,否者即使自己设计的作品也不能署名,只能充当绘图员。据专家表示,德国建筑系毕业生数量过多,但德国建筑业却一片萧条。供大于求,建筑系毕业生就业自然就难。而且,近年来德国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数量并没有土木工程减少得那么快。因此,德国建筑设计师协会提出,应该尽快削减该专业的招生数量。 图林根建筑设计师协会主席施图贝(HartmutStube)指出,自90年代以来,德国建筑业的营业额共下跌了35%,因此寄希望于德国建筑业出现第二春已经不可能了。因此德国对建筑设计师的需求也不会再增长。像图林根地区每年只能聘用不超过10%的建筑系毕业生。而仅魏玛建筑大学每年就有二三百名的建筑毕业生。而且,许多高中生在申请学位的时候只是被建筑设计师这一看似颇具魅力的职业所吸引,却视其糟糕的就业前景于不顾。这些都是导致建筑系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的许多建筑系毕业生都选择了去国外找工作。比如,卢森堡没有建筑学这个专业的,所以卢森堡人一般都到德国或者法国去学习建筑。学业完成后,他们又会回到卢森堡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卢森堡,德国的建筑系毕业生就可以找到一份薪水不错而且又能大展拳脚的工作。而在德国,这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欧盟的东扩也给德国的建筑系毕业生带来了不错的机遇。当然,有的人也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和志向而选择了去国外工作,同时也可以积累丰富的国外工作经验。在工作几年之后,他们也可以选择回德国,虽然德国的薪水并不见得就一定比国外优厚,工作机会也并不一定比国外要好。但是东欧不断加入欧盟后,同时也将有大量的廉价建筑绘图员的涌入,将对那些还未有工作经验或者资历的建筑系毕业生的就业雪上加霜。

[ 本帖最后由 amizhi08 于 2008-5-2 23:30 编辑 ]
Share |
Share

五大热门专业的留学生归国就业前景(转载)

作者:佚名    转贴自:成都商报    点击数:1001

  总体而言,留学毕业生回国的就业形势是趋好的。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有38万人出国留学,其中13万人已学成回国,尚有25万余人留在国外学习、工作。目前,中国回国留学人员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进入全国各地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就有近万人,其中90%以上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

  据统计,目前海归就业较为集中的行业包括:

  电讯行业

  因其特殊的行业性质而保持了较高的利润和人员增长态势,加之通信行业的复苏,已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特别是从去年开始,NGN、3G、IPTV等新技术逐渐成熟,从固定电话到手机再到今天的3G,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于在国外学习直接吸纳国际先进技术思潮的“海归”而言,无疑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建筑行业

  近年来,建筑行业在招聘数量上一直稳居前10位。如工民建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建筑师以及房产产会计师等,都急需各类国际化人才。而且,随着建筑、房地产国际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人才能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并了解一些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而这正是海归的长处。

  金融行业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将逐渐对外资开放,随着基金业、证券业、保险业、银行业的服务向多样化和专业化发展,同时外资银行不断进入,合资基金公司逐渐增加,金融人才的短缺将更为明显。特别是对投资银行、资产证券化、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咨询评估、国外商业信贷分析、风险管理的国际化人才产生迫切的新需求。

  物流业

  物流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涵盖了国民经济中的海陆空交通、运输、仓储、采购、供应、配送、流通加工、信息、连锁销售、制造业以及与物流相关的众多行业。加上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越来越多的国际盛会由中国来承办,与国际接轨的物流行业高级人才亦非常缺乏。

  IT业

  尽管国内电子商务发展多年,但在金融信用、网上支付手段等领域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日新月异的IT业界,海外学习先进的理念,成为海归们重要的制胜法宝。特别是目前紧缺的程序测试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这些人才不仅要求要具有宏观把握的能力,还要求具有创新性思维,国外课堂与案例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往往培养出的专业人才更加具备创新能力,这也成为他们被国内IT企业看中的重要一点。

  此外,国内新兴的咨询业、传媒业(广告,媒体,出版社)、网络游戏,也成为海归们施展才华的重要领域。而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国内发达城市,几乎成为所有海归的首先就业区域,而一些不发达的内陆城市却鲜有人问津,海归人才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

所以LS的那位说的“惨淡人生” 也是绝对化了,其实也没那么严重,只要你是选择回国的话,那就是西方暗淡东方亮。

[ 本帖最后由 amizhi08 于 2008-5-4 00:18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