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2 z) Q/ z" f9 i. q
对照一下这两个不同著作中对同一人的记述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更何况两书的记述有交集,可以互相补充,互相联系。 马周别名宾王,清河茌平县人。他幼年失去父母,家境贫寒而爱学习,尤其精通《诗经》、《左传》,但因放荡不羁而不被乡亲尊重。 唐高祖武德年间,曾任博州助教,他却天天喝酒,不把教学当回事。博州刺史达奚恕多次批评他,马周反而扬长而去。到曹州、汴州寻觅工作时,又被浚仪县令崔贤首侮辱,于是激愤之下向长安投奔而去。 他暂住新丰客店时,店主只是热情接待那些商贩而不理睬马周,马周就叫拿来一斗八升酒,一个人悠然自得地喝起来,店主深感惊异。 到了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里。 贞观三年(629),太宗要全体朝臣呈递奏章评论朝政得失。常何是武官,动笔这种事就感到很为难。于是马周就替他撰写了一份奏章,上面陈述有利于朝廷的二十多条建议。太宗看了以后,感到每一条建议都符合自己的心意。 太宗对常何的才能心中有数,这份奏章让他感到大为惊异。经过询问常何回答说:“我没有这个能力,是我家客人马周写的。他经常跟我交谈,每每流露出希望尽忠尽孝的愿望。” 太宗决定当天召见马周,见到马周之前,竟派人催了三四次。马周来后,跟他谈得非常融洽,谈后马上安排他在门下省供职。 贞观六年(632),马周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各项工作都符合太宗旨意。连那位推荐了马周的常何也得到了太宗赏赐的三百匹绢。 马周曾就朝廷各种政策向唐太宗呈递奏疏,这些都在《旧唐书·卷七十四》中详细被引述。由于奏疏篇幅太大,此处实在无法全文照登,只能概述如下。 为了既能满足皇帝对太上皇的孝心,又能同时照顾公务,马周对大安宫(太上皇的住宅)的修缮,对如何探望太上皇事宜都提出过具体建议。 如何处理皇族功臣是个重大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天下不安,皇族本人也会遭难。马周特意上奏提醒太宗,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国家和皇族后代一道福寿绵长。 马周还上奏说明祭祀对国家,对朝廷的重要性。要求太宗亲自举行宗庙的祭祀活动。 马周还上奏说明谨慎用人至关重要性,并指出治理朝政的根本,在于表彰清正廉洁,惩治贪污腐化。 太宗全部采纳了这些意见。不久授予他侍御史头衔,担任朝散大夫职务。 贞观十一年(637),马周又呈奏了一份重要的奏疏,很值得在此作部分的引述。 他说:我考察了以往的各个朝代。从夏朝、商朝到汉朝,占有天下,传承王位,长的八百多年,短的也有四五百年,那都是因为多积功德,广施恩惠,大得民心的缘故。 而从曹魏、晋朝以来,直到北周、隋朝,长的不过五六十年,短的只有二三十年就灭亡了。那是由于创业的君主,没有致力于广施恩惠教化,他们只是保住了自己的帝位,并没有留下足够的恩德,令后辈怀念。因此继位的国君法纪教化就逐渐衰微,只要一个老百姓大喊一声,国家就土崩瓦解了。 如今陛下虽然凭着武功平定了天下,但是积累恩德的时间太短。应设法尊从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方略,广施恩德教化,积累众多恩惠,作为子孙万代立国的根基。怎能只想刑赏教化不出差错,以便保住当今的政权就行了呢?自古以来的圣明君主,虽然按照民情实施教化,根据时势有宽有严,但是自己节约朴素、对百姓施恩布德这两条才是当务之急。做到了这两条,他的万民百姓就会像喜爱日月一样爱戴他,像敬畏雷霆一样敬重他,这就是国运久长不出祸患的保障。 我探讨古往今来的史实发现,只要百姓怨恨背叛,聚集起来闹事,国家没有不很快灭亡的,此时国君即使想改过悔罪,也难以重新看到天下太平。想要抓好刑赏教化,就应该在可以抓好的时候抓好,如果等到事变发生再后悔,就没什么用处了。国君在看前一个朝代的灭亡教训时,只知道那是刑赏教化没有抓好,却看不明白他们在这个方面的失误。因此商纣王耻笑夏桀的灭亡,而周幽王、周厉王也耻笑商纣王的灭亡;隋炀帝大业初年又耻笑北齐、西魏的亡国。我们今天看待隋炀帝,也像隋炀帝看待北齐、西魏。西汉的京房曾对汉元帝说:“我担心后人看待我们,也像我们看待古人。”这话不能不引以为诫。 一国之君,应把百姓作为根本。要使百姓安居乐业,刺史、县令这些地方官吏十分重要。县令很多,不可能全都有德有才,但是如果每个州有一位好刺史,全州百姓就能休养生息。各州刺史全都符合皇上心意,陛下就可以在朝廷无为而治,百姓也不愁不安宁。自古以来郡守、县令都要选拔有德有才的人担任,准备提为宰相的人,必须先派往州郡任职考核,或者从郡守、知府中调进。如今朝廷只注重任免朝臣,对选拔县令、刺史很不重视。州郡刺史多半是武将功臣充任,有的是当京官不称职,才派往地方。那些折冲、果毅一类的将官当中,体质好的先调进朝廷任中郎将,差些的才委任为州官。边远地区,在用人方面更加随意,其中才能胜任职务,凭道德品行被举荐提拔的,不到十分之一。百姓还不安宁的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上疏禀奏之后,太宗称赞了很长时间。不久任命他为给事中,贞观十二年(638),改任中书舍人。 马周机警能辩,善于陈事进言,很会发现问题,一说就准。太宗曾说:“我对马周,一会儿不见就想念他。”中书侍郎岑文本对他亲近的人说:“我多次亲见马君论事辩理,他引经据典,以古证今,抓住要领,避开枝蔓,字句精练,道理确切,一个字不能加,一个字不能减,听来文理并茂,令人忘掉疲倦。战国的苏秦、张仪,西汉的终军、贾谊,应该就是这个样子。不过他像鸢鸟两肩高耸,像火焰满面通红,飞升一定很快,但恐怕不会长寿。” 贞观十五年(641),调任治书侍御史,兼任谏议大夫,又兼检校晋王府长史。晋王立为皇太子时,他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任太子右庶子。贞观十八年(644),提升为中书令,仍旧兼任太子右庶子。马周身兼皇宫、东宫两处职务后,处理政务精细周密,获得了人们的赞扬。 太宗亲征高丽,皇太子在定州担任监军,命令马周和高士廉、刘洎留下辅佐皇太子。太宗回京后,马周以中书令的身份代理吏部尚书。 贞观二十一年(647),任银青光禄大夫。太宗曾御笔亲制飞白体书法赠给马周说: 鸾凤凌云,必资羽翼。
7 u) o* ~0 p% y: k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鸾凤翱翔云天,借助两条翅膀,能托辅佐重任,实是忠臣良相) 马周患糖尿病,整整一年不见好转。当时太宗游幸翠微宫,命令寻找风景秀丽的地方,为马周修建宅第。前去诊病探望的名医中使,络绎不绝,太宗常常命令送御膳给他,亲自为他调药,皇太子亲自前去探望。 马周临去世前,要回他的一大帙书函陈事表章,亲手烧掉,感慨地说:“管仲、晏婴披露国君的过失,追求死后留名后世,我不愿这样做。” 贞观二十二年(648)去世,终年四十八岁。太宗为他举行悼念,追认为幽州都督,安葬在太宗为自己预先修建的昭陵墓地。高宗李治登位后,追认他为尚书右仆射、高唐县公。武则天垂拱年间,在高宗庙里供上马周的灵位配享祭祀。 下面是《神仙拾遗》或《太平广记·卷十九》对马周的记述。 马周是仙界华山素灵宫的一位仙官。唐代李氏将要受命于天取代隋朝时,太上派马周到人世帮助唐朝皇室治理国家。 马周到了人世后,却天天沉缅于饮酒,二十年都默默无闻地混迹于俗人中,完全忘了上天给他的使命。后来竟落魄江湖,饥寒交加,多次向人磕头求助,人人都躲着他。 后来听说袁天纲从四川到陕西来了。据说此人善于看相,马周就去见他,求他看看自己的将来是凶是吉。袁天纲看了马周半天后说:“你的五神已经离你而去,你的生命已危在旦夕了,哪里还有什么相可看哪!” 马周一听大惊失色,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消灾免死,袁天纲说:“你可以从这里一直向东走,会看见一个骑牛的老人。你不要和他说话,跟着他走就行,也许你的病就可以免除了。” 马周按照袁天纲的话,没出城门,果然看见一个骑牛的老头出城,就默默地跟在后面。出城顺着村路走,登上一座大山。马周跟着老人爬上山顶后,老人看见了马周,就下了牛坐在树下,然后说:“太上老君命你下凡辅佐皇室,可是你却成了个酒鬼,混到饥寒交迫的地步。现在你五神已散,正气消尽,已经死在眼前,你还不好好反省悔改吗?” 马周仍然发懵,不知老人说的什么意思。老人接着点化他说:“你本来是天上素灵宫的仙官,现在,华山的仙王派人召你回去。”说罢就领他进了一座宫城,进了好几道宫门,来到大殿前,只见侍卫排列了很多,警戒森严,好像是王宫。老人领他到了大殿的门帘前,有一个官员宣读王命,责备马周有辱使命,让他返回原来的司署,反省自己的错误。 老人和其他几名使者就把马周送到王宫东面一个院子里。来到一座宏伟的房屋前,见门上写着自己的名字。马周用钥匙打开门锁进了屋子,看见屋里的陈设家具和床榻枕席都像是自己近时用过的,想了半天,仍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时突然来了五个人,穿着东、西、南、北、中五方的衣服,一个个身材魁伟。他们对马周说:“我们就是你的‘五脏之神’。你在人世上沉迷于饮酒到处游荡,玷污了你的身子,所以我们就离开你到天宫来了。请你现在闭上眼睛,我们就可以再回到你的五脏中了。” 马周闭上眼睛,立刻觉得心神清爽,大彻大悟,并记起了二十多年以来的事,就像十天前的事一样。 于是他锁上了自己的屋子,再次来到仙王的大殿,叩头谢罪,并向仙王禀报了自己原来的使命,要求再次到人间去。 马周又从天界来到长安,第二天就去拜见袁天纲。袁天纲惊奇地说:“你遇到什么了?你的病已经好了!从现在起,六十天后你将会一天之内晋升多次官职,一百天后你将当上丞相,希望你要珍重自爱啊!” 果然,贞观年间,唐太宗下诏命文武百官贡献治国的良策,马周所献的国策超过了所有的大臣,当天就任命他为拾遗、监察御史(掌察劾百官、巡视州县、祭祀、监军的官)和里行官(散官的一种,类似清代宫中的“军机处走”)等三个重要官职。 从此马周多次得到重要的任命,并当了好几年中书令(即宰相)。 有一天,一群神仙降临到马周家,对他说:“你辅佐大唐有功,已完成了上天给你的使命,现在可以告退了,东皇太乙命你立刻回天宫,不要在人间停留了。” 第二天,马周没生病就突然死了。皇帝追赏他“忠公”的封号。马周在人间功业卓着,他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弘扬正直的官风,国史中已有传记,这里就不详细记叙了。 从这两份传记可以看出,马周是唐太宗的宰相,同时也是素灵宫的仙官。看似两个极为不同的差事,看似无法共存的阴阳两界,其实演绎的是同一件事,出演的是同一个主角。 历史上经常在上演改朝换代的大戏,实际上的导演确是上天,或者叫神。他决定着谁上谁下。当他定下了下一任的朝廷,他就会安排仙官下凡,以武将战神的面貌帮助新君王争战天下。他也会安排另外的仙官下凡,以文臣谋士面貌帮助新主管理国家社会。哪一次的改朝换代都是如此。 这位唐太宗就是上天定下的新皇上。马周就是安排来到下界帮助唐太宗管理朝廷政事的,任务完成后立即返回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