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横向发展,建立和谐亚洲 [谭中] (2007-04-14)

 现在的国际局势可以用十六个字来形容:“纵向发展、矛盾冲突、距离缩短、民心向和”。事物发展趋势一般总有纵向、横向两大主流。国际形势中的所谓 “纵向”就是各国竞相朝上发展,免不了在国际之间小则摩擦、大则冲突;所谓“横向”就是大家在各自发展时互相步调协调,甚至携手并肩,为打造和谐世界奠基。

  当今纵向发展中出现的三大结果,一是世界超强美国碰壁,二是全球贫富悬殊加大,三是形形色色的“改造世界”运动越来越向既定国际秩序挑战,制造紧张气氛,不时使用恐怖爆炸。这第一结果与第三结果形成对立面。这种对立,既是纵横对立,也是纵横交织,即纵向发展对横向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纵向发展是矛盾根源

  九一一事件后布什政权在全球推行以“杀”促“变”的强权政治,纵向发展登峰造极,也把横向发展带动起来。美国恐怖研究专家、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Radcliffe Institute)院长理查森女士说,美国出兵阿富汗六个月内制造的冤魂超过卡伊达的罪行。美军进驻伊拉克四周年,伊拉克无辜冤魂已经超过九一一事件的百倍,为伊斯兰反美圣战报复积蓄了巨大资本。包括理查森在内的明智美国观察家都认识到布什政权打恐政策彻底失败了。

  布什政权以“杀”促变的强权政治并没有把阿富汗和伊拉克变成真正的“民主国家”。阿富汗的“民选”总统身边是美国军警保护,他不敢去首都以外视察,被人嘲笑为“喀布尔市长”。伊拉克情况更糟。谁都知道,美军从这两国撤走后,那儿的“民主”招牌马上就会被砸。这样看来,美国以“杀”促变究竟变了什么呢?最大的“变”就是把全球的“亲美、崇美、恐美”态度变成“恨美、反美、唾美”。

  布什2000年竞选总统时,把中东反美活动归罪于克林顿政权的软弱,认为美国没有拿出足够的威力来使人害怕。可是今天,布什政权在中东大逞淫威反而把反美分子的恐美心理都扫光了。全球反美势力信心越来越足,美国挨打的被动处境越来越明显。布什变成全球“恨美、反美、唾美”的集中目标。最近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到中东去和布什唱对台戏,是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佩洛西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把布什从美国形象中撵走以减弱全球“恨美、反美、唾美”程度。

  理查森说,法国大革命运动就有许多恐怖集团。世界共产主义革命也进行过许许多多恐怖活动。许多专家从学术上分析,认为“恐怖”是一种弱者反抗强者的非对称对抗手段。理查森说,“恐怖”是一种带象征性的发言权。所有这些都说明当今世界纵向发展是矛盾冲突根源,必须改变潮流。布什政权到国外搞“政权改变”结果使得反美圣战的“改革性”运动变本加厉,这一正一反的“变”所葬送的无辜生命空前未有。美国本身也尝到苦头。

  说也奇怪,19世纪以来纵向发展最剧烈、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现在倒成了横向发展的急先锋与典范。我一直认为欧洲的发展是孔子 “齐一变至于鲁”(从霸道进化到王道)的典型例证。无论是德国对历史错误的正视与日本在这上面的执迷不悟的鲜明对照也好,或是欧洲舆论对中国崛起、对文明冲突、对中东问题比美国人开明进步也好,都说明欧洲已经走在时代新潮流的最前列。亚洲在这方面还落后一大截。

要提倡亚洲团结

  亚洲正处在纵向发展的高潮。这一现象既可喜、又可忧。如果亚洲变成19世纪的欧洲,将会是人类最大的忧患。作为带头羊的中国决不要“东施效颦”向美国看齐。一则世界上出了一个美国已经后患无穷了,二则美国崛起之路已山穷水尽,中国紧跟上去会变得焦头烂额。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鋒认为亚洲的大国关系仍处于“不稳定多极均势”,既沒有滑落到不稳定的多极制衡,也难效法欧盟模式。我认为这是单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问题,如果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发扬“世界大同”的文明传统,中印结成CHINDIA(中印大同)式的横向伙伴关系,亚洲将会与欧洲并驾齐驱,甚至超前实现“和谐世界”。

  毋庸讳言,打造和谐世界的责任已经落到中国头上,是“天降大任”于中国,这是因为:中国绝不能在一个纵向发展、矛盾冲突的世界安稳生存的。中国带头推动横向发展,首先就是为了本身利益。中国目前面临的形势也可以用十六个字来形容:“树大招风、一失百误、美国慎处、亚洲可靠”。

  所谓“一失百误”,可以从最近美国出现宠物食品导致猫狗死亡而发现中国徐州安营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谷朊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从而禁止该公司产品进口的事件看出。中国当前的国际地位已经到了必须严格质量把关,稍一疏忽就会造成国际不幸事件的地步。换句话说,中国为了本身的生存、繁荣、发展必须一要严格律己,二要推己及人,三要从全世界出发。

  中美关系重要,中国必须处处慎重。同时也要看到中国是亚洲国家,亚洲是中国的靠山。唐宋盛世,文明兴盛,贸易发达,亚洲和谐,全球太平。胡锦涛说过,要建立和谐世界,先要建立“和谐亚洲”。孙中山以后,中国就没人再提倡亚洲大团结,现在是时候了。中国把横向发展的事业推动起来,先使亚洲无极无忧、同心同德,也欢迎欧美来共享太平,那就是“太平洋上太平歌”了。

·作者是从印度退休的学者,现居芝加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