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评战争打出来的诺贝尔和平奖 zt

最近,本人在《浅谈一个千古绝问“西方媒体自由吗?”》一文里,提及“主流媒体对主要问题的态度也基本口径一致”。文稿发表不久,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恰好就决定授予曾任芬兰总统联合国副秘书长的马尔蒂·阿赫蒂萨里2008年诺贝尔和平奖。! _8 P+ r; V& A9 L, W$ F' P
- y' o$ j7 d. M( {" ~$ M/ Q; ~( T1 b
诺贝尔委员会宣布此项决定后,西方政界与主流媒体多一致给与正面评价。然而独立媒体、学术机构、诸多和平研究所却颇有微词。该事例不啻为“主流媒体口径一致”的最好佐证。
: C% X" Y. u- e0 g# }9 n$ M7 f4 @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所提出的理由是,由于“阿赫蒂萨里对纳米比亚问题、印尼亚齐问题和科索沃问题的处理都起到重要作用,为解决国际争端作出的重要努力”。既然如此,为何又有人反对呢?
0 S4 R# U: c7 |( f- ~7 u& F! T9 |首先,诺贝尔和平奖的评审程序应当是,由挪威议会委托专家组推荐若干候选人, 而后进行筛选、决定。然而挪威议会却越俎代庖,自行包办一切,以至于引起人们对其“专业资格”提出怀疑。设想,如果物理、化学、数学等等殊荣,都由挪威议 会说了算,可以想象其结果必然不伦不类。5 R" C) r1 X- s+ D3 }. B; [
其次,诺贝尔和平奖的宗旨在于促进世界和睦相处,削减武力与发展和平运动,然而观察近10年来和平奖的得主,鲜有符合上述条件者。以去年美国前总统戈尔为例,应当获得的顶多是个环保奖,与和平运动则风牛马不相及。人在德国 社区  ?- G; i) @3 Q" m8 g& i* [
至于阿赫蒂萨里,这次获得颁奖的主要原因在于处理科索沃问题“有功”。话说199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没有安理会授权情况下,对前南斯拉夫进行了长达79天的攻击。此际,正是这位阿赫蒂萨里,建议南斯拉夫当局在北约的军事压力下做出让步。嗣后,安理会通过1244号 决议,再次承认南斯拉夫对科索沃拥有领土主权,并可派治安人员维持该地区的社会秩序。此外,还决定解除科索沃解放军(下称“科解”)的武装。然而,实际上 的发展却是,军事占领当局在美国授意下,禁止南斯拉夫治安力量回返科索沃;把美国国务院一度定性为“恐怖主义组织”的“科解”改编为“治安力量”;更严重 的是,放手让“科解”与阿尔巴尼亚族暴民将25万塞尔维亚族居民驱逐出科索沃。2005年, 就在科索沃独立已生米熟饭之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命这位阿赫蒂萨里先生(兼任布什总统的国际事务顾问)前往科索沃“寻求解决方案”。于是乎,阿赫蒂萨里 一方面强调塞尔维亚族要对科索沃的乱局担负“集体责任”,一方面跨越自己的职权、违背安理会的决议、藐视南斯拉夫的领土主权,提出了所谓的“监控下的独 立”方案。本年2月17日,科索沃自治政府就在这“方案”的基础上,正式宣布独立。
: Y' s! E& _+ \# }5 |' D) R就“方案”的性质而言,需要强调的是,联合国只有维护国家主权的义务,而无分裂主权国家的权利。此外,“监控下的独立”方案的提出,绝不是个各当事方协商之下达成的妥协办法,甚至在提出后也无法取得安理会的一致认可。甚至直到今天,科索沃的独立也才只能获得20%的联合国成员国的承认。正是由于该“方案”问题重重,最近联合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即联合国大会将科索沃地位问题移交设于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审理和裁决。
+ Y5 }( ^, ~7 ]有鉴于此,德国卡舍尔大学的“和平研究所”与瑞典“和平与未来跨国研究所”(TFF)便指出,阿赫蒂萨里的“协调工作”并非遵循联合国“以和平手段争取和平”的规范,而是全面支持军事手段所造成的“和平”,由是,触犯了国际法。挪威和平研究所创办人盖同(Johan Galton)则严厉批评阿赫蒂萨里不是去解决冲突,而是提出一个“讨好西方国家的短期办法”。就盖同看来,阿赫蒂萨里总是“毫不犹豫地回避联合国与国际法”。人在德国 社区/ G/ u3 ~# |9 Q( r1 U+ f8 v
阿赫蒂萨里与他的西方后台自然知道自己的理亏之处,因此再三强调科索沃独立方案是个不得构成“先例”的“孤案”。问题是,当前全世界具有民族纠纷的国家不胜枚举,单单就欧洲联盟成员就有1/3国家拒绝承认科索沃独立,更何况最近所发生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间的军事冲突,以至于克什米尔冲突的激化,也深受科索沃问题的影响与催化。csuchen.de4 e' K5 ~$ U1 D0 W; y! [* l; e
评论界对阿赫蒂萨里的微词不仅仅反映在科索沃问题上。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之前,他也支持美国所提出的“人道主义干涉”的宣传。这时,阿赫蒂萨里完全忽略的是,萨达姆疯狂杀人期间也正是美国政府毫无保留地支持伊拉克政府的时期。
" \- ^  d8 k- k1 \人在德国 社区阿赫蒂萨里讨好西方国家的方式不止限于回避联合国与国际法,最为严重的是,对科索沃内部的实际发展视而不见。; G$ }0 t& f  X$ x, o! d2 x2 ^
人在德国 社区+ j, K1 ?: d6 I- ]2 }
90年代初,中亚国家纷纷独立,其丰盛自然资源便成为国际竞争的目标。早于1993、94年,俄罗斯便与保加利亚、希腊签订了铺设“保希油管”(Bungas)的协定,意图将中亚运至黑海的石油与天然气,直接通过保加利亚与希腊两国铺设的油管,输送至地中海。如此,既可回避土耳其博士普鲁斯海峡的战略瓶颈,又可打破该海峡对油轮不得超过15万吨位的限制(目前大油轮多在25万吨位以上),更可减少政治风险,在俄罗斯与西欧间的传统油管之外,开辟一条新的通道。0 q4 x+ P- U7 C+ u/ m4 L4 |/ e
与此同时,美国为减少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同时为了减少中西欧对俄罗斯资源的依赖,除了积极投资、开发里海巴库地区的石油(铺设自阿塞拜疆通往、格鲁吉亚的油管,以继续运输至土耳其东北海港)之外,也从1996年起,与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一道,进行开辟“东、西第8号走廊”(此地“东”指“中亚”。该走廊命名为“阿马保油道”,AMBO。施工范围包括铁路、石油、油气管道、电信管道等等)的可行性研究,并计划于本年底正式开工(预计2011年结束)。为排除此“能源安全策略”的战略障碍,最好的办法便是协助科索沃地区的独立,并于1999年轰炸南斯拉夫期间,迅速地在科索沃东南部临界马其顿的邬烈舍维奇(Uresevic)地区,建立一个越战结束以来的最大海外军事基地(Bondsteel)。如今,该基地不仅驻扎7000多名美军,同时根据美国军方负责人的吐露,早在军事攻击之前,美国当局已开始筹备该基地的建设,而其目标在于“确保该走廊与马其顿的安全”。(见Lenora Foerstel,Global Research,2008年1月刊)。值得顺便一提的是,无论是军事基地的建设,或是8号走廊的施工,均由美国国防部委托Halliburton公司施工与维护,而美国副总统切尼曾于1995至2000年担任该公司的总裁。至于上述俄罗斯所中意的“保希油管”,尽管在诸多竞争方案的评比中,路线最短,造价最低,但基于保加利亚国会内亲美派的反对,施工计划至今遥遥无期。$ m2 q# E: }: d+ H4 L; O; e; s3 w# M7 |
另据联合国麻醉品与犯罪办事处(UNODC)与美国国务院所透露的资料,目前80%贩运至欧洲的海洛因途经科索沃。阿尔巴尼亚、科索沃与马其顿三地的阿族贩毒组织已控制了45至75%的全球毒品(包括古柯与大麻),其势力早已远超过意大利黑手党,最近甚至还直接控制了罗马尼亚的港口。就市场零售价方面,当一公克海洛因在美国、欧洲的售价分别高达170和67美元时,科索沃市场上可轻易以10美元取得。/ t' l, X! z9 S
设于加拿大的全球化研究中心的主笔邱苏多夫斯基教授(Michel Chossudovsky,奥塔瓦大学经济系)自90年代开始便多次为文报道“科解”与科索沃现任总理塔奇(Hashim Thaci,曾建立“Drenica”犯罪组织)参与贩毒、开设私娼的活动;且由于科索沃政府与犯罪集团的关系过于密切,令人无法判断“究竟是犯罪组织控制政府,还是相反”。除此之外,该教授还明文指出美国政府参与贩运阿富汗毒品,并从中获利(参见http://www.globalresearch.ca/index.php?context=va&aid=7996)。
; Y. S' P6 }7 W1 E9 f+ o鉴于以上军事部署、经济考虑,以及科索沃的种种先天不足,其“独立”实际上是 军事上牢受美国控制,而民政上则交付欧洲联盟管理。这种“监控下的独立”与早期殖民地并无实质的不同。这一切因素在阿赫蒂萨里提出其“解决方案”时,尽管 主流媒体不愿多谈,但在学术界与消息灵通的非主流媒体圈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于是乎,令人费解的是,究竟阿赫蒂萨里提出该“解决方案”是得到布什的授意, 还是布什受到这位国际事务顾问的启发?言及此,话题又得回到主流媒体为何交相支持对他颁发和平奖的决定。道理无他,西方主要国家多参与了1999年极不光彩的军事行动。如今即便察觉中了道,却不愿承认错误或提供赔偿,而既然一系列政府都嘴硬,媒体又何敢自讨没趣?    (2008-10-22); _5 O, ~& t% n5 u  r1 Z! L  N$ C
作者為居歐老保釣
2 ^$ C- g" j0 o! s+ n-----     ------     ------
5 O4 Y! I3 f* G/ w$ T6 qhttp://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