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9531
- 威望
- 24343
- 金钱
- 31
- 阅读权限
- 120
- 性别
- 男
- 来自
- 菩提树下 髑髅地头
- 在线时间
- 7412 小时
|
“申遗热”与“毁灭潮”
范今朝
刚过去的6月9日,是中国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围绕“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中国各地都推出了一系列活动,轰轰烈烈,热闹非凡。
的确,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史,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千姿百态的自然面貌,56个民族的绚丽多姿的生存方式,都留下了众多有形或无形的、自然及文化的丰厚遗产。
然而,1949年之后,大陆在经历对遗产认识的曲折过程,一度可称近似疯狂的十年“文革”破坏之后,1979年以来,总的来说,中国政府正在接受国际理念,修正发展目标,在落实抢救措施,完善保护体系等等方面,都已经与国际接轨。
遗产保护的问题所在
但是,在热闹的“申遗”背后,却往往出现一些遗产即将“破坏”、“毁灭”的警告。
早在2003年,就有专家就针对物质性遗产的保护状况,指出“中国现有的28处世界文化遗产应立法加强保护,建立全国性的协调机构,否则新的景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那天,就是其遭受破坏的开始”。
这样的警告,被人戏称为“申来就死”。
不久前,即6月1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也发出这样的警示:“现在,各地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而我们要警惕的却是,这股热潮有可能演变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毁灭”。
专家们担心,各地方政府在有限财力的情况下,对新一轮到来的“非遗”热,可能会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即保护几个重点项目,放弃无数星光点点的文化遗产。 造成问题的原因,当然可以从许多角度来分析;但笔者以为,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在指导思想或意识形态方面,以及与此意识形态相配套的体制架构与治理方式。
中国的遗产保护的曲折历程,可以说与执政党的指导思想的变化紧密相连。1949年以来,大陆官方的指导思想,粗略地说,可以认为经历了这样的三个阶段,即:阶级斗争—经济优先—社会和谐。
和谐共存才能生生不息
前面两个阶段,情况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近20余年来,为了追求经济的迅速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不仅直接导致了自然遗产受到破坏,一些文化遗产也难逃风沙进逼、酸雨侵蚀的厄运。
相对而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给中国的遗产保护,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持。
当然,客观地说,这更多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而与之相应的政治体制、管治方式等,还多多少少还沿袭着此前“经济优先”甚至“阶级斗争”思想指导下的体制架构。
所谓“和而不同”,要和谐,就必须要让不同的面貌并存。中央有其政策,但众多遗产,不论是自然的、文化的,都与该地区基层的民众、社区、族群等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宗教信仰等息息相关,甚至融为一体。
因而,也只有充分保障人们自主选择其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自主管理其日常生活和文化、社会活动等的权利,才能真正使得与其紧密相连、互为表里的自然及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持久的传承。
故而,在目前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应该尽可能尊重普通百姓选择自身生活方式的权利,充分发挥地方、社区、族群和社会团体的活力和主动性,文化才得以延续和发展。
同理,如果仅把遗产当作静止不动的、死的文物来保存,或演变成为了粉饰太平的伪民俗的表演,或者为了招揽游客而取媚俗或哗众取宠的形式,那只能算是一种变质的遗产保护,并非长远之计。 我想,政策加上民众的主动性,和谐共存,和谐共生,这才是真正的遗产得以保护的道路,也才是一条生生不息的遗产传承、文化创新和社会发展之路。
·作者在中国浙江大学任教,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