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以上的,都不太喜欢羽毛球。
wsxedc 发表于 2009-6-4 10:40


大宇不是也打得很好嘛。

TOP

RAMZI三兄妹,杜塞应该不会去请他们。原因还是文化认同方面。
杜塞一直都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我们下一代里。十五岁以上的,都不太喜欢羽毛球。
可能是原来羽毛球没有现在这么热闹。十五岁以下的兴趣多些。 ...
wsxedc 发表于 2009-6-4 10:40


其实从女生的角度我很想让杨导也参赛,平时跟本没机会和她打的,多跟她打球可以多学习。

TOP

RAMZI三兄妹,杜塞应该不会去请他们。原因还是文化认同方面。
杜塞一直都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我们下一代里。十五岁以上的,都不太喜欢羽毛球。
可能是原来羽毛球没有现在这么热闹。十五岁以下的兴趣多些。三岁,五岁的都有挥拍的了。
   我们队的彭兆森先生是本次比赛的赞助者之一。他儿子本来是杜塞二队的,可惜被国家队征召去了。
明年如果还是这个节日比赛的话,估计他也会去国家少年队集训的。还得靠我们老头儿们自己了,呵呵。
    我看了JIEJIEDOG的回忆录。杜塞的确是德国华人羽毛球比赛的发源地,发起者。有些规则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李导和杨导上不了场。呵呵。我们平时打球时间很多。和其他城市打着玩后腐败。八卦一下,真的很爽。
我们还参加了德国联赛和一些俱乐部杯赛,都很乐趣。交流友谊,身心健康的目的达到。
   我知道的3年比赛里,新人王就是杨宝和汉堡张了。许多留学生身体素质好,但不能长期打球,肯定不能当大碗了。今年体院的女孩,还没有在双打中胜出曼海姆的伊娜。
   单项赛如果是分组,分级别的话更简单,更容易。找个伴就来了。打的场次都有的拼。A.B.C三组。兼项可能是不好确定,看用计算机和人模拟排下,时间误差应该在15分钟。过去单项赛,大家是因为简单淘汰制,输的没球打,没有兴趣。
   分组可以按今年比赛成绩,顺序安排。前几名的可以往低级别去打。反之则不许。
   组委会也是分组会,大家都知道水平,不会过分计较。
  今年办得好,我觉得是把汉堡和体院的人都请进了组委会。信息交流畅通。

团体赛一定要分组了,我们这些菜鸟也觉得没趣。
分组赛的还有个好处是 每场大家都会尽力,5比0会很少。3比2,3比1.也许还会计算每局小分。不然会过早碰强队。
钦赐配刀着黄马褂赏戴双眼花翎一品大学士尚书房军机处行走轻车都尉世职封三等忠襄伯并赏用紫韁加太子太保衔

TOP

本帖最后由 汉森 于 2009-6-4 10:42 编辑
非常同意!想来的都欢迎,认真学汉语的更欢迎,比如曼联的INA,我听她在场上都说中文的,以前肯定说不出,证明是用心去学了。
单项赛也很好,就是不知道谁愿意承办。
静i 发表于 2009-6-4 09:11


对,没错。卡子可以放宽,但只应对像INA这种充分利用所得到的做人的机会的外援。
河蟹

TOP

我估计同时举办团体赛和个人赛,效果不会很好,一是赛程安排,而是选手体力问题。
倒是可以考虑每年下半年组织一场全德单项赛(类似于世锦赛),各个队伍出几对选手,最后看总积分。

另外,我看从明年开始就明文规定,说中文不是必要条件好了,只要能证明有华人血统就可以参赛。
给多塞一个建议,他们可以把ramzi三兄妹请过来,众所周知,他妈妈是纯正华人,我想只要此三兄妹上场,冠军肯定是多塞的。
顺便我们也在慕尼黑附近找找,比利时以及荷兰找找,打高等级联赛的人才也不少,如果不会说中文的话,还望组委会到时候“例外”一下。

TOP

也祝贺杜塞二队取得第九名的成绩!光总进步很大,卉卉精神可嘉!还有个打男单的小朋友发挥也不错。

TOP

不客套感谢CCTV,各单位了。 大家比赛都好。 我也没拿金像奖。
   明年团体赛的队员资格,能否改改。我觉得只要和中国人有关的黄种人都可以来比赛。
只要别人喜欢和中国人在一起比赛,我就觉得好。
wsxedc 发表于 2009-6-4 00:45

非常同意!想来的都欢迎,认真学汉语的更欢迎,比如曼联的INA,我听她在场上都说中文的,以前肯定说不出,证明是用心去学了。
单项赛也很好,就是不知道谁愿意承办。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