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明星演绎下的中国服饰文化

赵雅芝的气质与中国旗袍传统而温婉的特质吻合,所以她既能胜任《京华烟云》中的大家闺秀姚木兰,也把《上海滩》中温柔可爱的冯程程演绎得令人过目来忘,这旗袍,与她的配合可称天衣无缝
Share |
Share

这个兰心慧质的女子被称为“玉女宗师”,不但外型温柔斯文,更画得一笔好画,作品入围过首届“中国水彩人物画展”。宜古宜今的周慧敏本质上也许更接近旗袍——柔软的缎面上那一针一线都是*一颗慧心和一双巧手才绣出的最精致迷人的纹样

TOP

“王子挑选宠儿,外套寻找它的模特儿”,到底是外套选择了最合眼的模特儿,还是模特儿给了外套醉人的风情和灵魂?旗袍的全盛时代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当旗袍遇到张曼玉,六十年代的香港恍惚之间移了魂,旗袍的“花样年华”在另一个时空再度绽放成妩媚的烟火。

TOP

在许多关于老上海风情的文字里,总能看到木地板、老藤椅、即使在盛夏也穿得一丝不苟的长旗袍和尼龙丝袜……把肚兜当礼服穿的北方女郎章子怡是否能在《茉莉花开》里找到海派时髦的神韵?

TOP

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上海,女人们流行用火钳在头发上夹出一卷一卷的波浪,老诗人倪海曙忍不住写诗揶揄“生活的残酷难道没有受够,还用烙铁装饰没脑子的头?” 受够了被人叫“花瓶”,李嘉欣想在《画魂》里当个有脑子有内容的女人,然而,哪怕旗袍素净得没有一点花样,到底还是不大像1928年在上海美专教书的那个女画家——潘玉良并没有李嘉欣这种素衣白袍也难掩的美丽。

TOP

旗袍的正宗格调要么是工笔重彩要么是白描,面料与花色千变万化但一定华贵却不失含蓄,妩媚而不失典雅。巩俐身上这种俗艳的大红大绿,以前只能当土坑上搓揉的被面,做礼服固然夸张太甚,拿来当窗帘都会招人笑话,可是,年画比文人画更对观光客胃口,穿给洋鬼子看的就管不得东方的含蓄了——反正《红楼梦》有几个洋人看得懂?

TOP

人人都说她是“玉女”,但她说“我从15岁开始就抽烟喝酒。我不想骗人,也从来没说过自己是玉女,更不介意人家怎么看我。”这个时代“玉女”不再是唯一的流行,一如张柏芝身上的旗袍虽然有着淡雅的色调与花样,可是裙摆却短到膝上数公分,这份叛逆真是掩饰不住——她亦不屑掩饰。

TOP

很多西方人搞不清中国人和 .人、越南人的区别,设计师眼里的中国美人其实常常长的是越南女人的脸孔、化着诡异的 .艺伎妆……拿透明纱布当旗袍面料的是他们、拿原属亵衣的肚兜当外套的是他们、把模特的脸蛋抹得像猴子屁股的也是他们,舒淇的红眼妆配旗袍也只有他们才会认为是中国味道——在地道的中国人眼里,又不是唱大戏,像哭肿的红眼美在哪里

TOP

黑色天鹅绒的旗袍太老成,小女孩是不能穿的。但伊能静已不再是那个唱《十九岁的最后一天》的小女孩了,她的笔也不再只写青春的笑与泪,这袭高贵但沉重的黑色她终于能举重若轻。

TOP

旗袍穿在洋派的李玟身上,如果不是那个小立领,已不大容易认得出是旗袍,但是,在奥斯卡颁奖礼上演唱,中国女星不穿旗袍又穿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