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并推荐--------两种改革,两条道路,两种命运
两种改革,两条道路,两种命运
黎阳
2004.8.
中国人面临着两种改革,两条道路,两种命运。
一种是图强国的真改革,一种是谋私利的假改革。
真改革的一切是为了把中国的事情办好,追求的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和民族利益的最大化;道路:良性竞争、共同富裕,国泰民安;口号:中国全面现代化。命运:中华崛起。
假改革的一切是为了让自称改革者的人自己发财,追求的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道路:贪污腐败,恶性竞争,假公济私,损人利己;口号:全力建小康。命运:中国崩溃。
真改革只有一个目标:中华崛起。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从鸦片战争起已经尝够了因落后而挨打的滋味,在今天“全球化”的“超限战”的许多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也仍然因落后而不断以不同方式在挨打。中国要扭转局面不再挨打就必须急起直追,迎头赶上。只要不比别人先进,就不能保证中国不再挨打。因此中国需要的先进是不亚与别人的先进。这样的先进买不来也仿不来,只能靠中国人自己创造。为此就必须革除一切不利于这种创造的东西,建立有利于这种创造的良性竞争环境,就必须保持社会安定,人民团结,决不允许再变成一盘散沙。要创造良性竞争环境就必须打击导致恶性竞争的一切腐败。要保持社会安定、人民团结就必须走共同富裕之路,就必须防止社会贫富剧烈分化,就不允许国家经济命脉控制在代表少数人利益的人手里。因此改革必须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必须能富民强国,必须有建设性,必须能实实在在地为全国绝大多数人谋福利,能真正提高中华民族整个民族的生存竞争能力,能确保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假改革只有一个目标:营私发迹;只有一个原则:不择手段;只有一个途径:诈骗;只需要一种环境:腐败。就是说,假改革纯粹是一场骗子式的“改革”。跟一切骗子一样,“改革”骗子们只关心能否诈骗得逞,能否及时脱身,能否保住赃物,根本就不在乎受害人的死活,即使坑得人民破产,国家崩溃,他们也决不会有丝毫犹豫。
改革有真假吗?有。只要是人类社会里的事,有真必有假,有实必有虚。任何东西只要受欢迎,一定有人试图仿冒出来以假乱真。中国尤其盛产造假天才,假酒假药假钞票自不待言,假精英假专家假学者也早已泛滥成灾。虽然这些人的文凭未必全是假的,但只要顶了个专家的招牌、利用公众的信任损人利己,那就是骗子。“下三滥”的痞子骗子是骗子,“上九流”的学者骗子照样是骗子。不管是“满腹经伦”还是“目不识丁”,不管是“道貌岸然”还是“贼眉鼠眼”,不管是“温文尔雅”还是“满脸横肉”,不管是“白领”还是“蓝领”,不管是当大官的还是摆地摊的,不管是专家还是流氓,只要行骗,那就是骗子,本质一样。就象“野鸡”、“三陪”、“二奶”,虽然名称有别,包装不同,标价各异,但都属于卖肉生涯,其交易的本质没什么区别。有些中国人往往有种错觉,老以为骗子都属于低层次、小范围。这种观念实在太落伍。中国的骗子们早就 “与时俱进”地提前实现了现代化。既然造假专家们连假香油、假粉丝这种小打小闹的便宜都不放过,那怎么能想象人家能白白放过“改革开放”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呢?怎么能指望人家不利用这种社会变动的大好时机大发横财呢?怎么能相信形形色色的骗子们不弄出个假改革来偷梁换柱、浑水摸鱼呢?阿Q闹“革命”为的是顺手牵羊再调戏小尼姑;骗子闹“改革”为的是当窃国大盗。别看如今似乎万众一心几乎人人言必称“改革”,实际现实社会客观存在的“改革”照样有真有假,其真实含义完全不同。假“改革”者,“改革”是假,谋私是真,以“改革”为名假公济私,损人利己。口头上为国为民,实际上祸国殃民。
“‘建设小康社会’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就自然富强了。因此‘全力建小康’和‘中华崛起’是一回事,并不矛盾。”
这是充满了假设、天真和主观臆断的逻辑。什么是“小康”?“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算不算“小康”?鸦片战争前中国的GDP在世界上排名是前多少位,算不算“小康”?甲午战争前中国的人均GDP比日本差不多,算不算“小康”?如果不算,那什么才算?如果算,那中国早就“小康”过了,真正要害的问题不是如何建“小康”,而是近代中国为什么丢了“小康”,殓何避免今后再丢。否则即使建成了“小康”也保不住,还会再丢掉。如此循环往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再说,“生活水平”也有相对性,并不一定能真正说明问题的各个方面。有人家财殷实,但深谋远虑,未雨绸缪,小心积累,丰不忘灾,照常粗茶淡饭。单看其实际享受到的生活水平也许远不如一个欠了一屁股债还到处借钱大吃大喝的破落户的飘零子弟。能因此说前者穷后者阔吗?当然,只要后者还能有人信、有人借地挨一天,就还能以阔少的身份混一天日子,就还能继续给人以“生活水平高”的假象。但假象毕竟是假象,天下也没有多少人那么容易一辈子当冤大头,永远肉包子打狗。一旦告贷无路,债主登门,假冒的“小康”就只好任人摆布,乖乖听安排,否则就只好身败名裂。过去中国长期被封锁,想对外开放也开放不成。面对重重包围,为了备战备荒中国不得不提高积累率,能用于生活分配的自然所剩不多。这的确很寒酸。但另一方面则是既无外债又无内债,一切家当百分之百实实在在全是自己的,谁也管不着,用不着怕任何人逼债要挟。只要通过真正的改革开放促进良性竞争,必要时适当借贷加快建设性项目的进度,发展下去迟早不亚于世界上任何先进国家。相形之下,那种把祖宗家产子孙环境一古脑当光毁净、用借来的钱混日子,靠借来的机器照借来的图纸用借来的材料加工成廉价产品求人赏脸收购、整天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生怕人家一不高兴翻脸就能断了自己的生计的“小康”,虽然可能风光一时,但终究是如履薄冰,朝不保夕,身不由己,说垮就垮了。借来的财富不是真财富。自己能用的钱才是自己的,不能用的钱再多等于没有。靠借贷来风光的“财主”跟银行的出纳、库房的保管等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替别人看管财产而已。因此看“生活水平”要看实质,看根本,看长远,而不是光看昙花一现,更不是看驴粪蛋子表面光。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口号本身并没有错,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全面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还说得通。但把“小康社会”当成唯一的战略目标,鼓吹“全力建小康”就错了。因为这样的战略不能解释中国近代从辉煌到沉沦的根本原因,也不能让中国避免上述历史复辙。况且“小康社会”是一个没有严格客观检验标准的概念,可以任人发挥。算不算“小康”可以随便弄一堆数字来糊弄人,更容易做手脚。即使绝大多数人一贫如洗,只要几个“专家”、“精英”跑出来搬出GDP之类名词术语七拐八绕一番,把几个富可敌国的巨富收入列入统计数字一平均,仍然可以随时“证明”现在就是“小康”。把“建设小康”当目标再把它跟GDP挂上钩就等于把GDP演变成了追求目标,把整个国家的努力方向全改了,而且是引入歧途。GDP是指标而非目标,而且是只供参考、不能单独说明问题的一项指标。GDP不等于生产力,单纯的生产力也不意味着国家的实力。沙特阿拉伯的人均GDP很高,能因此说其生产力高吗?鸦片战争时中国的GDP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生产力也不能算低。宋金、宋元、明清对抗时双方的GDP和生产力更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结果呢?片面追求GDP是玩弄数字游戏。卖苦力、卖祖宗、卖子孙、卖环境、卖主权、卖大炕,甚至打堵吃狗屎赢它一笔都可以说增加了GDP,这能算是“先进生产 力”吗?能让中国不再挨打吗?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尖端核心技术根本不会是商品,进不了流通领域,帐面上对GDP贡献为零。如果把GDP当追求目标,那岂不是该把这些东西都一刀砍掉吗?这恰恰正是假改革者玩弄GDP数字游戏要得出的结论:辛辛苦苦搞发明创造不如去当大款,当明星,当三陪,当讼棍,因为后者创造的GDP高。“全力建小康”必定陷入一场任凭几个“精英”故弄玄虚、信口开河、自欺欺人的混乱状态,结果欲求小康而不可得。而“全面现代化”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是不是现代化了自己说了不算,必须跟整个世界的先进水平相比,必须接受严格的客观检验,是骡子是马当众牵出来骝骝,休想弄虚作假。一旦实现了现代化,成果之一是整个社会的富裕,岂止区区“小康社会”而已。总之一个极易逃避实践检验,一个必须接受实践检验;一个容易弄虚作假,一个只能货真价实;一个不能避免重蹈覆辙,一个真正汲取历史教训。这两个口号实际是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把战略目标从“国家现代化”变成“个人奔小康”,实际是“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用一点甜头换取大家从此只顾自己眼前利益,悄悄把“国有资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换成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在思想上把“无产阶级先锋队”变成了“资产阶级先锋队”,为大规模损公肥私造好了舆论和必要条件。
“国有企业是平均主义大锅饭,不可能调动生产积极性,只有私有化才有竞争,才能调动生产积极性,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何以见得中国搞了私有化就一定能变成又一个美国日本欧洲,而不会变成又一个类似非洲、拉丁美洲某些“失败国家”那样的烂摊子?那些国家不也搞了私有化吗?赶上美国日本欧洲了吗?鸦片战争时的中国不是公有制吧?保佑了中国从当时GDP名列世界前茅的大国沦为半殖民地了吗?1949年以前的中国不一直都既私有化又对外开放吗?结果呢?别说崛起了,两次世界大战都属于战胜国却两次都丧权辱国。同是私有化,不同的国家命运处境大不相同。世界上那么多国家是私有化,但有几个美国,几个日本,几个欧洲?大多数私有化国家的实际处境究竟如何?同是“私有化”,私有化跟私有化大不一样。为什么?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大规模工业进程,需要和平条件,需要良性竞争环境,需要大规模的社会协作,需要种种有利的内外因素的恰当配合,尤其需要首先建立若干达到一定规模、生命力顽强的先进技术产业骨干集团为支撑。没有这样的骨干力量,势单力薄的小企业即使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也成不了气候,影响不了全局。特别一些尖端技术产业,必须有雄厚的资金和基础研究力量,经得起研制周期长的消耗,至少得到本国市场的扶持,才有可能真正在世界先进行列占一席之地。这样苛刻的条件不是任何国家(即便是私有化国家)都能满足的。处于已经落后地位的国家就更难满足。已经领先的国家要保住自己的优势地位,要尽一切可能阻止后来的竞争者,要想方设法把尖端技术领域里新的竞争者消灭在摇篮状态。在全球化条件下这并不难办到。曾有许多竞争者的产品足以挑战微软公司,但最后都给干掉了。微软的法宝无非是一整二逼三收购,要么利用技术垄断地位故意设定参数让对手产品不容易兼容,要么利用自己雄厚的财政力量搞出自己同类产品免费赠送逼得对手降价降得无利可图以至于破产,要么干脆把竞争公司买下来。既然是私有化,私有企业的最高原则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当面临一方面是微软开出的优惠条件,一方面是冒以卵击石跟微软硬拼失败本利无归的风险,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最高原则的私有企业主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可想而知。即使企业主本人不干,但其合作伙伴和技术骨干却未必肯违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未必不被人高薪挖走。在个人利益最大化为最高原则的私有化体系中,这种情况司空见惯,无法避免。中国更不例外。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可以大力支持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却决不会真正支持中国全面现代化。对他们而言,中国的“小康社会” 意味着市场和利润,而中国的“全面现代化”则意味着新的竞争对手。如果中国走世界先进国家走过的发展老路,靠私有化让私人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慢慢发展扩大来建设尖端技术骨干力量,肯定全部夭折。即便是良性竞争条件下,刚刚诞生的婴儿状态的这种企业也无论如何对付不了财大气粗实力雄厚的外国企业的全面围剿,肯定遵循市场经济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的规则被人一扫而空。(“精英”们总嘲笑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是用血肉之躯硬拼洋枪洋炮的以卵击石的“义和团”式的愚蠢,但鼓吹私有化时却告诉中国人可以靠萌芽状态的弱小私有企业去硬拼强大的外国财团来实现高技术的现代化。不知这又算什么样的愚蠢?如果是蓄意把中国的核心技术产业分化瓦解到散兵游勇、单打独斗、自卫能力薄弱的小私有企业中去以便让实力雄厚的外国资本各个击破、悉数消灭、一网打尽,那只能说是阴险毒辣,借刀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