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源的父母向全国人民谢罪

最新消息,王千源的父母向全国人民谢罪,并将动员女儿向全国人民认错和道歉!原谅她吧!她还是一个孩子,相信她一定能认真反省,将来一定是祖国的好女儿!请谩骂的版油收回所有的侮辱性言语。阿杜首先向王千源的父母道歉,对不起了!
---------------------------------
关心王千源事件的全国网友及各国爱国学生和华侨:
   
您们好!
今天我的心情异常沉重给各位替年幼无知的爱女王千源同学给大家真诚的道歉和诚挚的谢罪!
11日知道王千源的事情到现在,我和她的母亲异常关注,也搜索到全国各网站的报道并且看了大部分的相关论坛言论,当看到广大爱国华侨和留学生为了祖国的荣誉而奋不顾身保卫奥运会火炬能够顺利的传递,我们的眼泪是热泪盈眶,当知道自己的女儿发出不同的声音,并且站到了爱国学生的对立面,我们非常气愤,其中我们的压力无人知晓,我和她的妈妈多次通过互联网同王千源进行了沟通和了解,我们所有的辩白都是苍白无力的,王千源始终是我们的女儿,她现在也想告诉所有的人们:在这个大是大非政治立场面前,的确是错了!
但是她始终是热爱我们的祖国,稍后她会发表个声明,声明自己的立场。
我们谨此替王千源同学向全国人民谢罪!向世界华人谢罪!
请求全国人民原谅她的无知,并且给她改正的机会!

王千源的父亲王德玉
                                     2008
414日晚

他的父母本来就没错!真要认错让那个女的自己来认,否则坚决打倒!

TOP

王千源致中国留学生的公开信
阿杜注:红字部分是王千源信的关键,粉红字是阿杜的简单点评!
我亲爱的各位同胞:
  今日的示威散步已然结束,然余波未平。我就是今天站在两方之中做调停之人,有些逆耳忠言在人前不便多言,如今汝愤气稍停,不得不向你尽述。
(呵呵,作为一名中国国籍的留学生,在反藏独、反分裂的斗争中,把自己放在了第三方做“调停”,合适吗?三年内战,美国人是国共两党的“调停之人”,具体支持谁,大家都清楚)
  今者示威不可谓不雄壮,各位尽兴而归不可谓不快意。然若只知拳脚相加,怒气相向,那是初学者的姿态,也无君子雅量。岂不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恰中了后发制人者的圈套。曹植被逼而赋《七步诗》,至今忧思难忘:“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西藏既乃我国之领土,岂可随意抛弃抑或给予他人!然步步相逼,只会化友为敌,将原本平和的西藏各众逼上梁山,从而背水一战,造成不可收拾的严重冲突。(认为314事件的歹徒与分裂分子是“平和的”,呵呵,不知是故意还是无知)试问西藏与中国和美国孰亲孰远?卧榻之上,岂容他人安睡?亲不记仇,才不致引虎归山,将我们的西藏向外推去,自给别人。(认为应该不要记恨314事件的歹徒与分裂分子,因为是“亲”,不知道314事件中那屈死的18名普通民众是不是“亲”的)我与西藏逾亲,则美与西藏逾远,否则彼必倒戈,则我方身旁插上美之飞地也。
  孙子曰:穷寇莫追。亦言:损刚益柔。老子云:上善若水。战略上,攻心为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成大事者,能忍人之不能忍,方为人所不能为。为中华之崛起,此方为用人之时,我们要有容人之度,容人之量。我不是让你消极等待,而是积极备战,消除怒气,头脑才会清晰,思维才能敏捷,决断才会正确,看清局势,方可从容应对。两个拳师相对,聪明的拳师往往后退一步,让对方露出破绽,然后一招知命。愚蠢的拳师一上来便大施拳脚,使出全部看家本领,反而会被对方摸出门路,为敌牵制。如今我们初来美国,立身未稳,如此头脑发热,意气用事,后果不堪设想。(认为中国留学生公开反对分裂、反对干涉奥运圣火传递是“头脑发热,意气用事”,这是什么道理?)岂不闻“棍棒之下无孝子”,拳头威逼之下,别人的满口应承哪里能是真心?(面对分裂分子的分裂言行和干扰奥运圣火传递的行为,留学生面对面抗争,王同学认为是“棍棒”,这又是什么道理?)因而应该以德治国,以理服人,退避三舍而后发,卧薪尝胆而后能,而非图一时之快,争一朝之胜负。(留学生面对面的对抗分裂分子,难道不是“以理服人”?奇怪!)汉武帝的“有为而治”之初用了一招非常厉害的“无为而治”的“推恩令”,表面上遵从各藩属国的意愿,恩泽四方,实则将大国化为无数无法作为的小国,矛盾自解。(支持分裂面目大暴露!认为中央应该效法汉武帝“推恩”允许西藏成为诸侯国,这样分裂与反分裂的矛盾就化解了。其实,汉武帝的“推恩令”的实际效果是加强了中央集权,把西汉的政策不加分析的用在今天,不但不伦不类,而且说明了知识的浅薄)我们应该努力让道义的天平倾向于自己,把舆论压力留给对手,让他们的拳头打在蜘蛛网上,让其像小丑一般自讨苦吃,何必苦苦相争,反而给自己造成无限烦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对他们的观点不甚了解,其实又何尝完全洞悉己方观点?(是你不了解分裂分子的观点还是别人不了解?314事件难道你不了解吗?)由此可见,在知识领域,我们也没有占据战略上的制高点,并没有比对方高明多少,反而自揭伤疤,在人前落得个不好通融的形象,对树立良好的中国大国风范没有益处。(嗯嗯,分裂分子“高明”,反对分裂,面对面辩论、抗争的中国留学生不“高明”,是因为“形象”“不好通融”,什么逻辑?)自然,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有失公允,但是反顾自己,难道我们的媒体就完全公正,不偏不倚?正因为不了解,所以才要主动沟通,掌握先机,方能克敌制胜。此外,关于讲英语的事,我有一言相劝。语言是重要的沟通工具,技艺高超者,母语外语都能从容应对,主场客场都可打赢,其实依我看,国人不愿讲英语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原则问题,不过是学业不精,不愿在人前露丑,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总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靠的是大智大慧,岂可因噎废食,因小失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西藏与我们唇齿相依,(典型的用语不当,“唇齿相依”用在朝鲜、巴基斯坦合适,这里应该用“血肉相连”四个字)所以关系处理方面应比美国更小心谨慎才是,美国人是要把我们放在炭火上烘烤啊!切莫让其得了便宜还卖乖!杜克乃修身养性之地,愿诸位今后能够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槁朴而震天下,治大国如烹小鲜,成为经世致用的奇才,而非为五斗米而折腰
(乱用名言名句,卖弄文才,殊不知暴露了自己的思想浅薄。反对分裂、反对干涉奥运圣火传递的人难道是为“五斗米折腰?”什么依据?什么逻辑?)
    敬,
  
                         

王千源
                     
二零零八年四月十日写于凌晨 

TOP

王千源语出惊人。她说,政治给她一种快感,政治决策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她“是那么自然地选择了它,并且相信自己已同它紧紧地绑在一起,不可分离”。她的理由是:国家间关系的错综复杂;国际局势的紧张与缓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进展,这些事牵动着她的神经。她说自己不会轻易改变她的理想,因为她相信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而她认为自己是为政治而生,人生百年,既然存在过,就理应轰轰烈烈,成为有益社会的一代俊杰。
于是,王千源有了现在的名字,一个更像政治家的名字,是她自己起的。左右逢源常被形容政治家的玲珑,而她却要千处逢源,于是起了这个“千源”的名字。王千源原先的名字叫王佳妮,那是她农村的爷爷起的,朴实地蕴意着两个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好女孩,第二层意思是更为朴实,王家的妮子。
王千源去美国“考察”后,被美国杜克大学录取,是因为在“政治和民主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 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王千源说她参与政治的强烈愿望打动了杜克大学,在个人介绍中,王千源对国际社会的民主改革做了独到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让学校非常欣赏,并获得了每年4.97万美元的奖学金。
一心想成为一名政治女强人的王千源告诉记者,她的目标是哈佛大学。为了进哈佛大学,王千源曾只身前往举目无亲的美国,去哈佛大学为自己争取面试机会。尽管没有被哈佛录取,王千源表示,到了杜克大学后,她仍有两次转学的机会,可以帮助她实现自己的哈佛梦。
Yahoo: chinapattie@yahoo.com.cn
MSN: qian.yuan.wang@hotmail.com

TOP

原帖由 adler1982 于 2008-4-15 21:50 发表
王千源致中国留学生的公开信
阿杜注:红字部分是王千源信的关键,粉红字是阿杜的简单点评!
我亲爱的各位同胞:
  今日的示威散步已然结束,然余波未平。我就是今天站在两方之中做调停之人,有些逆耳忠言在人 ...

这是高考优秀作文吗?

TOP

她的父母何错之有?
你费那事干嘛,直接上不就行了。

TOP

应试教育害死人呀。。。。
根据摩尔定律,10年以后,你手中的IPOD可以存下45年的视频,一辈子都看不完。

TOP

孩子有错,父母无罪。

TOP

原帖由 adler1982 于 2008-4-15 22:26 发表
孩子有错,父母无罪。

子不教,谁之过?
根据摩尔定律,10年以后,你手中的IPOD可以存下45年的视频,一辈子都看不完。

TOP

政治给它一种快感?!是美国人给它快感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