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毒教父”被起诉谈起zz

从“排毒教父”被起诉谈起

● 张田勘

  被称为台湾“排毒教父”的林光常,四年前以《无毒一身轻》一书及“排毒餐”等掀起养生饮食风潮,风靡中国大陆和台湾。直到今天,他的影响力依然巨大。

  但是,近日台湾一名44岁乳癌患者吕育娴对林光常提起诉讼,称听信他“只要吃我的排毒餐,不必化疗”的说法,导致其延误治疗,病情恶化。而台湾板桥地检署于2007年9月4日将林光常依常业诈欺等罪起诉,并具体求刑七年。

  林光常也于9月7日匆匆回到台北做出“三点公开回应”,其中包括“自己的学历是真的”、“从未要求癌症病人不做化疗”以及指控投诉他的癌症患者吕育娴向他“恐吓取财”。

  尽管林光常予以回应,但仍无法逃脱台湾检方的指控。检方称,林光常有学历、专业和产品内容方面的欺骗。比如,宣称自己是医师、教授,向民众推广他的“排毒餐”、“地瓜餐”、“喝好水”、“备长炭”、“瀑布负离子”等声称有疗效的食品,在海内外的知名度颇高。

  

“排毒论”并非定论

  

  在林光常发表声明的同一天,台北县有关方面发出通知,要求出版商即日起将林光常的《无毒一身轻》等四种著作下架回收,否则可以处6万至150万元新台币的罚款。不过,林光常的《无毒一身轻》还在大陆销售,并且卖得不错。

  更不利于林光常的因素依然像发酵面一样迅速膨胀。除吕育娴外,出面指控林光常欺诈的证人中一名25岁少妇林雅惠因癌症晚期不幸于9月7日去世。台湾媒体报道说,林雅惠弥留之际表示,“因为误信偏方,舍弃正统治疗而造成生命垂危,悔不当初”。
撇开林光常的其他涉嫌欺诈内容不谈,仅仅从养生保健的医学内容来看,林光常所宣讲的东西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论,并在业内和学术界激起了阵阵涟渏。其中,有不少是对林光常的排毒疗法不敢苟同,甚至提出严厉批评的。比如,中国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严肃指出,“林光常的理论完全是谬论”,“科学是要讲究证据的,但是林光常的书中,通篇都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支持他的观点。在林光常的说法中,片面夸大了‘毒素’的存在和作用,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有‘毒素’,所有人都需要排毒,这对大众来说,是一种错误的指导。”

  林光常的“排毒论”中许多内容并非是定论,甚至争论非常之大。如他所说,喝牛奶反而导致骨质疏松、吃鸡蛋增加胆固醇等等。坦白地讲,这些问题不知已争论了多少年,需要用更多的事实、更多的试验和研究,以及世界各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饮食来加以验证。但他所举的是一些孤立和极端的例子。如非洲的邦图妇女一生中平均要生10个小孩,用母乳喂养至少10个月以上,可是她们平均钙摄取只有 400毫克,没有人得骨质疏松症。原因是她们没有喝过牛奶。所以得出结论:喝牛奶导致骨质疏松症。

  

错误的指导产生严重后果

    

  但是,过去大量的研究结论却与林光常的结论相反。英国营养学家凯利·绵恩所做的牛奶辅食的对比试验显示,喝牛奶的儿童身高增长超出不喝牛奶的对照组 81.4%。德国联邦牛奶研究所的研究证实,人们每日喝一杯牛奶至少有11种好处,包括增强骨质、增长身高、提高智商等。不仅仅是发达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饮食调查也说明,喝牛奶多的民族不仅体质强壮,而且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较低。

  如果仅限于学术论争倒也罢了,但把争议的内容也用于公众的生活并成为指导性意见,就不只是轻率的问题,而是后果难以设想。目前林光常所受到诉讼就是印证。正如陈君石所言,这样的指导对大众来说是一种错误的指导。错误的指导必然产生严重后果,甚至恶果。尤其是很多没有医学、保健基本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公众,听信林光常的话并按其指导行动,后果极其严重。最为直接的恶果就是让那些身患疾病的人失去科学和有效治疗的机会,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

  另一方面,林光常被起诉也说明了诚实和踏实至关重要。不论有无医学知识或者是否具有医生专业资格,都应该明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道理。更不能做“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的贤者的反面,“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没有金刚钻,不揽磁器活,既是一种专业伦理,又是一种普通伦理。但林光常却反其道而行,对外宣称自己是“美国环球大学东方医学博士”,具有医师、教授资格,以取信于消费者。事实上,美国环球大学并未经台湾地区及美国认可。

  林光常为什么要这么做,当然不好猜测其动机。但无论是为了出名还是获得成果,或者是为了得到承认,都需要扎实的工作和一是一二是二的生活态度。浮躁的年代和浮躁的做法固然可以让人及早出名和及早成功,但这样的成功和出名最多也只是昙花一现,不会长久,甚至反而会身败名裂。
Share |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