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59115
- 威望
- 99720
- 金钱
- 125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女
- 在线时间
- 1719 小时
|
4#
发表于 2004-8-7 08:40
| 只看该作者
反方观点:
理由之一:评“三好”有四大误区
广州市教育实验研究会会长、广州现代教科中心的冯国文老师认为评“三好”走入了四大误区:一、从内容上讲,它带有求全的味道。所谓“三好”,就是要求学生德、智、体三方面都好,有一方面不好都与“三好”无缘。二、评价重点以学习成绩为主。现在很多学校有硬性规定每科必须达到多少分(分数由学校自行确定)才能有资格评“三好”。三、把评比对象集中在了少数人身上。评上“三好”的毕竟是少数人,这就抹杀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不到激励学生发展的初衷,反而很可能产生副作用。四、评选方式重结果轻过程。因此冯老师认为“三好”原本是对学生的一个要求,但现已走向形式,失去了生命力,应该改革。
理由之二:激励功能已经丧失
“学校评出的‘三好学生’,实际上每年都是那么几个人。对他们来讲,获奖已经是无所谓的事了,好像本该如此;而在其他人看来,‘三好学生’的评选则根本与自己无关。这样一来,评选‘三好’应有的激励、示范作用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北陵大街小学的程校长说,他们学校今年已经不评“三好学生”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标兵称号的评选。学生们只要有特长,十大项的校园明星评选都可参加,这比单纯的“三好学生”评选更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理由之三:评选有不公正现象
在一家媒体任职的何女士的儿子上三年级,六个学期中有四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但她还是认为现行的“三好学生”评选应该有所改变。“‘三好学生’评比本身从出发点来讲没有错,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为涉及到各种利益,特别是与升学挂钩后,评选结果就已经不能很好代表其先进性了,不规范,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很普遍。”她建议应多进行一些单项素质先进评定,而且评比制度要更科学,更健全,同时也要取消评先进与升学挂钩的做法。
理由之四:评选重结果不重过程
学生小A年年拿“三好”,这次却意外落选,家长不明就里向老师质问。老师摆出成绩单:“你看,10个名额,你儿子成绩排第11。谁让他就低了0.5分?”家长立刻羞愧难当,回家教训儿子“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广东省教育学会学校德育专业委员会会长陈业彬点明,“三好学生”的变质正是从重结果甚于重过程开始。他认为,“评三好”原该是“创三好”,应该在学期初初评,在每个阶段进行复评,在期末进行总评,同时要有学生的自评、互评和全体教师的综合评定,这个过程重在让学生随时看清自己,随时调整自己,查缺补漏不断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三好”标准才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本意,而非老师拿着成绩单简单地挑选了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