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智统一者可以为师(中科院网站)

爱智统一者可以为师  

科学时报 2008-6-19     作者:刘庆昌


    人类早期的教育是与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处于自为状态,教师实际上就是一切的成人,他们为而不知,或说不知而为,总之,在资格上是不存在什么要求的。学校出现以后,教育就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剥离了出来,教师就不再是一切的,而是具备了一定条件的成人。到了近代社会,学校教育和教育逐渐成为一个概念,寓于生产、生活的教育,只有在广义上才被划入教育的范畴。家庭和社会事实上已经把教育下一代的权力转让或交给了学校,最终是交给了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在思想层面关注教师的资格,在制度层面,也为教师的资格进行务实的思考。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西方师范教育系统逐渐成熟,其所指向的就是教师的资格。制度化的教师教育,为学校培养了巨量的“合格”教师,但我们的教育仍然存在着太多的问题。

    我国现有教师1300多万,从理论上讲,由于他们都取得了各种“教师资格证书”,因而都是合格的。可令人遗憾的是,无数背离教育精神、违反教育规律的事端,也无一不是来自这些“合格”的教师。一纸“教师资格证书”,显然不能真正地解决教师的从业资格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做教师呢?

    孔子讲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杨雄讲过,“师者,人之模范也”;古训则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说法综合起来,实际上反映出社会赋予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教书和育人。教书,就是传授知识,传递文化,为此,教师自然要有高的学;育人,就是要使人成材,材者,须德才兼备,故而教师除了有“高的学”外,还得有“正的身”,此即为“学高身正”。西方教育界素有一个基本的理念:教育就是要让人聪明(smart)和好(good)起来。显然,能使人聪明的教师,必先是聪明的,亦即智的;能使人好的教师,必先是好的,而这个好说到底是一个德问题,又因爱是德的家,就是一个爱字。所以,可以为师的人,就是爱智统一的人。

    实际上,什么样的人可以做教师,还可以从教育自身的性质中推演出来。我们都知道教育从机制上讲就是一个影响过程。什么是教育的影响呢?就是一种干预,一种关怀性的、策略性的干预。人的成长,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种自然,也许是最符合人性的,却不能保证一个人顺利地适应社会和健康、幸福地生活,因而,社会、成人一方,选择了教育这种干预的方式,帮助新一代个体走上社会化和健康发展的道路。在此意义上,教育是社会集体意志的产物。

    从社会、集体的立场出发,干预必定是积极的,然而,实际的干预是由个体完成的,其积极与否就难以定论了。因而,教育的干预,必须明示其内在的善意和关怀,以使自身不会因教育者的疏忽而发生异化。应该说,善意的、关怀性的干预,就算是教育了,从而,一个教师只要有了对学生的关怀情意,就算具备了为师的基本资格。但实际情况远没有这样简单。客观上存在的动机与效果的不一致,要求教育的干预还必须具有策略性,才能保证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性得以顺利实现。如果说善意、关怀可以使“教”蜕变为“教育”,那么,策略则可以使“教育”升华为“好的教育”。教育,作为一种教师对学生积极的干预,它内在的关怀性和策略性,是要通过教师实现的。能够实现教育的关怀性和策略性者,只能是爱智统一的人。

    爱智统一也是教育的精神。用教育的精神关照教师,我们发现,有智无爱者,无心搞教育;有爱无智者,无力搞教育。而做好教育是需要一个教师心力兼备的,要言之,就是要一个教师能够爱智统一,能够“以己爱智,育人爱智”。《说文》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仔细品味,教育的真谛,就是由爱者培育人之善,由智者培育人之智。

    爱者为范。人身上一切好的心与行都属于善,近于德心德行,实际上是通向爱心爱行的。爱是德的最高境界,与教育有血缘的联系。爱之于教育犹如水之于池。无爱的教育,就像无水的池一样失去了生命力。智者为师。真正合格的教育者应是学识高远、智力优异的人。教育塑造人的灵魂,指向人类的本质力量,除了德操的陶冶,就是理性的培育。立足现实,成人成才是教育的理想。成人旨在成德,使人成为爱者;成才旨在成智,使人成为智者。兼具爱智的人就是灵魂完整健全的人,这样的人只能由兼具爱智的人来培育。换言之,教师须是一个爱的智者和智的爱者,他要用自己的爱心唤起学生的德性,用自己的智慧唤起学生的理性。

    (作者为山西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