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与两岸统一

● 阮永松(上海)

  台湾朝野的“入联”、“返联”公投令人不安。尽管台湾每年从大陆赚取数百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尽管中共不断开放台湾农产品登陆,鼓励台湾学生在大陆求学就业,但收效甚微。大陆有如此辽阔的腹地,为什么一个蕞尔小岛不愿意争取发展机会,却有那么多人跟随陈水扁去追求“台独”呢?

  在台湾,从乡长、市长、县长、各级民意代表到最高领导人,都是选举出来的。只要是人民集体反对的,没有领导人敢推动。马英九曾经宣扬两岸“终极统一”,如今为了个人和国民党的生存必须屈服于民意而后退。同样,如果台湾人民义无反顾要与大陆统一,台湾任何领导人都阻挡不住,民进党政客能够一再当选,显然不仅仅是由于两颗子弹,背后还有民意支持。大陆一直声称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可曾细心倾听和研究过台湾的民意呢?

从文化中国到政治中国

  随着国力的提升,大陆挖台湾的邦交国可能越来越得心应手,但这是否能保证台湾的人心就会与大陆走得更近呢?

  1949年以后,中华民国失去了绝大部分土地,但并没有完全灭亡,还剩下台湾。如果说中华民国已经完全灭亡,那不等于承认台湾在1949年之前就不属于中国吗?“中华民国”和青天白日旗早就是台独分子的眼中钉,大陆不务实面对中华民国的局部存在,实际上是在帮台独分子。

  因此,应采取新对策,阶段性不否定对方的存在,以包容的心胸去面对国际场合(例如体育赛场)偶尔出现的青天白日旗。北京不要在战术上与台独分子计较琐事,而应从战略上维护“文化中国”的血脉,吸引台湾人参与建设“经济中国”,长远目标是建设“政治中国”。这个“政治中国”最重要的不在于名称,而在于内涵,她必须是民主、自由、文明的。唯有如此,持有这本护照的中国人,才能昂首挺胸走向世界。

  台湾过去曾经有高达七成的人支持两岸最终统一,如今为什么大部分人不敢理直气壮地大声说统一?过去台湾人为华东水灾、云南地震慷慨解囊,为什么现在对大陆如此疏离?除了李登辉、陈水扁之流的煽动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千岛湖事件的处理方式,有没有值得反省的地方?它是如何成为台湾统独势力消长的转折点的?不对历史冷静分析和反思,就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李登辉“戒急用忍”、陈水扁“积极管理”,目的都是要让两岸永远隔绝,老死不相往来。“戒急用忍”实际上根本没能阻挡台湾工商界大胆西进,因为他们在大陆有利可图。显然,李、扁也未必能绑住台湾民众。如果台湾民众能看到在可见的未来能在大陆参选独立的民意代表、开辟人生新天地,那就可以想象,不可一世的独派很快就会底气不足,而那些羞羞答答的统派势力就会理直气壮。

要让台湾人看到大陆公民的权利

  台湾人民已经跨越了温饱阶段,政治参与和人权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大陆光靠贸易顺差、经济优惠无法打动台湾人。更多台湾人到大陆就业发展,意味着更多人亲眼观察到大陆的状况:媒体有多少言论自由?司法是否透明公正?大陆人参与公共事务、维护权益的状况如何?

  与其苦口婆心地要求台湾当局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不如赋予台湾同胞作为中国人的基本权利。这就是宪法上规定的基本权利——集会、结社、出版、言论自由。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经济成就可圈可点,但政治改革原地踏步。大陆人民基本上没有监督政府的任何权利。众所周知,国家拨款逾百亿支持太湖流域治理污染,不但没有治好,反而出现蓝藻泛滥成灾。环保卫士因为得罪了当地企业和环保部门,竟然遭到法院判刑,说是“公开审判”,却不允许民众旁听。这些事实,台湾人都能看到、听到。

  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会让热血青年、社会精英大显身手。各个政党、团体也踊跃拉拢这样的精英,吸收新鲜血液。只有这样,社会才有活力,国家才有凝聚力。而专制社会总是排挤、打击精英,使真正优秀的人才怀忧丧志、遁入空门,甚至走上偏激或者对抗的道路。

  中国政府正在宣布加大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力度。有几个观察指标:新闻出版法以及官员财产申报法何时出台;如何确保媒体和民众行使监督权而不受打压;独立候选人何时可以依法参加人大代表选举;宗教组织何时可以像台湾佛光山、慈济一样自由传播大爱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何时以公民教育取代政治宣传,等等。所有这些,全世界在看,台湾也在看。

  一个公民,生下来就只有被动接受的权利,而对自己国家的发展没有建议、讨论、质疑和监督的权利,这样的国民是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

勾画渐进民主路线图

  民主决不是给少数权势人物锦上添花,安排他们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那不是发展民主。民主就是人民参与公共事务,对权力进行监督、制衡,人民应该有“知”的权利。

  适时勾画公民社会或者渐进民主发展的路线图,这是大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需要。民主就是约束统治者的权力,保护被统治者的利益。民主对于政府是治理方式,对于人民是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没有民主保障的生活,很难说是一种安全、有尊严的生活。通过近几年的沙斯(SARS)大恐慌、松花江污染、太湖蓝藻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厦门PX项目,中国人对民主权利已有刻骨铭心的感受。

  连蒋介石的曾孙都认为国民党应对过去的白色恐怖道歉,可见台湾人的民主信仰和主体意识已深入人心。随着台湾老一代日渐凋零,年轻一代对中国日渐陌生,加上台独分子的“去中国化”,两岸和平统一的难度将日益增大。民族的利益高于党派利益,大陆已经错过了和平融合的很多时机,现在该是从自己做起的时候了。

·作者是一家翻译公司企业主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曾昭鹏 (2007-10-13)

  台湾电玩好手刘佑辰日前在美国西雅图夺下世界电玩大赛“世界街头赛车3”项目的第三名,站在颁奖台上领奖时兴奋地披上青天白日满地红的中华民国国旗,不料下台后却遭到大陆选手的肢体擦撞和恶言相向。据报道,失控的大陆选手不仅骂出“你们是狗生出来的吗?”等不堪字眼,还辱骂中华民国国旗“是什么烂旗?”,甚至一直硬逼台湾选手表态“你们是不是中国人?”

  消息传回台湾,自然引发一连串的政治效应。在台湾路线成为主流民意的大环境中,进入选举战斗期且每票必争的蓝绿政治人物纷纷出面谴责这样的蛮横行为。

  事实上,发生这样的事件,最高兴的该是执政的民进党政府,因为这一次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再次制造台湾民众对大陆及大陆民众的反感。大陆电玩选手的言行坐实了大陆对台湾的无理打压和跋扈态度。这样“机不可失”的免费文宣,不失为最佳的另类助选方式。

  “有比这样更愚蠢的行为吗?大陆民众太不了解台湾政治,也不能体会台湾民意。”自称没有特定统独立场的台湾朋友无奈地摇头,对大陆方面如此热衷制造反感,感到匪夷所思。

  情绪向来在台湾选举中是十分关键的因素,类似这样具争议性的行为极容易被利用作为政治宣传,借由媒体的力量传播并重复使用、形成刻板印象,在关键时刻也可能让有更重要议题须探讨的选举模糊失焦。

  还记得2003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开会期间,台湾照例提出入会申请遭到拒绝,场外台湾媒体问大陆代表沙祖康:“你听到台湾2300万人的需要吗?”,沙祖康一句:“早就给拒绝了!谁理你们(台湾)!”,经媒体转播传回台湾后,引起台湾民众极大的愤慨。

  沙祖康的反应可谓伤害台湾人感情的最经典例子之一,从此这个烙印在每个台湾人心中的不良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他们对大陆领导人和民众的想象,至今每当讨论大陆如何看待台湾人民,当年的“谁理你们论”间接导致一种深刻的台湾自主意识得到深化。

  从1996年对台湾的军事动作,到2000年时任大陆总理的朱镕基失控的激烈语言警告,两次的台湾总统大选都出现大陆所不愿见到的结果。大陆领导层几年来逐渐学会在态度上有所克制,不直接刺激台湾民意的反弹。

  然而中国崛起的时代变迁,意味着大陆人民如今能够昂首挺胸站在世界的舞台,民族主义情绪也自然十分轻易地在各种场合流露出来,而这种以民族优越感呈现出来的作风正让台湾民众产生深层的焦虑,也同时催生一股容易被别有用心的政客利用的防御心理。

  这样的隔阂真实存在,问题是大陆政府在情况积重难返之前,是否有责任教育、疏导并控制内部对台湾课题的民意基础?如果任由狭隘民族主义滋长,无视培养同理心和台湾民意的演化,明年总统大选无论谁胜出,在民意的压力下,都将面对更窄小而不是更宽广的两岸协商空间。

  任何扩大或加深台湾民众对大陆及大陆人民反感的动作,显然不符合两岸任何一方的利益。长远来说,如果两岸未来的主人翁因为如此而继承一种不健康的对立或仇视心态,两岸的前景只会变得更为黯淡。

  在动态发展的两岸关系中,大陆在军事实力上处于有利位置,但感觉它在赢得台湾民众好感的心理战方面越来越处于下风。“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有什么内涵?它到底是大陆官方的口号,还是上下一心的认知?考验整体大陆社会的除了格调之外,还有它够不够沉稳,够不够自信。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