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国大学生为什么不行?——研讨会的重要性

[tr][/tr]
薛涌:中国大学生为什么不行?

南方周末
  最近,一些关于McKinsey报告的文章在网上流行。主要内容是说,中国大学生英语不行,比不过印度学生。中国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虽然在三百万以上,但是能够胜任外企工作的只有十分之一,而印度四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可以胜任。
   McKinsey是一个独立的国际经济思想库。这个报告,主要是立足于跨国公司的人才需求,并不能作为设计中国教育战略的指针。不过,考虑到中国经济结 构的高度国际化、对外资的严重依赖,该报告给中国的教育乃至中国经济的未来还是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可惜,这一警告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充分注意。其中一个原 因,是有关文章对该报告描述,只强调英语一个因素。于是有人说,英语不是中国人的母语,却是印度的官方语言。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这样的比较,抛开了中国的 国情,未免太荒谬。
  其实,该报告虽然指出中国学生的英语能力是主要的问题,但英语绝不是唯一的因素。大学所学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派不上 用场,恐怕才是要害。从这个角度看,该报告所提出的警告,我在今年“南方周末”上关于“白领危机”的文 章,以及在近着“谁的大学”和“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两书中,都从不同角度提出过,而且作出了初步分 析。因此,我这里不妨以该报告作一个引子,对中国的大学教学进行一番评说。
  国内网上流行的文章,主要是依据“金融时报 ”2005年10月7日的一篇社论,标题是“中国最脆弱的环节:为了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大学需要很大的改进” (China's Weakest Link: For the Sake of Business, Universities Need Big Improvements)。其社论的核心,不是说中国人的母语不是英文,而是强调中国的大学质量太差,特别是受儒家文化中死记硬背的教育传统的影响,不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过分强调对老师不加置疑的尊重。结果,除了顶尖的一层薄薄的精英外,中层的人才奇缺。英语程度不佳和实用技能的缺乏,成为中国学生争不 过印度学生的主要原因。在未来全球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服务业中大量白领的工作外包给印度,但以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状况,中国很难象印度那样抢到这笔生 意。
  我不久前在“新京报”上还撰文指出,英语不好并不是一切。最近“华尔街日报”报 导说,许多外国企业,到中国来不喜欢雇英语流利的海龟,而更喜欢懂得中国市场的本土人才。有的老板甚至大放厥辞,说英语越不好的,甚至完全不会讲英文的人 才,才越值得珍贵。可见,外企并非盯着英语这一项。毕竟人家是在中国作生意。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适合现代企业的人才来。
   最被国内媒体忽视的,还是“金融时报”所强调的儒家文化中死记硬背的教育观念对大学的影响。关于这一点,我在去年对读经运动的批 评中也已经指出来。再看今年人大国学院开学,第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反应就是上课满堂灌,师生之间互动不足。我们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的运动轰轰烈烈,但是,对基本的教学改革,却缺乏必要的公共讨论。比如,美国的大学,特别强调“讨论班” (seminar)。在研究生教育中(主要是文科,理工科课因为实验室的重要因素,不可一概而论),讨论班是主体。我自己在耶鲁硕士、博士读下来,上的全 是讨论班,大课一堂没有上过。本科生的讨论班也非常重要。比如各校不仅有大三讨论班,而且许多还设置新生讨论班。即使是上大课,教授讲完后,学生也要分成 小组,参加由研究生助教主持的讨论班,每个班人数都控制在十几个人。这样保证人人参与讨论。
  在这种讨论班中,老师不过是个主持人,不停 地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的深化。学生死读书不行,因为很少有人问你书上讲了什么。书是大家都看过的,重复书上的内容等于说废话。大家要看的是,你和其他人读 了一样的东西,你能拿出什么新东西来?你有没有批判性的思考能力、指出作者的缺陷?你能否在作者的研究的基础上,再往前走一步,指出深化研究的路径?要知 道,大家读的书,许多是名着,如韦伯等等。匆匆看完,讨论班上去批一通,深化人家一下,这在中国老师看来算什么呢?轻说是强人所难,重说是对学术大师的不 敬,或者是无知的狂妄。毕竟大家还是学生。但美国大学的讨论班上,这是人家对你常规的期待。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你不仅要理解书本,还要汇通其他学科的知 识,挖掘自己的生活经验。一句话,把所有本事都使出来,创造一些别人没有的思想。
  我开始上讨论班,非常紧张。对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张 嘴说话,别被吓住。但常常说话前五分钟,脑子里一片空白;说话后五分钟,脑子又是一片空白。后来才渐渐从一个边缘人物,变成了爱说话的主角之一。这一转折 点,发生在James Scott教授主持的“农业社会”的讨论班上。
  这个讨论班是耶鲁着名的课


[ 本帖最后由 paradoxfishbear 于 2006-8-23 17:34 编辑 ]
一点浩然气

快哉万里风

转贴

[觉悟] 于 2005-11-17 10:34:26 加贴在 经济人俱乐部

其实我们的教育培养的目标,一直是有文化的奴隶,我们培养了大量技术工匠,艺术工匠,体育奖章追逐机,唯独思想是被垄断者垄断着的,我怀疑长此下去,垄断者自己也会失去思考的能力
我们应该容忍错误思想的表达,无论多么荒谬的观点都应该可以公开表达,而同时不应鼓励人们不加思索地接受任何思想,这才是一种飞跃式的进步,一种真正的改革开放。对任何表达自己观点的人来说,被嘲笑与被怀疑都是合理的,正常的
一点浩然气

快哉万里风

TOP

这边的中国学生很少一起讨论学习问题,都是临时有个问题问别人,问完了再也没影儿了。说白了,素质问题。中国人没有把科学当作一种很认真的兴趣和爱好的习惯,更别谈与人分享互相促进了。占的是小便宜,一起吃大亏。

[ 本帖最后由 班超 于 2006-8-21 12:31 编辑 ]

TOP

原帖由 班超 于 2006-8-21 12:27 发表
这边的中国学生很少一起讨论学习问题,都是临时有个问题问别人,问完了再也没影儿了。说白了,素质问题。中国人没有把科学当作一种很认真的兴趣和爱好的习惯,更别谈与人分享互相促进了。占的是小便宜,一起吃大亏。
深有同感!传统文化一直把眼高手低贬得好厉害,然而向苏东坡那样的心胸气概,曹操李鸿章那样的眼界,才实在是珍贵难得。
一点浩然气

快哉万里风

TOP

hehe

不过你举的这几位其实也与评语不相称啊。

TOP

houhou

原帖由 班超 于 2006-8-21 13:54 发表
不过你举的这几位其实也与评语不相称啊。
见仁见智吧。
苏东坡,我欣赏他无与伦比的文学天才和气势。
曹操,雄才大略。
李鸿章,众人皆醉我独醒。
一点浩然气

快哉万里风

TOP

[ZT]

文康: 我在“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一书中,则讨论的更细致一些。我希望读者以中国大学的现实对照一下,看看我们究竟缺少什么。用最简单化的说法,从讨论班出来的学生,到了社会,马上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能够贡献什么别人没有的东西。因为他每天上课就是演习这些技能。上大课满堂灌四年,到了社会上就容易不知所措,因为自己在学校很少主动说过话,很少独立解决过什么问题。老实说,我很难想象,我在讨论班上的几个“优胜记略”,在国内大学的课堂上能够被激发出来。在中国读书,总担心自己没有学问、“不懂”。在美国读书,总担心自己没有思想,没有激发人的能力。在那里一年下来,你发现学到的死知识似乎有限。但整个环境,都在逼着你创造、冒险,走别人没有走的路径。讨论班上,同学竞争非常激烈,争先表现自己的智慧。你讲不出有意思的话,马上就被撂到一边,成为无足轻重的人物。所以,这种环境下出来,个人进取精神必须非常强才行。人家的大学,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在乎你知道什么,但刺激你一刻不停的进取、创造、不论拣起什么都能闹出一番动静来。这是现代社会的精神,也是现代大学的精神。这种精神,和我们从小背书的传统是相反的,对当今中国大学中的整个既得利益集团都是一个挑战。找不到这种精神,中国就不会有一流大学,也很难成为一个世界大国。

[ 本帖最后由 paradoxfishbear 于 2006-8-23 17:27 编辑 ]
一点浩然气

快哉万里风

TOP

这点不敢赞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说是尊崇眼高手低者,才有唯有读书才是出路这样的社会现象。

原帖由 paradoxfishbear 于 2006-8-21 12:39 发表

深有同感!传统文化一直把眼高手低贬得好厉害,然而向苏东坡那样的心胸气概,曹操李鸿章那样的眼界,才实在是珍贵难得。

TOP

原帖由 womai 于 2006-8-23 18:04 发表
这点不敢赞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说是尊崇眼高手低者,才有唯有读书才是出路这样的社会现象。
是,我的表述不够清楚。
就眼高手低来说,因该在当代中国的学术界更明显一些。中国的文化,是谈不上什么科学的传统的。
一点浩然气

快哉万里风

TOP

也觉得研讨会很重要,很多问题不辩不明。
这方面,觉得中国做得还不够,德国的也待改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