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解决我国教育问题

吕静锋:幸福教育——解决我国教育问题
的一剂良方


一、教育中幸福的旁落

从本质上说,教育是要培养人的幸福生活能力,同时它本身也应该是幸福的。但是,反思当今教育会发现,教育已经开始偏离了它的轨道,存在着大量背离幸福的教育现象,教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了自己的本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内容远离学生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对“学生”作这样的解释,“学生就是学会生活。‘生’字的意义是生活或是生存。学生所学的是人生之道。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生,要很好地生活或生存就要学。”杜威曾说过,“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使人们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造成一种境界,使人人在生活过程中学习,这就是学校教育最好的产物。”可见,教育与学生生活的关系紧密相连。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把学生看作一个知识的皮囊,认为只要给学生灌输的知识越多,学生记住的越多,教育就越成功。而丝毫不问这些知识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否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意义。只要这些知识是考试所要考的,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强迫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
相信5.12地震,国人都不会忘记,残垣断壁的房屋,多少条鲜活的生命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所吞噬,从前美丽的村庄不复存在,昔日繁华的县城霎时被摧毁。在地震中,我们记住了地震带来的悲痛,国疡,也感受到了地震带来的人间的温暖,多少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默默掩泪,多少个英雄让我们为之高声赞扬。但是当我们在记住这些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地震所暴露出的问题。在地震中无数条生命被摧毁,也有无数的生命被损伤。暂且我们不去分析是校舍的原因还是什么其它原因,扪心自问,在地震中学生生命的终结或者说学生身体的受伤,难道与我们的教育没有一点点关系吗?当山摇地动的时候,许多学生因缺乏地震的常识,不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或许知道的,也不了解地震的危害性,他们基本都没有进行过规避自然灾害的训练,当灾难来临时惊慌失措,毫无自救的常识。反思下我们这么多年的基础教育,为了考试,为了升学率,许多学校为了给升学的考试科目让路,于是一些不被重视的科目就成了摆设,教师不重视,学生自然也不会重视。或者一些考试的科目里有一些内容是不会考的,教师往往省略掉,然而这些被省略掉的内容可能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虽然素质教育的提出己经多年了,但是在考试的指挥棒下,素质教育虽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仍然扎扎实实。脱离了生活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必定是不会生活的人。以地震中的学生为例,即使学过地理的学生,知道地震,但是在他们的意识里地震只不过像1、2、3一样只是个抽象的符号而已。而对什么地震的危害,地震来了的自救常识知之甚少,这是我们教育的缺陷,而为此我们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二)教育评价泯灭学生个性
我们常常在学校里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学生很听话,很乖,是个好学生,评上三好学生没有问题的”,“这个学生不听话,喜欢捣蛋,不惹人喜欢”。很大程度上说,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就是听话的学生,而那些经常闹事,喜欢反抗家长、教师的,肯定不是好学生。“听话”这个在中国人传统思维中根深蒂固的评价标准本身就是对学生个性的压制,“听话”意味着学生不可以倾听并表达自己的内心的声音,而只能顺从处处充斥着成人标准的声音。这实质上是对学生个性极大的束缚。尽管教育的本意是促使人社会化,然而倘若教育只是一味促使人社会化,它离“有素养公民”的目标也就越来越远。
另一方面,在以知识堆砌起来的围墙里,学生异化为“分数”的奴隶。根据《2011年广东省十城市新一代父母亲子幸福感调研报告》,在《孩子的幸福感》调研问卷“你觉得怎样才幸福”(多选)的选项中发现,有76.19%的孩子选择了“考试成绩好”这个选项,其中,选择此选项的学龄儿童(6岁及以上)的人数高达97.44%。于是,学校成了生产成批统一产品的标准化的工厂,书山题海变成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课堂成为了统一标准教材的集散地,分数成为了教师的法宝,学生作为学习的机器在学校和家庭之间高速运转着,学生完全丧失了自己作为独立自主个体的地位和意识。学生多样的理想、多姿的个性、多彩的生活都被统一的课程、教材、管理模式和标准答案给“统一”掉了,从而单纯地处予一种接受者和被塑造者的客体地位。
换句话说,对学生个性的忽视和泯灭不但会窒息学生的创造性,而且更加会阻断学生幸福之源。学生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生命永恒的价值,终究还是不幸福的人。
(三)学生人格尊严失落
反思一下我们当今的教育,教师折磨残害学生致死的罪行屡屡见诸报,且不说这些令人发指的暴行,单单那些对学生人格的蔑视和心灵的残害又有多少:
据陕西电视台《第一新闻》报道,2011年4月20日,延安的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因为作业没有完成遭到了老师的体罚。语文老师检查学习与评价,学生没写完,老师就拿拖把棍子打他。孩子转学到这所学校还不到一年,但已经被老师打了三次,这次被老师打了之后,孩子就不敢去学校了。
据荆州新闻网报道,2011年5月22日,武钢八中体育老师文老师在一次体育课上,因操场是湿的,所以改在教室里上自习,初一学生华华(化名)和一名男同学发生矛盾,文老师让其去教室外面,华华没有马上起身,于是文老师将他拽了出去,猛搧13个耳光。
据《广州日报》报道,2011年3月4日,在中午1点15分的数学课堂上,因为没交作业,7个孩子先在教室罚站“示众”。七岁的丁俊峰(化名)和另外6位“同犯”的小伙伴被老师郭丽点名起立,在众目睽睽下 “示众”。再挨个儿打手心,七岁的丁俊峰举手欲挡,“啪”一下左脸挨了一记尺子,登时皮破血涌……
教师们一味的关注学生们的成绩而丝毫没有想过孩子的精神感受,即使想了也以一些“我们是为了他们考虑”这样的借口来为自己解脱。这里并不单单指教师的过错,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的理念中就存在着一种把孩子当物看待的物性思维。当孩子的人格尊严在教育中受到漠视、打击时候,无疑他们就会对这种教育充满了敌视和愤恨,他们所获得的体验也肯定不是幸福的体验。
(四)师生人际关系恶化
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总是一味强调考试。老师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而一味地强压学生,以至于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有不少的心理实验统计结果表明,现在学生遇到人生问题时愿意同老师交流的微乎几微。在教师的管、卡、打等的法宝之下,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就像老鼠和猫的关系一样。
再来听一听孩子们的歌声吧,孩子们的歌声是对当前教育弊端的无情控诉: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老师,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
这样的教育很难说是幸福的教育,这样教育下的青少年很难有幸福的感受。

二、教育如何观照幸福
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千百年来无数学者孜孜不倦地探讨着这些问题,然而始终没有统一的定论。康德曾感叹“幸福的概念如此模糊,以至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虽然如此,但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幸福的追求。恩格斯指出:“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无须加以论证的”、“颠扑不破的原则”。然而有很多人在追求幸福的路途中迷失了方向,这其中也包括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师、学生。也许我们可以通过教育点亮其追求幸福道路上的灯光,为其指明寻找幸福的方向。
(一)价值视角
1.  树立“仁爱”、“发展”的办学理念
“仁爱”是一种美好的道德理想,是推动学生追求完美人格的动力,提倡爱人、自爱、奉献,它本身就具有教育的重要意义。当前学校德育对学生提出诚实勇敢、公平正直、艰苦朴素等要求,都是“仁爱”精神的具体体现。这是让幸福走进教育的首要要素。其次,我校力求充分让每一个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发展机遇和共同发展的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得到全面发展。在“仁爱”与“发展”并重的基础之上,才能建立正确的、和谐统一的幸福观,并以此建立和指导学校教育。
2.  构建“幸福教育”的办学方向
教育需要幸福,不能为了“任何不相干的目的而牺牲这种幸福”,个体身上的种种错误的幸福观都需要教育的及时修正,幸福和教育在学校生活中不可分割。可遗憾的是,以学生的幸福为旨向的教育却在实践中背离了其初衷,学生甚至教师都幸福陨落。也许我们无法完全探求不幸福背后潜藏的种种原因,如学校生活的单调、家长的过高期望、自我的个性或者整个教育体制下的目的、内容和评价方式的选择等等,但是,无可否认,在这些种种潜在的或显现的因素背后,隐含着这样的一种思维模式,即工具性思维,从而使幸福感缺失。只有体验到学习生活中个体成长、性格完善,理想实现等的成就感,才能重新唤醒幸福教育。
(二)实践层面
“我列下一个单子,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我在右边写了好多好多,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写的……二十年的回忆中真正感到幸福的时刻屈指可数。我不明白,为什么小学的时候无限盼望中学,曾经以为中学会更加快乐,中学的时候无限盼望大学,曾经以为大学会更快乐……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的最后,充满着难以继续下去的悲哀……”
——这是一个走上不归路的北大学生在网上留下的
1.  着力点: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
为什么本该快乐、幸福的学校生涯却充满了苦涩和不幸,充满了难以为继的悲哀?我们无奈地承认: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幸福。因此,我们认为,幸福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幸福敏感度,提高幸福层次,养成幸福能力的过程,教育如果不是落实在学生幸福能力的培养上,那就只是徒有其形了。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教育主要不是使学生随着教师的教育而“听话”和行动,教育决不只是要发展某种外表的行为模式,而是要在学生心灵中培养起明智及其适宜的意愿来。当代社会的多元化进程、职业教育效果的低迷与中学生自身特点的变化,使教会价值判断迫在眉睫。要达到这一目标,教育就必须把自由还给学生,允许学生选择、尊重学生判断,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经由教师的价值引导负责地去判断,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体验。因此,我校创造性地提出“身心特别健康”的培养目标,在关照生理健康的同时,通过心理讲座、书信互访、网站FAQ、手抄报等形式,适时、积极地引导学生以健康地、积极的心态面对判断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公民行为能力。公民的出现,表示人们形成了一种与自然聚居状态所不同的组织形态,他们有着密切关联的种族群体,共同的礼仪,决策公共事务的规则和程序,从而也是一种更具有团体性人类生活,或者说是人类的政治生活。我们认为,完整的公民行为能力应至少包括互相尊重、宽容、协作互动、分工合作等关键词。因此,我校提出“待人特别有礼”的培养目标,以主题班会、活动、课堂渗透等方式训练与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
再次,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幸福不是空中楼阁,而应该是建立在实践职业能力基础之上的。于是,我校提出了“技能特别过硬”的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证明价值,体验幸福。为获取真理,为实现抱负,为生活的丰富和幸福,我校务实践行工学结合、“六层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拉近和实践的距离,用活生生的实践培养学生改造生活、创造生活的意识。学生利用自身的认知结构,调动情感的、意志的和行为的共同参与,既发展了自我的爱好和对外部世界的兴趣,也通过问题解决体味到了一种因主体性、创造性发挥而拥有的幸福感和愉悦感。
2.  载体:开设幸福课程
对学生进行幸福教育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在各门课的授课过程中渗入幸福教育的内容。这些方法理论上都可以对提高学生的幸福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根据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
这是因为,第一,心理咨询是从病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针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的一种“恢复治疗”,它面对的人群受到限制,况且越是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越是讳疾忌医,常常因为怕被歧视而不肯进行心理咨询,如此一来心理咨询的作用便微乎其微。第二,据调查,大部分中职院校只在第一年开设心理健康课,且偏重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一个人的幸福不只关涉到心理幸福,幸福来自很多方面,比如身体健康、实践活动、人际交往等等,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完成的。第三,在各门课的授课过程中渗入幸福教育的内容,这是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要么因为课程内容太多而无法顾及幸福教育,要么因为对幸福和如何获取幸福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够,对幸福教育无从下手。
如此看来,想要提高学生的幸福感水平,最好的方法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幸福课程进行幸福教育。
目前,我校正在进行幸福课程的设计,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现实的教育似乎并没有真正明白这句话的涵义。在科技理性价值占主导地位的今天,现实的教育只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关注,更准确的来说是缺乏了对生命的关注,价值的关怀,教育从本质上忽视了人的存在,更加远离了学生的幸福生活。因此教育必须彻底的认清自己的使命—以人的生命为对象,关注人的价值,用“仁爱、发展”的理念使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公民行为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主动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真正幸福的人,真正实现幸福教育。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