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谁能为《欧洲宪法》解套

战后出生的欧洲新生代领导人,已经或即将在法德英等主要欧盟国家登上政治权力的巅峰,欧洲正在完成新老领导人的交替csuchen.de: j& |' L: A- `4 h
人在德国 社区/ Z4 J7 ]( C  F9 b' x

- v" W  ?# j4 T3 j& v7 L0 F' q初夏,欧洲政治舞台的热度不断上升:法国新总统萨科齐在爱丽舍宫上任仅数小时即出访柏林,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热烈拥抱,以显示法国“重返欧洲”的决心和法德团结的重要;英国首相布莱尔宣布辞职,布朗入主唐宁街10号已无悬念,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番;两年前夺得总理宝座的德国“铁娘子”默克尔踌躇满志,正为欧盟摆脱目前的困局制订“路线图”,并四处奔走征求意见;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葡萄牙召集部分成员国领导人举行“小型峰会”,为“挽救”欧洲宪法出谋划策,随后又与首次到访欧盟总部的萨科齐会谈。人在德国 社区: R; C2 X& m+ G  t/ ~+ c- l- C
9 o8 U3 d& i$ f9 n
  人们注意到,自2005年底至今,战后出生的欧洲新生代领导人,已经或即将在法德英等主要欧盟国家登上政治权力的巅峰,欧洲正在完成新老领导人的交接班。第一代领导人开辟了欧洲和平联合的先河,第二代领导人完成了欧盟疆域大扩张的使命,而第三代领导人正担负着摆脱困局,领导欧洲继续深化一体化建设的重任。   7 h8 e, L& ^; Y4 X% S" t" C) p
csuchen.de! I7 s, K3 U5 q
应对要破解的难题   8 [1 ~9 U6 p  l' _  _
冷战结束后,欧盟利用地缘政治形势对西方有利的时机,加紧向中东欧扩张,2004年5月吸收10国成为欧盟成员后,又于今年1月吸纳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欧盟从15国扩大为27国,人口近5亿,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为保证扩大后的欧盟的正常运转,欧盟就内部的机构改革进行了长时间谈判,并着手制订了《欧洲宪法条约》。2004年10月,当时的25个成员国领导人正式签署了《欧洲宪法条约》,并决定经成员国法律批准程序后,2006年11月正式生效。到目前为止,已有18个成员国通过议会程序批准了条约。然而,两年前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了宪法条约,欧盟从此陷入了一场空前危机,一体化建设进程严重受阻。老一代领导人给后人留下了一大堆难题。   人在德国 社区) u* T6 j$ \9 V1 v/ H8 l4 A

; b- q7 E/ z  k难题一,宪法条约名称是否更改将会使欧盟左右为难。欧盟之所以把名称定为《欧洲宪法条约》而非《欧盟宪法条约》(欧盟正式发行的文本英文名称为TheTreatyestablishingaConstitutionforEurope、法文为LeTraitedelaConstitutionpourl’Europe),本身反映了欧盟建立“大欧洲”的政治理念,目的是为适应欧盟不断扩大后,建立“大欧洲”的需要,并以宪法条约作为规范、约束成员国行为准则的法律依据,确保“大欧洲”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地位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 g; l+ _, g% N( H+ _

/ N4 l5 z/ `6 S* j# A在欧盟制宪初期,法国和德国曾提出制订“欧洲联邦”宪法的设想,但因遭到多数成员国的反对而作罢。《欧洲宪法条约》是成员国经过近三年的激烈争论,最终妥协的结果。显然,在陷入僵局的情况下,更改《欧洲宪法条约》名称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而是含有深刻的政治内涵。更改名称将是欧盟政治雄心的一次严重挫折,无法向已经批准的成员国交代,不更改也难获得通过。欧盟将会在宪法条约名称问题上伤透脑筋。
' t- X. x+ R0 r( U( ^& k6 X
3 k- g( M9 e* U) j  难题二,如何修改内容也是新的争论问题。宪法条约内容是根据对欧盟现行的条约和规章进行了合并、修改、简化和补充后制订出来的,规定了欧盟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领导体制和运转模式,基本上确定了未来“大欧洲”的性质,规定了成员国公民为欧洲公民和国家公民双重公民资格以及欧盟在国际上具有法人资格的地位。宪法条约还规定了欧盟将取消轮值主席国制度,设立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外交部长,以保证欧盟机构运行的连续性和对外政策的一致性。   
5 v9 i# d6 M3 E8 m  M+ v) [; H1 q + C: G& d, G( t
已经批准条约的成员国希望基本保留条约内容,而还未批准的英国、波兰、捷克等国主张大幅度修改,担心原来的规定会使欧盟成为“一个超级国家”,削弱成员国的主权。波兰总统卡辛斯基说,拥有基本权利宪章的欧盟“会产生许多许多问题”,因此必须修改。萨科齐提出把宪法条约变为“简化的条约”,以便不通过全民公决,由议会通过。萨的建议在欧盟引起震动。如何解决分歧,欧盟目前没有灵丹妙药。   ( Z* {: I6 w3 O  d

8 ~! Q- w9 V( K1 M难题三,主要国家能否形成推动欧盟前进的核心力量还是个未知数。法国和德国被称为是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发动机”,法德历届领导人,无论是密特朗-科尔还是希拉克-施罗德“搭档”,都是操纵“发动机”运转配合默契的核心人物。萨科齐与默克尔能否成为启动“发动机”运转的有力搭档,还有待观察。英国历来对一体化建设持消极态度,据说布朗是个“疑欧派”,将对欧盟有何作为还难断定。   csuchen.de- r9 Y: s7 @  f, J: G! \: f
8 a/ v% H1 S, O; V! q
难题四,短期难消除新老成员国的分歧。欧盟一下“吞进”12个国家,超出了它的承受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有欧洲媒体把欧盟目前遇到的问题比喻为患上了“扩大疲劳症”,形象地说明了欧盟危机的症结所在。   
6 x8 n7 ^% o9 f  Gcsuchen.de csuchen.de6 y: O9 E0 F% x
新成员对欧盟长期战略目标缺乏认同,追求的政治目标有差异。东欧国家急于投入西方怀抱的基本动因,一是参加北约寻求美国的安全保护,二是加入欧盟得到经济利益。这就决定了它们在政治外交军事上难与欧盟老成员保持一致。由于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东欧国家支持美国使欧盟分裂,罗、保与美签署在其领土上建军事基地协议,波、捷同意美部署反导弹盾牌,都没有与欧盟协商。
7 I2 ^# |2 w/ c6 a: r, J: X+ p( b5 n
. f$ o) _- R* t6 |! p* e   “路线图”标明解困方向
; V0 X2 o: K- z3 \$ ?. |% e8 ^欧盟陷入困局后,成员国经过长时间“反思”,决心重新激活《欧洲宪法条约》。去年6月的欧盟首脑会议决定,2007年是“备战之年”,由轮值主席国德国制订出“路线图”计划;2008年是“决战之年”,在下半年法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时,就解决宪法危机和机构改革问题作出决定,在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和欧盟委员会换届前摆脱危机,推进一体化建设继续前进。   * s% d0 t0 H+ x# G
& c7 u, f# Y; d0 Z9 y, _0 B' ?
根据欧盟首脑会议的要求,今年3月在欧共体条约签署50周年之际,德国作为轮值主席国为恢复民众对欧洲前途的信心,组织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并召开欧盟特别首脑会议通过了《柏林宣言》,表达继续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决心。目前,德国正在加紧制订“路线图”,准备提交6月21至22日举行的首脑会议通过。   . s( k0 U$ e$ @* `/ E! [

$ M% Z* w1 P& Z9 S% F8 O“路线图”的具体内容目前尚未公布,但从各方透露出的消息看,德国将向首脑会议提交有关欧盟前途的评估报告,并在征求成员国意见基础上,就解决的方案、时间表和程序提出下一步行动的具体建议,希望在会上获得首脑通过后开始实施。   
, K2 L/ ~! W8 |0 ^
, W+ z5 C+ p8 q' i, m( L建议的重点内容,一是在现有条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并非推倒重来。由今年下半年担任轮值主席的葡萄牙主持政府间会议,谈判如何修改宪法条约。葡萄牙已明确表示将把这一问题列入优先日程。如果今年不能完成谈判,将由明年上半年的轮值主席国斯洛文尼亚主持政府间谈判。这期间,将举行特别首脑会议就重大问题做出决定。2008年下半年,法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时破解危机,以突出法在欧盟的重要作用。二是关于机构改革问题,因成员国分歧不大,需要保留条约第一章有关欧盟运转机制的部分,即设立理事会主席,取消轮值制度,以保持欧盟决策机构制订政策的连续性;将欧盟委员会外交委员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两职务合并,设立欧盟外交部长,确保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三是关于理事会表决机制改革问题,实施已达成协议的有效多数表决制,取消协商一致、一票否决的表决机制。新机制规定,一项决议如获55%成员国和代表65%的欧盟人口的双重多数支持就可通过。四是关于欧盟扩大问题,将进一步明确欧盟的边界在哪里。抬高新成员的入盟门槛,除巴尔干地区的克罗地亚和其他个别国家外,在一定时期内不再吸收新成员,土耳其等国的入盟将会变得遥遥无期。五是有关是否放弃“宪法”字样、基本权利宪章以及关于欧盟法高于国家法的提法,需要政府间会议谈判解决。   0 W# U4 k( l0 G8 f6 W% b! Q

! [. d) Z+ I% x6 M) I$ I$ D5 x0 ocsuchen.de欧洲一体化进程依然曲折  csuchen.de% j$ T( ]3 A, L* n& F
宪法条约本来是为了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但“批约”危机却把它变成了障碍,这不能不说是对欧盟雄心的一次沉重打击。其实,这并不令人惊奇,它反映了随着一体化建设的深化,暴露出欧盟内部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欧盟是由民族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集团,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和主权仍是成员国的首要选择。经过长时间谈判制订出来的《欧洲宪法条约》意味着成员国需要让渡更多的主权给欧盟,必然涉及不同国家的利益,而欧盟的扩大加深了老新成员的矛盾,这是欧盟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默克尔的“路线图”计划能否如期实现,目前还是个未知数。成员国的愿望不等于现实,就条约修改达成妥协肯定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谈判。目前,默克尔、萨科齐、巴罗佐等人正在频繁接触,寻求“尽快找到摆脱宪法危机的办法”。一些欧洲分析家指出,欧盟就宪法问题达成“协定是必要的、可能的,但并非是肯定的”。最近的事态发展似乎验证了这种看法。   
6 b' n. H( B! y7 n, k3 X 4 h# b/ _. l+ J( h( a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总理普罗迪明确表示,不赞同萨科齐提出的“简化条约”是“惟一可能的解决办法”的主张。5月22日,他在欧洲议会发表演讲表示,意大利不会接受对现有的宪法条约总框架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他说,如果27国不能就解决宪法问题达成妥协,“我们将同欧洲建设的先锋国家组成‘双速欧洲’”,“先锋国家可以用最好的形式继续在更紧密的联盟道路上前进,没有必要非得大家以相同的速度一齐前进”。普罗迪的表态代表了已经批准条约的“先锋国家”的立场,在即将召开的欧盟首脑会上分歧和争论在所难免。   3 V, _+ W5 n- z

( S9 p* m4 x6 H/ I3 y有关“双速欧洲”的争论在欧盟内部已持续了多年,随着欧盟扩大后矛盾的增多,这一问题又凸显了出来。在一体化建设中被称为“先锋国家”或“核心欧洲”的德、法、意、荷、比、卢等国,希望欧盟早日建立政治联盟,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但英国以及波、捷等东欧新成员对此持反对态度。这就有了“双速欧洲”的说法,“先锋国家”先行一步,其余国家慢慢跟上。这种设想一直遭到新成员国的反对,它们担心被边缘化,欧盟会不会因此导致分裂也是个问题。   
. G5 e* U" _' w* \' k8 S# r " `' g5 Y% j  C1 X4 o3 x
欧洲新生代领导人肩负着破解困局的重任。在目前的危机没有解决前,欧洲一体化建设不可能取得很大进展,也不能指望出现奇迹。
' |9 z7 g9 n7 h+ U: T8 O' a, N, {
[ 本帖最后由 日月光 于 2007-6-1 21:37 编辑 ]
Share |
Share

回复 #1 日月光 的帖子

那么多成员国,各国国内的政治历史经济背景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再加上二十几方的利益冲突。出于尊重每个成员国国家主权的必要性,欧盟决策靠的又是Einstimmigkeitsprinzip。从难度上讲,和台湾问题也差不多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