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不快----中国表达愤怒震动德国 德执政党内部引发争吵 ZT
回应默克尔接见达赖 中国表达愤怒震动德国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本报特约记者 汪北哲
由于中国财长“日程安排十分忙碌”无法接待,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原定于12月访问北京的计划被迫取消。德国财政部11月15日公布的这个消息在德国各界连日来引发震动,英国《金融时报》称,“取消财长访华是迄今为止北京对默克尔接见达赖的愤怒所产生的最严重后果”。
《明镜》周刊称,中国已经取消德中人权与法制对话、副外长级的战略对话,为期3年的系列活动“德中同行”也有危险。尽管《世界报》等德国媒体仍在为默克尔打气,德国外长17日公开表示对当前的德中冷淡感到担忧,社民党议会党团副主席也公开要求默克尔让德中关系回到正轨。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的立场使默克尔本就难以控制的执政大联盟关系更加恶化。
“中国继续惩罚德国”
据《明镜》周刊报道,突然被取消的德中财政部长会晤今年8月底已经敲定,施泰因布吕克原定于12月1日至8日与中国财长谢旭人会晤,德方已开始为这次访问做具体的细节准备。周五,德国政府发言人试图淡化事件影响,称即使在达赖问题上存有分歧,德中的共同利益仍将占主导地位。
今年9月默克尔无视中国抗议会见达赖时,很多德国人认为德中关系不会冷淡太久,并相信即使双方在政治和外交上产生不快也不会影响经济,所以此次财长会晤取消震惊了德国各界。《经济周刊》认为,“德国希望中国政府短暂生气后会恢复正常的期望落空了”,这对德国经济界是一大打击。为了民主和人权的政策,德国经济界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金融时报》称,德国银行、投资机构等经济界高层代表原本都将随同施泰因布吕克出访,本可以使冷淡下来的德中经济关系再度升温。
《明镜》周刊题为“中国继续惩罚德国”的文章称,中国还冻结了两国间的战略对话,战略对话由两国副外长级官员每年会晤一次,讨论包括经济和人权在内的广泛议题。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表示,原定明年在广州和成都举行的“德中同行”活动准备工作已经中止。
德国外交官担心,中国抵制德国给法国造成可乘之机。根据德国大使馆的一份报告,为惩罚德国,中国将加强与德国邻国的接触,巴黎“预计会利用德国留下的缺口”。11月底,法国总统萨科齐将访问中国,届时法国工业界将盘算获得更多合同。对法国总统访华,德国《日报》17日的文章却指责中国,称中国在使用“权力政治”手段,说本月底将访华的萨科齐将作为新的宠儿受到北京的欢迎,中国就这样再一次使欧洲人彼此相斗。
也有为德国现行政策打气的,16日的德国《金融时报》题为“新的无礼举动”的文章就称“无论是德国的政策还是德国的经济都不应受到北京愤怒的影响。总理要见什么人和采取什么外交政策得由柏林决定,而不是其他地方”。同一天的《世界报》刊登题为“当中国愤怒时”的文章也为默克尔的政策辩护,文章称,当施罗德和希拉克在2004年春天推动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时,首先着眼的是有利可图的订单,施罗德的继任者现在认识到,只在经济或政治上关注中国都是不明智的。文章得出结论:谁现在如果屈服于不友好的声音,那么将来中国会实施更加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