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特的出现

政治上,意识形态上的争斗,绝大部分依赖于媒体,所以在中国崛起的同时从世界各地传来了潮水般的所谓"批评"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传统媒体根本不是世界诸强的对手,政府只能采用最初级的手段,封杀,诚然是个很愚蠢的做法,却保证了一个13亿人口,56个民族经历过暴风骤雨的国家安定

互联网的特点大大削弱了封杀的威力,除了通过网控来削弱西方媒体的大举入侵,还是需要在这个范围里和西方短兵相接,于是出现了网特,所谓的5毛党,5分党

随着中国地位崛起和西方媒体近似疯狂的造谣诬蔑,让大部分海外中国人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祖国,作为志愿者充当起5毛党的角色,造成了5毛党职业水平的层次不齐。相对来说5分党更专业,更理智却面临人才不足的重大问题,在csuchen论坛就出现了独臂难支,混回帖的现象,只能通过发表有悖常理的评论和帖子长度不超过一行的手段来维持生计,而起到的效果却和雇主的目的恰恰相反,使大部分中国人更具凝聚力,更愿去相信gcd的宣传,这种短视情况继续下去,最终会使他们自断生路

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现在,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诸如Alkylation之流,碰到不要动肝火,但一定要问候他们家人几句,和他们理论就免了,白费口水

熬夜看完女体操团体,再次为中国小姑娘的成功
Share |
Share

TOP

原帖由 可以 于 2008-8-13 09:13 发表
不封就等于纵恶 md

可能你比较沉不住气吧,我看他们就像看小丑,在德国这个让人压抑的环境竟然还有人心理比我更变态,我很欣慰

再说封了能不能解决问题?他发第一个帖子的时候就已经注册2,3个新号了,斑竹是业余的,哪有时间跟他耗

TOP

他们是靠挑动大家回帖挣钱的。大家可以从中看出来,无论大家怎样恶语相加,它们都不回骂,那不是它们脾气好,素质高。而是它们在这里不得人心,要是回骂会惹恼斑竹封ID,那样就没机会赚钱了。所以无论大家怎么恶语奚落它们,它们都会充耳不闻。
大家每个回帖都算是它计酬时的Leistung。5毛党实际是不存在的,是网特以自己为原型
为用来诬蔑攻击那些反对它们的网友捏造出来的。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大家看到这个ID绕着走就行了。它在这里赚不到钱自然会走的。
其实,我只是一个过客。

TOP

只有针对他们的观点回帖他们才会有粪充饥,问候他们家属他们主子不给钱吧,所以让大家不要试着讲道理,

另外,我印象里他还没回过我一句话,我邀请他来好几次了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王冲:外媒骂中国的N种类型
注释:作者为记者。

奥运期间,北京城迎来有史以来最庞大的记者群,从而也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媒体曝光度。“北京”、“中国”、“奥运”这几个字像长了翅膀一样,四处传播。这里面,有赞扬和惊叹,更有批评甚至责骂。我多年来和外国记者们厮混,奥运期间更是天天泡在一起,发现笼统地说外电骂中国是不公平的,他们根据所在国家的不同、所在媒体的不同、个人政见的不同,对中国也有着不同的骂法。

  第一种是“非骂不可”型。为什么非骂不可呢,因为有些媒体是在冷战时期设立的,是对共产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工具。比如说几家众所周知的美国广播电台,他们的任务是和平演变,手段就是找中国的“异议者”说话,把中国描述成黑的。中国越黑,他们得到的经费也就越多,属于典型的“我骂,故我在”。对他们来说,客观不客观无所谓,我们无论做什么他都不会承情,还不如索性做我们自己的事,由他们去。

  第二种是“不得不骂”型。这一点德国媒体最为明显。前些日子,有报道说一个德国记者因为赞扬中国被开除,一位娶了中国太太的德国记者,也因为为中国说好话而受到警告。我就此向德国某电视台采访奥运会的女记者求证,这位和蔼的大姐很老实地说,我来之前,老板告诉我,无论看什么事情,都要以批评的眼光。而最近《德国之声》发表了一篇文章,讲的是通晓汉语的运动员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内容还算基本客观,可标题莫名其妙地定为《奥运会完美得没有品位》。既然完美,怎么会没有品位,鸡蛋里挑骨头至此,也算天字号第一家。

  第三种是“职业骂人”型。在西方媒体看来,媒体的天职就是监督,媒体的监督和信息公开是这个社会顺畅运行的必要条件。我认识一些媒体的记者,比如说《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有时深入中国基层,对地方发生的不平事进行详尽的调查性报道。他们在骂人,没错,但不是无的放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视之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动力,加以引导和沟通,对说得不对的地方可以及时告知、解释,说得对的地方则吸取教训。

  第四种是“小事大骂”型。把我们的失误或过失无限度放大,连篇累牍地批判,这一点是某些日本媒体的特长。比如说,在奥组委的新闻发布会上,日本记者就喜欢问些我们看来的“小事”,像媒体班车空调开得温度太低,环保措施不够之类。这是日本一些媒体的风格,他们抓住一件事,就不停地报道,对其责骂,不必看得过重。

  第五种是“骂人拐弯”型,也可以说是“冷嘲热讽”型。比如说,有的媒体在不得不正面报道的时候,不失时机地配上环境污染、人权等话题,加以巧妙地平衡,把看似不相关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告诉读者,嘿,别看它有些方面不错,还差得远呢。对此,平常心看待就是。

  第六种是“爱之则骂”型。有些批评中国的人,恰恰是热爱中国、喜欢中国的人。他们对中国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时候比中国人更着急。对他们,我们心存感激。

  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办奥运,中国迎来了海外媒体的集中关注。对于外电对中国的集中关注,甚至有位美国外交官也担心起来,私下问我,你觉得,过多的批评会不会造成中国政府和外媒的关系再度紧张,给中国的国际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我听后笑笑说,你多虑了,中国政府有信心理性对待各种外界的评论,奥运会虽然有骂声,但呈现给世界的,是一个丰富多彩、活力四射的中国,任何骂声都不会掩盖真相。

TOP

终于出现了 ,靠背叛祖国赚钱的人怎么会在乎自己家人的死活,千元同学做得多好,多义无反顾,我提议大家问候网特家人也是释放自己压力,并不希望对这个群体造成什么打击,毕竟现在濒临绝种了

TOP

我楼上那个插队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