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 [Medical Imaging] 给一个想做医疗器材的朋友,回头和你联系

医学影像 简介


自伦琴(Wilhelm Conrd Rontgen)1895年发现X线以后不久,在医学上,X线就被用于对人体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diagnostic radiology)的新学科,并奠定了医学影像放射学(medical imaging)的基础。

至今放射诊断学仍是医学影像学中的主要内容,应用普遍。50到60年代开始应用超声(Ultrasonography,USG)和Y闪烁成像(Y—scintigraphy)。70年代和80年代又相继出现了电脑段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和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如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新的成像技术。这样,仅100年的时间就形成了包括X线诊断的影像诊断学(diagnostic imageology)。

虽然各种成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与方法不同,诊断价值与限度亦各异,但都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形成影像,从而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以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都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70年代迅速兴起的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y),即在影像监视下采集标本或在影像诊断的基础上,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使影像诊断学发展为医学影像学的崭新局面。医学影像学不仅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诊断水平,而且可以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这样,就大大地扩展了本学科的工作内容,并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支柱。

  近20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的影像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影像诊断学也成为医学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常规X线正在从胶片转向计算机放射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CR)或更为先进的直接数字化摄影(direct radiography, DR)的数字化时代。

诞生时即与计算机紧密相关的CT、MR则发展速度更为惊人。CT已从早期的单纯的头颅CT发展为超高速多排螺旋CT、电子束 CT。在速度提高的同时,扫描最薄层厚也从早期的10mm到现在的0.5mm,最高图像分辨率也达到了1024x1024。这些使CT的应用不仅在于早期横断面呈像,同时可以作细腻的三维重建,模拟内窥镜,手术立体定向,CT血管呈像(CTA)。MR也从早期的永磁体、低场强发展到现在的超导、高场强,分辨率在常规扫描时间下提高了数千倍,磁共振血管呈像(MRA)已成为常规检查项目,同时灌注、弥散、功能呈像以及磁共振波谱(MRS)技术正在研究发展之中。

[ 本帖最后由 戒了爱情戒了NI 于 2006-5-19 21:06 编辑 ]
心就这么一颗,你舍得你就伤
Share |
Share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首先让我来介绍 MRI...


MRI是利用磁场与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内氢质子运动产生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成像的。它可以对人体各部位多角度、多平面成像,其分辨力高,能更客观更具体地显示人体内的解剖组织及相邻关系,对病灶能更好进行定位定性,而且对人体没有损害。它是目前影像学检查的最先进工具之一,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人体各系统的检查。

   主要研究工作包括:MRI序列参数自动调整计算,图像伪影校正,MRI控制器研发,磁体的自动设计及优化。


磁共振涡流补偿

   在磁共振仪中,梯度线圈通过输入电流产生梯度磁场。由于梯度线圈被各种金属导体材料所包围,在梯度磁场快速开关时,会产生阻止其变化的涡流,从而降低图像质量。

   通常采用梯度电流预增强的方法来减小涡流的影响。但是传统的预增强方法很难快速确定补偿参数。为此我们 正在研究一种有效的涡流补偿参数调试方法,可以快速的通过自动计算获得所需的涡流补偿参数,使图像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伪影校正

   伪影是指成像过程中检查对象本身并不存在的,但是在MR图像上呈现出来的影像。通常伪影会致使图像质量下降,引起诊断错误,因此需要尽量避免。磁共振成像的伪影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如:运动伪影,卷褶伪影,金属伪影,部分容积效应伪影等。

   相位伪影也是一种常见伪影。在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相敏检波时,因为硬件设备的原因,会产生相位上的偏差,从而产生相位伪影,影响图像质量。 目前我们正在对这种由硬件原因产生的相位伪影进行校正,使图像质量得到改善。


永磁型MRI磁体优化

   永磁型MRI系统中的磁体部分是产生成像主磁场的关键部分。它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不消耗能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操作维护简单等诸多优点,但是它的磁场均匀性差,而且磁体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导致磁场的性能不稳定,还有它的体积大,重量大,给仪器运输和仪器安装工作带来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对磁体进行优化、温控、匀场等方面 的工作。

   为了使磁体优化设计技术更具有科学性,我们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磁体进行仿真建模、数据分析,使磁体优化技术实现了从手工到计算机设计的本质性飞跃。MRI 磁体的AutoCAD三维实体建模与仿真数据分析是实现该方法的主要部分,分析结果主要以图像形式给出,直观形象地表示了磁路中的磁场分布情况,由此可以简单快捷地得到磁体的优化方案,在保证磁体性能指标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减少磁体的体积和重量。


心就这么一颗,你舍得你就伤

TOP

电脑段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


接着,我要为大家介绍 CT Scan


CT是计算机X射线断层造影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的简写,分为常规CT和多层螺旋CT两种。常规CT实际上是低档化经济型产品,扫描速度较慢,成像效果欠佳,此类CT我国已能大批量生产。而在常规C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层螺旋CT是现代技术的结晶,代表着现代CT的最高水平。

多层CT是通过横轴扫描三维采集数据,可以进行多种方向的重建。三维扫描是目前非常成熟的技术,其主要特点就是比较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以及高质量的多维重建图像。高质量的CT图像主要表现为各向同性。各向同性是指在横轴三维采集数据后,重建出的轴位像、冠状切面、和矢状切面都具有一致的空间分辨率。所以在任意方向重建出的图像质量都是一致的。多层CT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扫描覆盖范围大,可以一次完成胸腹部扫描。多层CT使用高分辨率各向同性三维数据,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后处理,如显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对一些大血管和器官进行三维的检查。

  多层CT扫描速度较常规CT有大幅度提高,扫描机架旋转产生大约13G的离心率。由于扫描速度快,可以对搏动的心脏进行成像,对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钙化进行定量的诊断,判断冠心病程度和预后。使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冠状动脉曲线重建,使它显示在同一个平面上,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冠状动脉的狭窄、管腔不规则和钙化。由于是无创伤性检查,病人更容易接受,可用于体检或筛查。我们不仅能够显示冠状动脉和冠状动脉钙化,还能通过三维重建中的虚拟内窥镜技术从冠状动脉管腔内观察血管的狭窄程度,不仅为诊断而且为治疗提供了一条非常好的,从血管内观察血管狭窄和血管钙化的方法。

  多层螺旋CT在技术的出现了许多突破。我们希望CT能够更短时间内扫描更大的范围,换句话来讲,就是所能扫描的解剖范围越大越好,而且图像质量必须得到保证。因而对于CT技术的要求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清晰图像的同时,尽可能地加大检查范围。从扫描时间、图像清晰度和扫描范围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讲,清晰度要求过高,扫描范围或扫描速度就会下降;反之提高扫描速度,扫描范围加大,清晰度就会降低。多层螺旋CT在快速薄层扫描的基础上进行图像重建。每次同时扫描2-16层,于常规扫描相比,在相同的扫描条件和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扫描速度提高了2-16倍,扫描范围可相应增大。多层螺旋CT扫描,使高清晰度图像、快速扫描、最大扫描范围三者之间的矛盾得到完美的解决。

  螺旋CT在临床中具有薄层、大扫描范围、多时像的特点。扫描速度提高,在增强扫描中可以显示造影剂的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增强,可以做到多时相扫描。在颅内脑膜瘤增强扫描中,显示动脉期增强的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期静脉期增强的脑膜瘤之间的关系,显示脑膜瘤的供血及血管的情况。

  CT技术主要应用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两个临床领域。在CT的血管成像中,可以三维动态显示,如动脉瘤蒂,观察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的关系,肿瘤的富血管程度和周围血管的关系,观察颅骨结构的同时显示颅内血管。总之使用三维重建技术,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病变和组织结构。既可以透视,也可显示表面结构和深层架构及其关系。除了显示大血管外,CT还可以显示毛细血管染色情况,即CT灌注成像。毛细血管结构主要通过团注造影剂后,显示毛细血管内造影剂通过时,引起的脑组织密度改变情况而显示的。造影剂到达毛细血管之前,脑组织的密度是一定的,团注的造影剂到达脑组织后,脑组织密度逐渐升高,并在达到密度峰值后逐渐下降,并恢复到造影剂到达之前的水平。将不同时间不同的密度值连成曲线,即可得到造影剂通过脑组织时的时间密度曲线。在临床上我们主要取四个点来评价这个曲线,一是峰值时间(PT),是指造影剂从开始增强到脑组织密度最大时需要的时间。二是平均通过时间(MTT),是指造影剂全部通过脑组织所需要的时间,可根据时间密度曲线计算得到。三是局部脑血容量(rCBV),根据曲线下方封闭的面积计算出的。四是脑血流量(rCBF),就等于脑血容量除以 MTT。

  CT灌注成像,它主要是通过PT、MTT、rCBV和rCBF等指标来观察毛细血管内的造影剂浓度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评价病变。这些指标都是通过时间密度曲线计算出来的,是一种数字指标。如果我们根据图像中所有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计算出所有像素的上述四个指标,就可以得到脑组织的PT图、MTT 图、rCBV图和rCBF图。灌注成像的基础就是评价造影剂通过脑组织时的时间密度曲线。

  CT灌注成像与MR灌注成像比较,主要临床优势在于相对简单易行,且适于急诊检查。从临床角度来讲,在早期脑缺血病人中,常规CT主要用于显示脑内是否出些血肿,如果没有血肿,则按照脑缺血进行治疗,但实际上常规CT在缺血发作12小时之内并没有直接显示脑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在CT在早期诊断脑缺血上,CT灌注成像对临床是有非常意义的,可以证实缺血区域的灌注不足。

  在目前临床CT检查应用中,近年来的新进展包括三维检查,多层CT,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等技术,这些新技术将对目前和今后临床CT检查产生很大影响和变化,常规CT检查所占的比例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CT血管造影技术将用于介入手术的监视,临床应用也将大幅度增加。

    由于多层CT从下颌到踝骨的扫描可以显示700多张图像,这对放射科和临床医生的读片都形成了新的挑战,过去10毫米一层扫描中,头颅CT扫描只包括12个层的图像,而现在如果是1毫米一层就会有120个层面,每个层面都要仔细阅读,一张一张的去分析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外,病人和临床医生如何得到和保存这些图像,对图像的存储和传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专家预测,在今后10-20年内,CT扫描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容积CT扫描(Volume CT),每次扫描将不再是单层或多层,而是某个特定解剖范围的整体扫描,这将大大有利于分析CT图像,提高诊断水平,减少医师的工作强度。


心就这么一颗,你舍得你就伤

TOP

介入放射学概述及简史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IVR)是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它融单纯的放射诊断技术和影像引导下的导管治疗技术于一体,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拓了新的途径,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快速有效、损伤小、合并症少、费用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展示了广阔的前景,特别对一些以往认为是不治或难治之症,治疗效果更佳,赢得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和应用,并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介入放射学的治疗范畴按治疗领域分包括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及非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治疗项目主要包括血管本身的病变如血管狭窄,在血管畸形,动静脉瘘及血管破裂出血等;此外还包括肿瘤性疾病,器官亢进性疾病、器官非特异性炎症及通过血管造影的影像诊断等等。非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包括各种原因的管腔狭窄,及囊肿,脓肿,血肿,积液,梗阻性黄疸,还包括经皮穿刺术采取组织病理标本等。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需要一定的影像监视设备及穿刺针、导管、导丝、导管鞘、支架等介入器材。介入放射学是集诊断及治疗为一体的学科,其适应证几乎涵盖了全身所有部位及器官。无论是肿瘤,外周血管,心血管及脑血管等疾病,都可以通过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综合利用多种介入放射学方法,即综合介入放射学,能够独立地对一些复杂病态,内外科治疗难以取得较好疗效的疾病进行卓有成效的治疗,从而被临床看作是内外科治疗之外的第三大治疗手段。



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同其他学科一样,也是在探索、创新、完善中发展起来的。
  1895年Haschek首次在截肢体上作动脉造影尝试。
  1896年Morton开始作尸体动脉造影的研究,由于当时没有在活体使用的造影剂,这类研究一直徘徊在尸体上,到1910年Franck和 Alwens才成功地将造影剂注射到活狗及活兔的动脉内。至1923血管造影才用于人类。而栓塞治疗则始于1904年Dawbam将凡士林和蜡制成了栓子注入颈外动脉,进行肿瘤手术切除前栓塞。
  1923年,德国的Berberich经皮穿刺将溴化锶水溶液注入人体血管内造影成功。同年,法国的Sicard和Forestier用含碘罂子油作静脉注射造影也获得成功。
  1924年美国的Brooks用50%的碘化钠成功地作了第一例动脉造影。
  1927年Moniz用直接穿刺法作颈动脉造影获得成功。继之Nuvoli经前胸穿刺作胸主动脉造影,随后又经后胸壁和左心室穿刺作心血管造影,虽取得一定的成功,但因为危险性大而未能推广。尔后Cactellanos、Robb、Steinberg等先后采用了经前臂注射造影剂作心脏和大血管造影的所谓"血管造影术"并得到推广。但因当时的造影剂深度浓度低,成功率仅有75%左右。
  1929年Dos Santos采用长针经皮腰部穿刺作腹主动脉造影成功,将血管造影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至今仍有人在沿用。同年Forsmann从自己的上臂静脉将导尿管插入右心房,首创了心导管造影术,并因此荣膺诺贝尔奖。
  1930年Bamey Brooka在手术中用肌肉栓塞颈动脉海绵窦瘘成功。
  1941年,Farinas采用股动脉切开插管作腹主动脉造影,但合并症较多。
  1951年,Peirce通过套管作经皮置管术。同年,Bierman用手术暴露颈动脉和肱动脉的方法作选择性内脏动脉置管造影术,并作为化疗药物推注的途径。直到1953年Seldinger首创了经皮股动脉穿刺、钢丝引导插管的动、静脉造影法,由于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对病人损伤小,不需结扎修补血管,因而很快被广泛应用。3年后,Oedman 、Morino、Tillnader等改进了导管头的弯度,开创了腹腔内脏动脉选择性插管造影术的先河。
  1964年,Dotter经导管作肢体动脉造影时,意外地将导管插过了狭窄的动脉,使狭窄的血管得到了扩张,改善了肢体的血液循环,取得了治疗效果。在这种启示下,他利用同轴导管开创了经皮血管成形技术。
  1965年,Sano用导管法成功地栓塞了先天性动-静脉畸形。
  1967年,Porstman采用经腹股沟、两支针穿刺、插入特制的导管进行栓塞的方法,栓塞未闭的动脉导管,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功。同年,Baum和Nusbaum经导管灌注血管加压素治疗消化道出血取得成功,接着又开展了血管栓塞术治疗出血。
  1968年Newtont用栓塞血管的方法治疗脊柱血管瘤获得满意效果。
  1974年Grunzig发明了双腔带囊导管用以作腔内血管成形术,较之Dotter的同轴导管又先进了一步。3年后他又用这种导管成功地为一患者在清醒状态下作了冠状动脉成形术。
  1983年,Dotter 和Cragg分别报道了用镍钛合金丝制成热记忆合金内支架的实验结果,标志着内支架的系统研究进入了一个新记元。
  1984年,Mass报道了使用金属不锈钢圈制成的自扩式双螺旋形内支架。
  1985年, Wright和 Palmaz分别报道了用不锈钢丝制成的自扩式Z型内支架和由不锈钢丝编织成的球囊扩张式网状管形内支架,次年改进为一种超薄壁无缝钢管式内支架。
  1987年以后,Sigwart、Rousseau、Strecker和Robkin等相继报道了一些新的内支架。随着内支架材料、形态、投递技术的研究,其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心就这么一颗,你舍得你就伤

TOP

超声医学(Ultrasonography,USG) 简介


超声医学是声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凡研究超声对人体的作用和反作用规律,并加以利用以达到医学上诊断和治疗目的的学科即超声医学。它包括超声诊断学、超声治疗学和生物医学超声工程。

其中超声诊断技术具有无痛苦、无损害、方法简便、显像清晰、适合反复检查、诊断准确性高等优点使之自70年代以来在医疗各行业得到广泛使用并有了十分迅猛的、长足的发展。超声诊断与CT、核磁共振和同位素扫描共称为四大影像诊断技术。

其中超声医学已日趋成熟,成为最完善的临床诊断手段之一。是声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凡研究超声对人体的作用和反作用规律,并加以利用以达到医学上诊断和治疗目的的学科即超声医学。它包括超声诊断学、超声治疗学和生物医学超声工程。

其中超声诊断技术具有无痛苦、无损害、方法简便、显像清晰、适合反复检查、诊断准确性高等优点使之自70年代以来在医疗各行业得到广泛使用并有了十分迅猛的、长足的发展。超声诊断与CT、核磁共振和同位素扫描共称为四大影像诊断技术。

其中超声医学已日趋成熟,成为最完善的临床诊断手段之一。研究和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以某种方式扫查人体、诊断疾病的科学称为超声诊断学。它包括作用原理、仪器构造、显示方法、操作技术、记录方法以及对回声或者透声信号的分析与判断等内容。


心就这么一颗,你舍得你就伤

TOP

核医学 (Nuclear Medicine) 简介


核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核医学简介成部分,有着60年的发展历史。核医学是对人体无创伤、安全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它最重要的特点是能提供身体内各组织功能性的变化,而功能性的变化常发生在疾病的早期。

众所周知现在有各种诊断方法如超声、CT、磁共振(MRI)检查,主要是提供人体解剖学变化的信息,核医学与他们相比,在某些情况下能更早地发现疾病,判断疾病的性质及发展程度。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药物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门医学分支。主要有影像学诊断、核素治疗、放免分析、器官功能测定等工作内容。放免主要测量体内的一些微量成分,如激素、酶等,我们利用这种技术就可以测得这些微小的变化,协助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使用这种技术时放射性核素是不进入病人体内的;体内诊断即放射性核素造影或核医学影像检查(ECT),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在正常与异常生理情况下,在人体内的分布的不同来作出诊断的,做这种检查时病人要注射显像剂到体内,再用专门的仪器来采集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射线,拍出照片,作出诊断。

利用放射性核素来治疗疾病的原理同显像相似,即利用浓聚在病变部位的放射性药物所发射出的射线来消灭那些病变的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治疗上核医学对有些病有独到的优点,例如甲亢、恶性肿瘤转移到骨骼内引起难忍的疼痛、不能手术的恶性嗜铬细胞瘤均可采用核医学治疗,它的方法与一般放疗(钴-60 外照射)不同,它是把治病的药物直接引导到有病的部位,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副作用明显变小,是靶向治疗的代表。



PET 系统


SPECT 系统


Gamma Camera 系统
心就这么一颗,你舍得你就伤

TOP

计算机放射摄影 (CR)


X线摄影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是历史最长久的医学成像技术。在众多的X线摄影数字化解决方案中,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CR) 作为第一种真正意义上实现X线普放摄影的数字化技术,历经30多年发展历史,积累了大量的数字X线影像经验,技术上已很成熟,是目前医院放射科实现X线摄影的主要解决方案。

CR系统采用影像板(Image Plate  IP)作为X线影像信息的载体来代替传统的胶片。相对于传统胶片,IP对X线有更大的动态范围,并具有可反复使用、易于保存等特点,在实际使用中可用相对较少 X线照射量、获取较多诊断信息。IP板中含有一种人工合成的荧光物质(二价铕离子的氟卤化钡晶体。)用X线对IP板曝光,光子与晶体层作用将X线能量的分布信息以潜影的方式保存。

双面读取CR系统由于使用了这些被探测器吸收的光波获得了更丰富的图像信息,提高了设备的效率。更加适用于组织密度相近且缺乏天然对比的乳腺、软组织X线摄影。

这种新的 IP 读取系统不仅具备普通IP读取系统的所有功能而且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IP具有透明的底部支持层;(2)系统具有双面读取能力(提高了读取的敏感度);(3)IP具有更厚的荧光层(强化X光线吸收率);(4)更细的荧光体颗粒 (影像清晰度更高,干扰更少) 。


X线摄影系统


CR 系统


乳腺X线摄影系统
心就这么一颗,你舍得你就伤

TOP

直接数字化摄影(direct radiography, DR)


先进的直接数字化摄影(DR)是近年来在X射线摄影领域中出现的新技术,它是将医用诊断X线机产生的X射线穿过人体后投射到平板式图像深测器(简称DR板)直接获得图像数字信号,然后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数字图像采集、处理、传输及显示在显示器上,供医务人员观察人体脏器组织的影像,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

新一代数字X线DDR采用直接成像技术。具备多种系统组合选择,全新设计球管悬吊系统、立式电动胸片支架、多功能电动U型臂、天吊式、落地式与多款电动摄片床,可依现代放射科数字规划发挥最大效益。

工程:
  * 实现医院现有高频X线机的充分利用,升级至顶级DR系统
  * 大幅提高影像质量,提升疾病诊断效益实现高质量快速数字胸片 诊断
  * 打印、储存、及光盘刻录
  * 降低X线辐射剂量,无耗材(胶片、显影液、定影液等)
  * 加速病人检查流程,提高科室工作效率和医院经济效益
  * 为医院建构 PACS 奠定良好基础

数字化平板特点:
  * 新一代直接能量转换
  * 无需闪烁层,避免可见光散射
  * 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 最佳的影像空间分辨率
  * 影像细致,层次分明
  * 更大的影像灰阶范围
  * 降低病人辐射剂量
  * 全新高信噪比电子电路设计
  * 更高的DQE



一般的X线摄影机


先进的直接数字化摄影机(DR)
心就这么一颗,你舍得你就伤

TOP

关于 乳腺摄影 小资料


乳房超声波
乳房超声波对检查囊肿或良性纤维瘤的准确性比造影较高,是对年轻、未停经或乳腺密度高的女仕 最有效的检查方法。然而,暂时因未有研究证实单用超声音波检查乳房可有效侦察出乳癌,所以通常会跟造影检查一起使用,以确定受检者是否患上乳癌。


乳房超音波装置


乳房超音波影像

乳腺摄影检查
乳腺摄影检查是以Χ光仪器透视在压迫下的乳腺,此项Χ光检查可以检查出许多用手摸不出的乳腺病灶(lesion),发现早期乳癌的机率相当高。建议筛检对象:
1. 在定期乳腺自我检查时发现有问题的人仕(例如:腋下有淋巴腺肿,但乳腺无异状;或乳头有异样分泌物,尤其有血状样分泌物等情形时)。
2. 40~50岁妇女每一至两年应做一次乳腺摄影检查。
3. 50岁以上及高危险群(高危)妇女应每年定期检查。

乳癌的高危险群有:
(1) 有乳癌家族史,尤其母亲或姊妹曾有患乳癌。
(2) 本人一边乳房曾患乳癌。
(3) 从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第一胎。
(4) 55岁以后才停经的人仕。
(5) 肥胖或动物性脂肪食用较多的人仕。


乳腺机整个系统



X线乳腺影像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
德国波恩大学报告,对有乳腺癌家族史的高危妇女进行筛查,磁共振成像(MRI)比超声或乳腺摄影检查更灵敏。

研究提示:对于乳腺癌高家族危险的女性,MRI检查能够在较早阶段诊断出导管内和侵袭性家族性乳腺癌,其敏感性也比较高。而单独采用乳腺X线摄影筛查,或者将它与乳腺超声检查联合运用,都无法满足早期诊断乳腺癌的需要。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将MRI纳入家族性乳腺癌筛查监控体系。

这项定群研究纳入了529例女性受试者。这些受试者可能或已证实携带有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她们每年接受乳腺X线摄影、超声或MRI检查,在平均5.3年的随访期内共进行了1542次检查。

整个定群研究中,43例受试者被确诊为乳腺癌,其中34例为侵袭性癌,9例为导管原位癌。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总体敏感性为93.0%。分析各种检查法敏感性,乳腺X线摄影为32.6%,超声检查为39.5%,两者的联合敏感性为48.8%,均低于MRI(90.7%,P<0.001)。在乳腺癌高危 (终生患病危险20%以上或携带有BRCA突变基因)患者中,乳腺摄影敏感性低于MRI(25%对100%)。MRI检查的特异性为97.2%,与乳腺X 线摄影相当(96.8%)。


这是MR乳腺Coil


做这项MR乳腺扫描,女病人必须趴着在MR乳腺Coil上


MR乳腺影像

Mammotome 乳腺活检系统简介

Mammotome乳腺活检系统是一种微创型的趋实体或超声导向的影象诊断操作。可以帮助医生取出乳腺异常组织样本供诊断之用。

在检查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俯卧在一张特制的工作台上,工作台与普通的X线照片所用的基本相同,乳房向下穿过工作台并稍稍被挤压以固定位置。工作台与计算机相连,能够进行数字影象处理。组织取样装置由计算机导向的X线系统操作。

与其他的活检方法不同,Mammotome乳腺活检系统能够只利用同一个约1/4英寸的小切口便完成多个异常组织的检查,如各种小型组织钙化、密度不均一、硬块及瘤状物体等。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检查时间通常为1个小时以内,不适感极少,无须进行缝合术,为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早中期乳腺癌进行保留胸肌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等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它主要是由旋切刀和真空抽吸泵两大装置组成,对乳腺可疑病灶可进行重复切割,以获取乳腺的组织学标本。

Mammotome手术的优点在于:(1)具有与传统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2)诊断乳腺病变准确率高;(3)对乳腺微小病变治疗彻底;(4)操作简便,门诊即可实行手术;(5)患者手术创伤小,手术痛苦少;(6)术后并发症较常规手术切除大大减少;(7)不影响女性患者乳房的美观。




心就这么一颗,你舍得你就伤

TOP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Coronary Angiogram] 及 心血管介入治疗 [PCI]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目前被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最直接、最可靠的一种检查手段,被喻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冠脉血管造影是将造影剂通过导管注入患者冠状动脉,然后进行特殊的X线拍照,拍摄动脉与心肌的影像。这项检查可直观动态地了解你的冠状动脉有无狭窄或畸形,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是否表示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增加。如果狭窄严重并位于危险的部位,那么医师就会知道外科手术是否是最佳治疗。因此,它不仅可以确诊冠心病,而且帮助医生为冠心病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随着心脏病学科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技术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一般来说心脏病患者存在下列情况时应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无创检查证实有心肌缺血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可提供确切的冠状动脉病变和范围,以及左心室功能,为患者选择药物、介入或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2、如果患者发生了急性心肌梗塞,应尽早来到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必要时急诊开通闭塞血管,挽救濒死的心肌,挽救生命。
  3、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具有不典型临床症状如胸闷、憋气、心慌等,无创检查不能确定冠心病诊断的患者,更应积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4、患者存在胸闷、憋气、心慌等不典型的的心脏症状,含服硝酸甘油后很长时间才缓解;某些无创检查提示存在心肌缺血,但无心绞痛症状;静息和动态心电图存在非特异性病理改变,临床无法确诊冠心病的患者等,这些情况可能需要排除冠心病,也应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5、不明原因的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患者,为明确病因,除外冠心病的可能,也应该行冠状动脉造影。
  6、非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在行心脏手术前,需了解冠状动脉情况,以确定手术时是否需同时行搭桥术。某些患者在非心脏的大型手术前,为了解冠状动脉情况,确保手术安全,也需要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心血管介入治疗 PCI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心血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应用指引导管和导引钢丝将冠状动脉扩张球囊送到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处,对狭窄病变进行扩张,并释放支架,使狭窄远端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液供应。成功的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可以使80%-100%的血管狭窄完全消除,达到0残余狭窄,从而有效地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只需要在手术时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患者在没有任何痛苦感觉的情况下清醒地接受手术,并可以在导管床上与医生进行随意的交谈。手术后只需要加压包扎穿刺点,平卧24小时,即可下地活动。如无并发症,手术后3天即可以康复出院。

  从目前的临床研究情况看,虽然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一次性的费用较高,但是成功的介入治疗比单纯的内科药物治疗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患者发生冠心病危险事件的风险,减少常规用药,减少住院次数,因而净效益可能会大于内科药物治疗。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虽然具有巨大的临床优势,但是任何医疗措施都不可能100%地规避风险,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象任何一项外科手术一样,介入治疗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手术中的血管急性闭塞、心率失常、心肌穿孔等心脏并发症。但是由于是微创手术,这种风险远小于外科手术;而且由于介入技术的日趋成熟,这种危险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已经很小,目前国内外冠心病介入治疗发生危及生命并发症只有千分之三,因此介入治疗的风险远远小于冠心病本身给患者带来的风险。

  二、介入治疗需要在股动脉或桡动脉进行穿刺治疗,介入治疗结束后需要压迫止血,由于患者血压高、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下肢活动及血管加压不够,可能会在穿刺局部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不易控制、局部血肿、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等。只要医师和患者积极配合,这些并发症大多可以避免,极少数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也都可以各种补救措施予以消除。

  三、介入治疗国内外面临的一个难题是介入治疗后,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大约有10-20%的患者可能在介入治疗半年左右出现。目前国外研究的雷帕霉素药物支架已经可以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但是目前这种支架的价格十分昂贵。

心就这么一颗,你舍得你就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