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219
- 威望
- 217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80
- 在线时间
- 523 小时
|
诗歌的必然死亡
不是学经济的人也知道,产量取决于需求。诗歌也是一样的。
一直到清朝末年,社会对诗歌的需求是:首先能否加官进爵,取决于你写的东西能否取悦对方;其次,社会的娱乐活动的中心也是围绕诗歌的。所谓卖艺不卖身,也要有枪手让她有艺可卖才行啊。
于是从3岁小孩开始,就开始了对语言,文字,律格的感觉的培养。所谓3岁四书五经,5岁熟读唐诗,6岁开始“笑人齿缺”不就这么回事吗。虽说扼杀了无数天才,也奠定了诗歌繁荣的基础。
但是这个在现代人是不可能的。诗词歌赋,不再是文人谋生的唯一手段了。妓院里也改跳钢管舞了。于是小孩,能把一篇文章整顺,就谢天谢地了。于是对语言的感觉,从人民的整体上来讲,对比与清朝之前,是不可比的。
基础没了,不说不可能,但是在很大概率上来讲的话,诗歌是没有重新繁荣的机会的。
除了少数,现在谁会捧着诗歌去研究呢?有太多太多好玩的东西了。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各种各样的新闻丑闻绯闻,信息蜂拥而至的速度远远高于能处理的速度。诗歌,待会儿吧。需求萎缩了。
诗歌还有一片栖息之地,那就是流行音乐。比如林夕,方文山。以前的崔健,罗大佑。但是往往,这些歌词成了一些文字的堆砌。所以林夕和方文山的歌词,有时候看着莫名其妙的。
因为互联网,信息的交流,分享从没有如此便利过——谁都可以作诗了。但是没有精英,只是集体的素质下滑。
于是诗歌在这个年代被赋予了另一种形式,个人觉得是截然有别于经典诗歌,也是有别于现代诗歌的。可能1000年后,会有人把这个年代的诗歌单独划出一章来,也可能简单掠过,因为什么也没留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