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

前言——

     据报载,美国《时代》周刊最近报道了中国“另类”青年的现状,采访了春树、韩寒等一批“80后一代”,并挑选春树作为该期的封面人物。介绍文章说:“美国《时代》周刊始终关注着中国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现象。美国《时代》周刊涉及中国的封面既包含中国各个时期的领导人和重要人物,也有周星驰一类大众的文化偶像。”  

  此话说得不错,但有一点其实却需要特别指出,《时代》有美国本土版(即面向全球的主刊),也有亚洲版等各种区域性质的地方版,正如同在中国,有的报纸在主报之外,也有华东、华南之类的不同地方版,虽用同一名称,但地方版却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读者对象来决定办刊方针和风格,从而其选择就有了不同标准和区域性限制。春树走上的是《时代》主刊的封面还是亚洲版的封面,我不清楚,但以往一些影视明星,如巩俐、周润发、周星驰等曾被选择为亚洲版《时代》的封面人物,而不是《时代》的主刊。主刊《时代》关注的则是具有世界性的事件,封面人物因而更多地侧重于选择政治性人物。

  这里要说的是主刊《时代》封面上的中国人物。

  自1923年3月3日创刊以来,《时代》就对报道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它的主要创办者、老板卢斯(HenryRobinsonLuce)是美国传教士的后代,在山东出生并长大,在他执掌《时代》的数十年间,他与中国的这一历史渊源和传教士家庭背景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刊物对中国的关注,这一特点也延续至今。截至2002年《时代》创刊八十周年,《时代》封面上与中国有关的人物和事件,大约有60次左右,在几千期刊物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在美国、英国等几个欧美国家之外,这又并非一个小数目。

  第一个成为《时代》封面人物的中国人是吴佩孚,1924年,在创刊一年多之后,《时代》选择了这位当年的风云人物。在以后的将近八十年时间里,陆续成为封面人物的有: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汪精卫、溥仪、宋美龄、宋子文、陈立夫、陈诚、吴国桢、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罗瑞卿、陈毅、李富春、林彪、江青、邓小平等。在他们中间,出现次数最多的几位依次是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其余均为一次。还有几位封面人物虽是外国人,但与中国事件有关,故也可归于此列,如卢斯本人、抗战期间的美国将军史迪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次访问中国的尼克松等。

  读过一本专门研究《时代》封面人物的专著《谁在〈时代〉封面上?》,作者DonaldJ.Lehnus研究的是1923年-1977年的封面人物。作者写道:“这项对 2814个封面(自1923年3月3日到1977年1月3日刊出的)的研究已经表明,《时代》的封面是一系列的象征符号,它们代表了当时国内外事务,代表了美国社会生活,代表了科技与艺术,代表了文明发展历程的方向以及人类生活的其他各个方面。如果从过去可以推知未来,那么《时代》的读者们确信《时代》的封面不仅仅会继续关注所有重大的事件,关注在脚下这片土地上进行的探索,还将会继续展现这个世界上伟大的男性和女性,名扬天下的或臭名昭著的。54年来的封面都是如此,未来必将延续这一风格,直至《时代》不复存在。”

  有句话说得很好:“那些经常出现在《时代》封面上的人物,必将被收入历史课本。”

     当排列上面那些中国人物的姓名时,脑海里浮现的正是风云变幻、背景广阔的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画卷。

[ 这是最早的一个封面,期刊时间是1924 年九月八日。封面人物是吴佩孚,下面的小字说明为:吴总司令。“General Wu“

在中国多年的军阀混战中,美国政界、新闻界对这位“新星”寄予厚望~~

TOP

这个封面人物是蒋介石,期刊时间是1927年4月4日。小字说明:总司令蒋介。"General Chang kai-shek"。这是指时任北伐军总指挥的蒋中正。

TOP

这个封面人物是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小字说明:中国总统与夫人。“ President of China & Wife。期刊时间是1931年10月26日。

TOP

这个封面人物是末代皇帝溥仪,期刊时间是1934年5月5 日。小字说明:亨瑞溥仪。 "Henry PuYi"。

TOP

这一期的封面人物是汪精卫,时间是1935年3月18日。
文字说明:汪总理。"Premire Wang"。

TOP

这是发行于1941年6月16日的期刊,封面人物是陈诚,文字说明:重庆城的保卫者

TOP

这个1936年的封面上,当时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

TOP

这是1942年6月1日的期刊,人物是蒋介石。看样子意气风发,很自信的样子

TOP

这是1943年3月1日的宋美龄的封面。下面小字大意:她和中国知道忍耐意味着什么。
字面上的味道比较悲观。因为当时美英在太平洋战场上并没有占到便宜,欧洲战场也呈胶着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命运确实不乐观,而且日军有可能打通印缅,进攻云南,这对国民政府的最后大本营是严重的威胁。宋美龄在美国游说,争取美国更大的支持和对中国战场的了解。所以说,气氛十分紧张,中国只有忍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