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德国之声报道:关于言论自由和关于粮食问题

(德国之声)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红旗涤荡阴影



“执行限制和压制媒体的政策、受到全世界抨击的中国在首都为奥运建成了史无前例的最大媒体中心。奥运开始前一个月,这两座媒体大楼揭幕,中国的奥运组织者陶醉在夸张的言辞之中。”世界报以这段话为开场白,介绍了北京新落成的奥运媒体中心。该报接着写道:
"如果中国把控制的双手放松一点,世界就会更高兴了,但是北京许诺给予的奥运新闻报导自由跟不上其腾飞的技术。德国第二电视台上周就经历了一次粗暴的新闻检查,它在长城上进行现场转播本来已经获得批准,然而公安突然打断转播,并且不说明理由。第二电视台提出了抗议,但北京奥运发言人在记者会上没有对此做出解释。
另一件事是在国际奥委会委派的香港苹果日报记者上周到达北京机场时却被禁止入境。对此,北京奥运发言人说,国际奥委会的委派证昨天才开始生效。记者无疆界和人权观察等国际民权组织现在很失望,它们批评说,北京虽然做了许多承诺,但仍然阻挠外国记者工作。"
每日镜报报道说,北京奥组委几乎每天都为驻北京的外国记者安排参观奥运花圃、采访清河废水处理厂等活动。每日镜报的文章联想到中国政府过去不愿意与外国记者打交道的历史,对这样为外国记者排满日程感到很惊奇:
"奥运前为媒体安排的许多日程并非标志着有更多的新闻自由。它给人更多的印象是,北京奥运组织者正在完成媒体工作纲领规定的指标。而有关奥运准备情况和中国体育制度的信息,记者几乎全然得不到。每日镜报体育记者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北京故意对外国记者掩盖一些情况,记者们几乎无法接触中国运动员,许多运动员显然受到威胁,拒绝采访。
一年来为德国第二电视台从北京做报道的电视女记者齐默尔曼也有类似经历。她说,许多中国人有一种害怕和不安的情绪。采访对象受到恐吓,他们尽可能地少谈政治。
在北京奥组委的记者会上,这些也是禁忌话题。记者们应该报道好的事情,报道奥运花卉就是一个例子。奥运媒体服务部门报道说,以往北京八月份开花的只有八种花卉,现在通过新技术成功地为奥运培育了1500种花卉。当年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成了'千花齐放'。"

[ 本帖最后由 choupiwen 于 2008-7-10 16:32 编辑 ]

瓮安事件:“贵州省委书记开了一个新生面”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公安机关遭群众冲击



贵州瓮安县发生万人围攻公安局和县政府的事件之后,当地包括县委书记,公安局长在内的多名官员被解职。而在免职官员中,前瓮安公安局长申贵荣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尤为引人注目。在访谈中,申贵荣透露了许多瓮安当地的社会矛盾和当地警方的委屈。资深媒体人李大同认为,贵州省政府在瓮安事件上的开明态度是形成宽松舆论环境的主要原因。
李大同表示:"当地的政府,特别是贵州省委书记应该说开了一个新生面。他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与以往明显不同。有了这个前提,后面的发展就比较容易。"
瓮安事件发生之后,虽然政府方面一度宣称是黑恶势力操纵的结果。但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当地的多次讲话中指出,瓮安民怨较深,社会矛盾重重才是问题的症结,这其中牵涉贪污腐败,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物价上涨以及企业重组破产等错综复杂的问题,俨然集中国社会问题之大成。而这些问题显然是与政府失职有关。
前中青报冰点周刊主编,资深媒体人李大同认为,石宗源能够至少间接的承认这一点,也为媒体跟进报道创造了空间,"这次处理大规模的群众骚乱性事件,把事件的深层原因归结为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动辄出警,采用专政手段对付群众,造成积怨过深,这一深层原因是比较老实的,也是政府第一次这样做。所以民间这次对石宗源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前瓮安县公安局局长申贵荣的访谈内容也印证了石宗源的话。申贵荣在采访中表示,瓮安民众因为破案不利而对公安有很多怨言,此外,各级政府经常出动警力,对付群体性事件,让警察形象和威信严重受损,导致经常发生民众聚众冲击公安机关的事情。此外,当地黑社会渗透警察内部,也造成了严重后果。这些有关地方警界的内幕尽管在民间流传已久,但在中央级重要媒体上刊登却依然引人注目。
李大同认为,在中国的媒体监督方面,中央媒体和异地媒体往往扮演重要角色,"因为当地媒体很容易被控制,只要省委宣传部一个通知,就把当地所有媒体都控制了。但是对于中央级媒体,除非有中宣部禁令,否则控制不了。这也是中国传媒近年来进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当地的媒体虽然可以控制,但无法控制省外媒体和北京媒体。通常只要有一个媒体发出消息,就会在整个互联网上传播,现在控制信息的传播是越来越难了。"

TOP

“中国并没有粮食短缺问题”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稻米飘香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全球市场石油价格飞涨成为一个重要话题,而与此相应的是,粮食价格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攀升。很多人在谈论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到来的“粮食危机”。作为拥有全球最多人口的大国,中国的粮食问题自然也受到高度关注。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会议中特别提到保障粮食安全的问题,可见北京方面对此已有警觉。世界银行最新出版的中国经济季度报告中,特别提到了粮食价格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德国之声记者石涛采访了世界银行北京办事处高级经济学家库伊斯先生。
德国之声:库伊斯先生,在目前的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人们对中国的粮食涨价现象作出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中国正在面临"粮食危机",而也有意见认为中国面对的只是"粮食价格危机",而非粮食短缺。您是否认为中国存在粮食短缺的问题呢?
库伊斯:我们观察到,近几年来,全球市场的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很多专家都在研究,究竟是什么驱动力造成这一现象。如果从中国的角度观察,中国既非粮食净出口的大国,也不是粮食净输入大国。基本上,中国的粮食生产和消费是持平的。所以,中国面对的问题主要是粮食价格上涨,这对宏观经济造成影响。同时,也意味着 一种收入转移,从粮食生产者转向粮食消费者。但这只是一个价格问题,中国并没有粮食短缺的问题。
虽然粮食供给充足,但毕竟价格在上涨,这会对中国的哪些社会阶层造成最为严重的影响呢?
贫困阶层的大部分支出都花在了食品上。看看家庭支出情况就可以知道,中国城市里收入最低的20%民众,他们购买食品的支出几乎占了收入的一半。这意味着,粮食价格上涨会严重打击他们的综合购买力。因此我们观察到,城市贫困群体是受到粮价上涨最为严重的。而在乡村地区,情况就比较有趣和复杂。很多穷人其实从粮价上涨中获益,因为他们是粮农。但那些没有从粮价上涨中获益的人,不管他们是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会受到严重伤害。
那政府能够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帮助这些受高粮价所害的低收入阶层呢?
中国政府目前已经采取的一个措施是控制稻米价格,这使得中国稻米的涨价幅度并不如国际市场那么大。虽然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并不认同这种做法。这是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政策,他们相信粮价稳定对于粮农和消费者都是有利的。中国政府通过将稻米储备投入市场,限制出口放宽进口等措施,对米价施加影响。但中国市场上其他农产品的涨价幅度和国际市场就差不多。比如农民现在就比较倾向于耕种大豆而不是稻米。因此,在全球化经济下影响下,控制某种单一产品的价格变得更为复杂。不过总体而言,中国政府的政策迄今还是有效的。政府目前还可以做的是,对民众进行现金补贴,以增加购买力。
您负责撰写的最新一期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度报告中指出,中国粮食涨价现象虽然加剧了通货膨胀,但涨价的最高峰已经过去,这样的结论似乎比较乐观。那么您乐观的理由是什么呢?
中国乃至全球粮食价格确实出现了快速攀升的现象。而中国出现这一现象的时间比全球市场甚至还要更早。比如之前的猪肉涨价。因此中国目前的食品价格比一年半之前要高的多。但是,中国市场食品价格上涨的速度正在放慢。过去几个月里,我们甚至发现有降价的趋势。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有多少食品种类在同一时间上涨具有指标意义,而目前我们认为中国物价有下降的趋势。
最近一期的英国"经济学人"周刊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失去光环"。作者认为在美国经济衰退,全球粮食和石油价格高涨的今天,那些曾经受到全球瞩目的新兴工业国家经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动力。中国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您是否赞同这样的观点呢?

目前,全球所有国家都面临两个难题。第一,美国次贷危机扩散所引起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另一方面,所有国家都面临由石油,食品以及金属价格飙升所引起的高通胀。这两个因素使得有些国家的情况变得非常复杂,尤其是那些进口大量食品,石油的国家出现了巨大财政赤字。而这些国家的经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比较脆弱,比如当金融市场对其经济前景作出悲观预期的时候。但我想说的是,目前我们只是进入了这个时期的初级阶段,而绝大多数新兴工业国家依然处于一个比较良好的位置,他们的市场经济基础都是不错的。当然有一些例外,比如有些中欧国家的财政赤字非常高,但只是少数。大多数新兴国家的经济状况要比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要好。



采访记者:石涛

TOP

世界粮荒恰恰凸现中国“大跃进”五十年来的变化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田园乐:武汉附近的农民



最近,世界爆发了粮食危机。一开始,世界各地的人们自然想到了“中国因素”,就象牛奶、原料等问题发生的时候那样。渐渐的,人们发现并非是这么回事。巧合的是,今年正好是中国大跃进50周年。1958年的大跃进后,中国进入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今天,就粮食而言,中国与50年前有什么不同呢?德国之声记者结合各方面信息分析如下,并提出与农业相关的“另类四化”问题。
世界粮荒对中国影响不大
世界粮食危机已是定论。仅以大米而言,世行数据表明,过去两个月里国际大米价格猛涨了75%。柬埔寨、越南、埃及等大米出口国停止或大减大米出口。一些进口国采取限制购买的措施。过去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181%,食品价格整体上涨了83%。联合国粮农组织说,至今已有37个国家爆发粮食危机。海地政府更是已在危机中倒台。
同时,粮食价格暴涨,许多国家释放储备粮以取利,导致世界粮食储备降到30年来的最低点,只够维持53天,远低于去年初169天的水平。
然而,让不少人惊讶的是:这次世界粮荒对中国却没有明显的影响。不仅中国的媒体这样说,国际上也是同样的看法。比如,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未来世行副行长林毅夫说:"目前来讲,我们中国受到的影响是最小的。"德国一些报纸也有类似说法。原因之一:中国连续4年农业丰收;原因之二,中国的粮食储备占当年粮食消费总量的比例已超过了35%,大大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17-18%的粮食安全线,中国现在拥有1.5亿至2亿吨的储备粮,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原因之三,中国从2000年以来的8年里,除2004年外,已实际成为谷物净出口国,虽然中国还是"农产品进口国"。
中国对世界粮荒的影响不仅仅是不大
这几年来,只要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涨价,中国以外、尤其是西方的媒体就会联系到中国,无论是牛奶、钢材还是能源。但是,这次却不是中国在那里说,而是世界上较普遍地表示,中国对这次世界粮食危机不仅没有造成多大影响,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积极的作用。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阿巴桑说:"国际社会有些人担心一旦中国的粮食生产和储备减少,中国就会大量进口粮食,并对国际市场造成影响。而实际上,中国的问题一向在自己国家解决,而且中国粮食储备充足,并没有发生大量进口粮食的情况。"
美国媒体报导,爱荷华州参议员查克.格拉斯利说,事实上,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国对粮食的需求应该对世界粮价上涨负很大责任。中国仅仅不再出口玉米,大豆的进口也在增加。其它方面中国仍在出口。
新德意志报说:"中国充足的粮食和大米储备不仅可以保证自己的供应,而且可以让世界市场上的危机不至于进一步升级。"
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没有成为世界粮荒和粮价上涨的促进者,它反而起到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五十年前后大不相同
今年正好是中国著名的"大跃进"50周年的大纪念日。1958年的大跃进之后,中国进入了三年自然灾害。三年自然灾害有天灾原因,更有人为原因,1958年的赶英超美、砸锅吃食堂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除了中国国内的因素外,人们是否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呢?:为什么这个灾难能够持续三年之久?国际上都在干什么呢?无论世界是两个阵营也好,中苏分裂也好,但人民受灾,世界应该不会坐视不救。
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自然问题":中国人口那么多,如果一旦国内粮食、食品一下子供应塌陷,恐怕集世界的力量也救不了。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从中国历史上可以看到,自然灾害和粮食的严重短缺经常成为改朝换代的起因。
不往那么远处看,仅就1958年至今的50年而言,现在中国的人口比当时的"六万万五千万"正好多了一倍,那么为什么现在世界出现粮食危机,中国却不受什么影响,甚至对全世界能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呢?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大不相同的四大原因
原因之一自然是:中国经济大发展了。所谓水涨船高。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中国发展很快,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众所周知的还有:中国农业的发展远远跟不上工业和服务业等方面的发展。现象:农民不爱种地了;农民到城里去打工去了;农村土地大量地被征收,变成城市,或者变成工厂了。可是,尽管如此,中国的农业还是发展着的,由于跟农业配套的许多行业的发展(比如食品工业、运输业、化工业)更快,农业的发展不再象几百年前或者五十年前那样完全由老天爷来决定命运了。于是,农业的发展虽然速度远不如工业,但也能保持相当不错的发展。
原因之二是:随着人们不断地富裕起来,中国人的食品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伊始,80年代初,中国发生过一场有趣的论战。有人在报纸上提出要参照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比如更多地吃黄油面包,更多吃猪肉,少吃大米等粮食。当时有人嘲笑这是盲目地崇洋媚外,连中国人的肠胃也要西化。但是,30年来的现实却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真的发生了大变化。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表在中国经济时报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有些城市的"大米消费量还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同时,"食用油、肉禽蛋奶和精加工食品消费需求迅速增长,由此导致油料作物和生产肉禽蛋奶的饲料粮需求大幅增加"。在粮食中,玉米和大豆消费需求不断较大幅度地增长,而稻谷的消费需求则出现下降。"客观地看,中国人对食品需求的这种"结构性变化"确实对世界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中国对"富人食品"需求的增加导致世界市场上的需求增加,对世界市场的这方面价格确实有一定的上导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对"普通食品"(直接食用的粮食)的需求不增而反有一定的降(在人口大量增加的同时),对世界市场上这方面的价格有稳定作用。后者对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在内)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而这两方面的趋势必然都会不断加强。
原因之三是:中国人的储备意识加强了。近三十年里,中国人有两大意识获得了极大的加强。一个是冒险意识,另一个是储备意识。股票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中国民众有了钱不再傻守银行,而是拿出来买股票,这既是冒险意识,同时也是储备意识。这笔钱不是用来吃喝花掉,而是希望放在那里变出更多的价值来,这当然也是储备意识。民众如此,国家也一样。这些年来,人们不断地读到,中国的外汇储备升到了世界第一,又增加了多少。至于外汇储备太多并非有利,这是另一回事,非本文探讨范围。但这就是储备。现在又读到,在世界粮荒发生之际,中国却有着充足的粮食储备。能源方面同样如此,中投公司、中石油公司等向全世界出击,要获得足够的能源,走在消费的前面。这确实是很大的变化。虽然中国经济起飞,发展迅速,农业也被带了上去,但谁也保不准是否会发生特大的、严重影响农业收成的自然灾害或其它灾害。没有足够的储备,哪天中国如果严重缺粮,全世界倾仓而出,也救不了多少。人口太多了。
原因之四:市场经济化的深度作用。一方面,中国发生了上面已经提到的许多实际上是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但另一方面,西方注意不够的是:中国的农业也在不断的企业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之中。三十年来,也许更多的是近十年来,中国出现了许多够规模的农业企业,他们不仅在中国国内搞"吞并"、开荒,搞"大农业",而且已经走向了海外。比如新天集团在古巴搞的水稻农场项目,开发土地5000公顷,解决了古巴的粮食短缺问题。这些集团还到南美、澳洲和俄罗斯等国家去开荒种地。有些中国企业家也来到德国租地种菜。农业部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谢国立近日也对记者说,中国农业目前已经具备"走出去"的技术优势。这个市场经济化和国际化的走向,不仅对中国农业的"缺失"起到了填补作用,而且对整个结构会带来深刻的改造作用,对市场会起到稳定作用。
与农业相关的"另类四化"及其影响
在中国走向大"四化"的道路上,与"三农"相关,可以看到另外一个"四化":国际化、城市化、利润化和沙漠化。这"另类四化",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方面,每一个化都要产生各方面的影响。
"国际化"体现在好几个方面,一个自然是中国企业、包括农业、林业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另一个影响更大的是中国对农产品和食品的需求对国际市场的影响。有人说,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国门也严重冲击了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成为现在世界粮价大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否如此,暂且存疑。但一个阶段来,西方媒体一说到奶制品、食品涨价,经常要说到中国和印度,确是事实。然而,随着中国人、印度人的富裕起来,全世界第三世界的富裕起来,食品结构发生变化,需求量发生变化,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这方面,其实西方媒体也是知道的,也提到的,但报导还是要报导的。对中国来说,对世界来说,一个是理解和解释的问题,另一个是在可能情况下如何扩大生产的问题。
"城市化"造成许多中国农民去做"农民工",许多土地撂荒,许多土地被征收。城市化在中国也是避免不了的大趋势。这里面要考虑的问题自然也很多,比如土地征收中出现的大量矛盾冲突应该怎么从政策上、措施上去缓解消除;撂荒的土地应该怎么办;留在家里的农民应该往哪里走;再加上农民工的待遇等。这些问题都是中国非常尖锐难办的、让中国领导人难眠的问题。
"利润化"涉及的问题也很多。世界粮价大涨,跟许多人的收益也不无关系。德国"每日镜报"说:"德国农民的情绪很少象近几个月来这么好。""三分之二的农民相信在未来两三年里情况会很好。"得利的不光是农民,还包括食品加工业、批发和零售商等。中国对粮食价格控制很严,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得益恐怕很难"大跃进"。但打到海外去的那些企业自然就不受此限制了。这本是市场经济规律,也是无可厚非的。另一方面,生物燃料的大发展对当前世界粮价大涨起到了关键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仅2007年全世界用于生物燃料的粮食就达1亿吨。德国基金专家对世界报说,这是世界粮价大涨的主要原因。林毅夫也这样认为。他还说,他相信世界各国会调整生物能源方面的政策。这自然也是刚开始发展生物能源的中国需要综合考虑的一个问题。第三个方面,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许多成本都在涨,中国粮食涨价因此也是难免的事情。对中国政府来说,难的是,一方面要控制粮价,就象"中国证券报"说的:"反通胀,粮价是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却也不得不涨。"北京晨报"提出:"粮食涨价千万要让农民受益"。该报举了个例子:1斤油菜,地头收购价0.4元,北京超市价2.2元,农民每斤只赚5分钱。怎么控制价格,怎么同时又让农民更富一点,这又是一个大难题。
防止和制服"沙漠化"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中国经济时报的上述文章里提到,中国的粮食耕种面积减少现象非常严重,从2003到2006年,净减少耕地面积6009万亩,年均减少耕地1000万亩,"中央划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很快就可能被突破。"这里面自然有城市化的因素,但也会有沙漠化的因素在内。在城市化的同时,农业企业们也会去开荒。到哪里去开,又是个大问题。简单的做法是向绿色的荒地去要地去。"狼图腾"这本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且不说,但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个现象却确实是惊人的:向草原要地,退林从耕,结果造成了巨大的沙漠。到境外去开荒,恐怕也会面临这件事情,而全世界的气候是相连的。比如到俄罗斯西伯利亚开荒,如果将来沙漠化了,不也影响中国吗?也许更应该提倡的是向现有的沙漠要地。当然这个难度就太大了。但如果中国政府愿意慷慨资助这样的项目,也还是有可能的。如果能把这个"沙漠化"改写成"非沙漠化",那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平心

TOP

谁来养活中国?粮价上涨的得益者和受害者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水稻田



中国总理温家宝7月2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显示粮食问题日益引起政府重视。而与此同时,世界银行也针对发达工业国家发出呼吁,要求采取行动,减少粮食和石油价格猛增造成的贫困现象。下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参加7月7日至9日在日本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而在本次会议上,全球粮食危机将成为主要话题。德国之声记者综述如下。
早在1994年,美国学者布朗就曾经写了一本书,名为"谁来养活中国"。在书中,布朗认为中国不断上升的人口数量将大幅提高粮食需求,而工业化城市化导致农田减少以及缺水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将使得中国的粮食供应出现短缺。当时,布朗的观点引起了很大争议,不少人认为"中国粮食危机"的说法未免危言耸听。但也有学者认为,布朗的说法能够让人对粮食问题保持警惕,也算是未雨绸缪。
十几年后,中国尽管尚未出现粮食供应不足的现实危机,但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粮食消费水平日益升高,而与此对应的却是,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等因素造成粮食供应增长速度未能适应需求变化。在总理温家宝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中国粮食供应已经被定义为"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中国政府的对策是通过提高粮食产量来保障国内供给。
根据会议决议,2010年,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稳定在五亿吨以上,2020年达到5亿4千万吨,使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确保1亿2千万公顷的耕地数量。而目前中国耕地总量已经几乎下降到了这一水平。此外,中国还将增加对农民补贴,以求提高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中国面临的粮食问题并非一家独有,事实上,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过去3年来全球粮食价格已经几乎翻了一番。而不断上升的石油价格也使得粮食生产成本继续向上攀升。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为保证国内供应纷纷限制乃至停止粮食出口,更加造成粮荒加剧。下周在日本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上,粮食问题将成为重要议题,而在会议开始之前,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已经开始发出呼吁,要求发达国家采取行动。
7月1日,佐利克在给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的信中表示,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危险区,全球目前面临的并非自然灾害,但其危害性却如同一场无声的海啸或者一场完美风暴。这是一场人为造成的危机,因此必须有人类自身加以解决。佐利克表示,不断上升的粮食以及石油价格已经造成许多国家的贫困人口增加以及社会出现混乱。目前已经有30多个国家发生因为粮荒而导致的骚乱。在41个国家中,粮食和石油价格上涨的综合作用已经导致国民生产总值下降3到10个百分点。世界粮食署必须立即得到资金补充,以向危机地区供应粮食救援。
在中国方面,尽管目前出现大规模粮荒的可能性非常微弱,但世界银行的相关报告也指出,中国城市中的贫困人口将成为粮食价格上涨的最大受害者。世界银行驻北京分部公布的最新一期"中国季报"中指出,贫困人口的日常支出中,粮食所占比例较高。占城市人口总量5%的最贫困人群,其收入的将近一半用来供买食品,而与此对应的是,高收入人群用来购买食品的支出只占其收入的四分之一。因此,与去年同期比较,粮食价格上涨造成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实际收入下降超过10%。而那些依靠固定收入生活的城市贫困人口受到的影响最大。
尽管如此,世界银行报告认为,中国的广大农村贫困人口却有可能在粮食价格上涨中获益。数据显示,尽管生产成本增加,但粮食价格上涨依然似的农民净收入有所增长。2007年,中国农村人口收入实际增长率达到9.5%。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石涛综合报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