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王树国校长在新增博士生导师培训会上讲话:加强博导育人职责 培养高素质人才
王树国校长在新增博士生导师培训会上讲话:加强博导育人职责 培养高素质人才
发布时间:2007-6-1
哈工大报讯(王佳 秋鸿 )
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变化很快,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博士生导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力量。因此,进行博士生导师的上岗培训,事关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高素质人才培养。今天的培训会上,我希望各位导师可以广泛交流意见,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应用到博士生培养当中。
中国有句古话,“有德无才,德不足以成其事;有才无德,才足以促其奸。”我们培养的是人才,只考虑如何让我们培养的博士生学有所成,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写高水平的论文,这样的标准是不完整的。既然是博士生,就应该成才,就应该在学术上达到一定的造诣。而真正要成为优秀的人才,必须有良好的素质,纵观古今中外所有成才的人,无不在德行上有比较深的造诣,在为人处事上有比较深的思考,然后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相反,身居要职的领导者品行不端,会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害,这种人的德行问题已不仅是其个人问题,是严重到影响国家秩序和发展的问题。
我们所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一旦走入社会,用人单位将对其委以重任,这些人将在我国未来发展的各行各业中扮演重要的社会角色,他们是国家的栋梁。因此,作为博士生导师,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为人处事上要高标准要求。
研究生培养与本科生培养不同。进入研究生阶段没有过多的组织约束,主要依靠导师教育和引导,相对而言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如果把握不好,容易误入歧途。因此研究生的思想工作在高校中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工作务必要关注,多关心一点,多指点一下,学生就可能终生受益。
现在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不强,不够成熟,社会环境导致了学生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反差,实际上也需要导师给予足够的关怀和指引。导师在其指导中务必要关注学生思想状态、道德品质的培养,不可掉以轻心,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群团组织的作用,营造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良好氛围,让大家都有所收获。从学校发展来看,优秀的学生群体总是以班、系、届等为单位出现,纠其原因,良好氛围的影响不可忽视。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互帮互助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
这种全面培养的理念要贯穿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身为导师,首先自己要具备良好的师风、师德,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发现学生有不当的地方,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正确引导,及时教育。同时更要对学生的生活、思想给予足够的关心。
接下来,我们谈一下如何成为优秀的博士生导师。
导师,顾名思义,首要职责就是培养人才。硕士生和博士生应该以能力提高为主。通常,学生都会对导师有一定的依赖,但导师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从事科研的能力,要注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采取有效方式,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这些思想可以实施,可以被实验证实。能力的提高,与老师的指导有很大的关系,和每个同学的个性也有很大的关系,很难形成统一的模式,因此导师要因人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以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自主研发能力的目的。
首先,每个导师都要给自己培养的学生规划一个标准,即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才能算基本合格。第一,良好的思想品德应当是首要标准。导师可以在日常工作中观察学生是否为人宽厚、乐于助人、有团队精神、协助他人等;第二,自主研发的能力。导师可以考查学生在课题中有无创新性,能否通过大量阅读参考文献或者基于已完成的课题成果提出自己的新思想;第三,动手能力如何。所谓动手能力,并非简单地做一台仪器或者设备,而是围绕课题研究,学生能否用自己的双手解决这个课题应该解决的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第四,学生的视野。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来龙去脉应当有充分的了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大气,眼光开阔、思路开阔的课题才能有大成就。
围绕这几项标准和能力,导师要考虑学生不同的基础和学业背景,设计具体的培养方案,使学生达到这些标准,具备这些能力。最后还要有明确的检验标准,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了这些标准,具备了这些能力。甚至在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后,导师还要跟踪考察,看若干年后,学生的这些能力是否得到了社会实践的认可。学生走向就业,面对社会需求时,会感到自己的不足,会意识到自己在学校中有哪些方面其实可以做得更好,这些信息对导师而言是非常宝贵的,如果导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会得到很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融入到以后的培养当中,有助于制定下一次的培养计划。博士生导师要在学生培养中,不断积累经验,孕育出合理的培养制度。导师的用心程度不同,指导思想不同,培养方式不同,培养的学生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下面我谈几个博士生培养中的具体问题。
在今年的优秀论文评选中,复旦大学的一篇硕士论文脱颖而出。这篇论文在复旦大学硕士论文答辩时,被推荐参加博士论文答辩,获得评审人员的一致好评。同时,这篇论文在参加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时,全部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篇高水平的优秀论文,所有评审委员均给出了满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不可否认,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学生非常聪明,但另一方面也与导师所指导的优秀选题密不可分。选题非常优秀,而且适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又非常勤奋、刻苦,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才使这个学生从三年的硕士学习中受益终生,这也许会使其成为历史上优秀的科学家。所以,选题至关重要。如果选题不合适,学生不喜欢、不熟悉、有抵触情绪,那么三年就不是成长的过程,而是煎熬的过程。选题不当,对学生、对导师都是极为痛苦的。
优秀的选题也是优秀论文的重要因素,虽然高水平的选题未必能出高水平的论文,但不当的选题,再优秀刻苦的学生也做不出高水平的论文。好的选题是前提条件。导师确定选题必须符合几个标准:第一,必须是该领域最新的课题,有挑战性,有研究价值,这是基本要求;第二,与学生背景相吻合,课题难度要与学生能力相当,学生必须有能力挑战;第三,确定选题后要注意启迪学生自主思考,而不是机械地下达任务,手把手地教,导师关心学生不等于让学生依赖。只有通过这样的课题,逐渐地熏陶、指导、培养学生,才能使其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具备一个科技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第四,导师指导学生选题时,不要指定唯一的选题,最好给出2-3个选题供学生选择,同时了解学生的背景,注意发挥学生所长,再根据学生的不足,在相关课程中给以适当补充,以使其具备承担课题的基本基础知识。有些学生自己提出课题,导师可以认真研究一下这样的课题是否具备博士生论文的基本要求,如果具备,也未尝不可。这就要求导师要注意和学生的沟通,以确定适当的选题。
除了选题,导师还要制定完善的培养方案,对学生要有时间节点的要求,定期检查考核。实际上,导师也未必知道这些新课题的结论,所以要及时关注课题进展情况,有一定了解,定期跟学生探讨,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导师认为就其个人研究范围还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在一些交叉学科课题上,也可以同相关学科领域的其他导师共同探讨、交流,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共同培养学生,才能使学生发展得比导师更优秀。所以制定良好的培养方案,并在发展中不断修正这些方案也很重要。
要对论文进行中期检查。这个工作一定要进行,起码在论文写作的每个年度要有年度小结。年度小结既是对学生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下一步工作的铺垫,又是学生论文写作的基本素材。学生一般在课题成果陆续完成的时候就开始发表论文,如果在毕业前匆忙发表论文是很难具备较高水准的,所以要及时总结,一旦有新的亮点,导师要指导学生及时总结。到课题完成时,学生至少要有一篇能够浓缩论文精华的文章发表。同时,导师也可以根据年度检查调整培养方案。因此,导师一定要把握好时间节点,做到尽心尽责,心中有数。
在发表论文时,导师一定要把关,严禁抄袭,这事关学风问题,品德问题,论文学术水平且不论,学风上绝对不能弄虚作假。一件小事可能毁了学生的前途,也毁了导师的名誉。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许多知名学者甚至院士指导的学生都频繁发生这样遗憾的事情。因此,这个问题必须严格要求。除了综述类文章,学生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见之外,一旦涉及到实际课题,导师至少应该能够判断学生是否亲自完成了文章所写的内容。如果导师忽视这些问题,就相当于怂恿学生去犯错误,我们不仅在博士生培养上,包括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中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个课题的研究可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我曾经指导的博士生,选题为空间机器人方向,虽然这是一个零起点的研究,在4年内不会有什么大的成果和突破,只能是尝试性的探索,但我十分确定,这无疑是一个超前的、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这个学生到现在已经毕业十几年了,还在该领域继续探索,并被英国一所大学聘为访问学者。他就因为这个新课题,成为了该领域的知名学者。虽然未必所有学生毕业后都继续原来的课题,但有一个好的课题,必然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才能使学生完成好的课题,达到博士生培养的标准。
其实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导师都各有特点和经验,要注意积累,互相交流,实际上导师培养方式没有对错之分,也难以形成统一模式。只要能把学生培养成材,就是好的培养方式,但基本的出发点应该是一致的,我指导学生的基本出发点就是:首先,培养的学生一定要比我强;第二,给学生的课题都是自己没做过的新课题,自己也不知道结论是怎样的,但是大方向是清楚的;第三,这个方向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学生才能够很好地发挥。实际上,博士研究生很大程度上不是指导出来的,而是学生在4年中奋斗出来的。在担任导师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发现,学生的天赋、能力、兴趣都有差别,作为导师,要把学生培养成材,不下功夫是不可能的。
指导学生也有教学相长的效果。首先,学生往往比老师聪明,这就迫使导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至少要能够承担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否则就没有资格指导学生;第二,导师必须对自己学科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有足够的了解,以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选择适合学生做的博士论文题目。博士研究生是我们的财富,也是导师的助手,很多导师的学术发展,往往是建立在一批又一批博士研究生的基础之上。导师指导学生虽然十分辛苦,但也从学生身上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教学互有所得。
最后,教师以育人为本,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无论授课、科研,还是指导研究生,都要坚守这一宗旨和本分,将学生培养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只要坚守这个天职,就一定可以做好。成为博士生导师,是接受一种信任,也是导师个人学术生涯中的一个起点,是学校的骄傲和希望。我希望各位导师在这个岗位上有良好的开端,使自己和学生都能受益,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好的人才!
王树国校长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