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对当年在冰场拔份儿的描述,钩起了老朽已经淡漠了的记忆.可惜那个时候没有拍照手机,也没有互联网,不然的话联络茬架地点和炫耀战果就方便多了.
你们这帮孩子属于城里人,偶们当时属于山后片的,就是颐合园以北郊区的.所以茬架时使用的武器和山前的也不太一样,往往在约架的时候,使用铁锹和棍棒,后腰再别把菜刀,以便近战,就象古代战场上的骑马的将士那样.临时突发的战斗,往往使用锁车用的弹簧锁,或者就地找两块砖头解决. 一般不太爱用管叉和军刺,因为除非你和他有大仇,谁也不想一下子致人于死地,把自己也搭进去.脑袋上挨个板砖,眼睛被封了,总能好的,也比折进去吃带土的窝头强啊.当时有个打架发生的命案,就是一个楞小子,一军刺把人扎了个透心凉,结果自己也判了个死缓.
打架前的一分钟是最紧张也最关键的.往往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嗓子眼而发干,双手冰凉,双腿不自主地哆唆,脸色估计也非常难看,变得惨白(自己看不到的).这个时候还要估计好双方的实力,人数,武器情况,附近的地形,可以就地取材的东西,以及退路(不然的话打红了眼, 撤退的时候跑到人家的地盘可就糟啦).重要的是还要找好自己的对手,专心和他单挑,但又要注意旁边的人是否有砖头之类的暗器会突然拍过来.
真正打起来也就不紧张了,就是眼睛一片血红,看什么都不太清楚,不能聚光(可能是瞬间近视吧).动作全是本能做出的.开始的时候往往因为紧张,腿踢不到位,胳膊也很僵硬,连自己都觉得好笑, 真是佩服武打片里面演员的动作,这得打多少会架才练的那么镇定自如啊.尤其是看到其它人的动作也那么不协调,嘴里喘着粗气,牙缝里龇出不太清楚的话,一个个象狗熊跳舞那样地挥舞着家伙,满地追赶着乱跑,忍不住都要笑出来了.这个时候是真放松了,动作也就连贯自如了,往往"砰"一下就打到了谁的要害.对方倒地了,再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确实如电影里讲的,五六个对五六个的架,往往会出人命的.现在想起来也后怕,要是当时人家的砖头不是平拍过来,而是用砖头尖砸下来,抑或人家的菜刀不是往背上砍,而是往脖子上招呼,那中国得损失多少壮劳力啊,偶们也就不会在这里瞎侃乱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