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6813
- 威望
- 6954
- 金钱
- 2
- 阅读权限
- 110
- 性别
- 男
- 来自
- 網絡猩球
- 在线时间
- 3761 小时
|
《学记》载,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翻译为白话文,意是:有大德的人(他的才能)不限于担任某一官职;掌握大道的人不向器皿那样(只有一定的用途);最首信用的人不必立约(就能守信); 最守时刻的天无须划一(就能守时)。懂得了这四层道理,就可以懂得做学问要从根本着手了。
《学记》是《礼记》49篇中的一篇,是对先秦儒家教育思想、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概括;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自然,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教育专著之一;它对近两千年的封建儒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知的.
鲁迅先生在讲演《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时谈到:“季札说:'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是确的,大凡明于礼义,就一定要陋于知人心的,所以古代有许多人受了很大的冤枉。”并且举嵇(康)阮(籍)为例:“例如嵇阮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黩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我所引用的两段话,是连在一起的,但读起来,逻辑上似乎不甚严谨,大约因为在讲演中的缘故.不过,先生这两段话给予我们许多启示,“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仅仅提起这一句话,便足以让我们好好反省一下中国文化,反省一下中国文化教育下的知识分子的长处与缺陷.
<红楼梦>中秦可卿的住处有一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历来的解释,不外乎:一方面是说做学问做到“世事洞明”的程度,把事物的表象、本质以及事理都探究清楚了,便达到了做学问的较高境界;另一方面,它还意味着,人们若能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及经验中,把事物的现象和规律都洞察明白了,也便是成就了一种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它也一方面指的是写文章或文学创作达到了“人情练达”的程度,便能够写出好文章、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而另一方面,它又意味着人们若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人情练达”,那么也就能够自成道德文章,在现实生活中谱写出一种完善的人生篇章。我觉得这些解释都过于矫情繁杂,十四个字简缩为三个字就OK了,在中国为人处事,一定要“知人心”.曹雪芹先生和季礼一样,深有此感呀.王熙凤在贾府中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人家都说她是如何如何泼辣,如何如何厉害,不过就把握了这“知人心”的三个字罢.薛宝钗八面玲珑,是曹雪芹刻意塑造的完美的封建淑女的形象,她的聪明,她比如众姐妹的不同凡响,也就在“知人心”三个字上.
不过,王熙凤,薛宝钗到底只能在闺阁中,大一点,也不过在大观园中施展自己这一份天赋.和曹操,司马懿这等“窃国者”比起来,她们顶多不过是“窃钩者”罢.“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中国历史,能读到真处的,并把这些真处揭露出来告诫大家,我看先生是第一人,先生说,中国的统治者治国打着不过是忠,孝两个旗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忠字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所以他杀人的理由就是“不孝”二字.
大家都在世上打滚,这“知人心”也不是什么难事,为什么有人就能借此成就枭雄霸业呢?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要引用《学记》中的片段并强调《学记》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的缘故.整部《论语》,谈的都是教化之道.孔子三千多弟子中,有七十二弟子学有所得.其中在世俗人看来,最有才干的莫过于子贡,《史记》载,鲁国有难,“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这份纵横之才,已不让于苏秦,张仪;更何况他还“常相鲁、卫,家累千金”.但在《论语》中,你看到最多的指责,都是针对子贡的.最受孔子推崇的,则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同志.这一扬一抑看起来不过是老师教导学生的案例罢了,但对以后近两千年的中国无论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都有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