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畅想曲



   记得很小时候曾经读到过一本历史书,讲得是30年代时世界经济大萧条,因为社会萧条,大众的购买能力下降,资本家就把大量的滞销的牛奶倒入下水道,也不把这些牛奶给那些忍饥挨饿的劳苦大众的故事。最近日本也出现了一件牛奶洒地的新闻,但是这件事一出却赢得了广大民众的一致赞扬。

   事情是这样的,在福岛核电站附近有一家奶牛场养着约40头奶牛,每天向附近的市区供应新鲜的牛奶,因为声誉很好,这家奶牛场的牛奶生意一直很好。但是在日本大地震以后这个情况突然发生了改变,原本安静的福岛县突然被一种看不见的恐怖所笼罩,因为大海啸的缘故,核电站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害,还因为缺乏冷却系统的燃料,核电站反应堆温度太高发生了大爆炸,于是一个被关在黑盒子里的怪物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就是福岛核电站发出的核物质。

   奶牛场的老板斋藤,在海啸来的第2天就发现牛奶场的牛奶因道路交通问题运不出去了,当时他的打算是等待情况变好后再运出去,于是把每天的牛奶先储存在牧场的冷藏罐中。但是核电站的情况越来越糟糕,核放射的浓度也是越来越严重,于是斋藤先生想到要处理牛奶罐里的牛奶了,他在对妻子是这样讲的,作为日本农家人有责任与义务为顾客着想,不让他们身体受到损害。斋藤想到了就要去做,于是他把公司里的牛奶全部集中起来准备处理,而且这个处理方法也是很有趣,因为牛奶场里的奶牛不管牛奶要不要,每天的牛奶都要挤,不挤的话会对奶牛身体有害,而一挤使得农场的牛奶越来越多。如果一般人遇到有核辐射的话,在政府发表之前就会想到把手中的牛奶越快处理越好,可斋藤想到了这些被核放射物质影响的牛奶不管是否超过日本食品安全法,总是让人感到不放心。从这天开始,斋藤就开着牛奶场里的洒水车在牛奶场里洒起了牛奶。虽然每天要损失500多万日元(约合40万人民币)但是他一点也不觉得后悔,这种行为也赢得了周围其他民众的赞许。

    那么是不是日本农民天生就有这个觉悟呢?也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很多农民也是只追求物质而不讲究社会效益,在50年代也曾出现过毒蔬菜等现象,引起了日本社会很大的震动。日本政府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就制定了食品安全法专门针对有毒有害的食品(蔬菜)的流入社会问题。同时日本也是一个讲究信誉的社会,当你的产品因为你的不负责任而流入社会的话,如果被发现,你的所有产品都会没有销路。如在若干年前的日本最大牛奶公司之一的雪印牛奶公司,因为无视食品卫生,伪造冒充新鲜牛奶被发现以后,公司产品受到日本民众的抵制,最后落得几乎破产的地步。

只有严格的管理,完备的法律,才会有人在问题出现之前自觉地正视问题处理问题,在天灾人祸面前不是想趁机捞一笔发国难财。前几天中国出现盐荒,据说是某些人为了炒作某些盐业机构的股票才利用这个机会,编造了这个吃碘盐能防辐射的小道消息。在大灾大难面前人性的真善丑恶一目了然,也是危情中见真情,更是一种机制与体制的差距,一场日本大地震给中国的食品卫生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教育课。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