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645
- 威望
- 658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7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2#
发表于 2005-6-11 02:33
| 只看该作者
江苏·苏州市·古镇甪直
江南古镇甪直被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此镇古称甫里,因唐代诗人陆龟蒙(号甫里先生)隐居于此而得名。古镇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独角怪兽“甪瑞”的雕塑。传说中,此兽可避邪镇风,佑一方百姓。明代聚村为镇时,遂取其祥瑞,更镇名为甪直。甪直镇为多水之乡,北有阳澄湖,南有淀山湖、澄湖,西有金鸡湖、独墅湖,因而又有“五湖之汀”的美名。
甪直“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街坊临河而筑,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居民依水而居,前街后河,出入全凭水路。“上”字形河道如玉带环绕全镇,河旁为条石垒成的驳岸。驳岸上雕凿着许多精雅别致、形态生动的揽船石,图案有蝙蝠、立鹤、卧鹿、狮子滚球等,还有一些与古镇历史人物、名人诗文相关,布局形式丰富,雕刻手法多样,既古朴庄重、典雅美观,又饶有趣味、耐人寻思,让人感受到风物之美,获得精神愉悦。宁静的河水,洁净的石桥,身着蓝花布衣的农妇摇起一叶叶扁舟,唱起悠扬绵细的渔歌,悠然而下。人在桥上走,船在水中行,秀丽的景色,古雅的情调,令人心醉。
纵横交错的河流,需要桥来连接。古时,甪直就有“桥梁之乡”的美名。5.6公里的河道上横架着许多闻名遐迩的小桥。繁盛时,镇上有桥72座,时称“五步一桥”。现存桥梁40余座,其中建于宋代的有1座、明代的有12座、清代的有19座。镇中心的和丰桥,建于宋初,拱型结构,坚固美观,桥面石上刻有浮雕,图案典雅,精细耐看。在夕阳的余晖、明净的波光映衬下,与粉墙黛瓦的房舍融成一体,更显得古朴、秀美。镇东的正阳桥,是镇上最大的一座古桥,长52米、宽5.2米、高12米,共66级台阶,于明万历年间以花岗石砌成。整个桥梁高大伟岸,如长虹卧波,雄伟古朴。其他桥也是风格各异,形式多样,有多孔大石桥,独孔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还有联袂而筑的双桥、左右相邻的姐妹桥、架在小溪上的半步桥,构造别致,千姿百态,独具特色。
江南名寺保圣寺。此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1500年。创建之初,有僧众上千名、屋宇5000间,占地上百亩,香火极一时之盛。寺柱上曾有古代著名书法家题写的抱柱联“梵宫敕建梁朝推甫里禅林第一,罗汉溯源惠之为江南佛像无双。”后经世事变迁,寺院荒芜,殿宇倾圮。现存主要建筑为明代崇祯年间在宋代殿址上重建的天王殿。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泥塑罗汉像,就保存在寺内一幢歇山单檐式的古物馆内。泥塑罗汉像传为唐开元年间雕塑巨匠杨惠之所作。塑壁山岩起伏,九尊罗汉塑像或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或盘坐于山水云烟之间,犹如一幅古雅而精致的山水人物画卷,实为稀世珍品。当时就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的说法。
出保圣寺前行10多米,便可见到一条古朴的商业街。条石铺就的街道绵延狭长,林立的店铺叫卖着风味小吃,两旁狭窄的骑楼上人们伸手可握。顺着小街往里行,透过高墙重门,依然可以闻见从纵深逶迤处飘来的幽幽书香。那虚掩的门扉,蔓延的藤条,撩起人们无尽的思绪。
有桥,有水,有了灵气,也就滋润着一方文化,陶冶了一方民风。“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一户大宅门上的这幅对联,或许道出的甪直人的价值取向。千余年来,受悠久灿烂的文化滋润,这里民风淳朴,人心向善,礼贤下士,温良恭俭,造就了许多文坛巨匠和名人雅士。从唐代诗人、文学家陆龟蒙到现代的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小镇代有才人出,沉淀下厚重的历史文化。
到近代,生不逢时。一些达官富贾在功成名遂之后,回到古镇,躲进小筑,远离尘嚣。在小巷深处,守一室芬香,看日出日落;沐一身书香,求心灵平静。宁静淡泊,颐养天年。也有不少志士仁人在这里刻苦攻读,为拯斯民于水火、挽民族于危难而上下求索。
中国近代首位政论家王韬(1828-1897年)就是从这里走到北京、走到香港、走向世界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改良主义开始兴起。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不能再闭关锁国,提出学习西方科学,主张变法维新。王韬其中的一员。他自1847年起在香港主持《循环日报》笔政,开中国报纸政论之先河,鼓吹变法自强,宣传改良思想,支持康梁变法,主张政治改革。他在小镇一角的寓所,现已辟为陈列馆,介绍其生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