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7660
- 威望
- 41024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126 小时
|

亚洲时报方德豪撰文/歷史是充满著错位的。完成国民党党章本土化的、不是李登辉,而是祖籍中国湖南的马英九。1988年初,曾於皇民化运动期间改名為岩里政男的李登辉反曾穿著中式长袍马掛宣称:“我们必须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1966至1976前后,中国大陆因為四人帮等问题陷入文化大革命和种种政治恶斗。在这段时间,却是台湾经济起飞的时候。在2000年以降,台湾岛内也陷入了消耗极大的政治内斗,但这段时间的大陆,反而声称要“闷声发大财”,全力发展经济。现时,正当胡锦涛在推动“党内民主”和“和谐社会”的时候,陈水扁却為了挑起族群情绪而花尽心思。
$ W" u7 Y" e( g& S. |4 s + \+ z# U" G! i V2 {9 R" I% ]' U$ l
0 G# `/ [$ m( P, U% r5 F
# Z+ Z- I. B8 I3 \7 I/ Y- N4 M3 D+ G7 R
6月24日,马英九确定拍档萧万长代表国民党明年出战台湾大选后,提出搁置统独议题;换句话说,就是泛蓝阵营确立了“不统不独”的路线;国民党正式进入本土化的时代。外界一直认定马英九政治色彩属性偏蓝,泛绿阵营更一直对他强贴“亲中”标籤;可是,完成国民党党章本土化、删去“统一”字眼的、甚至承认“独立”是台湾前途选项之一(但不支持)的,不是李登辉,而是祖籍中国湖南的马英九。csuchen.de9 b1 k; \5 y, D0 M4 V: n6 i
" V' F& c* u( V- K1 e7 R2 W
外界当年也怀疑李登辉“明统暗独”,可是,十九年前却有这麼一幕:1988年初,台湾总统蒋经国去世;同年2月,曾於皇民化运动期间改名為岩里政男的李登辉,在继任总统后的首次记者会上,穿著中式长袍马掛宣称:“我们必须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0 \0 o1 a1 j/ w# {csuchen.de
8 |2 q$ ^) u& b人在德国 社区事实上,台湾民眾几乎都知道,国民党肯定要走本土化的路;可是,带领国民党正式宣佈走向本土的,却不可能是台湾省籍的王金平,而必须是马英九。这道理其实很简单,国民党的基本盘是以外省藉人為主,即使是走向本土,其主流支持者也倾向相信马英九多於王金平。其道理,就像民进党走向中间路线的改革,绝不可能由外省籍的段宜康来完成一样。" C. o. N- G4 `' Z) T3 \% Y8 h# v! _
: a2 J$ |, J+ \9 Y) G2 [+ p
在歷史上,这类的错位实在是挺多的。
+ x3 n" A" _4 o% v% Y: `: d! e% H' p/ n: R5 t, ~6 M- D
1661年(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收復台湾。清廷為阻遏郑成功,迫令江、浙、闽滨海民户迁入内地30里并严禁出海。相对之下,中国实施海禁的数十年后,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整个欧洲大陆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增。有一种意见认為,中国综合国力其后如江河日下,民智不开,部份原因正跟中国实施海禁和锁国政策是有关係的。csuchen.de' {# n8 T2 [( j7 Z. F9 g
. y+ c3 C/ ?* O: I* T$ _* G/ w在1950年代,朝鲜半岛战争爆发,中国大陆遭到禁运封锁,在这段时间,台湾当局推动奖励投资条例,奠定日后工业起飞的基础。及至1966至1976前后,中国大陆因為四人帮等问题陷入文化大革命和种种政治恶斗。在这段时间,却是台湾经济起飞的时候。在1960年代,台湾推动加工出口区,1970年代推动十大建设。这些政策,都让台湾在后来挤身成為亚洲四小龙之一。# s% B1 t; \) O
9 Z6 n5 j$ r' f; B$ A8 L1970年代末,邓小平推行市场改革。1979年1月1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选了中国大陆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為1978年度风云人物;按《时代》周刊的说法,这是因為邓小平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走进中国。据说在台海彼岸的蒋经国知道了这件事,决心要做一件邓小平做不来的事情:把一个华人地区带入民主时代。可是,蒋经国始终被记住的,反而是他领导的政府派人暗杀旅美作家,《蒋经国传》一书作者江南。最后被美国《时代》周刊称许為“民主先生”的,不是蒋经国,而是暗骂蒋经国政府是“外来政权”的李登辉。
- ]) B3 x+ Z% ~8 ]" U" ^" N( V0 H1 A人在德国 社区
6 K8 r Z+ S3 V人在德国 社区另外,在1980年代,中共还在争论市场化改革姓社姓资,陷入分化内耗的同时,台湾已实施总统普选,李登辉又把民主作為两岸统一的门槛之一。蒋经国在生时,曾於1984年破格提拔年仅34岁的马英九任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同一年,42岁的胡锦涛也成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1992年10月,邓小平与胡锦涛的一次握手,被外界视為胡得到邓确立為其“隔代钦点”的接班人。1993至1996年,马英九在当法务部长,大力扫除黑金;奠定他受民眾支持的正直形象。( x) p- ^5 k* ?/ q l) W! P8 ?
$ c: ^: x# u, K4 V2 o6 l; j+ f人在德国 社区歷史其实很会开玩笑。在2000年以降,台湾岛内也陷入了消耗极大的政治内斗,但这段时间的大陆,反而声称要“闷声发大财”,全力发展经济:於2006年底,中国大陆外匯储备已经突破一万亿美元,成為全球外匯储备最多的国家。2001年至200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7%,同期台湾年均经济增长率只有3.3%。胡锦涛已於2002年中共十六大当上中共总书记,在2008年,马英九则会经歷另一次民主选举的洗礼;可是,虽然其他成百上千的首长也可能存在类似问题,马英九却被指涉及贪污首长特别费而遭起诉。
( O3 `) s( d$ ~. U4 w$ D' g" ~0 G1 F1 y" Y; x& K: |$ }6 t- L" n
现时,正当胡锦涛在推动“党内民主”和“和谐社会”的时候,陈水扁却為了挑起族群情绪而花尽心思,要改掉中正纪念堂名号,要移去各地蒋介石铜像。可惜的是,到胡锦涛退休之日,中共应还未做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民主水平,即使马英九明年能上台,两岸的统一谈判仍是遥遥无期。两岸两位政治菁英,恐怕无法在统一问题上取得更大成就。" h1 h" }6 U! v- T9 a: [
! `( I& ~# h! ]2 e. q: Y
最后顺带一提,上文提及的“本土化”并不一定代表台独。打个比喻,中国各地其实都有或隐或显的地方主义,上海有所谓“上海帮”、广东也有所谓“广东帮”;在香港,这种香港本位的思考也很盛行;所以有调查显示,大部份香港人觉得自己是香港人,然后才是中国人;但这种思考肯定不能等同港独,而上海和广东,最少目前也没有独立的问题。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文化风俗有差距,利益也不一致,所以地方主义必然存在,若中国中央政府不问情由一刀切打压地方主义或乱加标籤,反而容易在管治上產生新的困难。
" o( u& @' F& I7 M( P$ u
+ Q9 n [$ t* P3 \[ 本帖最后由 日月光 于 2007-6-27 17:11 编辑 ] |
|